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_44677

更新时间:2023-03-08 09:20:2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再别康桥

1.诗歌《再别康桥》是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他提倡“诗的格律”,在诗中创造了自由性灵所依恋的“康桥世界” (正确)

2.“那/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划分是对的。 (错误) 3.李白的《赠汪伦》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送别的对象都是人。(错误)

乡愁

1.《乡愁》一诗的顺序是: B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程序顺序 D逻辑顺序

2.“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是选自余光中的哪首诗? (B) A.《舟子的悲歌》 B.《乡愁四韵》 C.《当我死时》 D.《敲打乐》

3.《乡愁》一诗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其中第二个意象是: (D) A.“一方矮矮的坟墓” B.“一枚小小的邮票” C.“一张窄窄的船票” D.“一湾浅浅的海峡”

面朝大海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诗人海子,他的原名叫查海生,他的诗歌在质朴从容的吟唱中洋溢着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 (A) A.正确 B.错误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明丽、温暖的。(A) A.正确 B.错误

3.诗歌中写到的幸福内容都是远离尘世的。(B) A.正确 B.错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普希金是19世纪(C )国诗人、小说家 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 2. 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A)

A“俄罗斯文学之父” B“世界文学之父” C“短篇小说巨匠” D“浪漫主义诗人”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A)

A普希金B高尔基C裴多菲D托尔斯泰

当你老了

1.《当你老了》一诗的作者是 C

A袁可嘉B普希金C叶 芝D徐志摩 2. 叶芝曾获得( B)

A卡内基奖B诺贝尔文学奖C西班牙文学奖D法国龚古尔奖 3.叶芝是( A)国诗人、剧作家。 A爱尔兰B美国C法国D英国

诗经1

1、下列 有关 《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B、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诗经》古时也称“诗三百”,一共收录了300篇诗歌。 《诗经》古时也称“诗三百”,一共收录了305篇诗歌。 2、下列哪项是《诗经》中的“六义”(题目出错了)(C) A、风雅舞歌比颂 错 B、风雅歌赋比兴 错 C、风雅颂赋比兴 对 D、风雅颂赋比喻 错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D)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B、“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C、“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其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

诗经2

1.下列关于《关雎》的欣赏错误的一项是(D)

A.《关雎》的内容是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生动的再现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B. 全诗的感情真挚直率,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音乐感强。

C.它是一首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也是现代人仿作的典范 D. 它表达古代劳动人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爱情。 2.《关雎》选自(A) A.《周南》 B.《秦风》 C.《齐风》 D.《魏风》

3.下列词语注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雎鸠(jūjiū):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 B.窈窕(yǎotiáo):娴静端正的样子。

C.荇(xìng)菜:一种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可食用植物。 D.寤寐(wùmèi):指日夜。寤,睡着;寐,醒着

诗经3

1.《蒹葭》这首诗选自下列哪国国风?(B ) A.《周南》 B.《秦风》 C.《魏风》 D.《齐风》

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C.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

诗经4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蒹葭》这首诗选自下列哪国国风?(B ) A.《周南》 B.《秦风》 C.《魏风》 D.《齐风》

虞美人

1.作者李煜是哪个朝代的帝王? (B) A.北宋 B.南唐 C.唐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这首词中的千古名句,这句话运用了怎么样的修辞手法? (B) A.拟人 B.比喻 C.借代

3.全词的词眼是?(C) A.悲 B.忧 C.愁

水调歌头

1.在词中,“绮户”的读音是“yǐ”。B A正确 B错误

2. 苏轼是北宋哪个词派的代表人物?B A婉约派B豪放派C花间词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代的是A A月亮B美丽的女子C纱制的绢

条据

1. 单据注意的要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如果是单据,一定要写清楚钱物的金额、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款项 B如果是单据,要求署名和日期

