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08.12.22

更新时间:2023-03-08 05:39:3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一、基本情况.......................................................................................................................... 1 二、规划编制动因.................................................................................................................. 1

(一)城乡统筹的时代需要.......................................................................................... 1 (二)发展小城镇的现实需求...................................................................................... 1 (三)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需求...................................................................................... 2 (四)规划控制的管理需要.......................................................................................... 2 三、相关规划解读.................................................................................................................. 3

(一)上位规划.............................................................................................................. 3 (二)上版规划.............................................................................................................. 4 (三)实施成效.............................................................................................................. 5 (四)实施上的变化与问题.......................................................................................... 7

第二章 规划期限、原则和目标体系 .................................. 9

一、规划期限.......................................................................................................................... 9 二、规划依据.......................................................................................................................... 9 三、规划原则.......................................................................................................................... 9

(一)系统性原则.......................................................................................................... 9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 (三)弹性原则............................................................................................................ 10 (四)经营城市原则.................................................................................................... 10 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10

(一)经济发展目标.................................................................................................... 10 (二)人口发展目标.................................................................................................... 10 (三)建设与环境目标................................................................................................ 11

第三章 乔官镇发展条件分析 ....................................... 12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12

(一)优势.................................................................................................................... 12 (二)劣势.................................................................................................................... 13 (三)机遇.................................................................................................................... 15 (四)威胁.................................................................................................................... 16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7

(一)结构调整战略.................................................................................................... 17 (二)区域融入战略.................................................................................................... 18 (三)“山水乔官”品牌战略...................................................................................... 19 (四)城乡统筹战略.................................................................................................... 19

第四章 镇域规划 ................................................. 21

山东建筑

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I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一、人口和城市化预测........................................................................................................ 21

(一)人口现状特征.................................................................................................... 21 (二)人口规模预测.................................................................................................... 23 (三)镇域城镇化水平................................................................................................ 24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 27

(一)总体构思............................................................................................................ 27 (二)规模等级规划.................................................................................................... 27 (三)职能结构规划.................................................................................................... 29 (四)空间结构规划.................................................................................................... 31 (五)基础设施规划.................................................................................................... 32 三、镇域旅游体系规划........................................................................................................ 33

(一)旅游资源条件.................................................................................................... 33 (二)客源定位............................................................................................................ 35 (三)规划结构............................................................................................................ 35 (四)支撑配套............................................................................................................ 35

第五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 37

一、镇区概况........................................................................................................................ 37

(一)建设成果............................................................................................................ 37 (二)存在问题............................................................................................................ 37 二、城镇性质与规模............................................................................................................ 38

(一)城镇性质............................................................................................................ 38 (二)城镇规模............................................................................................................ 38

第六章 城镇发展策略与用地选择 ................................... 40

一、发展方向选择................................................................................................................ 40

(一)建设用地坡度评价............................................................................................ 40 (二)建设引导性评价................................................................................................ 40 (三)开发可操作度评价............................................................................................ 41 (四)城市功能发育评价............................................................................................ 42 (五)综合评价............................................................................................................ 42 二、发展策略........................................................................................................................ 42 三、镇区规划区.................................................................................................................... 44

第七章 镇区总体布局 ............................................. 45

一、基本原则........................................................................................................................ 45 二、镇区布局结构................................................................................................................ 45 三、镇区用地布局................................................................................................................ 46

(一)居住用地规划.................................................................................................... 46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7 (三)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50

第八章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 52

II

山东建筑

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一、对外交通........................................................................................................................ 52

(一)公路.................................................................................................................... 52 (二)客运站................................................................................................................ 52 二、镇区道路........................................................................................................................ 52

(一)主干路................................................................................................................ 53 (二)次干路................................................................................................................ 53 (三)支路.................................................................................................................... 54 三、交通设施........................................................................................................................ 55

(一)镇区广场............................................................................................................ 55 (二)公共停车场........................................................................................................ 55 (三)公共加油站........................................................................................................ 57

第九章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 58

一、大环境绿地.................................................................................................................... 58 二、镇区绿化........................................................................................................................ 58 三、道路绿化........................................................................................................................ 58 四、绿化指标........................................................................................................................ 59

第十章 镇区市政工程规划 ......................................... 60

一、给水工程规划................................................................................................................ 60

(一)规划原则............................................................................................................ 60 (二)用水量预测........................................................................................................ 60 (三)水源规划............................................................................................................ 61 (四)管网布局规划.................................................................................................... 61 二、排水工程规划................................................................................................................ 61

(一)规划原则............................................................................................................ 61 (二)排水体制............................................................................................................ 62 (三)污水规划............................................................................................................ 62 (四)雨水规划............................................................................................................ 63 三、电力工程规划................................................................................................................ 64

(一)用电负荷预测.................................................................................................... 64 (二)设施规划............................................................................................................ 64 (三)线路规划............................................................................................................ 65 四、通信工程规划................................................................................................................ 65

(一)电信所规划........................................................................................................ 65 (二)广播电视规划.................................................................................................... 65 (三)邮政工程规划.................................................................................................... 66 (四)电信网络建设.................................................................................................... 66 五、供热工程规划................................................................................................................ 66

(一)热负荷预测........................................................................................................ 66 (二)管网规划............................................................................................................ 67 六、燃气工程规划................................................................................................................ 67

III

山东建筑

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一)用气量预测........................................................................................................ 67 (二)气源规划............................................................................................................ 68 (三)管网规划............................................................................................................ 68

第十一章、镇区防灾体系规划 ....................................... 69

一、防洪规划........................................................................................................................ 69 二、消防规划........................................................................................................................ 69 三、人防规划........................................................................................................................ 70 四、抗震规划........................................................................................................................ 71

第十二章 镇区环境卫生规划 ....................................... 72

一、环境保护规划................................................................................................................ 72

(一)环保目标............................................................................................................ 72 (二)环保分区............................................................................................................ 72 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73

(一)公共厕所............................................................................................................ 73 (二)废物箱................................................................................................................ 73 (三)垃圾转运站........................................................................................................ 73

第十三章 建设管理控制规划 ........................................ 74

一、城市用地控制................................................................................................................ 74

(一)强制执行用地.................................................................................................... 74 (二)控制引导用地.................................................................................................... 75 (三)灵活选择用地.................................................................................................... 76 二、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 76

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 ........................................... 78

一、规划年限........................................................................................................................ 78 二、城镇规模........................................................................................................................ 78 三、建设策略........................................................................................................................ 78

(一)规模开发............................................................................................................ 78 (二)新区与旧区相结合............................................................................................ 78 (三)新区建设环境先行............................................................................................ 79 四、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内容................................................................................................ 79

