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环境单元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02 01: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注:来源于书本

第一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细胞 减数分裂 组织 维管束 凯氏带 周皮 年轮 雌蕊 花序 受精作用 真果 假果 分蘖

二、填空

1.一般植物细胞是由___、___、___和___

等部分组成,其中___、___和 ___ 总称为原生质体。

2.___与细胞的吸水有关,并作为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场所;___

的成分主要是糖、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 苦等味道。

3.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和___。

4.细胞核由____、____和___ 构成,核膜是___层膜,膜上 有许多小孔,称为___。

5.质体主要由___和___组成,___层膜,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 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 和___三种,其中___是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场所,___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在光下可转化。 6.成熟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___、____和____三层。 7.细胞的次生壁可发生___、___、___和___ 变化。

8.细胞繁殖的方式有 ____、___和___。其中___是

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为叙述方便,人为地把它分为五个时期,即___、 ___、___、___、___。

9.分生组织依据分布位置不同分为___、___、___三种。

10.成熟组织依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五大类。

11.维管束包括___和___。前者由___、___、 ___、______构成,后者由___、___、___、___ 构成。

12.植物的根按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和___,生

产上常用扦插、压条等繁殖苗木的方法,利用的就是植物能产生 的特性。根系 按形态的不同可分为___和___两大类。

13.从根尖的顶端开始,根尖依次分为____、___、___和___

四个部分,其中,____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___细胞剧烈伸长 的力量,成为根在土壤中向前推进的动力。

1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根毛区的结构)从外到内分为___、___和 ___三部分。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和___。

15.根据茎的生长习性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 ___。

16.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自外向内分为___、___和 ___,其中中柱由______、___和___三部分组成,次生 结构由外向内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

17.一个发育成熟的叶可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

三部分俱全的叶称___,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___。 18.常见叶的变态有___、___、___和___。常 见根的变态有___、___、___、___常见地___。

上茎的变态有___和___,地下茎的变态有___、___、___和___。 19.一朵典型的花由___、___、___、___、___ 和___六部分组成。

⒛.一个发育成熟的胚珠由___、____、___、___ 和___组成,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位置称为___。 三、 选择填空

1.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遗传,被称为细胞的控制中心的,是指____。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核糖核蛋白体 D.高尔基体 2.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 3.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

A.质体 B.细胞质 C.核糖体 D.圆球体 4.可使小麦和水稻拔节、抽穗的分生组织是____。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分泌组织 5.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是____。

A。小麦、油菜 B.玉米、茄子 C.水稻、高粱 D.瓜类、荞麦 6.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是_____。

A。花生、油菜 B。大豆、茄子 C。番茄、辣椒 D.瓜类、葡萄 7. ____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A.花生 B。棉花 C.马铃薯 D.小麦 8.____根系属于须根系。

A.豆类 B.果树 C.小麦 D.棉花 9.下列植物____属于合轴分枝。

A.苹果 B.松 C.杨 D.杉 10.下列顺序符合变态根―变态茎一变态叶的是 A.甘薯一马铃薯―仙人掌 C.甘薯―仙人掌―马铃薯 B.马铃薯―甘薯―仙人掌 D.马铃薯―仙人掌一甘薯

11.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时____。

A.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B.向外产生木质部,向内产生韧皮部 C.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

D.向外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内产生次生韧皮部

12.下列植物中____屑于肉质茎,____屑于茎卷须。 A.葡萄 B.莴苣 C.豌豆 D.百合

13.下列植物所属变态叶类型分别是:玉米____,百合____,豌豆 ____,仙人掌____。

A.鳞叶 B.苞口十 C.叶卷须 D.叶刺 B.14.杏的食用部分是____。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内果皮 D.种皮 四、判断正误

1.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所以高尔基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 2.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中柱鞘细胞产生的。( ) 3.质体的三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4.细胞质可分为细胞膜、胞基质、细胞器三部分。( ) 5.腺毛、蜜腺等都属于分泌组织。( )

6.单子叶植物根的外皮层上有凯氏带,能控制吸收物质的运转。( )

7.在双子叶植物中,根内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或栓化增厚,形成凯 氏带。( )

8.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和茎都无次生结构。( ) 9.雌蕊由一个或几个变态叶组成。( )

10.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标志。( )

11.果树栽培上同品种不同株间的传粉,称为异花传粉。( ) 12.作物栽培上同品种不同株间的传粉称自花传粉。( ) 13.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具有的特征。( )

14.显微镜各部分零件可以在各个显微镜之间调换使用。( ) 15.接目镜和接物镜部分一定要用擦镜纸轻擦拭。( ) 五、 简答题

1.什么叫生物膜?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2.液泡具有哪些作用?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6.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7.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有何特点?

