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6 0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根。P5 2. 侧根:由主根生出的分枝。P5

3. 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P9

4. 显性性状:遗传学中把杂种一代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P14 5. 隐性性状:遗传学中把杂种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P14 6. 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P15 7. 基因型:生物体的基因组成。P15

8. 纯合体:成对基因中由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构成,称为纯合体。P15 9. 杂合体:成对基因中由两个性质不同的基因构成,称为杂合体。P15

10. 杂种优势:将两个不同的亲本杂交,F1不但表现高度整齐一致,而且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它们的亲本。将F1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叫做杂种优势。P16

11. 基因突变: 作为遗传物质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由原来的某一基因变为与其相对的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这种变异是偶然发生的,因此,叫做基因突变。P17 12. 多倍体: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数在两组以上的统称为多倍体。P17 13. 不定根:在茎、叶和胚轴上产生的根。P5

14.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所有生命活动的部分,是细胞最重要的结构。P1

15. 后含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原生质不断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及储藏物质。P3 16. 分生组织:由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P3

17.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分裂所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逐渐转变为成熟组织。P4

18. 单轴分枝: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主干,侧芽所形成的分枝,其顶端生长弱于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P6

19. 合轴分枝: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分化为花芽,于是顶芽下的腋芽萌发长成新枝;新枝长一段时间后,其腋芽又代替了顶芽生长,如此反复,形成由许多侧枝结合而成的茎干,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P6

20. 假二叉分枝:顶芽死亡或不发育,由靠近顶芽下面的对生腋芽同时发育出两个分枝,以后各分枝再重复这种方式,称为假二叉分枝。P6 21. 单生花:单独着生于叶腋或枝顶的花。P9

22. 性状分离:两个亲本杂交后,在杂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P14

第二章

1. 生长:由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导致植物体细胞数量和体积、重量的不可逆增加,从而使植物体由小到大。P22

2. 发育: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组织、器官在质上的分化和形成。P22 3. 营养生长: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P22

4. 生殖生长: 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P22

5. 顶端优势:主茎的顶端生长在进入穗分化之前,一般可以持续进行,而侧芽和侧枝生长则受到抑制的现象。P24

6. 植物生长的大周期:植物生长表现出的慢、快、慢过程。P23

7. 双受精:授粉后,花粉管释放出来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子融合成为受精卵,另一个与两个极细胞融合形成初生胚乳细胞的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一切被子植物所共有的特点。P27 8. 春化作用: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使植物开花的现象。P27

9. 光周期现象:植物要求有一定的光照(或黑暗)时间才能开花的现象。P28

10. 长日照植物(长日性植物):在长日照(黑暗时数短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P28

11. 短日照植物(短日性植物):在短日照(每天连续黑暗时数大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P28

12. 生态型:同一作物在一定的生态区范围内,由于生态条件相同,因而形成了与该地区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品种类型,称为生态型。P32

13. 有性繁殖: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法。P29

14.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繁殖新株的方法。P29

15. 自花授粉:也叫自交。指成熟的花粉授到同一朵花或同株异花的柱头上。P29 16. 异花授粉:也叫异交。指一朵花的花粉授到另一植株的花的柱头上。P29

17. 作物的生态因素:每一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选育出来的,这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并对其有明显影响的因素称为作物的生态因素。P32

18.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P35

第三章

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38

2. 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P39 3. 呼吸作用:指一切活细胞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释放能量的过程。P48

4.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作物群体,在生长期间对同面积入射太阳辐射能总收入利用的百分率,即单位面积上作物总干重折算含热量与同面积入射太阳辐射能总收入的百分比。P51 5. 光饱和现象:植物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强,但当光强进一步增强时,光合速率的增强幅度减弱,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P39

6. 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植物光合速率随光强减弱而减弱,到某一光强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平衡,即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质与当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正好相当,没有光合产物的积累,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P39

7. 光和作用的最低温度:植物光合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弱,到某一温度时,净光合速率为零,即无净光合产物的积累。该温度称为光和作用的最低温度。P40

8. 光和作用的最高温度:植物光合速率随温度增高而减弱,到某一温度时,净光合速率为零,即无净光合产物的积累。该温度称为光和作用的最低温度。P40 9. 光和作用的最适温度:植物净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温度。P40

10. CO2 饱和点:植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强,但当CO2浓度增加到某一值以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强,该CO2浓度值就是CO2饱和点。P40 11. CO2补偿点:植物因呼吸和光呼吸释放的CO2与植物光合吸收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时的CO2浓度。P40 12. 光和有效辐射(PAR) :太阳可见光中,380--710nm波段称为光和有效辐射。P40

13. 太阳直接辐射:指的是太阳光以平行光的方式穿过大气层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能。P45 14. 散射辐射:指在地面上获得的来自整个天空大气散射出来的太阳辐射能。P45

15. 温室效应:大气层对短波辐射是透明的,可以让太阳辐射中的相当一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层对长波辐射几乎是不透明的,它有效的阻挡着地面辐射,不使其逸出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犹如温室的玻璃一样,起了保温作用,这种作用成为温室效应。P46 16.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P51

第四章 1. 积温: 农作物、花卉、蔬菜、果树等从播种到成熟,或完成某一剩余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这种温度的积累,称为积温。P59

2. 生物学下限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指植物有效生长的起始温度,一般就是三基点温度中的最低温度。P59

3. 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某时段内活动温度之总和,称为活动积温。P59

4.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某时段内有效温度之总和,称为有效积温。P59

5. 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由于气温有年变化和日变化,所以作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产生了对年温和日温变化的要求,这就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的温周期包括年温周期和日温周期。P61 6. 植物三基点温度:指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P57

7. 农业界限温度 :具有普遍意义,标志某些重要物侯现象或农事活动开始、终止或转折点的温度,称为农业界限温度。P60

3

8. 土壤热容量:是指一立方厘米的土壤增温1℃时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厘米·度)P62 9. 土壤导热率:是指1厘米厚的土壤,两端温度相差1℃时,在单位面积上每秒钟所通过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厘米·秒·度)。P62

10. 逆温 :夜间地面温度最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温度分布类型称为逆温。P66 11. 梵风 :在山体背风一侧,空气下沉运动增温形成的又干又热的风,叫做梵风。P65

第五章

1. 伤流现象:在植物的茎部靠近地面的部位切去枝叶,可见有液滴从切口流出的现象。P75 2. 吐水现象:在夏秋温暖潮湿季节,双子叶植物的叶缘或单子叶植物的叶尖出出现水滴的现象。P75 3. 蒸腾:水分经由植物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以水蒸汽的状态向外界失散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P75

4.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只取整数,称为空气相对湿度。P77

5. 植物水势:植物体内的水与纯水之间的每单位体积水的自由能差,单位是帕。 P74 6. 主动吸水:由根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P74

2

7. 蒸腾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因蒸腾作用失散的水量,用克/(米·小时)或毫克/(厘米2