(一)居住用地............................................................................................................ 79 (二)道路系统............................................................................................................ 79 (三)公共设施............................................................................................................ 79 (四)工程设施............................................................................................................ 79 (六)近期建设项目............................................................................................................ 79

第十五章 镇区远景构想 ........................................... 81

一、远景城市发展策略........................................................................................................ 81 二、远景规模........................................................................................................................ 81 三、用地发展方向及布局形态............................................................................................ 81

IV

山东建筑

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一)中心综合组团.................................................................................................... 81 (二)梁家庄综合组团................................................................................................ 81 (三)北部工业组团.................................................................................................... 81 (四)行政综合组团.................................................................................................... 81 (五)南部产业组团.................................................................................................... 82

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建议 ............................................ 82

一、增强城乡规划法律意识,统一城乡规划管理............................................................ 82 二、处理好总体规划和下一层次规划的衔接.................................................................... 82 三、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节约用地意识............................................................................ 82 四、统筹协调,实现区域发展的可持续............................................................................ 83 五、加强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83

V

山东建筑

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基本情况

乔官镇位于昌乐县中部,它东邻营丘镇,西靠临朐县、青州市,南连鄌郚镇、红河镇,北与城南街道办、五图街道办接壤,镇域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公里,镇域面积为194.94平方公里。2007年末,乔官镇辖150个行政村,共有22952户,总人口8.4万人,户均人口3.6人;镇域面积194.9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30人/平方公里;耕地15万亩,人均耕地1.79亩。

2007年乔官镇地区生产总值8.92亿元,同比增长26.57%,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同比增长15%。此外,乔官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2007年下半年昌乐县经济工作点评中排名第四位。

二、规划编制动因

(一)城乡统筹的时代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结点,一个关健点。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之尾、乡之首。

我国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二)发展小城镇的现实需求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1949年我国建制镇只有2000个左右,到2004年底全国建制镇个数达17785个(不含县城关镇)。目前建制镇的发展正由数量增长阶段向经济实力增强、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转变。主要表现在:人口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增多;吸纳劳动力增多,

2001年乔官镇开始了乡镇合并,到2007年末,原北岩镇,北展镇,青龙镇均被合并到乔官镇,实现了四镇合一。合并后乔官镇的城镇建设将进入了一

1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乔官镇调整发展布局和结构以适应新的形势。

(三)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需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

山东省政府根据人口迁移、出生率下降以及相关规划和政策不配套等因素,导致“空心村”的现象,制定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将根据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合。通过实施“撤村并居”,逐步引导城镇郊区的农村居民点向城镇社区集中,建设多层公寓;通过实施“迁村并点”“村庄合并”,对人口少、布局零散、土地利用率不高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村庄进行整合,集中建设中心村或农村社区;通过实施“填空补实”,对不在撤并范围内的村庄进行整理改造,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填实“空心村”。

(四)规划控制的管理需要

从2004年起,国家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经济过热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收紧地根的宏观调控政策。城市外延式的空间拓展必然收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会相对减少。此外,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设施,明确提出城市规划是公共政策之一。

因此,如何在小城镇的发展中,控制和引导城镇各项建设活动,发挥区位、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充分释放土地价值,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的引导城镇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功能和空间扩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也就成了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

2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三、相关规划解读

(一)上位规划

1.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构造了潍坊“一主五副两翼”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其中的 “五副”指依托便捷的交通线构筑的半小时交通圈中五个副中心城市,包括寿光、昌乐、安丘、昌邑及滨海新城。确定昌乐县处于第二等级,为潍坊市的次中心城市,并处于潍坊市的核心城市圈内。

(1)在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中昌乐县的职能为机械、禽肉加工、塑料制品,职能类型是综合性中心城镇,主要产业有: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珠宝、塑料、轻纺,其中与乔官镇相关的产业为化工、建材、塑料和轻纺,这些产业都是乔官的主导产业。

(2)乔官镇处于该半小时交通圈内,这对乔官镇的发展具有重大优势。 (3)在潍坊市中心镇链条中西南方向存在塌陷。从潍坊市中心镇分布的现状看,乔官镇在区位上与中稻田镇、于河镇、固堤镇、眉村镇、赵戈镇等市级中心镇具有相同的区位条件,但未被规划为市级中心镇。

(4)胶王路(S325)改线为乔官驻地向北发展进一步放大机遇。在潍坊市总体规划中,在胶王路(S325)和大沂路(S224)的交汇处(歇头仓)规划有省道级别的道路向东连接到潍坊市南外环,更加强调了乔官镇在潍坊市的卫星镇区区位,为乔官镇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2.昌乐县城市总体规划

昌乐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昌乐的城镇性质定义为:以工业、商贸、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宝石文化、齐文化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1)规划2020年昌乐县域总人口62万,城镇人口42万,县城人口28万。城市化水平为67.74%。以此推算到2020年,昌乐县域各镇(除县城)总人口31万,城镇人口14万,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5%。

(2)在昌乐县的三级城镇体系结构中原乔官镇和原红河镇、原朱刘镇、 原唐吾镇等四个乡镇为重点城镇,原北岩等十个乡镇为一般乡镇。

在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以昌乐县县城为中心,红河为次中心。以五图镇(现为五图街办)—乔官镇—唐吾镇—红河镇为第一序列发展轴;北岩镇

3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合并至乔官镇)—乔官镇—马宋镇(合并至营丘镇)—阿陀镇(合并至营丘镇)为第二序列发展轴,呈南北向双轴交叉的结构模式。乔官镇处于双轴交叉的交汇处,在连接主中心和次中心的核心地带。

(3)昌乐县域的发展方向是:近期以老城向南改造及北部产业拓展为主,远景以向南跨小丹河发展及向东跨东外环发展为主。以实现 “北优南进、西控东接”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乔官镇处于“南进”的重要前沿。

(4)近几年昌乐县的塑料化工、电子工业、水泥建材、其他化工和服装工业等主要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而乔官镇在塑料化工、建材、服装工业和石油化工方面取得重要发展符合昌乐县的产业发展方向。

(5)在昌乐县旅游规划中,主要以“探宝之旅”为主线,大力发展古火山群旅游,乔官镇的古火山群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古火山群,郝家沟远古火山群是全国古火山口群惟一集中的地区,约7.2平方公里。

(二)上版规划

上一版规划包括《乔官镇总体规划(2005-2020)》和《北岩镇总体规划(2006-2020)》 1.乔官镇总体规划

《乔官镇总体规划(2005-2020)》于2005年编制完成,2006年经昌乐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其主要内容如下:

