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4-04-27 18: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 1 2、引用标准 ........................................................................................................................... 1 3、作业准备 ........................................................................................................................... 1 4、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和要求 ........................................................................................... 2 4.1 作业流程图 .................................................................................................................. 2 4.2 作业方法及要求 .......................................................................................................... 2 5、 质量标准及检验 ........................................................................................................... 12 6、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 14 7、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要求 ........................................................................................... 16 7.1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 16 7.2 环保要求 .................................................................................................................... 18 8、 应急预案 ....................................................................................................................... 18 8.1 目的 ............................................................................................................................ 18 8.2 范围 ............................................................................................................................ 18 8.3 职责 ............................................................................................................................ 18 8.4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 19 8.5 应急准备 .................................................................................................................... 19 8.6 应急响应 .................................................................................................................... 19 8.7 应急组织机构 ............................................................................................................ 21 附表一:毛竹跨越架搭设工器具表 ................................................................................... 23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架空送电线路工程跨越的公路、通迅线、10kV及其以下电力线搭设毛竹跨越架作业。

2、引用标准

?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5106-1999)

?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 《10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153‐2006)

? 《1000kV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163‐2007); ?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 ?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国家电网基建

〔2011〕1758号)

? 本标段线路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交底文件、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等; ? 交叉跨越现场实际勘测数据;

? 本公司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程序文件

3、作业准备

1) 作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2) 跨越所用工器具的准备完毕。

3) 跨越架搭设应事先做好技术测量工作。 4) 对现场影响跨越架搭设施工的障碍物清理完毕。

5) 组织全部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作业标准及相关《规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已完成。

6) 跨越网搭设应准备施工警示牌。 7) 保证搭设跨越网的通讯畅通。

1

4、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和要求

4.1 作业流程图

现场调查架体有关参数、尺寸的确定现场放样确定准确位置搭设架体封顶、绑扎羊角打临时拉线打拉线、封网拆除跨越架架线施工完毕清理现场图4-1 作业流程图

4.2 作业方法及要求

4.2.1各种被跨越物适用的跨越型式

(1)对于380V电力线可采用停电后降线落地处理;若长时间停电困难,可搭设跨越架或采用相应规格的电缆线过渡(电缆线应埋入地下)。

(2)对电缆通讯线,事先必须征得业主同意后应尽量降到地面,并要有保护通讯电缆措施;无法降落的应搭设跨越架。

(3)在被跨越线路采取降线措施时,对降落段两端要做好补强措施,并在降落段内设安全警示围栏并且专人看守,控制人员进入降落区,降线后,被跨越线路对地面的距离必须≥5.5米。

2

(4)对所跨10kV电力线、公路(包括土大路)、三级以上通讯线、光缆必须搭设双排及以上跨越架(10kV不少于4排)。

(5)对所跨车流量大的主要公路须搭设跨越架,施工前应取得公路有关部门同意,施工时争取配合;对所跨一般乡村小道,行车量很小,可不搭设跨越架,但必须在施工两端各不小于100米处设安全标志并有专人监护,放线时做好保护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6)各类公路跨越架搭设好后必须测量架体与路边和封顶与路面的安全距离并记录。

4.2.2材料选择及要求

(1)竹的选材:要求生长期四至六年的粗壮毛竹,三年以下和七年以上的不宜使用,青嫩、枯脆、有麻斑或虫蛀及裂缝超过一节均不准使用。

(2)绑扎材料:一般采用10号软性铁丝、黑白铁丝均可使用。

(3)跨越架毛竹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当小头直径在60~90mm之间时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4.2.3跨越架相关参数的确定和要求

(1)每处跨越架搭设前,应用经纬仪测量被跨物的长、宽、高及与新建线路的交叉角,再结合有关要求,计算出架子的有关尺寸,然后现场放样,准确定出各立杆的位置并打好标志桩。跨越架长、高及距离被跨越线路排间宽的确定如下(以双排为例):

B α ≥2m L D ≥2m 被跨线路

跨越架 新建线路两边线 图4-2 跨越架参数示意图

3

图4-3跨越架参数示意图

越架长度:L=(D+4)/sinα(米)

其中:D:新建线路两边线间的水平距离(米); α:新建线路与被跨线路的交叉角。

I.