·小时)表示。P75

8. 蒸腾系数 :植物生产管1克干物质蒸腾所需水量的克数,表示植物一生中的需水量。P75

9. 降水量:指天空中降落的水分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情况下,地面上形成的水层厚度,以毫米表示。P78

10. 降水相对变率:表示降水拨动的程度。指某时段内的降水量与该时段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同该时段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P78

11. 水分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分在江、湖、河、海等下垫面蒸发成水汽,水汽在大气中凝结或凝华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雨,然而又以降水的形式到达地面,再以径流形式回到江、湖、河、海之中。水分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便是水分循环。水分循环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两种。P79

12. 农田水分平衡:指农田水分的收入和支出。农田水分的收入有: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灌溉和地表径流流入。农田水分支出有: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地表径流流出和土壤水分下渗等。P79

第六章

1.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P87

2. 土壤: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P87

3.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有效水的最大量。P92 4. 土壤耕性:指耕作中土壤所表现的各种性质以及在耕作后土壤的生产性能。P91 5.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种粒级土粒的配合和组合状况。P88

3

6.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干土质量,单位是克/厘米。P90

7.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P91 8. 物理性砂粒:粒径在1—0.01毫米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P88

9. 腐殖化系数:形成腐殖质的数量占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百分比称为腐殖化系数。P90 10. 土壤有机质:指来源于生物(主要指植物和微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P89 11. 土壤宜耕期:指适于耕作时土壤含水量范围的宽窄。P92

12. 土壤毛管水:土壤毛管孔隙中由毛管引力所保持的水分,是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P92 13. 土壤重力水:因重力作用沿土壤缝隙向下渗漏的水分。P92

14. 萎蔫系数:土壤中只剩下膜状水和吸湿水时,作物出现永久性萎蔫,此时的土壤含水量成为萎蔫系数。P92

15. 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变占田间持水量的的百分比。P93 16. 土壤胶体:指分散在土壤溶液中的最细微的固体颗粒。P93 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量度土壤吸附阳离子能力的指标。P93 18. 土壤pH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93

19. 碱化土壤 :代换性钠>5%,土壤pH > 8.5的土壤。P95 20. 土壤酸化:指土壤本身的化学、生物过程或者由于外部化学成分的输入使土壤pH降低或者交换性酸增多的作用。P99

第七章

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又不能用其它元素代替的植物营养元素。P102 2. 主动吸收:指植物对进入根表皮的养分,有选择地吸收进入细胞的过程。P103 3. 被动吸收:养分随水分吸收进入植物,无选择性的吸收。P102

4. 营养临界期:缺少某种养分,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很大抑制的时期,称为植物营养临界期。P119

5.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肥料的营养效果最好的时期。P120 6. 复合肥料:指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或三种养分的肥料。P113

7. 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养分的量占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比。P120 8. 配方施肥: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各种营养元素的用量适当、比例协调的肥料配方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P119 9. 颉抗作用: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P103

10. 协同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帮助和促进植物对其他离子的吸收或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P103 11. 氨化作用 :土壤中的含氮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氨或铵态氮的过程。P106 12.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氨或铵态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P106 13. 反硝化作用: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P106

14. 氨挥发:土壤中的氨或铵态氮,当土壤pH较高时,以NH3形式从土壤中逸出损失的现象。P106 15. 铵态氮肥 :氮素以氨或铵离子形态存在的氮肥。P106 16. 硝态氮肥 :氮素以硝态氮形态存在的氮肥。P106

17. 土壤磷的化学固定:土壤中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能与可溶性磷酸盐作用,形成难溶性磷化合物的过程。P109

18. 土壤磷的生物固定:指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效态磷酸盐构成自己的躯体,使之变成有机态磷化合物的过程。P109

19. 土壤速效钾:土壤中的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的总称。P111

20. 土壤缓效钾:存在于黏土矿物和一部分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P111

21. 最小养分律:土壤缺少某种养分时,其他养分再多,作物也不能获得高产的规律。P119 22. 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提高,作物增产的幅度随施肥量增加而逐渐递减的规律。P119

第八章

1. 季风:大范围内低空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P130

2. 暖带:自谷底沿坡地爬升,离谷底一定高度以下,夜间气温随高度的分布出现“逆温”现象,即随着海拔高度民主的升高气温也升高,该高度民主以上气温随高度民主饿下降,于是自谷底向上在山腰一定范围内气温高于上层和下层,该范围称为暖带。P138

3. 冬季风:冬季受亚洲北部的蒙古高压控制,以及海上的阿留申低压的影响而盛行的偏北风。P130 4. 夏季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的影响而盛行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P130 5. 冷害:指在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接近20℃条件下的相对低温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P147 6. 土壤掀耸:指在土壤反复冻融的情况下,表层土壤连同植株一起被抬出地面,使植株受害的现象。P146

7. 冻害:冬季,越冬作物和果树因遇到0℃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所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P145 8. 霜冻:在温暖季节里,土壤表面或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害。P144

9. 热量保证率:某地某种热量的保证程度。P134

二、填空题 第一章

1. 细胞壁 原生质体

2.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器 蛋白质 核酸 3.遗传物质(基因) 恒定 4.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5.一半 2n n

6.有丝 减数 性细胞 7.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8.直

9.分蘖 禾本

10.叶片 叶柄 托叶 不完全叶 11.叶鞘 叶片

12.花萼 花冠 雄蕊 雌蕊 完全花 不完全花 13.柱头 花柱 子房 14.子房 种子 15.胚 胚乳 种皮

16.胚芽 胚根 子叶 胚轴 17.胚乳 子叶

18.导管 管胞 筛管

19. 核膜 核仁 核质 染色体

第二章

1.水分 温度 氧气 2.营养核 精子 n

3.精子 卵子 受精卵 精子 极细胞 初生胚乳细胞 4.胚 胚乳 5.果实 种子

6.冬性 半冬性 春性 27 7.延迟 提前

8.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条件

9.小于5% 介于5%-50%之间 大于50%

2)影响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a植物的内因。不同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呼吸强度不同。一般的规律是:生长旺盛的器官与组织,呼吸强度高于趋于衰老的器官和组织,休眠的种子呼吸强度最低,生殖器官呼吸强度较高,叶、茎、根等营养器官中等,受到伤害或受病菌侵染的植物呼吸强度一般高于健康植物。b环境因素:温度和CO2浓度。

6 植物呼吸作用在植物生产中有哪些应用?P49

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呈有规律的变化,种子开始成熟阶段,呼吸强度随着灌浆速度的增快而增强,但随着种子的成熟,由于细胞脱水和细胞内贮藏的干物质逐渐增多,呼吸强度逐渐降低。当种子的含水量降到某一限度时,呼吸达到最微弱的状态。所以贮藏种子时必须使种子内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2)当O2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根据这个原理,应用气调法贮藏粮食、果蔬应运而生。气调法是将种子或果蔬装在塑料袋内,抽出空气,充入氮气,使其内O2浓度下降并维持3%~6%水平,农产品便处于缺氧状态,长达几个月不腐烂变质,从而达到保鲜贮藏的目的。 3)鲜果成熟过程中,其色泽由绿转变为黄、橙、红等,肉质由硬变松,由涩酸变香甜。在这个过程中呼吸强度略有下降,而后突然跃变升高,到达高峰后,又突然下降,而后趋于平稳。果实进入成熟时果实呼吸跃变现象是与果实内形成乙烯有关,果实呼吸跃变之时正是果实内乙烯浓主最大之时。所以人们在果实的贮藏或运输中,降低温度,提高CO2的浓度,以降低呼吸强度,推尺呼吸跃变,然后再进行人工乙烯处理果实,诱导跃变,促进果实成熟。