(1)城市性质:昌乐县的重要城镇,以发展农副业产品生产、加工及建材、生态旅游、商业流通为主的现代化小城镇。

(2)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规划预测2010年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万人,城镇化水平38%; 2020年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万人,城镇化水平59%

在空间规划形成 “二中心、二区、四带、九点”的空间结构。“二中心“:驻地主中心和北展次中心;“二区”为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和方山旅游度假区;“四带“为沿大沂路、潍九路、胶王路、潍红路四条交通干道的经济发展带。“九点”为9个中心村,包括黄家洼、盖家庄、歇头仓、北夏、高阳、君求官庄、皮家官庄、孟家淳于、西级,作为小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生活中心,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

(3)驻地规模

4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2010年城镇人口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78 K㎡; 2020年城镇人口3.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38 K㎡。 (4)用地布局

规划镇区结构为“三中心、三组团”:“三中心” 为在驻地中心位置,设置全镇文化、商业、休闲中心;在潍九路西南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在镇区南部结合中、小学形成文体中心。“三组团”为规划形成南、北两个工业组团和中部生活组团。用地发展方向:工业向北发展,居住向东、向南发展。 2.北岩镇总体规划

《北岩镇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编制完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1)城市性质

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加工制造业的生态型小城镇。

(2)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规划预测2010年城镇人口为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9.7%; 2020年城镇人口为2.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2.5%。

(3)驻地规划范围及用地布局

规划远期镇区仍为两个组团发展,北部为工业组团,南部为生活组团,并在其内部形成五个功能区,即:“一心、一区、三组团”。

“一心”为指一个城镇中心,在中部形成北岩镇的行政、商业、文化中心。“一区”为驻地北部的工业区,规模66.91公顷;“三组团”为三个居住组团,即丹河居住组团、中部居住组团和南部居住组团,规模分别为15.50公顷、12.73公顷和15.37公顷。

(三)实施成效

上一版的总体规划批复实施以后,乔官镇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对协调乔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指导城市各项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乔官镇的小城镇建设,其综合功能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及景观得到改善,城镇建设走上快速、稳定的发展轨道。实施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明显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近几年来,乔官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其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城镇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乔官镇上下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

5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2015年乔官镇人口预计达到8.4万人,2025年达到8.1万人。2015年全镇城镇化水平预测为35%,2025年达到56%。

(三)建设与环境目标(远期目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40m2/人 人均居住面积:35~40m2/人 人均道路面积:32m2/人 绿地比例:14.9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 人均生活用水量:150升/人·日 供水普及率:100% 污水处理率:90%

人均用电量:1500 KWH/年 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 集中供热率:60% 生活燃气普及率:80%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11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第三章 乔官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独特,地位县域几何中心

市域层面,《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乔官镇被纳入潍坊核心城市圈范围内,这将有利于其工业型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区域基础设施的共享,从而提高乔官镇城镇发展建设的平台和起点。

县域层面,乔官镇区位于昌乐的几何中心,是距离县城最近驻地,同时距胶济铁路18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21公里。在昌乐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中:乔官处于以第一序列发展轴与第二序列发展轴的交汇点处,是连接昌乐主中心和次中心(红河镇)的重要中点。

这些区位优势对乔官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接受经济辐射方面比其他乡镇更具优势。

2.承上启下,交通枢纽地位突出

乔官镇交通条件优越,不仅拥有三条过境的省道,大沂路S224(大家洼—沂山)、胶王路S325(王村—安丘)、潍九路S223(临朐—潍坊),还有潍蒋路、潍红路等县级公路交织贯穿(表3—1)。道路交通的优势将大大加强乔官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突出综合交通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心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中心地位的形成,乔官将逐步成为昌乐县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为城镇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表 3-1 乔官镇各乡镇道路交通情况一览表

镇名 拥有的重要交通线路 乔官镇 3条省道: 大沂路S224(寿光—沂山),胶王路S325(王村—安丘),潍九路S223(九山—潍坊)以及潍蒋路、潍红路、朱红路 鄌郚镇 红河镇 营丘镇 1条省道:大沂路S224(寿光—沂山) 潍红路、朱红路 1条省道:胶王路S325(王村—安丘),国道206

12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3.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势态良好

通过实施\工业兴镇、民营强镇\战略,乔官镇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健康快速发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42家,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61%,利税5200万元,总比增长135%。现已形成六大支柱产业。

2007年,全镇新增村级创业小区17个,创业小区总数达到31个,落户创业小区的加工业户达到290家以上。新增各类加工业户数248家。尤其在梁家庄北部形成了以板材加工为主用地规模500亩的新兴的工业区(表3—2)。

表 3-2 2007年乔官镇民营加工业户发展资料一览表

加工业户产业类型 塑料加工业户 胶合板加工业户 镟板厂 织带加工业户 其他 合计 新增数目 57 86 22 8 75 248 总数 131 159 99 21

4.区域旅游发展,乔官蓄势待发

昌乐县主要的5大景点是:仙月湖风景区 (鄌郚镇), 首阳山东省森林公园(昌乐县城),古火山群(乔官),昌乐公园 (昌乐县城)中华宝石博物馆(昌乐县城临近乔官)。其中乔官的古火山群旅游独具特色,郝家沟远古火山群是全国古火山口群惟一集中的地区,面积7.2平方公里;位于镇区南部的团山子顶端的古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正在建设中的黄山森林公园占地5000亩,建成后,集休闲、度假、餐饮、地质科普教育于一体。在昌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计划投资11525万元的古火山口群旅游开发项目是山东省批复可研,报市重点的项目。所有的这些开发对乔官镇的旅游事业融入到区域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劣势

1.城镇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

乔官镇的城镇人口规模偏小,非农业人口少,驻地现状仅有9107人,城市化水平仅22.47%(包括北岩和北展)。驻地规模的骨架虽然较为健全,但是不利于城镇聚集效益的发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城镇经济发展和城市

13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化进程,也容易造成行政管理成本高,农民负担重的弊病。 2.经济实力、地位和功能有待提升

2007年,乔官镇的人均GDP为10670元,与周边同级别镇相比:营丘7575元,鄌郚6349元,红河15637元,昌乐人均GDP14033元。乔官镇的人均GDP处于昌乐县中等水平。由于刚完成合并,乔官镇中心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城市中心度不高,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带动力较弱,不能充分带动整个镇域经济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的核心,只有通过做大做强驻地的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产业链条薄弱,发展的整体性不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乔官镇得到了快速发展。乔官镇有六大大主导产业:板材加工、织带加工、针织产业、膨润土加工和化工产业,但是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同时由于各自为政,彼此分工不明确,使得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同种类型的产业、企业遍地开花,彼此之间的内部经济联系不甚密切,使得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薄弱,没有形成“上中下游”、“产学官研”完整的地域生产系统,地方产业竞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了镇域内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经济相对独立的村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使得乔官镇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不强,地域竞争力尚未形成,不利于乔官镇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4.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培育任重道远