8.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有何不同? 9.以小麦为例,说明禾本科植物花的结构特点。 10.简述种子与果实的形成过程。 六、 实验题

1.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步?

2.怎样用洋葱鳞叶制作临时装片?

第二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种子萌发 植物生长大周期

植物再生现象 顶端优势 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

二、填空

1.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三个过程。

2.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____ 、____ 、____ 。 3.由于极性现象,故生产中扦插枝条时不能 ____ 。 4.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____ ____ ____.

5.根据小麦春化过程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____ ____ ____三类。 6.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开花与否)不同,可将植物分成 ____ 、____. ____三种类型。

7.试验证明,诱导植物开花是在 _____,但不否定光期的作用。

8.一般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____;北种南引,生育期会____。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种____品种;北种南引,应引种____品种。

9.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有 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等。 10.植株调整主要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和 _____等。

11.目前已经知道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有 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和____五大类。

12.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和_____内。

三、 选择填空

1.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____。 A,高温 B。低温 C。光照 D。水分 2.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____。 A。黄瓜 B.四季豆 C,白菜 D.小麦

3.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____。 A.大豆 B.油菜 C。大麦 D.花生 4,下列属于中性植物的是 。 A。白菜 B.棉花 C.黄瓜 D.萝卜

5.下列植物激素具有极性传导的是____。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6.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生长延缓剂是____。 A.乙烯利 B.矮壮素 C。脱落酸 D。青鲜素

7.生长素一般在____浓度以下能促进茎的生长。 A. 1~10 ug/g B? 10~100 ug/g C. 100~1000ug/g D? 1000ug/g以上 8.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的生长抑制剂是 _____ 。 A.矮壮素 , B.整形素

C.比久 D.2,3.5~三碘苯甲酸 9.东北的大豆引种河南,生育期____。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死亡

10.辽宁的小麦引种到河南,应引 ____ 品种。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晚熟品种 D.以上都不对 l1.防止马铃薯贮藏期间发芽可用____。 A.2,4-D B.CCC C.NAA内月旨 D.

12.哪种激素的作用与其他三种相反 ____ 。 A. IAA B.GA C。ABA D。细胞分裂素 13.____具有防止植物器官早衰的作用。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四、判断正误

1.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轴伸长将胚芽甚至子叶带出地面,然后,胚根突破种皮深入土中形成主根。( )

2.棉花、大豆等依靠上胚轴伸长将子叶顶出地表,形成子叶出土幼苗。( ) 3.小麦不经过春化作用也可以开花结实。( ) 4.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

5.由低温引起的春化,在进行过程中,突然到高温(>30℃)便会使春化作用解除,再给予低温条件也不能继续春化。( )

6.长日照植物,如果每天给它较长的日照时数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 7.冬小麦南种北引时,生育期会延长。( ) 8.玉米南种北引时,生育期会缩短。( )

9.甘蔗是短日照植物,生产上采用5分钟打断暗期的措施,能提高茎杆产量。( ) 10.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与生长素有密切关系。( )

11。萘乙酸有促进生根、防止脱落和促进果实形成等作用。( ) 12.植物生长活跃的器官一般白天生长慢,夜间生长快。( )

13.在高温、干旱、缺肥、短日照等环境因素中,短日照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 ) 14.植物营养生长过旺,生殖器官脱落就少,生长较快。( ) 15.“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等反映根和茎叶的协调关系。( ) 16.植物的主根和侧根没有顶端优势现象。( )

17.果树出现“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是果树生殖器官生长过旺造成的。( ) 18.生殖器官所需养料绝大部分来自自身制造。( ) 五、简答题

1.植物开花结果与根、茎、叶生长的关系如何? 2.简述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3.植物营养器官生长有哪些特点?