4)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是吸水,随着种子内含水量的增加,呼吸强度恢复增加。此外,种子萌发必须有一定的O2浓度和温度保证。因此农作物播种时必须有一定的土壤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

7 目前农田光能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 P52-53

1)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1.农田光损失。主要是漏光,反射和透射,作物生长初期植株矮小,大部分日光漏到地面而损失;植株密度过稀,植物株、行间漏光,农作物株型不紧凑,叶片平铺,日光被反射损失,栽培水平低下,植株叶片太薄增加阳光透射损失。 2.农田环境条件不理想。在弱光下,光合速率下降,但若阳光强,超过了光饱和点,植物不能利用。此外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农田CO2中浓度不足,施肥不足或不当,农田干旱或过湿等。 3.种植制度不合理,复种指数低,农耗时间过长,浪费了生长季内太阳光能。 4.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导致减产。 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

1.改革种植制度,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推广间套种减少农田光能损失。 2.选育株型、叶型合理,高光效,高产,又不倒的作物品种。

3.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如合理密植,适当的肥水管理,整枝打杈,及时防治病虫害等,为农田创造合理的叶面积.

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充分利用地区的光能资源,特别是要利用好光合生产潜力较高的3个月和最高的月份。

5.合理安排品种和播期,使作物产量形成期处于最佳季节。

第四章

1 积温、活动温度、有效积温各有何用途?P60

1)积温: 反映了植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

2)活动积温常用来表示某地的热量资源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若已知某地的活动积温,结合作物的需要,便可以确定哪些作物,作物的品种,能否在当地正常成熟,能否获得优质高产,是作物引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若已知道某地的活动积温,便可以确定当地的熟制、品种搭配等农事决策。

3)有效积温常用来表示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由于活动积温包含了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温度愈低无效积温的比例愈大,所以反映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时,有效积温比活动积温更稳定些。利用有效积温,可以预测农作物的成熟期以及其他关键生育时期的来临,还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2 如何利用植物的温周期现象为农业生产服务?P61

利用植物的温周期现象,可以对作物进行变温管理,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如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因环境条件可以控制,所以常采取变温管理的方法来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黄瓜和番茄白天上午将温度控制在28~30℃范围内以提高光合速率,尽可能多的生产有机物质;下午黄瓜、番茄一方面继续进行光合产物的运转需较高的温度,黄瓜控制在16℃,番茄控制在10℃左右为宜;后半夜为抑制呼吸消耗,宜将黄瓜温度控制在10℃,番茄温度控制在5℃。将一天分为四段实行不同的温度管理,称为四段变温管理。变温管理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以节约能源。据试验实施变温管理的黄瓜、茄子、番茄、青椒分别增产20%,5%~10%,7%~10%和5%;分别节约能源11%~20%,10%~15%,10%~15%和7%~10%。

3 简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P62-63

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日出前后地表温度达最低值,此后随太阳高度的增高而升高,至13时左右,达最高值,此后随太阳高度的降低而降低,夜间土温缓慢下降。各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只是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越来越往后推迟;土壤温度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随天气条件,土壤颜色,地形和土壤热性质等的不同而不同。关于土壤热性质的影响已如上述。晴天时,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大(即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阴天时,土壤温度日变化小。深颜色的土壤比浅色土壤,土壤温度日变化大。岗地和凸出的地形上,土壤温度日变化小;低洼地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大,所以在春秋季节,凹地比较容易出现霜冻。

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地表温度最高的月份出现在7、8月份,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2月份,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向后推迟,大约深度每增加1米,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向后推迟20~30天。土壤温度最高月份的平均温度与最低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叫做年较差(或年变幅)。土温年变幅也随深度而减少,到某一层次消失,该层次称为年温不变层。年温不变层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加深,低纬度约在5~10米,中纬度15~20米,高纬度25米。 土壤深层温度变化的年较差小,以及土壤温度最高和最低出现的时间推迟,在植物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例如冬天北方地区的白菜、甘薯、马铃薯、水果等可以下窖贮藏以避免冻害。

4 简述引起空气温度变化的原因。P64-65

1) 空气与地面的热量交换。由于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而且大气层又相当的厚,所以太阳辐

射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很小,一句话大气不是由太阳晒热的。空气温度的变化主要是空气与地面热量交换的结果。

2) 空气的平流。空气有东南西北的水平运动,也有上上下下的垂直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空气

的平流,也就是风。空气的水平运动会引起水平方向上热量的交换,使气温发生变化。

3) 空气的垂直运动。这里的空气垂直运动是指规模较大的空气上升或者下降的运动。空气作大规律

的上升运动时温度降低,而作大规模下降运动时温度会升高。根据计算,一块没有被水汽饱和的干空气块,每上升(或下降)100米降温(或升温)1℃。而被水汽饱和的温空气块,每上升(或下降)100米降温(或升温)0.5℃。空气作上升运动时,因冷却,空气中的水汽会发生凝结,形成云雨;作下沉运动时,会增温,云滴、雨滴蒸发,从而雨止、云散。

5 松土、镇压、垄作、地面覆盖和灌溉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有何影响?P67-69

1) 松土的增温效应仅表现在被疏松的土壤表层。经过疏松后的土壤,撤掉了表墒,切断了土壤毛管

水向土表的供应,地表面蒸发耗热相应减少,在相同的太阳辐射下,用于增加土壤的热量增加了。另一方面,松土层的孔隙有所增加,因而热容量、导热率的相应减小,表层的热量不易向下传递,因此中耕过的土壤表层增温,下层增温不明显甚至降温。松土可以增大土表的日温差。

2) 镇压以后土壤的孔隙度减小,增大了土壤的导热率和热容量。因而清晨和夜间,土表增温,中午

前后降温,土表日温差小。在降温季节,尤其是寒潮侵袭前后,镇压过的土壤比对照的温度高。此外镇压可以使土壤的坷垃破碎,弥合土壤的裂缝,在寒流袭击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冷风渗入土壤危害农作物。

3) 在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表土层的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作的增温效应受季节和纬度

影响。暖季增温,冷季降温;高纬增温效应明显,低纬度不明显,晴天增温明显,阴天增温不明显。干土增温明显,潮土反而降温。南北走的垄比东西走向的,垄背上东西两侧土温分布均匀,日变化小。表土增温比深层土壤明显。