乔官镇的工业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工业在整个镇域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一直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在乔官镇的六大个主导产业中,除了塑料加工和印染针织产业有龙头企业领导发展,其余的都缺乏龙头,培育产业的龙头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乔官镇板材产业发展无论从用地规模,还是在数量规模都占很大的比例,2007年胶合板加工业户增加86家,总数达159家,镟板厂增加22家,总数达99家从业人员达到5600余人,是各类业人员最多的工业,但是目前没有形成规模企业。 5.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村镇间的差异显著

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的地域差异,乔官镇域内经济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乔官驻地、原北岩驻地、北展驻地等村镇依靠区为条件、资源

14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优势,经济发展较快,人均GDP水平较高,人民的生活相对富裕;而对外交通不便的村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人均收入中靠近驻地的龙泉院人均收入为10200元/年,而缺乏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张坊子村、南方刘等村仅有4300元/年。

6.驻地空间受限,面临战略选择

乔官镇现驻地位于在潍临路南北两侧,西至胶王路,南至胶王路,东至朱红路,平面呈三角形。交通穿越对驻地用地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省道穿越驻地,尤其是东西向的潍临路S223,隔离了驻地南北组团的联系。同时由于乔官镇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区,适宜建设用地较少,城镇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机遇

1.城乡统筹,战略机遇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十七届三中全会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提出鼓励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会引发农村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育,利用城市和乡村之间要素的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乔官镇因抓住机遇进行合理的村庄合并,既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又切实的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2.四镇合一,统筹发展

随着原乔官镇与原北岩镇的合并,使乔官镇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更加突出,同时乔官镇域范围扩张将近一倍,这是乔官调整产业布局的机遇,是整合各项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乔官镇整体竞争实力的机会,将有利于乔官镇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协同合作的能力,同时又利于有利于各项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 3.区域设施,带动扩展

乔官镇现状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是昌乐县的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潍坊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在乔官驻地北面,胶王路与大沂路交汇处规划了一条东西向的省道,这又将加强乔官对外交通联系,是引导城区向北发展又一诱因。

15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交通设施的建设将促使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促进乔官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空间的进一步北扩。

(四)威胁

1.人口负增长

乔官镇机械增长率连续几年呈现负增长,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非中心镇空心化明显,劳动力迁出,大量房屋院落荒弃。对于城镇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留住吸引劳动力是本次规划必须考虑的重点之一。

2.周边城镇发展造成的威胁

周围城镇的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彼此之间的竞争多于协作,并且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交通网的逐步完善,各区域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中小城镇在性质、职能和产业发展上竞争加剧。 3.产业结构提升难度大

2005年乔官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7.4:47.3:25.3,同期,潍坊市的三产比为13.69:56.86:29.45,山东三产业比重为10.4:57.5:32.1,全国平均水平为12.4:47.3:40.3。

乔官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及其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为主,还没有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模式。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业、服务业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贡献较低,乔官镇的产业升级存在较大困难。乔官的工业经济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

4.镇域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

从现状的产业格局分布来看,乔官镇的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原乔官、北岩、北展三个驻地。镇区主要以化工、塑料、织袋、板材加工为主;北岩主要工业以印染、服装纺织为主;北展主要以塑料和织袋产业为主,乔官的产业规模虽然是最大的,但是这种分散式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镇区竞争力不强的现实。

因此乔官在今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集聚发展的方式,不断增强驻地的竞争力,强化镇区地的功能,提高镇区在镇域中的地位。

16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结构调整战略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城镇发展的主线,在强化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利用乔官的生态旅游、矿产资源,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乔官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措施: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农村结构的调整首先要不断优化农业的结构。乔官的农业资源丰富,今后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现状的大棚种植优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先进技术发展高档蔬菜,建立一批集约化、高效率、市场化的蔬菜生产基地,提高土地生产的附加值。通过建立农村示范区,改变农业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聚规模经济。

要大力发展村镇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村镇企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村镇企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市场(客户)——龙头企业——农户”的地域生产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2.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工业企业集聚发展

一是加大传统工业的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含量。目前乔官镇六大支柱产业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对环境影响大,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要不断进行传统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坚决淘汰和禁止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低下工业项目。

板材加工等建材产业业是乔官的支柱产业,要通过设备更新、引进技术等措施提高该行业的技术水平,并鼓励发展以新材料开发为主的建材业,促进乔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纺织业要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与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都市成衣”服装制造业;塑料产业是一个高耗高污染的产业,由于国家出台“限塑令”,以及国际贸易的变化,应转变单一的产品种类,向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塑料管发展,转变销售市场,把眼光从国外转向国内;化工溶汁油项目也有多家落户乔官,主要是生产合成柴油、生物柴油等,对于这种门槛较高的产业,乔官镇应该有条件的吸纳。同时在工业企业改造过程中,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

17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保护,坚决淘汰和禁止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低下工业项目。

二是强化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工业企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投入,从严控制工业项目的分散建设,以优惠政策吸引工业项目进入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企业的集中布局。彼此关联的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可以形成上下游、产业学研完整的地域生产体系,增强了地方产业的特色和竞争力。

3.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旅游、物流产业

乔官镇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乔官镇的古火山口旅游资源与昌乐的“探宝之旅”存在着互补性,应着重加强与昌乐区域旅游业的协作,积极吸引省内外的观光者。同时培育和发展“一日旅”“农家游”等旅游产品,引导、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以丰富自然、人文资源为背景的旅游业成为乔官镇第三产业发展的特色。

乔官镇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是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条件,因此乔官镇应利用当前的交通资源积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改变乔官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产业增长模式。

(二)区域融入战略

充分利用乔官的区位优势条件,提高区域对外开放度,依托潍坊核心城市圈的影响力,接纳其辐射作用以及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开放型战略向高层次、现代化推进,充分发挥多省道的城镇优越区位条件,提升乔官镇在区域中的地位。 1.对接发展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乔官镇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昌乐县整体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核心城市——潍坊。积极寻求与潍坊的对接,主动接受潍坊的经济辐射,逐渐全方位地融入其经济圈的发展。 2.错位发展

