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九年级月考化学2015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8:5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 Cl-35.5 H-1 O-16 Ca-40 N-14 Na-23 S-32 Zn-65 Cu-64 Fe-56 K-39 Mg-24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 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铜、食盐、纯碱---盐 B.硫酸铵、氯化钾、尿素---氮肥 C.空气、煤气、碘酒---混合物 D.硫元素、氧元素、氢元素---非金属元素 3.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H2S:硫酸 B.P2O5:五氧化二磷 C.FeO:氧化铁 D.CuSO4:硫酸铜晶体

4.水果的不同风味大多来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酯类物质.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 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等的调味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属于有机物,不是氧化物 B.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C.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3%

D.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1

5.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 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 MgCl2+H2O C.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 CaO+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 2FeCl3+3H2↑ 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 页 共 6 页

高温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8.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9.有关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10mL水

B.用电子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 mL酒精溶液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0.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有关对超

临界CO2流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不能燃烧 B.是CO2呈现的一种状态

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

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

11.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匠心独具的焰火表演,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春江花月夜”氛围.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12.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和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2 页 共 6 页

①?? ② ③ ④ ⑤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可分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大 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B C D

16.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HCl溶液 HCl溶液 CaCl2溶液 CuSO4溶液 H2SO4溶液 乙 NaOH溶液 大理石 Na2CO3溶液 铁粉 锌粒 KNO3 H2 硝酸 CaO MnO2 水蒸气 盐酸 CaCO3 足量的水 适量的NaOH溶液 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 洗气 过滤 溶解、过滤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⑤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3 页 共 6 页

17.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A.只收集到CO气体 B.只收集到CO2气体

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18.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9.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 ) A 操 作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气体 现 象 变浑浊 结 论 该气体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石灰水始终未浑B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C 酚酞最终为无色 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变红 全发生了反应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浊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恰好完D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4 页 共 6 页

20.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每一空1分,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21.(4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有关信息。 清洁剂名称 功 能 有效成分 洁厕灵 HCl 活氧彩漂 H2O2 漂白精 NaClO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更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洁厕灵” (填“能”或“不能”)与碱性清洁剂混用;

② “洁厕灵”勿用于大理石清洁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③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4分)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相应阶段的各项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氧气的作用是 。 (2)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标号)。

a.脱水蔬菜 b.鱼肉罐头 c.冻干水果 d.脱水米饭

(3)铝合金是制作航天舱外服的材料之一,它属于 (选填“合成”、“金属”、

“无机非金属”)材料。

(4) 宇航服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 + CO2 Li2CO3 + X , 则X的化学式为 。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5 页 共 6 页

23、(5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另外利用 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

反应原理为: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Cl2↑。 新 课 标 第

①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 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为 。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关闭 K,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

24、(4分)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① 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

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乙 醇 23 0 氧 气 40 0 二氧化碳 0 22 水蒸气 0 27 w 0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为 ; ② 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知物w中所含 元素,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为了使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少产生w,应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25、(3分) 海水日晒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粗盐主要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镁

等),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苦卤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在食品、化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氯化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溶解度(g/100g水) 50 60 60 90 70 120 80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6 页 共 6 页

(1)请在右边溶解度曲线图上添加氯 化镁的溶解度曲线(此问无分)

(2)欲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氯

化钠晶体,最好采用 ____

的方法

(3) 60℃时,80g氯化镁饱和溶液中

含溶质 ______ g (4)将60℃的苦卤继续加热蒸发,

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析出的晶 体应是 _______ 。

〖生产实际分析〗

26、(5分)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

(2)金属C是 ,操作a的名称是 ,在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3)用化学变化方法验证加入的硝酸银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27、(7分)探秘海滩上的物质

在海滩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除海洋生物外,最常见的有海沙,贝壳和海水,虽然他们性质与用途各异,但从元素组成的角度看,这些物质都是由氧、硅、氟、钾、钙等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石”,一种原子,可以构成最常见的单质,但更多的是和其他原子结合成各种化合物。 (资料: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7 页 共 6 页

(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 ①请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Ⅰ)由氧、硅、氢、钾、钙、硫六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 (Ⅱ)根据分类,①所写物质不能是氧化物和盐。 ②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各离子的含量如图1所示,其中由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化学式是 ,假设海水中无机盐的含量为3.8%,钾离子全部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则Wg海水中含有氯化钾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 ③食用微钠盐可预防高血压,低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氯化钾,氯化钾除了有咸味外,还带有苦味,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氯化钾有苦味可能是 造成的. (2)用化学的方法改造物质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2: ①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②上述生产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科普阅读理解〗

28、(3分)【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 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8 页 共 6 页

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29、(5分)下列字母 A~H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 2﹣3种元素组成.