4) 地面覆盖。在北方春季地膜覆盖的土壤5~10厘米地温可提高4℃左右。清晨提高2℃左右。晴天

效果好,多云天次之,阴天最小。

5) 灌溉。灌溉地上地温的日变化平缓,白天灌溉地地温比非灌溉的低,领先间比非灌溉地的高,而

且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0~5厘米的土层中,5厘米以下相差不大了。需要指出的是:灌溉地比未灌溉地的变化,白天降温明显;夜间降温不明显。如地面最高温度,灌溉地比未灌溉地低9.0℃左右,而地面最低温度仅高1.5~2.6℃。所以在暖季,灌溉后地温平均比非灌溉的低。

6 不同季节灌溉时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P69-70

1)温暖季节灌溉会引起降温,寒冷季节灌溉可以保温。

2)冷暖过渡季节,灌溉后日平均温度是增高还是下降,决定于昼间降温量和夜间增温量的对比。在该过渡季节,如小麦返青水或补墒水时机恰当,可使灌水后不立即降温,以保温为主,保温效果可达0.5~1.0℃。同样道理,北方冬灌若在初冬进行,最初以降温为主,渐渐变为以保温为主。春暖后,若冬灌地水分仍较多,又变为以降温为主。南方冬灌则以降温为主。

3)华北一带常采取灌溉的方法来防止或减轻霜冻的危害。应当注意所用的水温也有直接影响,井水的温度冬温夏凉,和土壤温度相差较大,用井水灌溉后,土壤温度改变也较大。河水、池水的温度和土壤温度相差较小,灌后土温变化较小。

4)夏季晴朗高温天气下,突然下了雨量不大的阵雨,雨水透过高温的地表变成高温热水,对蔬菜作物的根系危害很大,需要立即浇一凉水。

5)南方双季稻地区,要求早稻育秧要早,但育秧早,气候寒冷,土温低,容易烂秧,此时要设法先把水晒热,再用来灌溉。可以采用蓄水池蓄水、迂回水路等方法提高水温。

第五章

1水分对植物生理、生态作用有哪些? P74

1)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表现在:①水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风干的种子以外,绿色植物的含水量占其总鲜重的70%~90%。②水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③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将植物的有机物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甚至是氧气等溶解在其中,并将其传输到有关的部位,参与呼吸、蒸腾和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转化等生理过程。④植物细胞分裂及伸长都需要水分,植物缺少,生长受抑,甚至死亡。⑤水分能使其细胞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因而使植物的茎秆能挺立,枝叶能伸展,根系也能在土壤中生长,从而保持其固有的姿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表现在:改善农田的小气候环境,如增加农田的湿度,使土壤表面,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变化趋于缓和等,霜冻来临时可以采取灌水方法避免霜冻的危害;夏季可以采取喷雾的方法,以减轻高温的危害;采取适当的排水、灌水技术可以调控稻田的温度。

2 何谓蒸腾作用?其意义何在?影响蒸腾强弱的因素有哪些?P76

1)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经由植物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以水蒸汽的状态向外界失散的过程。

2) 蒸腾作用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过程。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成为植物吸收和传导水分养分的重要动力。没有蒸腾作用,土壤中的水分要输送到高达几十厘米,甚至几米的植物顶端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植物体内各器官组成之间物质的相互传输,也会受阻。植物的蒸腾作用要消耗能量,所以蒸腾结果可以降低植物体温,不致在烈日下受高温伤害。 3) 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空气温度、风速、光照

3 积水蓄水的原理与方法有哪些?P80-81

1)积水蓄水的原理是:减少雨水下渗,将分散于一个较大范围的雨水集中起来,集中使用,解决植物生产的供水问题。

2)基本方法是:先将土块清障压实(清理杂草,乱石,压实土壤)或在土表盖防渗薄膜减少雨水下渗,增加雨水径流,再沿着坡地等高线修筑渠道或石坝以汇集水流。并引其流入坑塘、水窖或较低的农田之中。

4 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是什么?P81

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是:播种到拔节,是营养生长阶段,农田植物群体、个体均较小,需水较少;拔节到开花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的阶段,生长速度快,群体、个体都大,需水急剧增多;开花以后,群体、个体稳定,作物渐渐衰老,耗水量渐渐减少。

第六章

1 土壤质地层次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哪种质地层次最好?为什么?P89

1)土壤质地的层次及特点:

(1)砂盖垆。即上砂下黏,耕层范围内为偏砂的壤土,而底下为偏黏的壤土。这是肥沃农业土

壤的质地剖面,有“蒙金土”之称。

(2)垆盖砂。上部为中壤质或更黏重的土,下层为砂性或偏砂的壤质土。这种质地剖面既不利

于幼苗出土,又不能保证后期养分及水分的供应,而且不易整地。

(3)漏砂土或夹砂土。剖面通体为粗砂层,或在30~40厘米深度处夹粗砂层,漏水漏肥,特别

是在作物苗期以后易脱水脱肥。

(4)泻汤土。通体质地黏重。它既不利于出苗,也不利于作物生长。春旱时土体有效水分不足,

雨季时排水不畅,上浸致涝,而且泡水成泥汤,在坡地造成水土流失。

(5)夹黏土。在土层的中位或深位有黏土夹层存在,可增强土壤保蓄水分养分及抗旱防涝的能

力,尤其在盐碱土地区,该层有阻碍地下水上升、防止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的作用。

2)以上各种质地层次中,以砂盖垆最好。因为这种质地层次,上层既有利于幼苗出土、水分下渗,又利于耕作,而下层能保证后期养分及水分的供应。

2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何重要作用?如何调节?P90

1)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①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②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③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④促进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中养分代谢。⑤其他作用。腐殖质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毒和重金属的污染。

2)调节措施主要有:增施厩肥、堆肥、种植绿肥、水面放养绿萍、秸秆还田等措施来进行。同时结合耕作、排灌等措施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控制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的强度,促进有机质与矿质土粒的复合。

3 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土壤宜耕期如何选择?P91-92

1)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可依据以下三个方面判断:

(1)耕作的难易程度。指耕作时产生的阻力大小,它影响耕作作业和能源的消耗。

(2)耕作质量。指耕作后所表现的状况及其对作物的影响。耕性不良的土壤不仅耕作困难,而且耕后常起大坷垃,不易散碎,对种发芽、出土、以及幼苗生长不利;耕性良好的土壤,耕作阻力小,耕后疏松、细碎、平整,便于出苗、扎根,有利于作物生长。

(3)宜耕期的长短。指适于耕作时土壤含水量范围的宽窄,通常表现为适于耕作时间的长短。在有机质少和无团粒结构的条件下,土壤宜耕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土壤地地。黏土的黏着性强,宜耕期短,砂土则相反。

2)土壤宜耕期的选择方法如下:①看土验墒。雨后或灌溉后,地表呈“喜鹊斑”状态,外白(干)、里灰(湿),外黄里黑,半干半湿,水分正相当,此时可耕;②抓土验松紧,用手抓起二指深处的土壤松屋手中能成团,稍有湿印伸不粘手心,不成土饼,呈松软状态。松开土团自由落地,能散开即宜耕;③试耕,土壤不粘农具,可为犁(翻土板)抛散,即可耕。