错位发展是乔官镇形成特色,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与潍坊以及都市圈内其它城镇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乔官镇的发展不能与周边其它城镇“相撞”,而是要以比较优势作为“切入口”,积极发展“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

18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3.重组整合

首先是内部的重组整合。随着北部工业区的扩展、道路交通联动开发,必须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优化配置资源,加快全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整合和重组,促使工业园区企业布局从全面铺开向合理集中转变,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其次是外部联动整合。未来乔官镇应加强与上位城市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构建无缝隙合作的区域经济体系。

(三)“山水乔官”战略

乔官镇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城镇,镇域北面主要是丹河流域的平原分布着丰富的水系资源,而镇域的南部主要是丘陵地貌,镇区也是一个“山环水绕”的格局,西南和北部有丘陵,中部有梁家庄水库,由此可见生态优势是乔官的比较优势。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生态城镇的特色,促进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发展中要逐渐改善镇域,特别是荆山水库、丹河流域以及众多水库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利用生态优势,塑造生态城镇的特色风貌。切实保护乔官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水污染的治理,重点保护好城市水源地;强化镇域范围内的污水的综合整治,保护梁家庄水库和丹河的水质。镇区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要达到100%。

(四)城乡统筹战略

从区域分析入手,研究乔官在整个县域的职能分工、交通区位,城镇发展的条件,合理的确定乔官镇总体发展战略,通过进行村镇发展潜力的评估,科学的进行经济区划,编制适合镇情的村镇体系规划。 1.优化村镇体系,实现村镇的合理布局

在积极强化驻地实力的同时,注重合理调整和优化村镇体系。村镇体系按照镇区、集镇、中心社区、基层社区进行布局,对镇域内的产业结合实际合理布局,结合合村并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实现各村镇的功能协调,做到村镇之间合理的等级规模,各村镇之间生产生活相对平衡,实现镇域内的协调发展。

19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2.统筹兼顾,形成整体经济合力

从乔官镇整体来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空间布局,指导区域的各项建设;整合镇域内的各种资源,实现全镇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村镇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形成,从而整合形成全镇的经济合力,达到“1+1>2”的经济效果,增强乔官镇的整体竞争力。 3. “大城镇”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7年末原北岩与原乔官的合并,给乔官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合并后的乔官不仅镇域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产业层次也更加丰富。要在区域竞争中拥有话语权就必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因此做大做强驻地是当务之急,乡镇的合并为乔官镇的“大城镇”战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腹地。

乔官镇要坚持“城镇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即规划期内重点发展镇区,实现现代化;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强调发展镇区,加速城市化进程。目前乔官镇的城镇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合并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村庄,已是势在必行。做大做强镇区,把北岩、北展规划为集镇,同时综合考虑农村发展的特点建立适当数量的中心社区,从而形成优化的村镇体系,吸引农村向城镇转移。 4.加强地区联系,实现城镇协同发展

乔官作为昌乐县重要的一员,应该从昌乐的总体发展出发,研究乔官在整个县域的职能分工及交通区位,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实事求是的确定乔官发展的目标和规模。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乔官与昌乐其他城镇的产业互补配套、基础设施共享,特别是与昌乐县城以及其他镇的功能衔接和基础设施共享。

20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第四章 镇域规划

一、人口和城市化预测

(一)人口现状特征

1.现状人口规模

2006年,乔官镇域总人口为85721人,非农业人口8980人,农业人口76741人(图4—1)。镇域的总人口由1999年的88207人到2006年的85721人。7年间,减少了2486人,增长率为-28.2‰,年平均增长率为-4.75‰。 乔官镇历年人口情况一览表图 4-1 乔官镇历年人口情况一览表 90000880008600084000820008000020002.人口演变特征

2000年至2006年乔官镇镇域总人口持续减少,为负增长,综合增长率总趋势为由负转正,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的-10.78‰,最大的是2006年的1.3‰(表4—2)。

表4-2 乔官镇历年人口增长情况一览表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总人口(人) 88207 87605 86669 86032 85706 85611 85721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率(‰) 综合增长率(‰) 1.96 1.3 0.9 1.03 3.82 3.91 4.77 —— -8.1 -11.6 -8.33 -7.62 -5.01 -3.47 —— -6.8 -10.7 -7.3 -3.8 -1.1 1.3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21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3.自然增长率

七年来,镇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维持在1‰~5‰的水平,最低为2002年的0.9‰,最高为2006年的4.77‰(表4—3)。

表4-3 乔官镇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状况一览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末总人出生人口数(人) (人) 88207 87605 86669 86032 85706 85611 85721 843 805 670 690 844 745 951 出生率(‰) 9.56 9.19 7.73 8.02 9.85 8.7 11.09 死亡人口(人) 670 690 591 601 517 410 543 死亡率(‰) 7.6 7.88 6.82 6.99 6.03 4.78 6.34 净增人口(人) 173 115 79 89 327 335 408 自然增长率(‰) 1.96 1.3 0.9 1.03 3.8 3.91 4.77 4.机械增长率

人口在自然变动的同时,还有人口的迁移变动。由于乔官是距离县城最近的镇之一,有相当人员外出务工,从2001年到2006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一直为负值,随着乔官经济的发展,近期机械增长率在逐年增大,最大的是2006年,为-3.47‰,从机械增长率增长趋势来看,反应了乔官经济正处于发展期,逐渐吸引劳动力(表4—4)。

表4-4 乔官镇历年人口机械增长情况一览表 自然增长年份 总人口(人) 迁入(人) 迁出(人) 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88207 87605 86669 86032 85706 85611 85721 —— —— —— 305 604 509 566 —— —— —— 1037 617 909 870 1.96 1.3 0.9 1.03 3.8 3.91 4.77 机械增长率 (‰) —— -8.1 -11.6 -8.33 -7.62 -5.01 -3.47 综合增长率 (‰) —— -6.8 -10.7 -7.3 -3.8 -1.1 1.3

22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5.年龄构成

2007年乔官镇人口年龄构成,0~18岁的人口为7951人,占总人口的17.5%;18~35岁的人口为12796人,占总人口的28.1%;35~60岁的人口为18255人,占总人口的40.1%,60岁以上的人口为6489人,占总人口的14.3%。 6.性别结构

目前乔官镇的性别比为102.3左右,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属于正常水平。从发展趋势看性别从2002年在逐年下降(表4—5)。

影响总人口性别比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出生性别比,据资料统计,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区间为102~108;但是有可能不能准确的反映现状,主要原因是申报登记不实,造成统计数字不准,性别比偏高。比如,为了要男孩,对出生女婴瞒报和不报。第二个因素是男女死亡率的差异。在大多数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死亡率。第三个原因也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观念中对男婴的偏好。