(1)A 可用于造纸、纺织和制造肥皂,A 的俗称是 .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 .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如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E中含有的元素是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G、H 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 白色沉淀H.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基本实验〗

30、(3分)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9 页 共 6 页

(3)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反应原理分析〗

31、(6分)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① a b 浓硫酸

水 D、CO还原CuO C、确认CO与NaOH

(1)A实验中仪器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医院还用B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______(填“a” 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3)C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 __。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小聪认为C实验设计存在缺点,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他的改进方法是 。 〖科学探究〗

32、(7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 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 体部分如右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 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 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I.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Cl2↑ II. 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0 页 共 6 页

A、浓硫酸的稀释 B、洗气瓶

2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 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烧杯中溶液的pH 0 13.0 2.0 12.9 4.0 12.8 6.0 12.6 8.0 12.3 9.8 7.0 (2)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 化钠的质量,应从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 mL。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中发生反应:

2NaOH+MgCl2=Mg(OH)2↓+2NaCl

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 取待测液 称重 ② 加入过量 氯化镁溶液 ③ 过滤出 沉淀物 ④ 洗涤 沉淀物 ⑤ 干燥 称重 (3)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或过量,其目的是 。滴加一定

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具体操作:静置,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 。

(5)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

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1 页 共 6 页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3、(4分)向154.7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放入10.0 g粗锌(含有不溶于稀硫酸的杂质),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 g/L)

计算:(均保留1位小数)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2 页 共 6 页

2014---2015学年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 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6.A 7.D 8.D 9.D 10.D 11.D 12.C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 20.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 21.(4分)

①不能;

② 2HCl+CaCO3=CaCl2+H2O+CO2↑;

MnO2

③有无色气泡冒出,2H2O2 = 2H2O +O2↑。

22、(4分)

(1)助燃。 (2)b (3)金属 (4)H2O 23、(5分) (1)D

(2)利用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或氢气还原氧化铜。答案合理即给分) (3)①9:25 ②H2SO4+2NaOH=Na2SO4+2H2O

(4)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铁丝生锈,消耗了烧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强,故导管内液面上升,然后打开K,滴加稀盐酸,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完全后,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升高,高于外界大气强,故导管内液面下降。 24、(4分)

① 14; ② 碳和氧,n(C):n(O)=3:4; ③与充足的助燃气接触(合理即给分)。

25、(3分) (2) 蒸发溶剂 (3)30 (4) 硫酸镁 〖生产实际分析〗 26、(5分)

(1)A>B>C (或Mn>Cu>Ag)(2)Ag蒸发结晶, 漏斗 (3) 取少量②后滤渣于试管中

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静置,若上层清液为蓝色则不足量,若上层清液为无色则硝酸银溶液为27、(7分)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3 页 共 6 页

(1)①氢氧化钙或Ca(OH)2;②MgSO4; ;③钾离子;

(2)①CaO+H2O=Ca(OH)2;Ca(OH)2+MgCl2=Mg(OH)2↓+CaCl2;②置换反应; 〖科普阅读理解〗 28、(3分)

(1)黄绿色气体,通常密度比空气大。(写全给分) (2)有毒,与金属反应,有腐蚀性。

②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29、(5分) (1) 火碱(烧碱,苛性钠)(2) Fe2O3+3CO

2Fe+3CO2

(3) Fe,O ,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 (4) Ca(OH)2+Na2CO3=CaCO3↓+2NaOH 〖基本实验〗 30、(3分)

(1)B;(2)bedh;(3)瓶内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去等

〖反应原理分析〗 31、(6分)

(1)加速热量的扩散,防止烧杯受热不均炸裂。 (2)b

(3)先大后小。CO2+2NaOH=Na2CO3+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4)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对比两个实验现象。 〖科学探究〗 32、(7分) (1)

实验步骤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实验现象

(2)9.8

(3)确保NaOH完全反应, 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所镁溶液已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4)Mg(OH)2(或氢氧化镁)。 (5)偏大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3、(4分) (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24L ×0.09g/L=0.2g

(2)设参加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为X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4 页 共 6 页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2g 65:2=X:0.2g

X=6.5g 滤渣的质量为:10.0g-6.5g==3.5g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54.7g+10g-3.5g-0.2g=161.0g

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0.2g;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3.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九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月考 第 15 页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0d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