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2003年7月期末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7 18: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②》阶段测试题㈠

(当代散文部分)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散文部分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____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读为____。

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____的构思特点。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____时代。

5、《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____等,为女吊作铺垫。 6、《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____。 7、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____。

8、____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9、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____。

10、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____中描写的那样。

1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____。 1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____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____”活动。

1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____为多 。 15、在____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____。

17、《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____,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

物和心境。

18、《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了“____”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

19、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____。

20、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____”。

21、巴金的散文集____,创作于1981年,其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作的回顾与批判。

22、《十年一梦》中,“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这句话出自____翻译的英国小说。 23、《隐身衣》是____的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和《代后记》。 24、汪曾祺的大多散文接近于____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人事,不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 25、贾平凹以商州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有《商州初录》、____和《商州再录》。

26、在《灵魂的声音》中,作者认为,对于小说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____”。 27、《寒风吹彻》所传达的内涵是某种关于____的抽象体验。

28、《思维的乐趣》中,“最后被人看没了的”一本书是奥维德的____。

29、____是史铁生对公园人生百态与命运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与思考。 30、____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二、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____。 A.爱、自由、美 B.爱、自由、善 C.真、善、美 D.爱、美、真 2、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___。 A.《死火》 B.《过客》 C.《影的告别》 D.《腊叶》

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A.《死火》 B.《影的告别》 C.《腊叶》 D.《死后》 4、《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__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 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 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

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A.金鱼 B.叭儿狗 C.鹦鹉 D.猫

6、“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A.吊死鬼 B.河童 C.河水鬼 D.女吊 7、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C.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D.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

8、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 A.游历新地的兴奋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 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

9、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10、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 A.比较清朗 B.比较豪放 C.潇洒 D.浓郁 1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____。

A.《放猖》 B.《桥》 C.《中国文章》 D.《钓台的春昼》 1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____。

A.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 B.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杨 绛 C.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何其芳 D.林语堂、郁达夫、史铁生、汪曾祺 13、“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14、《烛虚·五》是沈从文在昆明期间所作,题名意为“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属于____散文。

A.自传性 B.回忆性 C.议论性 D.写景性

15、下列作品,属于写景散文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午门忆旧》 C.《我与地坛》 D.《苦雨》

16、“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 A.《寒风吹彻》 B.《我与地坛》 C.《大地上的事情》 D.《烛虚·五》

17、“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这段话出自____。

A.《画梦录·梦后》 B.《画梦录·弦》 C.《独语》 D.《十年一梦》

18、作品对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与上述艺术特点对应的作品是____。

A.《烛虚·五》 B.《独语》 C.《思维的乐趣》 D.《大地上的声音》 1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____。

A.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蝇》 B.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何其芳《独语》、废名《儿女》

C.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生命》、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林语堂《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张爱玲《天才梦》、沈从文《潜渊》、废名《苦茶》、何其芳《画梦录》 20、张爱玲《更衣记》对于男装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 A.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的打扮往往较中程式。 B.民国四年至十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 C.直至十九世纪,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D.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21、《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____。 A.觉慧 B.鸣凤 C.黄妈 D.萧珊

22、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的作品是____。

A.《午门忆旧》 B.《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C.《城隍、土地、灶王爷》 D.《游戏、平等、墓地》 23、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____。 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B.烦恼皆因强出头。 C.万人如海一声藏。 D.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午门忆旧》中关于“忆旧”的成分很少,叙述的主体是物。 B.《午门忆旧》作于北平解放后。

C.《午门忆旧》虽为散文,却更接近宋代的笔记。

D.《午门忆旧》更多的展现了午门建筑的风俗、掌故,不追求抒情效果。 25、“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A.贾平凹 B.沈从文 C.汪曾祺 D.周作人 26、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是____。