4.如何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来控制植物生长发育? 5.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植株调整?举一实例。 六、实验题

以玉米为例简述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步骤。

第三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土壤 土壤肥力 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保肥性 土壤供肥性

土壤通气性 土壤胶体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性 土壤孔隙性 土壤结构 土壤耕性 二、填空

1.自然土壤是由____、____、(固相)、____(液相)、____(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2.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类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等。 3.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____和____。 4.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有____ 和____ 。

5.土壤吸收的五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6.土壤胶体一般有____、____、____三种,____是土壤中最经常存在的胶体。

7.酸性土壤一般通过施用____月巴料,碱性土壤一般通过施用____、____、____等进行改良。 8.土壤结构依据形状、大小及肥力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结构。 9.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依据是____、____和____。 10.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三、 选择填空

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为____.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001mm 2.“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是____. A.沙土B.壤土C.黏土D,都不对

3.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时,可搓成直径约3mm土条,但是弯成直径2~3cm圆环时 断裂的是____。

A。沙壤土 B。沙土 C.重壤土 D.中壤土 4.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 。

A.秸秆 B.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 5.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____范围。

A.4.5~8.5 B.3.5~8.5 C。3.5~9.5 D.4.5~9.5 6.土壤pH在____时磷素的有效性最高。

A.5.5~6.5 B。6,6~7.5 C。7.5~8.5 D.5.5~7.5 7.团粒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为____。

A.鸡粪土 B.蒜瓣土 C。蚂蚁蛋 D.卧土

8.土壤团粒结构近于球形,其直径在 mm之间, mm是最理想 的。

A. 0.01 ~0.25 1 ~2 B. 0.25~10 2~3 C。0.2~8 2~3 D.0.01~10 0.2~0.3

9,生产上常施用菌肥养地培肥土壤,是利用了____原理。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生物吸收 D.离子交换吸收 10.用细土垫圈氨臭味减小,是利用土壤的 吸收方式。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D.离子交换 四、 判断正误

1.土壤是由有机质、水分、空气、热量所组成。( )

2.矿质化是消耗有机质的过程,腐殖化是积累有机质的过程。( )

3.生长期短的作物适宜在沙土上种植,早发苗,早收获,不致后期脱肥。( ) 4,一般土壤越肥沃,养分含量越多,微生物数量越少。( ) 5.土壤有机质越多,肥力越高。( ) 五、简答题

I.你所在地区土壤质地俗称是什么?并描述其生产特性。 2.简述土壤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3.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是什么?试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当地土壤有机质 含量。

4.比较土壤空气与近地大气的组成区别,描述土壤通气性的重要作用及调控措 施。

5.土壤胶体的类型有哪些?有何基本性质? 6.简述五种土壤的吸收作用。 7.简述土壤供肥性的表现。

8.运用所学知识,试讨论如何改良当地过酸或过碱土壤,增强当地土壤缓冲性。 9.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孔隙指标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土壤孔隙 状况?

10,简述五种土壤结构的性质特征。

1I,简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创造团粒结构的具体措施。 1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何正确选择宜耕期?

13.当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常采取哪些改良措施?

14.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试讨论如何培育当地高产肥沃土壤。 15.简述当地土壤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治办法。

第四章(自测练习) 一、 名词解释

蒸腾作用 蒸腾系数 降水量 水汽压 相对湿度 田间持水量 二、 填空

1.植物细胞的吸水主要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和____吸水。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有____和____。

3.根压的存在可由植物的____和____现象来证明。

4.由根压引起的吸水称为____,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称为____。 5.植物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____;叶面蒸腾分为___和____两种, 其中以____为主。

6.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

7.合理灌溉的最好依据是生理指标,如叶片的____、____、____等。 8.降水的表示方法有 ____、____、____ 和 ____。 9.空气湿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 10.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等。 三、 选择填空

1.据测定,植物吸收水分,只有____用于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组成植物体,其他用于蒸腾作用。 A。 99% B。 1% c。 50% D。 6o% 2.棉花的水分临界期是在 。

A.蕾期和开花期 B.花铃和盛花期 C。花芽分化期 D。开花前 3.下列降水强度(mm/12h)____属于大雨。

A。 0.1~5. 0 B。 1o.1 ~25.0 C。 15.1~30.O D. 5.1 ~15.o 4。下列____属于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