表4-5 乔官镇历年性别比情况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总人口 88207 87605 86669 86032 85706 85611 85721 男 44896 21445 44107 43705 43476 43345 43365 女 43311 20300 42562 42327 42230 42266 42356 性别比(女=100) 103.6 105.6 103.6 103.2 102.9 102.5 102.3

(二)人口规模预测

1.综合平衡预测法

该方法适用于稳定性人口变化,以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速率比较稳定情况。先依据相关资料数据确定乔官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再以2006年现状人口规模为基础,确定出以后若干年内的人口规模。

预测公式:Pt= P0 (1+r) t Pt—规划期末人口数

P0—规划基年镇域人口,主要包括现状城镇人口,规划范围内村庄人口,

23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调查2006年人口P0 =85721人。

r—人口综合增长率,根据2002-2006年人口现状情况,平均增长率为-4.33‰,结合乔官镇的实际及发展趋势,考虑到其工业的发展所可能带来的机械增长,确定近期(2015年)人口增长率为-3‰,远期(2015—2025年)人口增长率为-2‰。

t—预测年限,现状至近期(2015年)取t=9,近期至远期(2025年)取t=10;

P2015=P2006(1-3‰)9=8.34万 P2025=P2015(1-2‰)10=8.17万 2.人口趋势外推法

考察乔官总人口发展随时间的推移,除2002年变化较为剧烈,从2001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内是稳定增长的,这可从时间—人口坐标系中看出,人口增长的直线趋势相对明显,说明人口与时间数列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因此可构建时间数列——人口的回归方程,以推算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人口趋势。

以乔官镇域2001年到2006年人口时间序列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镇域总人口回归方程:

P = -443.18t + 88280 (拟合优度检验得R2 = 0.858) [其中t—时间,P—常住人口(万人),R2—拟合优度]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为0.858趋近于1,表明模型有效,符合统计学中一元回归的检验要求,人口与年份高度相关。

P2015=-443.18×9 + 88280=8.43万 P2025=-443.18×19 + 88280=8.0万 3.预测结果

对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可靠行研究和复合性校核,最后得出乔官总人口规模如下:近期(2015年)总人口为8.4万人,远期(2025年)总人口为8.1万人。

(三)镇域城镇化水平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城镇化从地域角度上讲,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种作用力,即:农村的推动力及城镇的吸引力,所谓农村的吸引力即

24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指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产品;城镇吸引力则指城镇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及较多的就业机会。在此,对与城镇人口的预测采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本方法同样涉及到增长率预测,基准年选为2006年。

预测公式:Pt = P1(1+R1) t +[F1P2 (1+R2) t–SG/Φ] F2V+Pe Pt—规划期末人口数

P1——规划基年末城镇人口,2006年乔官镇的城镇人口为18494。 R1—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为4‰。 T—预测年限2015年t=9,2025年t=19。 F1—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比例,F1=60﹪。 P2—预测基年末农村人口, 67227人。 R2—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为3‰。

S—预测年末全镇耕地面积,本镇2007年年末耕地面积153672.6亩,根据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农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土地政策要求,确定2015年S=110000亩,2025年S=100000亩。

G—农业大于种植业所需的劳动力比例。本镇农用地种植业比重较大,故确定为1.2。

Φ—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数。根据本镇的地形特点及未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确定2015年Φ=11亩,2025年Φ=10亩。

F2—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比例,F2=45﹪。

V—进城劳动力带眷系数,确定2015年V=1.1,2025年V=1.2。 Pe—镇外人员在驻地的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根据本镇现状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及经济发展趋势,确定2015年Pe =500人,2025年Pe =1000人。

代入公式,计算得城镇人口2015年为30832,2025年为44970人。 取整,确定乔官镇城镇人口2015年为3.0万人,2025年为4.5万人。 现根据已预测的全镇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对乔官镇各阶段城镇化水平进行初步预测,其计算公式:W=M1/M

W—城镇化水平 M1—城镇人口 M—全镇总人口

25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计算得,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35.7﹪;远期2025年城镇化水平56.3﹪。 2.根据上位规划预测

依据昌乐总规,2020年,昌乐县域总人口62万,城镇人口42万,县城人口28万,县城城镇化水平以90%计算,则县城总人口31万,到2020年,昌乐县域各镇(除县城)总人口31万,城镇人口14万,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5%,考虑到乔官经济水平处于昌乐县中上水平,2020年乔官镇城市化水平取50%。

根据乔官现状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以及规划期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人口集聚,预计2008-2025年城镇化水平, 2015年城市化水平为35%,2025年城市化水平56%。 3.预测结果

对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可靠行研,城镇人口增长来源主要为以下几类:

(1)乔官镇内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随着乔官镇城镇空间的不断拓展,镇区内原有农村相继被并入建成区范围,村内居民也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2)周边地区农民的迁入

在城镇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乔官周边地区的农民将走出村庄,进入城市。现状乔官镇内已存在周边的农民,从事工厂工人、餐饮服务员等工作。

(3)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的人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部分人的身份仍是农民,另一方面,他们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并部分享用城镇资源和服务如土地、道路、水、电、治安、文化设施等等。

(4)中高层次人才的引入

中高层次人才主要指企业中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为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的范围随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乔官镇服务中心职能的培育,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

预计,近期乔官镇城镇人口增长来源主要为一、二、三类,远期为三、四类。

最后得出乔官城市化水平如下:

26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2015年城市化水平为35%;城镇人口Y2015=8.4×35%=2.9万。 2025年城市化水平56%;城镇人口Y2025=8.1×56%= 4.5万。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总体构思

按照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乔官在积极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的同时,注重合理调整和优化村镇体系。镇域体系的空间结构按照镇区、集镇、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进行布局。其基本方针做大做强镇区,积极发展集镇,着重发展镇域网络体系。改变城乡分割体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并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效改善民生。

在镇区采取组团式分片区空间布局,各组团基本做到生产、生活用地的平衡,实现驻地内部各功能的协调发展。

(二)规模等级规划

根据强化镇区,积极发展集镇,完善等级规模结构的基本原则,进行镇域村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共规划四级(表4—6)、(表4—7)。

(1)第一级——镇区:人口规模4.5万人,区域村镇体系的核心。 (2)第二级——集镇:北岩,人口规模0.5万人,为北部区域服务的镇域次中心;

北展:人口规模0.3万人,为南部区域服务的镇域次中心。

(3)第三级——中心社区:岳泉、歇头仓、南音 、秦家淳于 、青龙 、高阳。人口规模在1000——1500人,为周边基层村服务。

(4)第四级——基层社区:35个,人口规模在500-700人,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区。