距离被跨越线路排间有效宽度:B=b+2a+2V(米);当为多排时,计算整体

H h1 h2+0.5 10kV电力线 宽度时,还需加上其余排间距总和,跨越架的排数及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分别按表4-1和表4-2确定。

其中:b:被跨线路的宽度(米);

a:架与带电体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米); V:风偏值(米),根据被跨越线路参数来进行计算。 II.

高度H= h1 + h2(米)

其中:h1:被跨物的高度(米);

h2:架顶与被跨物的最小安全距离(米)。 (2)立杆纵面排数见下表4-1:

表4-1

带电线路及障碍物名称 通讯线、一般石子及土大路、一般小建筑等障碍物。 低压线、一般公路、平房等障碍物。 一、二级公路、10kV 1排 不少于2排 不少于4排 立杆纵面总排数 4

(3)排间距由跨越架的高度而定,排间距与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一般规定见下表4-2:

表4-2

项目 立杆间距 跨越架高度 15m以下 1.2 15m以上 1.2 0.75 3.5 3.0 大横杆间距 小横杆间距 排间距 注:如现场地形复杂或受限时,跨越架应按现场情况确定排间距(注:排间距为每排之间的距离)。

4.2.4跨越架搭设要求

1) 立杆深度:均应垂直埋入坑内,立杆坑底应夯实,埋深不得小于0.5m,且大头朝

下,回填后夯实。如遇松土或无法挖洞的现场立杆根部应绑扎扫地杆。 2) 立杆接长:立杆与大横杆应错开搭接,采用有效毛竹根接梢的办法,接足有效部

位不小于1.8m,绑扣不得少于四道,绑扎牢靠,立杆接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5%。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 3) 斜拉杆的接长和设置:选用一顺弯的毛竹根接梢,接足有效部位1.8m,绑扣不得

少于四道,斜拉杆与立杆的角度不得大于45°~60°,斜拉杆应埋入土中大于0.3m,不能埋入土中的应和立杆根部交接处绑扎,纵向间距每隔5~6根立杆设不同方向一组,严禁三步以上不设斜拉杆,外抛斜拉杆应选择粗壮毛竹,竖直埋入土中大于0.3m,用力压倒搭设应绑扎的部位根部夯实。

4) 绑扎要求:首先将10号铁丝剪断加工成形后再进行绑扎,严禁圆圈长铁丝带上跨

越架。大、小横杆和斜拉杆都应绑扎在立杆上,如材料弯曲斜拉杆无法绑扎在立杆上时,可绑在大横杆上,交合处都应绑扎。绑扎绞紧一般采用12号圆钢作小绞棍,绞紧时不能用力过猛而绞断铁丝,一旦发现铁丝被绞断应重新绑扎,切不能留后患。

5) 封顶要求:为了尽量减少送电线路的磨损,放线时能顺利通过封顶大横杆,应选

用干燥粗壮毛竹双根绑扎,受力部位绑扎应不少于三根。10kV高压线封顶应每根

5

立杆处选用优质毛竹1~2根为小横杆,封顶平面每隔500mm设大横杆一根,绑扎在小横杆(连接杆)上,封顶大横杆绝对不准许毛竹弯头向上,防止卡线而造成各种事故发生,封顶完毕后还应在四角设“羊角”。立杆毛竹伸出封顶面的应锯掉,防止挂卡导线。 4.2.5跨越架拉线设置