A.束缚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都是

5.膜上灌适用于所有实行地膜种植的作物,与常规沟灌玉米、棉花相比,可省水____。 A。10% B.2o% C.3o% D.4o%~60% 四、判断正误

1.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属于渗透吸水。 ( )

2.干燥种子都是靠吸胀作用吸水。( )

3.由蒸腾拉力引起的根系吸水为主动吸水。( ) 4.水总是由水势高的部位向水势低的部位移动。( )

5.从刚刚切断的南瓜茎基部的伤口处,可以看到流出的汁液,这种现象叫吐水。 ( )

6.风是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之一,风力越大,蒸腾越强。( ) 7.由于空气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故露点温度常高于气温。( ) 8.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压较大的空气,露点温度低。( ) 五、简答题

1.水分在植物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移栽时如何使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3.试说明土壤水分类型与有效性。

4.什么是降水?降水的种类及形式是什么? 5.结合当地实际,试述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 六、 实验题

1,简述用称重法和杯量法测降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2.简述空气湿度的测定原理。

第五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土壤热容量 土壤导热率 土壤温度年较差 农业界限温度 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 二、 填空

1.土壤的热特性主要是指 和 。

2.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 ~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____。 3.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___月,最低值出现在____月。 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分为 ~、___―`――――和____。

5.一年中,大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和____月,月平均最 低气温出现在 和 月。

6.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____,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 。 三、选择填空

1.一般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___,满足发育要求的温度范围为 A.5~40℃ 10~25℃ B。0~20℃ 10~35℃

C。 10~20℃ 20~40℃ D。5~40℃ 10~35℃

2.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中,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后,约每增深 10cm,延后____小时。

A.0.5~1.5 B。1.5~2.5 C,2.5~3.5 D.3.5~4.5

3.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中,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延后,大约每加 深1m推迟____天。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4.日较差为零的土层深度是____cm。

A. 50~60 B 80~90 C. 80~100 D. 90~100

5 曲管地温表从东到西依次为5cm、10cm、15cm、⒛cm各表,一条直线放置,相距 cm。

A. 10 B。 15 C. 20 D. 5 四、判断正误

1 潮湿的土壤导热率大,容积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小。( ) 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日较差增大。( ) 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少。( )

4.在白天或夏季,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类型,称为辐射型。( ) 5.气温日较差比土壤温度年较差小,且距地面越高,日较差越小。( ) 6.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较差大,瓜果含糖量较多。( ) 7,气温年较差在云量和雨水较多的地区相对减小。( )

8.土壤温度的观测顺序:地面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曲管地温。( ) 9 地面最高温度表安装先放头部,后放球部,基本水平,但球部较高。( ) 五、简答题

1.说明0℃、5℃、10℃、15℃四种农业界限温度的标志意义。 2.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中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六、 计算题

1,某早稻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0℃,播种8天后出苗,这8

天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2.5℃、11.5℃、12.5℃、13.6℃、14.6℃、15.0℃、15.6℃、 14.0℃。求该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2.某气象站观测2月6日⒛时的气温14℃,2月7日08时、14时、⒛时的气温分 别是4℃、10℃、12℃,最低气温为-2℃,求出2月7日的日平均气温。

第六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光合作用 光合磷酸化作用 光合强度 光合生产率 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强度 光能利用率 二、填空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____ 和 ____,动力是____,场所为____,产物 有____ 和____。

2.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3.目前Co2同化主要有____和____两条途径。

4.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部分用以形成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另一部分则以 ____的形式散出。

5.呼吸作用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此过程中共生成____个 ATP。

6.影响呼吸强度的外部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 7.对于具有呼吸高峰的果实,贮藏期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____。 8.糖酵解在____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____内进行。

9.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填空

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____。

A.CO2 B.H2O C.CO2 D.都不是 2.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

A.质体 B.有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3.下列植物中____属于C4植物。

A.高粱 B.小麦 C.玉米和水稻 D.棉花

第七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复合肥料 掺混肥料 有杌肥料 厩肥 配方施肥 植物营养临界期 植物营养最 大效率期 肥料利用率 二、填空

1.目前已经明确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为中量元素。 2.植物主要通过____和____吸收养分,其中_____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 分的主要器官。

3.土壤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三种途径是 、____`____。其中 和____是主要形式。