表4-6 乔官镇合村并点规划表

类别 镇区 集镇 集镇 名称 乔官 北岩 北展 合并村庄 乔东、乔南、乔西、梁家庄、康家庄、吴家泉、下庄贾陶、村于家庄、姜家庄 北岩村、大左家庄、赵家庄 北展村、孟家淳于、王家庄、陶家庄 27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岳泉 歇头仓 南音 秦家淳于 青龙 高阳 黄村 常家庄 吕家庄子 小南岩 南岩北 荆北坡 三河 后唐 大葛家庄 庞家庄子 响水崖 郝家沟 于家山前 田泉 夏家庄子 北张庄 杜家沟 赵家淳于 庞家淳于 皮匠官村 龙泉院 王埠院 黄家洼 耿家庄、袁家庄 孙洪洼、团埠坡、大埠前村、唐家店子村 丁家山、韩家庄 杨家淳于、南周、郭家河、解家庄村、乔山前 毕都、潘家槐林、王家槐林、王家河、倪家河村 韩家阳阜、赵家庄村、达字沟、张家坊 东河村、小河北村 赵庄 苍山 新村 南岩南、西周 邹家庄村 刘府庄 前唐、西唐、任家河、潘家庄子 孙家庄、张家营、小葛家庄 水沟涧 黑山子、宗家山 段家沟、孙家沟、姬家庄、乔山西 豹山、钟家庄 刘家庄子 黄山前村 西刘家沟村、罗家庄子、李家营子 苗家庄子、西里家河 下河村、路家山子村 尹家淳于、丁家淳于 辛官村、大山村、大埠、兰洼 北李家河、董庄 下坡 28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 小善地村 后君祥 西极 韩寨子村 高家庄 耿家庄村 东菜园村 君求官村 土埠沟村 西河下 北夏 山唐村 大善地村、庙子官庄 前君祥、羊兰子、韩家庄 冯家庙子、房家庄、驻马河、程家庄、 盖家庄 李家河南、王家河南、赵家河南 陈木匠村 西菜园村、南菜园村、花园村 董家庄、大清沟 方山官村、苗埠村 东河下、上庄 南夏、方南刘村 西邵村、东邵村

表4-7 乔官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表 级别 一 二 三 类别 镇区 集镇 中心社区 人口规模(人) 个数 45000 4000-6000 1000-1500 1 2 6 地点名称 镇区 北岩、北展 岳泉、歇头仓、南音、秦家淳于、青龙、高阳 黄村、常家庄、吕家庄子、小南岩、南岩北、荆北坡、三河、后唐、大葛家庄、庞家庄子、响水崖、郝家沟、于家山前、田泉、夏家庄子、北张庄、杜家沟、赵家淳于、庞家淳于、皮匠官、龙泉院、王埠院、黄家洼、小善地、后君祥、西极、韩寨子、高家庄、耿家庄、东菜园、君求官、土埠沟、西河下、北夏、山唐 四 基层社区 500-700 35

(三)职能结构规划

村镇体系职能规划的重点就是要明确体系中各村镇的职能和分工,通过劳

29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动地域分工使各村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村镇职能结构规划分为职能等级规划和职能类型规划。

规划教育机构用地规划结合出生率考虑设置,乔官镇近年的出生率在13‰左右,规划初中:全镇初中生按40生/千人考虑,则全镇规划末期有3240名初中生,全镇需要共72班(按45人/班)。

小学按80生/千人考虑,则镇区规划期末有6480名小学生,全镇需要共144班。

幼儿园按40生/千人考虑,则镇区规划期末有3240名学生,规划设置130班。

1.职能等级规划

根据乔官各村镇的规模、经济实力、影响范围和重要性程度的不同,结合镇村等级规模规划,将村镇职能体系也是划分为四级:

第一级:全镇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承担镇域社会公共设施服务和市政服务功能。是全镇的物流基地和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是以化工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聚集区。设有中学36班一所,小学三所(30班、24班、18班各一所),幼儿园五所(18班两所,12班三所),100床的卫生院一所以及服务全镇的金融商业服务设施。

第二级:北岩集镇:是北部区域服务的镇域次中心,是以纺织、印染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的聚集园区。设有18班中学一所,24班小学一所,9班幼儿园一所,60床的卫生院一所。

北展集镇:是南部区域服务的镇域次中心,是以织带、塑料加工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的聚集园区,设有18班中学一所, 24班小学一所,9班幼儿园一所,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处。

第三级:中心社区:岳泉、歇头仓、南音、秦家淳于、青龙 、高阳,保持原有的集市,配备相应的商业服务点,为周边的基层村服务。其中青龙设24班小学一所,9班幼儿园一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处、;其他5个中心社区各设9班幼儿园一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处。

第四级:35个基层社区,主要是农业生产职能以及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 2.职能类型规划

乔官村镇职能分为七种:

30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A:镇域行政中心。

B:文化教育与商业服务中心。城镇文化教育与商业服务职能明显,为一定区域的文化教育与商业服务中心。

C:工业。工业较发达,为一定区域内的工业经济中心;

D:交通运输。交通优势明显,交通运输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E:商贸中心。市场商贸发达,为一定区域内的商品集散中心。 F:旅游。邻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为一定范围的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G:农业服务基地。

根据各村镇所具备的职能特点,将乔官市城镇分为四大类型: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农业型(表4—8)。

表4-8 乔官镇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职能等级 一级 二级 城镇名称 镇区 北岩、北展 岳泉 歇头仓 三 级 南音 秦家淳于 青龙 高阳 四级 郝家沟 其余34基层社区 职能类型 综合型 工贸型 农业型 农业型 农业型 农业型 农业型 农业型 旅游型 农业型 主要职能 A、B、C、D、E、F、G B、C、D、E、G B、E、G B、E、G B、E、G B、E、G B、E、G B、E、G F、G G (四)空间结构规划

结合乔官镇空间布局的现状,确定“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三条轴线,八大经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1) 以镇区为中心,北岩、北展为次中心

以镇区为发展的主核心,做大做强中心,改变其功能不突出、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等特点。强化镇区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完善镇区在村镇体系中的功能;扩大镇区的规模;加快其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

31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展,提升驻地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乔官在昌乐以及潍坊的城镇地位。

以北岩、北展为发展次核心,适度加强北岩、北展的二、三产业发展,提升其的经济实力,增强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2)三条发展轴线