1) 当跨越架搭设到四步高时必须带好拉线后方可接高。

2) 对于15米以下跨越架搭设采用≥φ6mm钢丝绳设外拉线,连接点采用≥φ32×

1.3m钻桩(配挡土地锚)。

3) 对于15米以上跨越架搭设采用≥φ8mm钢丝绳设外拉线,连接点采用≥φ32×

1.5m钻桩(配挡土地锚)。

4) 搭设10kV电力线跨越架应每隔5~6m设一根拉线,并绑扎在架身内侧大横杆、立

杆交合处,必要时立杆、大横杆交合处应补充相应毛竹呈“十”字形布置。 5) 对于10m以上的跨越架应设不少2层的拉线。

6) 跨越架的四角应设外拉线,未完工的高层跨越架每天休工前必须带好临时拉线,

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4.2.6跨越架搭设与拆除作业操作程序

1) 搭设应由下而上,立杆要大头竖直朝下并夯实后再进行绑扎,大横杆应设在被跨

越物立杆的外侧,工具材料、操作人员都必须在大横杆的外侧,高压线搭设跨越架时要专人监护,传递毛竹不能接触带电线路及被跨越物。

2) 拆除时应先上后下,拆除前应检查薄弱环节,加固后先拆除封顶大横杆、连接杆、

扳线联侧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斜拉杆和立杆时,做到一步一清,严禁个人分段或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跨越架整体推倒或推倒拆除。 4.2.7各种跨越架与被跨越物最小安全距离如下表4-3

表4-3

被跨越物名称 房 屋 跨越架部位 与架面水平距离 至屋沿边0.5m 至轨中心3.0m 至路边0.6m 0.6m 铁 路 公 路 通讯线 6

与架顶杆垂直距离 至屋顶1.5m 至轨顶6.5m 至路面5.5m 1.0m 备注:跨越多排轨路、宽面公路时及房屋不能封顶,应增加顶高度。

4.2.8绝缘工具有效长度不小于下表4-4:

表4-4

项 目 带电体电压等级 ≤10kV 0.7 0.4 35kV 0.9 0.6 63kV 1.0 0.7 110kV 1.3 1.0 绝缘操作杆(m) 绝缘承力工具、绳索(m) 注:传递用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应按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考虑。 4.2.9停电搭设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不停电搭设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的要求

1) 停电搭设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

a) 跨越架的长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m,跨越10kV电力线时,应使用绝缘

尼龙绳(网)封顶。

b) 联系停电的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按供电部门的要求办好一切手续,严禁采用

口头或约时方式进行停电、送电。

c) 停电作业现场工作负责人,在未接到停电命令之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

在接到停电命令之后,应先验电,线路验电要逐相进行,要用合格的同电压等级的验电器。确认线路无电后,再在被跨越电力线路两端作业范围内挂接地线。挂接地线的顺序应先挂接地端,后挂导线端,同时使三相短路,拆除时与此顺序相反。

d) 接地线材料应用多丝软铜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接地体可用杆塔接地装

置或可靠接地体。在同一杆塔上有多回电力线时挂接地线应先下层后上层,先低压后高压。挂接地线时应戴绝缘手套和持绝缘棒操作。验电与挂接地线时,均要设安全监护人。

e) 有些电力线长时间停电确有困难时,可采用“日停夜送”的方法。因此,此类

跨越架虽然在停电时搭设,停电时跨越。但也为带电跨越架,架子牢固且带电

7

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安规》中的规定。

f) 被跨的带电线路在施工期间,其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退出运行,发生故障时严

禁强行送电,此项工作必须在联系跨越时与供电部门确定下来。

g) 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时,跨越架与被跨越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在

考虑施工期间的最大风偏后不得小于下表4-5。

表4-5

被跨越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跨越架部位 架面与导线水平距离,m 无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导线的垂直距离,m 有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导线的垂直距离,m 2) 不停电搭设跨越架,不停电跨越

a) 不停电跨越架的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安规》中的有关规定。

b) 绝缘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绝缘性能检查,包括封顶尼龙绳、尼龙网及牵网绳、

吊绳等。绝缘材料外观有断股、脏污及受潮时不得使用。潮湿的绝缘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后方准使用。

c) 被跨的带电线路在施工期间,其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退出运行,发生故障时严

禁强行送电,此项工作必须在联系跨越时与供电部门确定下来。

d) 不停电搭架,上下传递物件时,必须用绝缘绳系牢吊送。用尼龙绳与尼龙网封

顶时,严禁抛甩传递,应采用绝缘绳传递或引渡,绝缘绳要求无极设置,即成环形循环。

e) 作业人员不得在不停电架身内侧上下及作业,并禁止在封顶上通过。 f) 不停电搭设跨越架,不停电跨越作业时,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如下表4-6。