C如果是单据,一定要写清楚是单据的名称,如“借条”“收条”等 D如果涉及钱款,一定要用大写,如果是物品,只要写清规格和质量就行

2. 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单据 C

A收条B借条C请假条D欠条

3. 走访别人未遇,往往使用下列哪种便条C

A借条B请假条C留言条D托人办事条

红楼梦1

1、古典小说《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作者是明代的曹雪芹。 ( 错误 ) 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雪芹,字霑,号梦阮,又号芹圃、芹溪。 (正确) 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这首判词中提到的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错误)

\\红楼梦2

1、课文中的葫芦僧指贾雨村,葫芦案指贾雨村颠倒是非胡乱断案,葫芦是糊涂的谐音。(错误) 2、《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审案的主人是贾雨村,情节的主线是贾雨村断案经过。 (正确) 3、《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属于《红楼梦》的序幕部分,它的内容与全书的许多故事情节有关,尤其是通过葫芦僧之口说出的“护官符”,介绍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点封建家族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势,这是阅读《红楼梦》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背景。 (正确)

\\红楼梦3

第三课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3

1、课文刻画人物的卑鄙阴险主要采用的手法有对话和神态描写。(正确) 2、“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中的笑是嘲讽的笑。(错误)

3、“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贾雨村说这句话说明他还是想做一个为民伸冤的好官。(错误)

十八岁出门远行1

1.《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文的作者是 B

A苏 童B余 华C莫 言D叶兆言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D )的名句。

A孟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4.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的是现在的( B)。 A杭州B 苏州C南京D扬州

十八岁出门远行2

1.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可谓是他自己真实写照,上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它的下句是(D )。

A远近高低各不同B嘘对世间不平事C门泊东吴万里船D俯首甘为孺子牛

2. 鲁迅先生原名(A )。

1. 1.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D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曲 C民间故事、寓言 D唐诗宋词 2. 下列对民间故事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A A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作品的通称。 B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C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D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3.下列哪个民间故事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B

A《孟姜女》B《梁山伯与祝英台》C《白蛇传》D《牛郎织女》

民间故事2

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C A《孟姜女》 B《白蛇传》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牛郎织女》

2. 民间故事表现在内容上,突出的特征是B A故事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B人民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C可读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D普遍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3.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具有时代性,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慢慢消退。 B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C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D多采用象征形式,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3

1. 下列哪个景点在民间故事《明珠》中没有提及B A西湖 B雷峰塔 C玉龙山 D凤凰山 2. 课文中“坍”字正确的读音是A A tān B dān C tā D dā

3. 钱王涉朝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D

A唐代初期 B唐朝晚期 C唐朝中期 D唐末五代

罗密欧与朱丽叶1

1.《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两大世代为仇的家族握手言和,所以这个戏剧是B A正确 B 错误

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在?A

A意大利 B 罗马 C挪威 3. .该戏剧的作者是A

A 莎士比亚 B易卜生 C果戈理

罗密欧与朱丽叶2

1. 在本场戏剧的种种表现看来,罗密欧是一个狂暴粗野、没有教养的年轻人。B A正确 B 错误

2. 对于戏剧人物形象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把握戏剧的?C A戏剧矛盾 B戏剧情节 C戏剧语言 3.“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A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3

1.《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A A正确 B 错误

2.《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大量出现的哪种艺术形式,是他的别的悲剧中所没有的。C A歌咏 B独白 C抒情意象 3. 朱丽叶假死是谁的主意C

A罗密欧 B提伯尔特 C劳伦斯神父

劳动合同

1.被雇佣方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A正确 B 错误

2.只要雇佣双方达成意愿,无论口头还是书面的劳动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B A正确 B 错误

3.有下列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以第三种情况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C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租赁合同

1. 租赁人在租用房屋后可以任意改变房屋的用途和结构。B A正确 B 错误

2 .租赁期限在几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A A 6 B 7 C8

3.租赁期间双方必须信守合同,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按年度须向对方交纳年度租金的多少作为违约金B A30% B50% C6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