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吊装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0:19:4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备吊装施工方案目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设备概况 三、 编制依据 四、 施工前准备工作

五、 方案交底、加强检查、进行试吊 六、 设备吊装 七、 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八、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九、 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十、 设备就位及收尾工作

一、 工程概况

二、 设备概况

各单体内泵体的安装,由于作业点多,泵体数量多且形状、尺寸、重量和重心的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配水泵房内大量的泵体安装;大件设备的安装,体积外形、重量大,结构空间狭隘如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离心污泥脱水机和离心污泥浓缩机及无轴螺旋输送机的安装;次氯酸钠储罐和PAV储罐的安装需在建筑无封顶前,提前就位。各单体内闸门及闭合器的安装,其数量多、大小不一;设备间连接管道复杂,量大等。 位置 化学除磷储罐棚 PAC\\次氯酸钠储罐棚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配水泵房 设备名称 PAC储罐 PAC\\次氯酸钠储罐 离心式污泥脱水机 离心污泥浓缩机 配水泵及电机 供水泵及电机 消防泵及电机 中水泵及电机 稳压罐 各种阀门及伸缩节 各种管道及连接附件 沉淀池 放空井 浆液阀 单法兰松套式伸缩接头 井深7m,地下受限空间作业 备注 容积50m3,直径3.2×7.6m 容积50m3,直径3.2×7.6m 4台 4.5 T 5台 重约13T 各9台 各3台 各3台 各3台 数量多不做详细列表 清水池 防空阀门井 刮泥机 浆液阀 单法兰松套式伸缩接头 井深9.8m,地下受限空间作业 三、 制依据

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 2. 设备验收以厂家提供的相关设备资料及设计院设计施工图,设备资

料全部参照其他项目同类产品的技术参数。

3. 设备吊装托运施工必须遵照有关的起重安装操作规程、技术规范。 4. QSH1020-2006-2010汽车起重机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5. GB 5082-85起重吊装指挥信号

6. HG 23014 - 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7. HG23015-1999厂区吊装安全规程

四、 施工前准备工作

1. 设备进厂前,清理现场环境,在各构筑物设备安装通道附近设置临

时寸发放点及上部搭设防护网或其他防护措施。以便设备安装前的存放与防护,防止上部坠落物砸坏设备。周围设置隔离带。 2. 由于设备安装前,建筑物以建设完毕,一些大型设备无法通过汽车

吊车吊至安装位置,所以需留有设备安装通道,在安装通道处安装可移动平台,用来把室外设备平移至室内。

3. 室内安装电动梁式起重机,用来吊装设备放入安装位置 4. 根据起吊设备外形尺寸、重量准备机具和索具。

5. 安装现场环境勘察报告,设备基础的验收报告,及相关技术文件。 6. 劳动力安排:为了满足吊装的实际需要,吊装阶段配备以下劳动力:

项目经理1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吊车驾驶员1人,副驾驶员1

人,总指挥员1人,副指挥员2人,设备技术人员1人,设备搬运人员8人,设备安装工6人,金属焊接与切割工2人,电工1人,、安全巡视员2人,,辅助工4人

7. 提前进厂的设备要做好设备开箱验收和检查。设备运到现场后,组

织业主、供应商、监理及施工单位对设备进行检查。结合图纸和订货合同,核实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是否与合同设计要求相符。开箱检查各装备及备用附件是否与随机样本一致,且妥善保管。收集好随机文件、随机清单、随机样本、合格证、说明书等。签订验收进场报告单。

五、 方案交底、加强检查、进行试吊

吊装方案经批准后下发有关单位和人员,在初步了解方案内容后,在施工准备阶段由吊装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有关人员进行技艺吊装方案的各项内容和设计图纸为内容,重点讲解工程特点,吊装工序,工艺方法,技术关键和安全措施.通过交底使全体人员了解吊装方案的基本内容,便于在操作中贯彻实施.技术交底以讲解方式为主,并辅以书面方式.技术交底后,要认真做好交底记录,并做好保存归档工作。

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吊装结束,重要的施工和作业均应在检查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应贯彻始终。对重要的技术环节和设计吊装安全的重大技术措施,应按有关要求逐项检查,项项通过。尤其对一些隐蔽工程,吊装现场的夯实,加固等,应在检查人员的建立下隐蔽,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吊装机械和锁具是吊装作业的主要手段,应在对其进行检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安装位置(检查项目可参阅有关规程、规范和设备使用说明书)。除上述检查机具完好状态外,还应对其设置是否规范进行检查。