8

≤10kV 35KV 66KV~110kV 2.0 2.0 1.0 1.5 1.5 0.5 1.5 1.5 0.5

表4-6

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与带电体距离(m) 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m) 4.2.10各种跨越架示意图

1) 第一类:单排跨越架示意图,如图3-4-4;适用于跨越通讯线、一般石子及土大路、

一般小建筑等障碍物。

新建线路导线 ≤1.2m ≤10kV 1.7 2.0 35kV 2.0 3.5 110kV 2.5 4.0 羊角 封顶毛竹3层 剪刀斜撑 立杆 大横杆 支杆斜撑 ≥0.3m ≥0.3m ≥0.5m 图4-4 单排跨越架示意图

2) 第二类:4排以下跨越架示意图,如图4-5。

a) 适用于跨越380V及以下低压线、一般公路、一般民房等障碍物;

b) 跨越一般公路、一般民房及非带电体等障碍物与架面水平距离和与封顶杆垂直

距参照表4-3、4-5、4-6执行;跨越电力线路停电搭设跨越架带电跨越与带电

9

搭设跨越架及跨越施工与带电体相关安全距离见下表4-7:

表4-7

被跨越线路电压等级 ≤380V 停电搭设 带电搭设 ≥b=2.5 / 1.5 ≥B=1.5 ≥B=2.0 0.5 ≥1.5 0.5m 备注 搭设时被跨越带电体与架面水平距离L(mm) ≥B+V=2.0 搭设时被跨越带电体与封顶杆(网)垂直距离H(m) 有地线 无地线 380V线路风偏最大按与架体下平面垂直距离(m)A 风偏值V(m) 规程要求架面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B(m) 新建线路导线 H A ≤0.75m L 0.5m考虑 ≥2.0 羊角 封顶毛竹3层 剪刀斜撑 立杆 ≤1.2m 封顶大横杆 φ6mm钢丝绳拉线 大横杆 小横杆 拉线对地夹角≤45 ≥0.5m ≥0.3m 3m 3m φ32×1.3m钻桩 图4-5 4排以下跨越架示意图 3) 第三类:总排数在4~8排跨越架示意图,如图4-6。 适用于跨越一级公路、10kV高压线路;

a) 架体搭设高度在15米以下,立杆纵面排数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

10

b) 跨越一级公路、非带电体等障碍物与架面水平距离和与封顶杆垂直距参照表

4-3、4-5、4-6执行;当跨越电力线路停电搭设跨越架并带电跨越与带电搭设跨越架及跨越施工时,与带电体相关安全距离见下表4-8。

新建线路导线 ≥0.3m ≥0.5m A ≥H L 安全绝缘绳和绝缘网封顶 φ6mm钢丝绳拉线 ≤1.2m 3.5m 拉线对地夹角≤45 ≤1.2m φ32×1.3m钻桩 图4-6总排数在4~8排跨越架示意图

表4-8

被跨越线路 电压等级 搭设时被跨越带电体与架面水平距离L(mm) 搭设时被跨越带电体与封顶杆(网)垂直距离H(m) 有地线 无地线 ≥B 10kV 停电 搭设 ≥B+V ≥0.5 ≥1.5 ≥B ≥B 带电 搭设 ≥B 停电 搭设 ≥B+V 35kV 带电 搭设 ≥B 63~110kV 停电 搭设 ≥B+V 带电 搭设 ≥B ≥0.5 ≥1.5 ≥B ≥B ≥1.0 ≥2.0 ≥B 与架体下平面垂直 距离A(m) 风偏值V(m) 根据跨越位置、交叉角、档距、电压等级和导线型号,在搭设前由技术人员测算后在相关跨越技术资料内给出。 11

规程要求架面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B(m) ≥1.5 ≥2.0 ≥1.5 ≥3.5 ≥2.0 ≥4.0

5、 质量标准及检验

5.5.1各类跨越架相关工器具及材料检验、安全距离、技术参数及检验标准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及本作业标准内:表3-4-3、表3-4-5、表3-4-6、表3-4-7、表3-4-8、表3-4-9。

5.5.2跨越架在搭设完成后,其检验按下表进行:

重要跨越架检查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 编号:SGXX-001 施工单位名称 搭设位置 序号 1 验收内容 跨越架搭设和拆除的施工技术方案应通过审批 1、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60mm-8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2、毛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60mm-9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3、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48mm-51mm的钢管 立杆间距:钢管≤2m、木杆≤1.5m,毛竹≤1.2m,大横杆≤1.2m,小横杆钢管≤1.5m、木杆≤1m,毛竹≤0.75m,横杆及立杆垂直搭设 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3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根,再绑第3根,不得一扣绑3根 钢管立杆底部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并绑扫地杆 木杆、毛竹竖于地面的架杆埋深不小于0.5m,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松土或无法挖坑应绑扫地杆 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支杆或拉线 拉线的挂点或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 跨越架(被跨越) 搭设高度(m) 验收结果 备注 现场安全监护: 2 3 4 5 6 7 8 9 10 钢管跨越架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 顶层跨越处必须可靠封网,跨越架宽度及两侧装设的“羊角” 符合规范要求,能防止导线掉落运行线路 12

11 12 13 14 15 16 跨越架两端必须悬挂警示牌 跨越架1.5m以下应有红白相间的安全警示带 靠近电力线以上部分严禁使用铁丝绑扎(使用绝缘绳) 搭设跨越架的架杆应保持干燥,防止感应电压伤人 拉线用地锚埋深应满足要求 跨越架的搭设和拆除现场必须有安全监护人 施工单位验收意见: 签字: 日期: 监理单位验收意见: 签字: 日期:

13

6、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序工序 号 作业内容 可能产生的后果 固有风险评定 D1 项目动态风险评定 固有风险级别 预控措施 动态调整系数K 调整后风险值D2 动态风险级别 项目补充控制措施 危险因素 一般跨越跨越1 架搭作业 设和拆除 人员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倒塌、其倒跨越架、交通他伤害 事故、恶劣天气 54 2 ⑴编制作业指导书,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进行施工。 ⑵跨越架的立杆应垂直、埋深不应小于50cm,跨越架的支杆埋深不得小于30cm,水田松土等搭跨越架应设置扫地杆。 ⑶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 根立杆应设剪刀撑杆、支杆或拉线,确保跨越架整体结构的稳定。 ⑷应悬挂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搭设、验收标志牌。 ⑸跨越架搭设完应打临时拉线,拉线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 ⑹当拆跨越架的撑杆时,需要在原撑杆的位置绑手溜绳,避免因撑杆撤掉后跨越架整片倒落。 ⑺拆除跨越架时应保留最下层的撑杆,待横杆都拆除后,14

0.82 66 2 ⑴搭设、拆除期间设专人安全监护 ⑵验收合格后,挂设可夜间反光效果的安全警示牌 ⑶在道路前后方设置慢行标志并有专人看护提示过往车辆 ⑷留意有无恶劣天气等,及时进行加固措施,恶劣天气过后检查并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利用支撑杆放倒立杆,做好现场安全监护。 ⑻拆跨越架时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架片、架杆应有人传递或绳索吊送,不得抛扔。 ⑼拆跨越架严禁将跨越架整体推倒。 ⑴搭设、拆除期间设专人安全监护 ⑵验收合格后,挂设可夜间反光效果的安全警示牌 ⑶在道路前后方设置慢行标志并有专人看护提示过往车辆 ⑷留意有无恶劣天气等,及时进行加固措施,恶劣天气过后检查并再次验收合格后 方可继续使用 ⑸做好跨越架的接地及避雷措施 2 跨越二级及以上公路等特殊跨越架搭设和拆除 感应电、倒跨越架、交通事故、恶劣天气 倒塌、物体打击 135 3 ⑴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⑵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⑶跨越架的施工搭设和拆除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 工。 ⑷安装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0.90 150 3 15

7、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要求

7.1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电气知识、有一定的操作水平,并熟悉触电急救知识,遇

到电气伤害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2) 施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组织人员学习新安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5009.2-2004);考试合格并提供相应的施工资质证书确认后方准上岗。