A.《商州又录》 B.《我与地坛》 C.《灵魂的声音》 D.《更衣记》

27、《商州又录》借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其中季节变化的顺序大致是____。 A.春――夏――秋――冬 B.冬――春―――秋――夏 C.冬――春―-夏――秋 D.冬――夏――春――秋 28、下列作品,不属于史铁生创作的是____。

A.《命若琴弦》 B.《游戏、平等、墓地》 C.《我与地坛》 D.《公寓生活记趣》

29、“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沉,也没有他的脚印”(《商州又录》)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夸张

30、《思维的乐趣》中,被称为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的人是____。 A.张承志 B.史铁生 C.尼采 D.罗素

三、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散文诗集《野草》,下列说法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野草是生命的象征,鲁迅借此题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哲学。

B.《死火》表现了冰与火的交融,冷与热的叠加,是鲁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 C.《影的告别》中连续用四个“然而”,表达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 D.《腊叶》中将死与生并置,可以看作鲁迅的遗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长妈妈”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质朴善良,但也有繁琐,粗俗的一面。 B.《灯下漫笔》先在《莽原》发表后,收入杂文集《坟》。

C.《女吊》中对女吊的正面描写很少。

D.《影的告别》在构思上以物喻人,展示了死亡的生命哲学。 3、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A.《女吊》 B.《水里的东西》 C.《放猖》 D.《三竿两竿》 4、有关《苦雨》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反映了五四落潮时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使用了“书信体”。

C.文章的后半部分显示出了淡淡的哀愁。

D.所用材料一般是不入诗文的,而作者却能写出味道来。 5、关于《女吊》和《水里的东西》,正确的说法有____。 A.两篇文章都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

B.《女吊》写出吊死鬼的“讨替代”,不及河水鬼可爱。 C.《女吊》中对“女吊”的描绘是浓墨重彩。

D.《水里的东西》的结尾,违背了《伊索寓言》的写法。 6、关于《灯下漫笔》,比较正确的理解是____。

A.“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本句是从作者自身兑换银元的心态,想到整个民族的心态。

B.“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时太阳何时死亡呢?我和你都逃亡!”

C.“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明的实质的认识。

D.“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本句是全文的高潮。 7、《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影子明哲保身,不愿见光明。 B.反抗黑暗自然被黑暗所不容。 C.影子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中,都将消失。 D.影子惧怕黑暗,又不喜欢光明。 8、关于《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性格的描写,正确的分析有____。 A.絮叨 B.粗俗 C.愚昧 D.心善

9、周作人《鬼的生长》后半部分大量抄写《乩乱日记》,出现的部分人物有____。

A.杏宝 B.鼎宝 C.寿春叔祖 D.康节公

10、林语堂《忆狗肉将军》的艺术特点主要有____。

A.全篇皆用反语,追求幽默的效果。 B.多有“欧化”句法。 C.显出活泼、俏丽和富有讽刺性的特征。 D.语言平淡,淡中有味。 11、关于废名的《放猖》,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放猖》与《女吊》、《水里的东西》均取材于“鬼物”。 B.《放猖》主要描绘了放娼的整个过程,呈现出纯粹的写实风格。 C.文章结尾提到了“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是一处败笔。 D.《放猖》刻意写作,而《三竿两竿》则属于不经意为文。 12、关于郁达夫游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将较多精力转向游记的创作。 B.《雁荡山的秋月》在艺术上以情韵、意境、个性见长。

C.《雁荡山的秋月》将叙事、写景、抒情很好的杂糅起来,形成了隽美、清丽、秀逸的特征。 D.《雁荡山的秋月》中混用了些许的文言字句,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作品的可读性。 13、何其芳的《独语》有相当多的想象成份,下列人物属于这种想象的有____。 A.维特 B.阮籍 C.陶渊明 D.庾信 14、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沈从文《烛虚》旨在表现“美丽的人生哲学”。 B.《独语》在运用语言方面存在好用修饰语的毛病。