试吊装是一项重要的吊装工序,是在正式吊装前对吊装工作的一次总检。通过试吊装既能检验所使用的机具的安全性和设置的正确性,又是对吊装组织工作的全面考核,还可以实验信号和指挥系统的灵活可靠性。应把试吊装当成吊装的总演习,全体吊装人员,按分工就位,各负其责。对试吊装的一些重要环节应设专人观察和监护。试吊装时

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距离地面10米以下,扳吊角度在5°-10°之间。试吊装后对吊装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所发生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再进行一次试吊装。

六、 设备吊装 1.

脱水机房设备吊装 1) 吊装准备

①场地环境情况:场外障碍物清除,设备平移平台搭设完成,安全报审合格,室内10吨天车梁安装并报审。

②设备情况:离心污泥浓缩机:该设备重约12.5T,长*宽*高7.3*1.53*1.96m,包装完好; 2) 吊装流程:

室内天车安装,轨道铺设前,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吊装轨道时先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水平位置不大于3mm。当起重机轨道跨度大于10m时,其跨度允许偏差按下式计算:△S±[3+0.25(S-10)]。见GB50278-98规定。

3) 平台搭设: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决定留出8轴与9轴之间的墙体作

为设备吊装安装通道,待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后再行砌筑墙体及圈梁。

七、 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

提前进厂放在临时存放点存放的设备,要搭防护棚四周做围挡。各单体附近的临时存放点要设置统一样式,统一规格标牌,写明安装位置、施设备名称、工范围、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等。设备摆放整齐,下方垫100mm×100mm方木,码放高度不超过1.5m。留出安全通道,及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派专人负责设备的安全防护,在安装前定期检查,每天做好安全记录。

2.

已安装设备:针对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特点,分别对成品采取做围挡、做隔离、做包裹、做保护棚、立警示牌及现场专人值班巡逻等保护措施,对一些设备的重点部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派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检查成品保护状况, 每月组织各工序负责人对现场成品保护情况进行检查。

八、 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1. 吊装重量大于10吨的物体须办理《吊装安吊装安全作业证》。

2. 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

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3. 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

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4. 各单体建筑物设备吊装时,严禁磕碰设备,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 吊装孔地面周围在影响吊车吊臂正常旋转和吊装的范围内,其他作

业人员通知停工待时,以免影响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在吊装孔周围1m-1.5m处搭设安全防护带,贴安全标示,严禁闲杂

人员进入,以免产生落石或其它现象发生,确保吊装和人身安全。 7. 在设备吊装中应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和基层兼职安全人员一起

工作,形成安全管理网

8. 设吊装起重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政府劳动部门发给的操

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9. 、进行设备吊装的其中机械必须有完好的状态,严禁带病作业 10. 工作前,应了解在机械工作范围内,无妨碍起重机械回转及行走的

障碍物,并应确认可能危及机械安全的架空输电线路已停电 11. 其中作业中应做到设备质量不明不吊,重心位置不明不吊,捆绑不

牢不吊,超载荷不掉,视线不明不吊和指挥手势不清不吊 12. 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

信号,统一指挥.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旗语、手势或哨音进行操作,若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并应立即通知指挥人员。但对有关人员方发生的危险信号均应听从 13. 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不得从人头上越过,吊起

的重物不得在空中厂时间停留,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14. 吊装周期:计划吊装周期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

时,吊装时间相应顺延。 运行时间:吊装时间安排在白天上午8时至下午

5时,吊装应在晴天且气候良好,无风沙、无大雾、无暴雨、无5级以上的大风,眼测能见度不低于100米

九、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 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

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施工生产的实际,在本工程现场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 ,按照公司《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全面负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十、 设备就位及收尾工作

1. 设备就位前,在基础平面上定好十字线,确定设备就位方向和各方

距离

2. 根据设备的精密要求,对基础进行找平,按纵横方向尺寸,使之保

持在同一平面上

3. 按设计厂家或规范要求配备防振垫块和相应减震措施

4. 设备就位后,进行校正,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对其进行焊接,

焊接时严禁利用主机作为电焊地线

5. 主机就位固定完毕后,应对主机进行全机检查,作好防潮、防碰、

防污物进入主机等各项保护措施

6. 通知业主、供应商、监理共同签办相关的工作手续

项目部: 监理: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c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