3) 施工前根据复测的交叉角度、被跨物对地高度、导线边线间宽度、地形情况,确

定跨越架位置,并用木桩作标志。

4)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高空作业必须打好安全带,每处

作业点均应设安全监护人,并穿红马甲。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在作业区设警界绳、警示牌。

5) 跨越架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打好拉线(严禁架体无拉线过夜),

防止大风刮倒架体。

6) 跨越架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m。

7) 各种跨越架搭设施工完毕后,应在其顶部预留尼龙绳,以备翻导引绳或地线用,

同时,需有队专职安环员或项目部专职安环员检查验收,对安全距离、跨越架体、拉线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签字认可,挂上“合格”标牌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 施工时现场应设安全监护人,必要进应邀请被跨越物所属相关单位进行现场监护,

并按《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的7.1.1、7.1.2、7.1.3、7.1.4等条款和被跨越物相关行业规定等严格执行。

9) 各类跨越架在搭设完成后应设“严禁攀登”等相关标志。公路跨越架应设立交通

安全标志;电力线跨越架应在架体醒目位置挂上“高压有电,严禁攀登”等标志牌,并设专人看守。

10) 注意天气情况,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架

体如保留时间过长,再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各部位有无缺损件,合格后

16

方可再次使用。

11) 搭设电力线路跨越架安全要求

a) 临近带电体作业时,上下传递物体必须使用绝缘绳索,作业安全过程必须有专

人监护。

b) 停电搭设及拆除跨越架,都应严格按照《安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停电申请、

审批和操作手续,不得口头进行停、送电,未接到停电通知,任何人不得接近带电体;接到停电通知后,方可进行验电、接地等工作,并需有专人监护。被跨越线路必须两端同时接地,以防倒送电伤人。挂接地线时,先挂接地端,后挂导线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c) 不停电搭设及拆除跨越架,应选择天气晴朗时工作,雷、雨及浓雾、大风天气

严禁施工。拉线及留绳要用绝缘尼龙绳,所有物品应用绝缘绳上、下接送,严禁随意抛扔。

d) 施工人员攀爬带电跨越架,严禁从跨越架内侧上下。

e) 电力线的跨越架搭设好后,应在其顶部预留绝缘尼龙绳,以备翻导引绳或地线

用,引渡或牵引的过程中,架体上下不得有人。跨越架在牵放线过程中,架体上不得有人。

f) 停电搭设跨越架完毕后,现场负责人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合格后待

施工人员至安全地带方可拆除接地线并通知送电。接地线一经拆除即视为处于带电状态,任何人不得进入带电危险区。

12) 搭设公路跨越架安全要求

a) 搭设跨越架时需与公路部门联系,并请交警现场配合,听从交警现场的指挥。 b) 施工时在跨越处公路前后各500米处设置标志牌,要求通行车辆限速行驶(每

小时不超过40公里)。

c) 跨越架搭设完成后,应在架体上刷红白漆。

d) 公路越架搭好后每天需对架顶对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进行监测,若不符合公路

部门要求的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立即调整。

17

7.2 环保要求

a) 合理利用施工场地,尽量减少作业占地面积,以减少对树木、植物的损害。 b) 施工后,废铁丝、坏毛竹等遗弃物应妥善收集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做到工完

料尽场地清。

c) 开挖或打入铁桩、钻桩时,辩识地下有无光缆、电缆等管线埋设,注意避让。

7.3 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5009·2-2004)、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及规程和要求执行。

8、 应急预案

8.1 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伤亡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8.2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施工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项目部和施工队驻地、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等紧急情况。

8.3 职责

1)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是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响应的现场指挥机构;

2) 综合部、安监部负责对全体员工紧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3) 工程部、材料站负责应急物资、工具、设备的配备。 4) 应急情况时,指挥机构分工职责如下:

a) 项目经理负责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响应的总体决策和指挥; b) 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指挥协调;

c) 急救组:(由具有紧急救护资质的人员负责),负责组织组员对伤者进行紧急救

护,及时抢救伤员,并与外援急救力量120急救中心联络,送往就近医院;

18

8.4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8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中暑 坍塌 高处坠落 高处摔跌 物体打击 触电 交通安全事故 可能造成的伤害 人员死亡 多数人身伤亡 人身伤亡 人身重伤 人身伤亡 人身伤亡 人员伤亡 8.5 应急准备

