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31 1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前教育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是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2.教育目的

是教育总的培养目标,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规格的人。

3.卢梭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爱弥儿》。提出教育要使儿童归于自然,符合儿童的自然本性。 4.儿童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简答题

1.我国人口状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1)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 (2)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

(4)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负担;

(5)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2.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什么?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3.四岁儿童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生活,以增长知识和认识能力。

(2)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以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4.幼儿园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5.学前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是什么? (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3)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三、论述题 (答案略)

一、名词解释 1. 发现法

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环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教师与幼儿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3. 剩余精力理论

认为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的力量产生的。 4. 结构游戏

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土等玩具材料进行构造物体活动的游戏。 二、简答题

1.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整合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因材施教的原则。 2. 幼儿班级的特点是什么?

(1)生活节律性 (2)保教渗透性 (3)活动多样性 (4)班级的组织性 3. 混龄编班的特点是什么?

(1)使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彼此影响,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2)不同年龄幼儿相处扩大了幼儿接触他人的范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

(3)不同年龄编班,要求教育活动考虑个别化问题,为因人施教提供了根本的 4. 如何指导有规则游戏。

(1)选择和编制适合于幼儿的有规则游戏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

(2)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教师可用简明的语言和必要的示范,将游戏的目的、玩法和规则介绍给幼儿。此

教师还要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有规则游戏。 5.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任务是什么?

(1)生理适应,主要是指幼儿具备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身体条件。 (2)心理适应,主要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 (3)能力适应,主要是指幼儿具备进入小学所需要的基本学习能力。 三、论述题 (答案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e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