4 红黄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良?P94

1)红、黄壤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其特点是质地黏重(一般黏粒含量>30%)而耕性较差、酸性较强(pH值通常为5.5左右或更酸)而易产生铝毒、氧化物矿物较多而易产生磷的固定、养分贫瘠(N、K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而作物生长受限制。在红黄壤地区还存在着季节性干旱的问题,在作物生长旺盛的夏季有效降水少。另外水土流失也较严重。

2)改良:山地上部地形较陡,土层浅、淋溶作用强的地区,应特别注意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山地下部地形较平缓,土层较厚,宜发展果树和农作物。山地中部宜发展油茶、茶叶、板栗等经济林。

施肥应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特别是要注意施用有机肥料、石灰、草木灰等,以中和土壤酸性,减少铁、铝对磷的固定,补充植物营养元素、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5 如何防治黄土性土壤的水土流失?P95

1)以土为主,土水林综合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2)修筑防护性的地埂系统,减缓径流,在陡坡地上挖鱼鳞坑,构筑生物篱(种植灌乔林,沟坡和沟头营造成片的固坡林和水源涵养林,沟边植树、植草)。

3)在沟底及坡地修筑小水库、塘坎、蓄水池,蓄积雨水,减少径流和拦蓄淤池。

6 盐碱土如何改良和综合利用?P97

1)排水降盐 通过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临界深度以下并及时排除渍水。降低耕层土壤的盐分。排水沟的间距和深度是影响降盐效果的重要因素。

2)灌水压盐 灌水使盐分随水进入下层,再经排水沟排走。

3)平地深翻 平地是减少盐斑的重要措施,深翻可打破隔盐层,改变土体上重下轻的状况。 4)培肥改土 盐碱土性状特点为“瘦、死、板、冷、渍”,这主要是土壤盐多而有机质少造成的。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如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田菁、草木樨等,都能起到改碱培肥的作用。根据华北春季盐分表聚和小苗耐盐性差的特点,适时灌溉,注意保墒,提高雨水的自然淋盐效果。

5)科学种田与农业开发 对有条件的地方,盐碱土农业可由低效益农业向高效益农业发展。蓄淡养鱼、种植牧草绿肥等先锋作物改土、种稻洗盐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利用改良途径,既可收到改土培肥的生态效益,又可收到短平快的经济效益。

7 白浆土的改良措施主要有哪些? P97

白浆土的主要改良措施如下:①深耕打破白浆层;②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③有机—无机—生物复合施肥和多元素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活动,施用得当,可增产10%左右;再配施化肥,可增产30%左右。此外,种植绿肥也可提高土壤肥力。

8 如何防止土壤沙化? P99

土壤沙化的主要防治途径为:

1.营造防沙林带。我国沿吉林白城地区的西部—内蒙古的兴安盟东南—哲里木盟和赤峰市—古长城沿线是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壤沙化正在发展,我国已实施建设“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工程,应进一步建成为“绿色长城”。 2.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在沙丘建立乔、灌、草结合的人工林生态模式,如在兴安盟、吉林白城可建立樟子松—小青杨—紫穗槐、胡枝子—沙打旺植被。在沙平地建立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河平地尚有稀疏的林木、草地,应以林带为框带,林带和农田之间设10~15米宽的草原,以宽林带(10~15行树)、小网眼(5~10公顷)为林草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3.在干旱及土壤沙化地区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控制农垦。草原地区原则上不宜农垦,同时应控制载畜量。旱粮生产应因地制宜地控制在沙化威胁小的地区。

第七章

1 土壤中氮素有哪些形态?有效性如何?植物缺氮或氮过剩的表现是什么?P103, P105

1) 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两大类。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的99%以上,它们主要以蛋

白质、氨基酸、酰胺等形态存在。其中易溶于水,矿化速度快的,如氨基酸和酰胺类物质是土壤无机态氮的主要来源。无机态氮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极少量的亚硝酸盐,它们是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

2) 作物缺氮的主要表现: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细狭,新叶出得慢;叶色变淡呈黄发色,且从

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缺氮时,下部叶片呈黄色,甚至干枯死亡,缺氮对作物地上部的影响比对根系的影响更为明显。 3) 作物氮过剩的主要表现:作物枝叶陡长,通风不良,相互遮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株基干细软多汁,

降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贪青晚熟,品质下降,不耐储藏.

2 土壤中磷素有哪些形态?有效性如何?植物缺磷的表现是什么?P108,P103

1)土壤中磷的形态:

1.土壤有机磷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残体,如核蛋白、核酸、磷脂、植素等,占全磷的20%~50%。这些有机磷只有极少数可被植物吸收,大多数需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2.土壤无机磷 土壤中的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态存在。主要有磷酸钙、铝、铁盐,其溶解度取决于它们的组成成分,一般情况下磷酸二氢根(H2P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根(PO43-)。根据磷酸盐的溶解度可将土壤中无机磷分为水溶性磷、弱酸溶性磷和难溶性磷。

(1)水溶性磷 为钾、钠、钙、镁磷酸盐,如KH2PO4、NaH2PO4、Na2HPO4、Ca(H2PO4)2等。

这些磷化合物能溶于水,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在土壤中含量较少,且极不稳定,容易转化为溶解度低的磷酸盐而降低有效性。

(2)弱酸溶性磷 如磷酸氢钙(CaHPO4)和磷酸氢镁(MgHPO4),这类磷化合物多在微酸性和

中性土壤中存在,它们能够溶解于弱酸溶液中,所以也能为植物吸收利用。

(3)难溶性磷 这种磷在土壤中含量最高,占土壤无机磷的绝大部分,主要为磷酸的钙盐、铁

盐和铝盐形态存在。在碱性土壤中,磷酸钙是主要形态;在酸性土壤中,磷酸铁和磷酸铝是主要的形态。难溶性磷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只有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磷素才能释放出来。

2) 植物缺磷时的主要表现:生长迟缓,根系发育不良,叶片狭窄,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变为紫色。同时植株矮小,生育期推迟,结实不良,产量低,品质差。

3 如何合理施用氮肥?P107-108

1)氮肥的合理分配 (1)因土壤施肥。氮肥的分配首先考虑土壤本身的供氮水平,一般肥地应少施氮肥,瘦地应增施氮肥。此外,土壤酸碱度不同,应选用不同的生理酸性肥料或生理碱性肥料。还要考虑土壤质地,在沙质土壤上要少量多次,且不宜施用硝态氮肥;质地黏重土壤氮肥施用量可相对增大。硫酸铵若施入排水不良的稻田,则会引起水稻中毒(H2S),若施于缺硫的土壤上,则有助于改善作物硫营养。 (2)因作物施肥。不同作物种类对于氮肥的形态和品种的选择不一样。水稻、小麦、高梁、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以及棉花、蔬菜、果树是需氮较多的作用,应多分配一些氮肥;大豆、花生等豆类