4.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等过程。 5.氮肥按氮素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三类。 6.土壤中磷素的固定形式有____、___`_―__。 7.磷肥按其溶解度不同分为____、―__`_―__。 8.土壤中钾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发酵温度的高低,牛粪俗称____肥料,猪粪俗称_____肥料,马粪、羊 粪俗称____肥料。

10.堆肥腐熟的过程可分为 11.堆肥腐熟的特征概括为

12,植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是____和_____ 三、选择填空

I.土壤中某些养分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如 A.K与P B.N与P C。N与K D.K与凡 2.植物缺乏____首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A。 Ca B。Fe C。B D?Κ 3.水稻、小麦根外喷施尿素的适宜浓度是____。

A.1.0%~1.5% B.1?5%~2.0% C?2.0%~3.0% D.3.0%~4.0% 4.水旱轮作施用磷肥的原则是____。

A。旱重水轻 B.水重旱轻 C?早多晚少 D:早少晚多 5.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是____o

A, Ca(H2P04)2B。 CaHP04 C. Ca3(P04)2 D? αˉCa3(Po4)2 6.下列不宜做种肥的钾肥是____o

A.草木灰 B?硫酸钾 C?氯化钾 D?碳酸钾

7.玉米早期出现了“白苗病”可能是缺~ 引起的。 A。Zn B.Mo C?B D?Fe

8.油菜出现“花而不实”可能是缺~ 引起的,果树出现顶梢枯死即“顶枯病” 可能是缺____引起的。

A。zn B。 Cu C. B D,Mn 9.一般稻田绿肥应在插秧前____天翻压。 A。 10~15 B. 5~20 C。 20~30 D? 30~40

10.植物各生育期对养分需求的一般规律是____。 A.初期少,盛期多,成熟期少 B.初期多,盛期多,后期少 C.初期少,盛期少,成熟期多 D?初期少,盛期多,成熟期多 四、判断正误

1.作物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多,微量元素少,因此大量元素对作物的重要性更大,功 能更强。( )

2.在根外施加营养,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效果好。( )

3.尿素为中性肥料,吸湿性小,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用做基肥、追肥和根外追 肥。( )

4.硝态氮肥吸湿性强,易流失,不宜做基肥和种肥,宜于旱地追肥。( )

5,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施用,可提高磷的有效性,是磷肥合理施用的一项重要措 施。( )

6.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玉米吸磷能力弱,应对玉米重施、多施磷肥。( ) 7.烟草、马铃薯等是需钾较多的作物,可以大量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 ) 8.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易发生固定,一般应拌种和根外追肥。( ) 9.堆肥腐熟经过黑、烂、臭、湿四个阶段。( )

10.不同的生物肥料能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 ) 五、简答题

1.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

2.植物根外营养有哪些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3.氮肥如何合理施用? 4.肥料混合的原则是什么? 5.有机肥料的作用有哪些?

6,秸秆还田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是什么? ′ 六、 计算题

某地计划667硭农田产小麦500吒,不施肥区“7m2产量为150炖,若施有机肥和 化肥各半,需厩肥(含N0.5%,利用率20%)和碳铵(含N17%,利用率35%)各多少kg (形成100kg小麦需纯氮3kg)

第八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太阳辐射 气压 气候 农业气候 小气候 农业小气候 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

1.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根据低温对作物影响的时期,时间长短和作物的受害状况,一般将作物冷害分为 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形成的四个主要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 4.山谷风形成时,白天一般吹____风,夜晚一般吹____风。 三、 判断正误

1.塑料薄膜向南倾斜相当于改变了太阳高度角,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 )

2.霜冻是指地面温度下降到0℃或者说0℃以下,使植物受到伤害的灾害性天气。( ) 3.山坡上霜冻危害较山谷为重。( )

4.一般情况下,热量资源是决定复种指数的关键因素,其依据之一就是积温。( ) 四、 简答题

1.简述气压的变化规律。

2.简要说明季风与地方风的特征。 3.小气候同大气候相比有什么特点? 4农业气候有哪些特点?如何合理利用?

5.简述干热风害、低温冷害、干旱的防御措施。 ⒍简要说明当地农业技术的小气候效应。

7.简要说明当地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8.简要说明主要农业气象要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b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