以大沂路(S224)为乔官发展的主轴线,以胶王路(S325)、潍临路(S223)为发展辅轴线,可以促进乔官的对外联系,加快乔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三条省道,是乔官镇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加快沿线村镇的发展建设,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动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八大经济区

八个主要的经济:瓜果蔬菜综合生产区;特色养殖发展区;蔬菜大棚综合生产区;旅游开发区;小麦玉米种植区;林果桑蚕生产区、烟草种植区、速生林种植区。

瓜果蔬菜综合生产区:包括镇西北部的岳泉、黄村、常家庄、南岩、南音。 特色养殖发展区:包括镇中北部的大葛家庄、后鄌都、三河、庞家庄子。 蔬菜大棚综合生产区:包括镇东北部歇头仓、北夏家庄、山唐、西河下。 旅游开发区:主要是火山口群所在村庄,以郝家沟为主。

小麦玉米种植区:包括镇域中部的秦家淳于、王埠院、赵家淳于、庞家淳于。

林果桑蚕生产区:包括镇西南部的青龙、杜家沟、夏家庄子。

烟草种植区:包括镇东南部北展周边高家庄子、韩家寨子、小善地、西极。 速生林种植区:包括镇区东部的高家阳阜、耿家庄、东菜园、君求官。

(五)基础设施规划

2007年末,乔官镇域道路长度115.51公里,道路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均道路用地面积2.7平方米,路网密度为0.59公里/平方公里。 1.镇域道路网络规划

衔接上位规划拓宽延长省道建设,加快县乡公路的建设,提高现有道路的

32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质量,完善原有村村通的道路,构筑镇域网络交通体系。配合潍坊市域交通发展规划,完成胶王路西延,构筑潍坊市南大外环的建设。镇域范围内的主要道路骨架为:三横七纵,连接主要的中心村,兼顾基层村,形成网络交通。

规划城镇道路系统由一级路 、二级路、三级路三级组成。 (1) 一级路

一级路为主要对外交通干道,由\三横、六纵\组成,道路红线宽度为24—36米.

三横:S325(王村—安丘)、S223(九山—潍坊)、马都路。

六纵:S224(大家洼—沂水)、朱红路(朱刘—红河)、潍红路、北青路、北鄌路、南时路(南丁路)

(2) 二级路

二级路为镇域内县级公路,联系镇区各中心村和主要生产作业区,道路红线宽度为16—24米,以沙石路面为主,规划期内争取基本实现路面硬化。

(3) 三级路

三级为村级道路,主要服务于各基层村和农村作业点,道路红线宽度为10—14米,沙石路面,规划期内硬化路面达到60%以上。 2.镇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保持北岩35kv变电站的基础上,升级乔官镇区35kv变电站至110kv,线路布置按照昌乐县相关专项规划实施,以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城镇建设要求。

给水排水规划:镇域内各居民点自成系统,独立运行。 热力燃气规划:镇区和集镇从县城引入热力燃气管网。

三、镇域旅游体系规划

(一)旅游资源条件

1.人文旅游资源

(1)龙山文化

昌乐的龙山文化遗址在原北岩方圆7平方公里内就有23处。另外,较具代表性的遗址有三处在乔官境内。它们分别是邹家庄遗址、西级遗址和耿家庄

33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遗址。

邹家庄遗址:位于原北岩邹家庄西约150米处,东依大丹河,南临苍山,北靠荆山水库,面积约30万平方米。除龙山文化,还兼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

西级遗址:位于原北展西级村西,南依猪河,南半部有一东西向沟,其两侧3-4米断崖上遍布遗址遗物,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递次叠压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

耿家庄遗址:位于原北岩耿家庄东南角,东临东丹河、南靠荆山水库,面积约4万平方米,以龙山文化为主。

(2)商周文化

昌乐的商周文化遗址:已发现的61处遗址中商至西周32处,东周29处,典型遗址中袁家庄遗址和常家庄遗址都在乔官镇境内。

袁家庄遗址:位于原北岩袁家庄村周围,含四期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商周文化部分在村北西临大丹河,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

常家庄遗址:位于原北岩常家庄村后,大丹河南北贯穿其中,西部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龙山文化底层和商周灰坑;东部主要为商周文化堆积,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西周中晚期、春秋战国遗物。 2.自然旅游资源

乔官境内风光旖旎,名胜颇多。以郝家沟和团山子两处火山口最突出。 郝家沟远古火山群:全国古火山口群惟一集中的地区,面积7.2平方公里。 镇区南部的团山子顶端的古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仍然保持着当年火山爆发的原始形态。

黄山森林公园占地5000亩,集休闲、度假、餐饮、地质科普教育于一体。 正在开发建设的郝家沟远古火山群风景区:利用古火山群观光、科考、蓝宝石探宝等优势,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观光休闲。

荆山、梁家庄、驻程等水库波光粼粼,景色宜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方山:在镇域北部,与城南街道办事处、五图街道办共有为县级旅游度假区。

34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说明书 (二)客源定位

昌乐县主要的5大景点是:仙月湖风景区 (鄌郚镇),首阳山东省森林公园(昌乐县城),古火山群(乔官),昌乐公园(昌乐县城)中华宝石博物馆(昌乐县城临近乔官)。乔官的旅游不仅在昌乐的区域旅游规划中占据主导,而且结合乔官的交通优势,融入到大潍坊旅游格局中,定位在吸引省内游客为主,同时,结合特色吸引国内外的地质科普旅游客源为辅。

根据昌乐县的旅游业发展目标,结合乔官镇的旅游资源现状,到2025年,将乔官镇发展成为以观光度假、科普考察、历史文化和民俗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旅游胜地。

(三)规划结构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乔官镇规划”一心、五区、五点”的旅游规划结构。 “一心”为镇驻地作为旅游发展规划的接待服务中心;

“五区”为五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观光风景区:郝家沟远古火山群,方山县级旅游度假区,黄山森林公园,荆山水库生态旅游区以及梁家庄水库生态风景区;

“五点”为五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以邹家庄遗址、西级遗址和耿家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址,以袁家庄遗址和常家庄遗址为代表的商周文化遗址。

(四)支撑配套

1.支持与保障体系

实现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战略转移,研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综合配套功能:

(1)依托旅游建设,加强乔官镇饭店业供给总量、类型结构、空间布局的合理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存量饭店的基础上,适度扩大高中档饭店数量和规模,逐步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乔官镇的旅游接待能力;在全面调查客流量和流向现状及其趋势的基础上,调整饭店的区位布局进行安排和调整,在客流量大、过夜游客集中的地方适当增加一些住宿设施;树立适度超前的发展眼光,向集“住宿、餐饮、购物、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饭

35

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