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固氮,对氮素要求不很迫切,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 (3)根据地区和季节、雨水等气候条件。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及灌溉地区,应优先分配铵态氮肥,少施硝态氮肥,以减少氮的损失。水田一般应多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肥料,而不宜施用硝态氮肥,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和NO3-的流失。反之,在北方低温少雨、干旱地区以及旱地,以分配硝态氮肥效果较好。 2)氮肥的施用技术 (1)确定合理的用量和适宜的施用期。 (2)科学的施肥方法。基肥深施、种肥底施、追肥深施、球肥、粒肥深施。 3)氮肥与其他肥料合理配施。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等。

4 如何合理施用磷肥?P109-110

1)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肥效。根据土壤速效磷水平确定施肥量。 2)作物特性与磷肥施用 (1)考虑不同作物种类对磷的需要量。 (2)考虑不同作物种类对难溶性磷的利用能力不同 3)作物轮作换茬中磷肥的施用。

①水旱轮作换茬中“旱重水轻”,重点施在旱地作物上,水稻可以适当轻施。

②在绿肥或豆科作物轮作中,重点施在绿肥上或豆类作物上可以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③在多熟制轮作中,“重前轻后”,宜多施在前茬作物上; ④水田稻稻连作中磷肥的施用“早多晚少”,大部分磷肥应施在早稻上,晚稻少施。早、晚稻磷肥之比为2∶1左右较适宜。

4)磷肥的集中施用技术。可采用条施、穴施、沾秧根、作种肥等方式。 5)氮磷肥配合施用

6)磷肥与其他肥料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5 秸秆直接还田有什么作用?还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118

1)秸秆直接还田的直接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和结构性,是改良低产田的产要措施。 2)注意问题: (1)配施氮、磷化肥。由于作物秸秆碳氮比大,如果土壤中氮素不足,分解初期会发生微生物与幼苗争氮现象,故应配施氮、磷化肥。 (2)秸秆施和方法及时期。秸秆直接还田前应切碎后翻入土中,与土温合均匀。旱地争取边收边耕埋。特别是玉米秸秆,因初收获时秸秆含水量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水田宜在插秧前7~15天施用。一般将稻草切成10~20厘米长,撒在田面,同时施适量的石灰(酸性土壤每667米2施30~35千克),浸泡3~4天再耕翻,5~6天后耙平,即可插秧。江苏苏中地区实行“一沟两用、墒沟埋草”的秸秆还田方式效果良好。 (3)施用量。一般秸秆可全部还田。在薄地,氮肥不足离播期又较近的情况下,秸秆用量不宜过多;而在肥地,氮素化肥又较多,距离播期较远的情况下,则可增加用量。一般秸秆用量以每667米2300~400千克为宜。

6 采用养分平衡法如何确定施肥量?P121

养分平衡法中施肥量的确定方法: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给作物的养分量,按剩余的差数进行施肥补充。其计算公式为:

作物目标产量需养分量?土壤供养分量 肥料施用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 氮肥施用量?(达到目标产量的作物需氮量?土壤供氮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含氮量) 此法必须掌握植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三个重要参数。 作物需肥量:通过作物收获物的养分含量分析可得到,以此算出作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计算公式为:计划产量养分需求量 = 计划产量 ? 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土壤供肥量:当季作物在生长期内从土壤中吸收携出的养分数量。它是植物种植前土壤中原有有效养分与当季植物生长期间由难溶性养分转变而来的有效养分之和。土壤供肥量一般可从不施肥区(空白区)的产量求出,或者在不施肥情况下采土样测定。

7 土壤中的氮转化及意义如何? P106

1)氨化作用。土壤中的含氮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氨或铵态氮(NH4+ - N)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或矿化作用。氨化作用在好气、嫌气条件下都能进行。氨化作用形成的铵离子可被土壤吸附、作物吸收,也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被硝化,或以氨气挥发损失。

2)硝化作用。土壤中氨或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氨先在亚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成亚硝酸,然后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硝化作用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硝态氮易于被作物根系吸收,但硝酸根(NO3-)不为土壤胶体吸附而极易流失。

3)反硝化作用。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通常发生在土壤通气不良和新鲜有机物过多的水田条件下,在旱田土壤的局部缺氧部位也有反硝化作用。据估计,旱田土壤因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量有时可达施入氮量的10%~20%,而水田损失则更为严重。

4)氨的挥发作用。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易溶于土壤溶液成为铵离子被植物吸收利用,或被胶体吸附而成为交换态养分,而当土壤pH较高时,就会有一部分以NH3形式从土壤中逸出损失。在我国北方碱性土壤中,主要是氨态氮的挥发造成了氮素损失。

8 铵态氮肥的特点有哪些? P106

1)易溶于水,为速效肥料;

2)遇碱性物质易分解成氨气挥发,施用时切忌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于石灰性土壤,应深施覆土;

+

3)施入土壤后,在溶液中氮以NH4离子存在,可被土壤胶体吸附,转化为交换态氮,不易流失;

+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NH4经硝化作用变成硝态氮,虽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但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保存,容易流失; 5)长期施用易导致土壤板结。

9 硝态氮肥的特点有哪些? P106

-1)施入土壤后,NO3易被作物吸收,但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

---2)由于作物根系对NO3的选择吸收,留下的阳离子与OH或HCO3生成碱性物质,使土壤反应呈碱性,故硝态氮肥属于生理碱性肥料;

3)在土壤嫌气条件下易产生反硝化作用而引起氮的损失; 4)具有较强的吸湿结块性、助燃性和爆炸性。

10 土壤中磷的固定有哪几种? P109

1)化学固定。土壤中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能与可溶性磷酸盐作用,形成难溶性磷化合物。在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盐和钙结合,生成弱酸溶性的磷酸氢钙,继而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盐、弱酸溶性磷酸盐与土壤中的活性铁、铝作用,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沉淀,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2)阴离子交换固定。这种固定主要发生在酸性土壤中,其土壤pH值在5~6时,磷酸根固定在胶粒的表面,但当土壤pH值升高,被固定的磷酸根离子能重新释放出来。因此,对酸性土壤增施适量石灰,调节土壤酸碱状况,有利于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3)生物固定吸收。这种固定是指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效态磷酸盐构成自己的躯体,使之变成有机态磷化合物。这种生物固定作用是暂时的,当微生物死后,残体经过分解,仍可将磷素释放出来。

11 有机肥料的作用有那些? P115

1)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有机肥料含作物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经过微生物的分争转化而释放,变成作物能够吸收的有效养分。因此,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肥效稳而长久。此外有机肥料中的有机酸,如草酸、乳酸、酒石酸等可与Ca、Mg、Fe、Al形成稳定性的络合物,以减少磷的固定和铁、铝的毒害。有机酸及其盐类还可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