1)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任副组长,

组员由安监部、工程部、综合部等部门人员组成。

2) 项目部负责健全包括所在地政府、派出所、医院等单位以及公司、送电分公司相

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联络信息表,保证能及时获取相关资讯。 3) 应急车辆为项目部配备的工程车;

4) 对员工进行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5) 施工现场、驻地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

a) 担架;

b) 医药箱,根据应急事件配备必备的应急药品,如:医药纱布,消毒消炎药品,

防暑药品等等;

6) 现场急救组人员确定

a) 现场安全监护人为第一应急人,必须经过紧急救护培训并有资质; b) 现场安全监护人必须有信息联络表,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及时与外部联系; c) 同一作业组人员及时加入急救组参加应急响应; 8.6 应急响应 8.6.1中暑

(1)随从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人员帮助。

(2)随从人员立即把中暑人员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躺,松开衣服,用冷水给其降温,并给其服下防中暑药品;

19

(3)安全监护人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汇报,并把中暑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救治、休养。 8.6.2坍塌

(1)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2)同组人员一面组织人员采取措施防止坍塌范围扩大,一面把埋在土中的人员救出;

(3)对救出的伤者,检查是否有意识,如没有意识,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跳,否则,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4)对呼吸、心跳正常的伤者,检查是否存在骨折,如出现骨折,应进行骨折固定,万万不可随意拉抱或翻身,以防断骨割断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5)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

(6)用临时担架将伤者抬到急救车辆能到达的路口,及时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8.6.3高处坠落

(1)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2)对坠落人员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意识,如没有意识,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跳,否则,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伤者伤口流血,应给其立即按压伤口止血,用现场医疗物品包扎。如出现骨折,应进行骨折固定,万万不可随意拉抱或翻身,以防断骨割断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求得120急救中心援助; (4)用临时担架将伤者抬到急救车辆能到达的路口; (5)及时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治疗; 8.6.4 高处摔跌

(1)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2)对伤员进行检查,如出现骨折,应进行骨折固定,万万不可随意拉抱或翻身,以防断骨割断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用临时担架将伤者抬到急救车辆能到达的路口;

20

(4)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用车辆把伤者送到就近医院治疗; 8.6.5物体打击

(1)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2)急救组对受伤人员伤口进行止血包扎;

(3)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求得120急救中心援助;

(4)用临时担架将伤者抬到急救车辆能到达的路口;及时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治疗; 8.6.6触电

(1)立即将伤员从带电体隔离;

(2)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3)救护组对触电人员进行检查,如触电人员已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直至触电人员苏醒;

(4)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把触电人员送到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8.6.7交通安全事故

(1)乘车人员应大声呼救,求得相关方人员帮助;

(2)对救出的伤者,检查是否有意识,如没有意识,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跳,否则,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正常的伤者,检查是否存在骨折,如出现骨折,应进行骨折固定,万万不可随意拉抱或翻身,以防断骨割断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4)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和外部联系;拨打“120、122” (5)及时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8.7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形成职责明确,信息通畅、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8.7.1应急指挥部 组长: 副组长: 指挥小组成员:

21

8.7.2应急指挥部人员通讯录

火警:119 匪警:110 救护:120 气象:12121 交通事故:122 查询:114

地址: 电话:

地址: 电话: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部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22

附表一:毛竹跨越架搭设工器具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名 称 毛竹 羊角毛竹 拉线钢丝绳 拉线钢丝绳 锦纶绳 绝缘尼龙网 铁 丝 钻 桩 钻 桩 元宝卡 卸扣 验电器 接地线 规 格 φ100×8m φ80×4m φ6mm φ8mm φ14 4×6m #10 φ32×1.5m φ36×1.8m Y-6/Y-8 DG-3T 单位 根 根 根 未列出的根 根 工器具及材料规格和表内所封网用 封网用 根据架类计算 拉线用,配挡土地锚 拉线用,配挡土地锚 数量 备 注 张 有工器具公斤 及材料数根 量根据所根 只 搭设毛竹架类别和具体现场只 情况确定 只 带电搭设可不需要 组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f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