C.《更衣记》描述了自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服饰与文化间的关联。 D.《潜渊》在写法上处处采用第一人称,追求“有我之境”。 15、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创作的散文有____。

A.《烛虚·五》 B.《潜渊》 C.《看虹录》 D.《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16、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月下老人祠下》着重表达了一种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B.《儿女》表达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语言质朴。 C.《三竿两竿》以纯粹的写实见长。

D.《忆狗肉将军》在艺术上以幽默、讽刺为主要特征。

17、下列作品中,属于抒情散文的是____。

A.《寒风吹彻》 B.《商州又录》 C.《我与地坛》 D.《烛虚·五》 18、下列作品中均选自《湘行散记》的是____。 A.《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B.《鸭罺围的夜》 C.《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D.《边城》 19、下列作品属于郁达夫创作的散文有____。

A.《雁荡山的秋月》 B.《沉沦》 C.《钓台的春昼》 D.《迟桂花》 20、下列关于《更衣记》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是张爱玲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散文。 B.对自满清以来三百年的中国服饰作了一个回顾。

C.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服饰的变迁、文化氛围及社会心理均作了一定的描绘。 D.艺术上表现了取喻和用词的准确与灵动。 21、巴金在《十年一梦》中将自己看作____。

A.历史的受害者 B.有责任的文化英雄 C.奴在心者 D.奴在身者 22、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用处是____。

A.斩首示众之地。 B.举行大典,皇上登上城楼接见外国使节。 C.献俘。 D.举行廷杖。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隐身衣》在叙述方式上采取走出事态的平静手法,获得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B.《十年一梦》流露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反省。

C.《独语》在叙述上关注个人内心世界,较多采用冥想式文字。 D.《午门忆旧》在叙述上较多采用闲谈的态度和手法。 24、关于《商州又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商州又录》是贾平凹以商州为题材,创作的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散文。 B.大致以季节为线索连贯全文。 C.艺术上以描写意境见长。 D.作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25、下列作品,采用了反讽手法和语言的是____。

A.《忆狗肉将军》 B.《大地上的声音 》 C.《思维的乐趣 》 D.《十年一梦》

26、《我与地坛》中,被“我”回忆和想象的人有____。 A.一对老人 B.一个女孩 C.一个女工程师 D.唱歌的小伙 27、《我与地坛》对下列____几组生存悖论进行了思索与探求。 A.健康与残疾 B.幸运与不幸 C.生与死 D.苦难与救赎 28、下列作家,属于20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的是____。 A.汪曾祺 B.史铁生 C.贾平凹 D.王小波 29、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A.《我与地坛》中,“地坛”具有极强的象征性。

B.《灵魂的声音》是一篇议论性的随笔,文笔犀利,有尖锐的批判性。 C.王小波的大部分文章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大地上的事情》关注的是易被人忽略的事物。

30、《寒风吹彻》中,“我”坐在炉边回忆到的人和事有____。 A.寒夜的经历 B.冻死的陌生人 C.姑妈的死亡 D.抵御寒冬的母亲 四、阅读与分析(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要求:结合文本抓住知识点作答。文字通顺,逻辑清楚。 1、阅读教材中《死火》全文,然后对以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作者为什么将描写“(死)火”置于“冰”(冰山、冰天、冻云、冰谷等)的背景下?

②作者怎样描写“死火”的形象?有些反常、反常规的想象与描写的语句,传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独特体验与思维?

③对于“死火”生存的两难困境:不动就将“冻灭”,跳出继续燃烧仍不免“烧完”,以及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你是怎样理解的?

2、《秋夜》作于1924年,是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第一篇,阅读作品,分析《秋夜》全文。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

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着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杆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厅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目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每间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铁合金厂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猩红色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笔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3、阅读何其芳的《独语》,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的理解? 4、结合张爱玲的《更衣记》,分析下列语句: ——极其宽大的衣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

——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得叮当,象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d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