2)改善土壤结构 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肥料形成腐殖质,能胶结土粒而形成较稳定的团粒结构,从而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腐殖质还有很高的盐基代换量,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有机肥料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提供大量能源物质,这不仅可以加速有机质本身所含养分的转化和释放,而且有助于土壤原有的磷、钾等矿质养料的释放,可活化土壤潜在养分,从而提高难溶性磷酸盐及微量元素养分的有效性。

4)刺激植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经过程中形成胡敏酸、维生素B1、B6、B12和泛酸、叶酸、酶等,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加强新陈代谢,刺激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并对作物具有增强抗逆性的能力。

5)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退化。还具有改善农产品质量及节省能源、降低农业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2 配方施肥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P119

1)养分归还学说。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为了保护土壤肥力就必须把作物取走的矿质养分以肥料形式归还给土壤,使土壤中养分保持一定的平衡。

2)最小养分律。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再多,作物也不能获得高产。比如,当K缺乏时施氮和磷肥再多,作物也不会正常生长,钾就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最小养分,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增施钾肥。

3)报酬递减律。土壤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施肥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往往呈正相关,但随着施肥量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因而并不是施肥量越高,产量和效益越大。 4)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取决于全部生活因素的适当配合和综合作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

因素供应不足、过量或其他因素不协调,就会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即施肥不能只注意养分的种类、数量,还要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其他因素(例如土壤水分条件),只有充分考虑土壤、气候、水文及农业技术条件等因素,才能做到用最小的肥料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配方施肥需要做到的。

13 我国肥料利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P122-123

1)肥料利用率低。我国化肥的利用率普遍低于30%,而发达国家可达50%。一方面使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过多的施用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

2)肥料养分不平衡 使用氮肥量大而普遍,磷肥相对较少,而钾肥普遍短缺,补钾不多。氮素相对过剩引起严重的农田环境富营养化(即土壤和水中N、P养分丰富,引起杂草和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并影响到湖泊鱼类和水生动物的生长)。

3)肥料流向不合理 经济发达地区化肥用量高而造成流失,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化肥偏少,大片中、低产土壤不能发挥生产潜力。例如苏南地区平均每667米2每年使用氮肥达35千克,而湘西山区、西北地区不到20千克。这也是我国肥料总效益下降的原因之一。

14 农田施肥对环境有何影响? 如何减少肥料损失? P123

1)农田氮磷与水体富营养化。当水体中氮、磷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在江湖出现“赤潮”,使水体混浊、溶解氧减少、大量水生生物死亡。还直接影响到人畜饮水质量,给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带来威胁。

2)农田氮素向大气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全球化学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农田N2O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它既是温室气体,又对破坏臭氧层负有责任。还有从肥料生产和施用过程中向大气迁移的NH4+,也严重污染环境。

3)过量施用氮肥增加水体硝态氮的浓度 恶性肿瘤流行病调查证明,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超量有致癌的危险。特别是蔬菜中要严防硝酸盐的超标,防止因人体摄入而受害。 控制化肥污染,主要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着手。主要技术途径如下: ①推行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合理分配基肥、追肥,视情况采取根外追肥; ②肥料多元化、复合化和专用化; ③无机肥、有机肥、生物肥配合使用;

④开发现代肥料新品种,如:长效肥料(缓效肥料,包括缓溶性肥料和缓释性肥料),液面肥、固形肥(如果树棒肥)等。

⑤合理轮作与肥料后效的利用。 ⑥发展节水型农业,按水量平衡原理确定灌溉总定额,可减少排水次数,从而降低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第八章

1 简述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P130-131

1)雨季开始、结束和主要雨带的位置与夏季风始、末和进退一致。 2)雨量年际变化大。

3)降雨量集中、雨热同季。

4)降水量的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迎(夏季)风坡多于背(夏季)风坡。

2 简述我国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点。P131-132

1)气温日、年变化大。

2)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

3)降雨变率大

2 试述农业气候资源的表征方法。P133-134

1)光。通常用太阳辐射总量、光合有效辐射量和日照时数表示。 (1)太阳辐射总量。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过程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年总量、季总量或生长季内的总量,表示单位是焦耳/米2。 (2)光合有效辐射量。是指太阳辐射中0.38~0.71微米波段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直接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光合有效辐射为太阳总辐射的50%。单位也是焦耳/米2。 (3)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有可照时数和实照时数之分。

2)热量。一地区的热量条件与该地区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品种、品质都有关。 (1)生长期间热量。主要有:①各农业界限温度(0、5、10、15、20℃)的起、止日期,间隔天数和期间积温。②最热月平均气温。它表示热量的强度,如棉花开花,成铃要求最热月平均气温25℃。云贵高原虽大于10℃积温能满足棉花生长要求,但最热平均温低于25℃,故不能种植。③春季升温类型,如春暖、正常、倒春寒、春寒等。④秋季降温类型,如降温速率等。⑤霜冻,包括初、终霜冻日期和日平均温度大于10℃期间霜冻出现的频率。 利用上述指标表示热量条件时,不仅要指出其多年平均值,还要指出其极值和保征率为80%的值。 所谓保证率是指某地某种热量的保证程度。如北京地区大于10℃以上活动积温80%的保证率值为4100℃,就是说,北京地区10℃以上的活动积温10年之中有8年在4100℃以上。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时,往往以80%保证率的值为依据,因为平均值只有50%的保证程度,风险大,用100%保证率值,实际上就是用最小值,虽然保险,但多数年份会浪费热量资源。

(2)越冬期间的热量 表示该地区冬季的温度条件能否保证农作物及多年生果木顺利越冬和分布北(上)界,以及冬季热量的可利用程度。主要有:①最冷月平均气温。②年极端最低气温。如极端最低气温-22℃~-24℃是冬小麦、苹果北界。橡胶、椰子,可可,咖啡,遇-2℃以下低温严重受害。③负积温。冬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下时期内日平均温度的总和,表示冬季寒冷的持续时间及强度。

3)水分。地区降水资源决定了该地区农业的类型(如灌溉农业,雨养农业,旱作农业等),作物种类,灌溉制度,种植制度以及产量的稳定性。①降水量。所、生长期内、生长关键期的降水量包括平均值和极值。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变率。④水分盈亏。通常用一地的降水量与同期蒸发量之差表示。⑤土壤含水量。用含水率(%)或土壤水分贮存量来表示(毫米)。

3 指出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途径。P139

1)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实行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停止砍伐、停止狩猎。 2)绿化荒山,种草,种树特别是那徒坡地要退耕还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3)适当发展薪炭林,以改善农村能源,停止伐木砍树,甚至挖掘树根的毁灭性行为。

4)走综合发展之路,有效的保护环境,应以多种形式发展经济,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把农林牧,果园,旅游,自然保护区有机地统一于一个山区整体之中,既使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又有效地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

