堆载预压二级技术交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6:53:2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121+000-129+020路基工程 编号:QRCJⅢ-Ⅱ-LJ-JSJD-2-008 工程 项目 工程 数量 路基工程 工程 部位 进度 要求 路基工程 接受 班组 一、主要工程量 序号 1 起止里程 DK120+910.94DK121+400 长度(m) ~489.06 80 292 98.07 工点名称 松软地基路堤 松软地基路堤 松软地基路堤(浸水) 松软地基路堤(浸水) 地基处理形式 重型机械碾压 重型机械碾压 CFG桩加固 CFG桩加固 预压土工程量(m3) 23474.88 3840 14016 4707.36 2 DK122+270~DK122+350 3 DK127+028~DK127+320 4 验收标准及 质量要求 DK128+178DK128+276.07 ~二、质量标准 有碴轨道正线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一般不大于15mm,路桥交界差异沉降不大于5mm。工后沉降不大于20mm,道路及场坪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

第1页 共9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三、工艺流程 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先在填筑面铺一层土工膜,以利于预压均匀、土方卸除,防止污染路基,然后进行预压荷载填筑,填筑完成后,将土工膜回折于预压土顶面并用土压好,每侧回折宽度不小于3m,防止预压土流失,污染坡面。堆载预压时间一般为6个月以上(至少经过一个雨季)。堆载预压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元器件按照“沉降观测断面布设表”要求进行埋设,并计算路基工后累积沉降量,确认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卸载。 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 四、施工先后顺序 1、填料选择:预压土选择AB料进行预压。堆载预压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防止污染填筑好的路基。 第2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由技术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和导线控制点进行高程检测和路基边线放样。要求测量线路中线、修坡边线和坡脚边线。 3、刷坡:考虑到路基的防冻,路基宽度统一按照设计边线外加50cm控制,开始进行机械刷坡,刷坡时采用坡度尺进行校核。预压土高度小于3m,横向边坡坡度1:1,工点端部纵向边坡坡度1:2,向外延伸。修坡时应至上而下进行,随修随检查,不得造成亏坡或坡面松散。 4、铺设土工膜: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先安排专人将基床底层表面进行清理,确保下承层表面无石屑等尖砾石,然后人工分段铺设土工膜,铺设时延路基横向进行铺设,展开拉平,土工膜搭接宽度不得小于30cm,两边重合部分应采用透明宽胶带或热熔法进行连接密贴,防止预压土污染路基本体。沉降观测标位置,可将土工膜戳破,尽量使其孔径较小。如孔洞较大可用透明胶带进行粘贴。 5、堆载土方:土方堆载时下部土方不宜选用尖利碎石之类,以免扎破土工膜,预压土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填筑土摊铺后采用20t光轮压路机碾压,防止压破土工膜。严禁摊铺及碾压设备穿过土工膜。 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加载,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一般预压填筑每层不大于40cm,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确保在填筑后,不陷车即可。桥头未架设地段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码,已架设地段以1:2坡度向桥上延伸。正线地段底宽14.8m,道岔区渐变。预压土填筑过称中加强路基变形与沉降观测,确保路基填筑过程中的稳定,当变形过大时,应暂停加载,分析原因待变形稳定后,才能继续加载。 第3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五、操作要求 1、沉降观测:预压填筑期间沉降观测频率一般为1次/1天,沉降量较大时观测频率为2~3次/1天。 预压填筑完成后沉降观测频率一般为1次/1周(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1月(三个月以后)。 注意:观测断面的沉降板应随着预压土的填筑进行加高和监测。 沉降观测期间,应及时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经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汇总后,指导、确定卸载时间。 工S(t)/ S(t=∞)≥75% 艺细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 则及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操作沉降和时间以堆载预压完成后为起始点;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实测总沉降量差不要点 得大于10mm。 第4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六、施工技术措施 ⑴、应采用有效措施,保护观测点,如果发现有观测点破坏,应及时恢复,并联测,对比分析。 ⑵、雨天应加密观测,重点地段(高路堤、坡脚发现有积水等)应加强观测,发现观测数据异常(两次观测沉降差>5mm时),应改为1~3天观测一次,并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共同分析解决。 ⑶、沉降观测记录数据表格应统一格式,以满足沉降评估要求。 8、施工监测目的 ①预压期间应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连续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地基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评估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定是否卸载进入下一道工序。 ②预压填土、预压期内及运架梁期间,必须对路基沉降和边桩位移进行观测,及时掌握路基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⑴、施工监测内容 ①基底沉降监测:延用施工期的中心沉降板监测系统。根据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布施工技设表。随着预压土柱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加高,填土、碾压过程中采取围护措施进术测管出露预压土顶面控制在20cm以内,便于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连续。 措行保护,施 ②路基面沉降监测:在预压土方底部(即基床底层顶面)布置临时沉降板,埋置要求和构造同正式中心沉降板,随预压土填筑而接高,位置尽量靠近基底中心沉降板,便于集中进行观测、管理、数据对比等。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数据接入后续的正式路基面观测桩。 ③坡脚位移监测:延用施工期的位移监测系统。松软土路堤在两侧坡脚外1m、10m处设位移观测桩,按照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布设标表进行布设。 ④路肩变形监测: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在路基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采用ф20mm钢筋制作,钢筋头为半圆形,高出埋设表面105mm,用M30水泥砂浆锚固,表面做防锈处理。基床表层、路肩施工时,采用有效措施,保护沉降观测桩不被破坏,以便长久观测。 ⑵、施工监测频次及要求 路基沉降观测根据下表的要求,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率。路基各节点时间,包括路基堆载预压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观测过程中及时整理绘制“填土第5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时间—沉降”曲线图。 ①成立专门观测小组,按照定人、定仪器、定测法的原则管理,测量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并定时复核工作基点。 ②预压土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运架期间前一周每天观测一次,一周后按正常的预压观测频次进行;雨季时每天观测一次。当路堤中心地面沉降每昼夜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每昼夜大于0.5cm或沉降量突变时,应停止填筑或梁车运行,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并加密观测频次。 ③预压土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前三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14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月观测一次,沉降和位移宜同时观测,直至评估通过。此后对主要施工节点进行观测;卸载后、基床表层施工后、轨道板施工后、铺轨精调,观测数据直至验收,移交运营单位。 路基沉降观测速率表 观测阶段 观测频率 一般 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填筑或堆载 时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堆载预压期间或路基施工完毕 第1个月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第1个月 轨道铺设后 第2~3个月 3个月以后 9、沉降数据分析及评估 根据设计文件,结合路基实际沉降情况及整个工程工期的要求,堆载预压期不少于6个月。堆载预压卸载时间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如果沉降期满路基沉降变形仍不收敛,及时与监理方、设计方以及业主方取得联系,共同协商,采取延长预压期等相应1次/天 1次/每填筑3层 2~3次/天 1次/3天 1次/周 1次/2周 1次/月 1次/2周 1次/月 1次/3月 第6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措施进行处理,使工后沉降最终满足轨道铺设要求。 外业测量的原始数据经整理后进行列表、计算,然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当评估认为沉降稳定即可以卸载,反之如果沉降未稳定,则需要继续预压。预压稳定后经同意可进行卸载。 10、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 预压期间,每月根据沉降观测的结果,对各项测量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提交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程进展情况、沉降标工作状态情况、沉降观测成果分析及典型工作地质断面地基处理方法的填土过程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图。通过报告结论,全面了解目前工程进展情况、预压段的实施情况,确定卸载及不可卸载段落,及时控制预压段的施工。同时通过对典型断面沉降过程的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预压处理段的路基沉降稳定过程。 11、预压土卸载: (1)预压达到三个月时,应组织进行工后沉降预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法预测卸载时间点,如不能满足节点工期要求,应及时调整预压高度,进行动态设计,相关方案报监理、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实施。 (2)预压达到六个月时,通过沉降观测,进行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时,上报建设单位组织,根据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分层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卸载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和轨道结构施工。 七、安全要求 安7.1 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使用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 2、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做到:工作前检查、工作中观察、工作后保养。操作室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负荷运转。 第7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对运转中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作业。指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明确指挥联络信号。 5、钻机移位时应根据行走装置的操作规程,由专人指挥,协调行动,防止机械倾覆。 6、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查出问题的机械,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7.2 特殊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上岗培训证才能上岗。 8.3 施工用电的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 2、现场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3、配电箱、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严禁不同电压等级共存于同一移动开关箱内。 4、架空线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 5、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6、严禁机电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工作视线不清时不作业。 7、工地电力干线采用非裸导线架设,统一布置电力线路,不准私接乱拉电线;钢筋加工设备有漏电保护或外壳接地装置,严禁带电移动电焊机。 八、环保要求 8.1环境保护措施 1、在场地清理过程中,各种材料、设备按规定堆放整齐,不得占用便道和已有的道路。 2、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机具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及生活用水不得随意排放,第8页 共11页

青荣城际铁路Ⅲ标段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 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以防止污染水质和土壤。 3、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及时复耕,防止水土流失。 4、严禁乱排乱放,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质,应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不得裸露弃置。 8.2现场文明施工 施工中积极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文明施工。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后,要进行动员和教育,要求所有人员自觉维护工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搞好工民关系,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做好施工现场规划,设置施工便道,提供足够的照明、看守设施,设置必要的指示牌、警告牌。 2、切实做好现场环境的保护工作,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1)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废料用斗车及时清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自觉遵守院规校纪,维护周边环境。 (2)在空载情况下,机械尽量采用低油门,以减少噪音污染。 (3)夜间施工一律不准高声喧哗,以免影响居民休息。 3、物料堆放,整洁有序。 4、加强机具的维护保养、清洗检修工作。 5、搞好同甲方、监理单位的协调 1、设计图纸 主要附件 2、施工草图 施工负责人 工程技术负责人 交 底 时 间

安 全 员 3、参数表 4、签到表 质量监督检查员 交 底 人 班组签知 工 段 长 签 知 第9页 共11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2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