4 简要叙述农田防风林带的小气候效应。P140-141

1)在林带保护的耕地上,由于风力减弱,使近地层的空气和上层空气之间热量和水汽交换也被减弱。在一般天气条件下,林带内增温效应不明显,白天林带内的温度比没有林带保护的地区温度稍高,夜间由于林带使冷空气停滞少动,所以林内温度稍低于空旷地。但在有寒流侵袭的天气条件下,林带内的温度,一天中任何时候都比空旷地高,日平均及最高气曙可高1℃左右,最低气温可高于空旷地2℃左右。在有干热风天气条件下,林带内的温度,不论最高、最低及日平均温度都要比空旷地低约1℃。

2)林带内蒸发的水分容易保持,同时,护田林会使耕地的土壤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减弱。据观测可减弱蒸发25%左右,故林带内的湿度通常比空旷地高。这种效应,特别在干旱的天气条件下更为显著。在冬季,林带保护的耕地上,可以保持较厚的雪被。雪被的存在,既可减少冻害,又可使耕地获得较多的水分,再加上蒸发的减小,所以林带保护的田地里,有较好的土壤墒情,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林带还可以从沙荒中夺回农田。如河北西部的唐县,被沙荒淹没农田5千多公顷,解放后造林固沙,不仅改善了水分和农田小气候状况,而且枯枝落叶经腐败后,改良了土壤,使大片沙土又变成良田。

5 干旱有何特征?对农作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P142-143

1)干旱的特征:

①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的气象灾害,发生范围广、出现频率高是我国农作物产量年际波动的重要原因。

②干旱对农作物危害的机制是作物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即作物从土壤中吸取水分满足不了蒸腾消耗,这时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萎蔫越重,植物受害就越严重。

③干旱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光热资源丰富,蒸发量大,这些地区干旱是气候条件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是气候异常,例如,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按年降水量平均状况而言是能够满足农作物需要的,但在某些年份,或一年之中某些时期,降水量显著偏少,则干旱对农业生产形成了一种危胁,构成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2)干旱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1)农作物播种期。作物播种时期,如土壤水分不足,则影响适时播种,或播种后不出苗,或缺苗断垄,即使出苗亦因水分不足生长纤弱,影响分蘖,发棵。 (2)农作物的生殖器官分化期。是农作物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此时期内水分稍一短缺,对产量影响很大,此时干旱,使重穗粒数减少。玉米的水分敏感期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时期,此时干旱,影响雄花的正常发育,群众称之为“卡脖旱”。棉花、高梁、薯类等的水分敏感期在华北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如此时遇到干旱,则影响高梁、玉米的灌浆,棉花蕾铃脱落,薯块不能正常膨大。 (3)谷类作物的灌浆成熟期。谷类作物的灌浆成熟期是其一生中需水量最大时期,此时若遇干旱,则将使粒重降低,严重时甚至空壳秕粒。

3)干旱的预防措施:

(1) 抗旱播种,保证全苗.

(2) 调整种植制度,选用耐旱作物.

(3) 提倡节水灌溉,保证作物关键需水期、水分敏感期和灌浆期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4) 采用保墒措施,减少水分损失。 (5) 人工增雨。

6 什么是干热风?对小麦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P147-148

1)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天气,常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在农业技术不高的条件下强烈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的进行,结果在短时间内给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带来巨大的影响。

2)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小麦受到干热风危害时,植株形态、灌浆速度和小麦千粒重都表现明显异常。受高温低湿干热风危害以后,轻者使芒尖干枯,炸芒,颖壳发白,叶片卷曲凋萎;重则严重炸芒,顶部小穗、颖壳和叶片大部分干枯呈灰白色,叶片卷曲,枯黄死亡。干热风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发生,其受害症状和程度表现不同。在开花和籽粒形成期主要影响开花受精能力,使不孕花数增加,减少穗粒数。在灌浆成熟期发生,则使日灌浆速度下降,缩短灌浆期。小麦乳熟中、后期是受干热风危害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以前或以后干热风对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不大。

3)防御干热风害的途径。浇麦黄水、选用抗干热品种、深翻改土、营造防护林、合理施肥、调整小麦播种期,喷洒草木灰和磷酸二氢钾等,对防御干热风都有一定的作用。

7 什么是越冬冻害?有哪些措施预防冬小麦冻害?P146

1)越冬作物冻害。我国主要越冬作物是冬小麦、冬油菜,发生冻害主要是冬小麦。如:在小麦刚进入越冬期时日平均气温骤然下降10℃左右,最低气温在-10℃以下,这时未经抗寒锻炼的麦苗在冷空气突然袭击下受到伤害。其次,隆冬季节持续低温,并有多次强寒潮过境,引起急剧降温。我国黄淮平原最低气温可降低到-14~-16℃。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北部可降到-20~-25℃,降温幅度大,时间长,并伴有大风,常发生大面积死苗。此外,在冬季或冬末春初,如果天气回暖,麦苗提前萌动生长,而后天气复又转冷,这样冻融交替骤暖骤寒,则引起小麦死苗。冬小麦越冬冻害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中北部、长城内外。 2)冬小麦冻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有:

①合理布局,即确定合理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目前都以年绝对最低气温-22~-24℃为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冬春麦兼种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冻害发生情况确定合理的冬春麦种植比例,根据当地赵冬条件,选用抗寒品种。

②适时播种,提高植株抗寒性,强冬性品种以日平均气温17~18℃或冬前0℃以上积温500~600℃时播种为宜。弱冬性品种则应在日平均气温15~16℃时播种。

③改善农田生态条件。提高播前整地质量,冬前及时松土,冬季耱麦,反复镇压。在日消夜冻时适时浇上冻水,以保持和稳定地温。停止生长前后适当覆土,加深分蘖节,稳定地温(但返青后要注意适时清土)等。 ④覆盖地膜。

8 如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P135-136

1)发展多熟种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2)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地区农业气候优势。 3)采取有效的防御灾害措施,提高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4)发展立体农业。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地形多样,具有多种类型的土壤,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中不同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各种特殊的地形条件,发展经济林木,药材等山区、特别

是热带、亚热带山区的名、特、优产品。总之山区综合开发,潜力是很大的。 5)发展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温室,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等。

6)推广径流农业和节水农业。我国的水资源十分贫乏,而当前大水漫灌仍很普遍,这种灌溉方式水利用率只有30%~40%,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了,所以推广节水农业对于充分发挥水分生产潜力,保护现有水资源势在必行。

9 叙述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P134-135

1)有限性。尽管农业气候资源周而复始年年都有,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每年都有一定的量,是有限的。不用使资源流失,少用浪费资源,多用会导致农业失败,所以要充分利用。

2)波动性。每年各种农业气候资源的量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年际变化很大,所以要有农业气候资源的动态意识。一方面要加强预测,另一方面在进行农业决策时,要考虑80%的保证率,减少风险。

3)空间差异性。特别是在山区,往往在一个不大的地区,如一个乡,存在多种农业气候类型,在这种地区更应强调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

4)整体性。各气候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各地光、热、水资源的组合,往往影响着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

5)脆弱性。由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和农业技术措施失当,使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性降低,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农业气候资源往往会向着不利于植物生产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提高抗灾能力,加强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气候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n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