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河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09 03: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1.项目来源

甘肃陇东蕴藏着储量丰富的资源,其中探明油气总资源量近41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其中石油地质储量16.2亿吨,2009年原油产量为313.26万吨。庆阳市计划境内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到“十一五”末达到500万吨,“十二五”末达到1000万吨。为了实现原油就地加工转化,已实施庆阳石化300万吨炼化搬迁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占地951亩,是庆阳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包括新建3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含催化干气、PSA)、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30万吨/年气体分流装置、4万吨/年MTBE装置、10万吨/年聚丙烯套装置、60万吨/年烃重组装置、2700吨/年硫磺回收装置等九套生产装置。庆阳石化炼化厂已于2010年8月建成投产,为了保证原油炼化厂满负荷运行,决定实施从西一联向西二联输送原油项目。

根据《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设计》,庆阳石化公司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道工程位于庆城县熊家庙乡花园村与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之间,穿越河段位于王家湾水库上游,穿越断面距离王家湾水库大坝约0.2km,属黄河流域泾河水系马莲河支流,受长庆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委托,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推求出符合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的设计流量、流速、洪水位,并推求出河床一般冲刷净深度,为铺设管道提供详细准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对于输油管道安全及河道行洪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概述 1.1.1工程简介

庆化搬迁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工程,起点位于庆城县驿马镇,终点位于西峰区董志镇西二联输油站,全长42.58km,穿越河流、冲沟4处,穿越公路2处,穿越西长凤高速公路1处,桁架跨越1处,线路截断阀室一座,45t推力支墩27个,三桩345个。

庆化搬迁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由长庆建工第一施工项目部承建。 1.1.2 地质概况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施工总长度42.58km。穿越地段属黄土沟壑、砂岩冲沟地貌,地表覆盖第四系黄土,土层较厚,土质较为疏松,植被较差,地形陡峭,易产生水土流失。穿越断面冲沟呈U型河沟,穿越河床宽126m,主槽设计挖深3.5m,混凝土稳管15.0m,两岸陡峭起伏,山坡最陡处为近60o的黄土斜坡,管沟开挖成型较困难,有乡间小道可通至穿越断面。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1.1.3建设项目规模

米家川河段穿越管沟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方式开挖,管沟形状为梯形,上口宽5m,下底宽0.8m,沟高3.5m;穿越段沿河床穿越管线长度125m,输油管线规格为L360—323.9×7.1环氧粉末加强级防腐钢管;在米家川西岸碾压形成一个400m2施工场地,用于焊管和布管施工;穿越处西岸临时修建一条8m×1km施工便道;在穿越断面上游10m及下游10m处各围堰筑坝截流,上游围堰长16m,下游围堰长14m,围堰土坝高出水面1.0m,坝顶宽2m,迎水面边坡比1:1.5,柔性防渗层采用彩条布铺垫,尼龙袋装砂土护壁,内填粘土夯实,用φ0.1×4m木桩加固堰体并护脚,西岸设置导流管;堰内管道施工作业带长16m ,宽4m,作业带两边用木桩固定沙袋,黄土填充压实。 1.2评价依据

为适应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加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江河防洪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导则》进行编制,防洪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跨越水域江河湖泊的输水、油、气等管道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规定和所跨越水域的防洪要求确定,从洪水期冲刷较剧烈的水域、江河湖泊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

工程开发与建设应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通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在河道(包括河滩地、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道路、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各类建设项目工程,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它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蓄滞洪区、行洪区内建设项目还应符合《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5)《甘肃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计划委员会,1997年4月1日)。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1.2.2技术规范及标准

⑴《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一2002); ⑵《防洪标准》(GB50201-94);

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⑷《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DJ22-79); 1.2.3相关文件及技术报告

⑴《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设计》(长庆油田分公司建设工程处)。

⑵《庆化搬迁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米家川河流穿越

施工方案》(长庆油田分公司建设工程处第一施工项目部华庆项目组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我局接受项目委托后,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相关的勘察测绘,测量穿越处横断面及穿越处河段的纵断面,收集评价区域的水文、气象、地质及工程可研与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导则》(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要求,编制本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输油管埋设于河道断面淤积松散层中,为确保安全,主槽最大埋深应不小于穿越断面瞬时最大冲刷深度,穿越断面瞬时最大冲刷深度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工程残留物,对主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5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河槽管沟利用原河床质直接回填夯实,岸坡管沟部分利用原河床质回填压实恢复原貌,主河道两岸挡土墙基础部分采用3: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只有在恢复河道原有形态、确保断面形状等泄洪要素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原有河道的水文情势、水流条件,河道行洪能力才不会发生变化,才能保持河势稳定,确保河道泄洪及周围生态环境不受影响或受影响最小。本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项目建成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范围及影响大小,提出建议措施,最终使工程满足安全行洪及河势稳定的要求。针对本建设项目特点,主要内容为:

1.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河段位置,进行实地勘测和相关资料收集,包括穿越河段过水断面施测、历史最大洪水调查考证,收集相似流域蔡家庙水文站实测流量、水位、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收集马莲河流域雨落坪水文站资料,以及流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资料。

2.对评价河段的基本情况、项目占用的顺河长度、宽度、平面面积、行洪断面面积、河段纵横断面进行调查和勘测。

3.分析河道演变,计算复核建设项目区河道的设计洪水流量、行洪能力、设计洪水位等。

4.进行水文分析计算及成果的合理性分析与验证。 5.分析河道最大冲刷及近期河道演变情况。

6.综合评价该项目实施对穿越河道处行洪能力、河势的影响。 7.防治与补救措施。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6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1.4评价范围

输油管道穿越河道防洪影响评价范围为米家川河道上下游各100m,主河道右岸30m、左岸150m范围内。

米家川为赵家川上游河段,赵家川河为马连河一级支流,本次评价主要通过分析米家川河道水文泥沙特征与最大洪水的产汇流规律,分析管道穿越对河段防洪的影响及对防洪工程安全的影响。

2.基本情况

2.1 项目区概况

本建设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项目区距离庆阳市区10km。地理位置:东经107°42′35.6″北纬35°46′50.90″,米家川河流域面积142km2,河道平均比降7‰,米家川河段由于水库的拦沙作用,河床逐年抬高,坝前淤泥厚度达30余米,河谷形态表现为宽阔的“U”型,两岸不对称。米家川河段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谷密布,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塬、梁、峁地貌形态交错分布,地形坡度45°~60°。

项目建设于四级支流赵家川上游米家川,赵家川河属马连河一级支流,主河长17.5km,河床平均比降7‰,流域海拔1100~13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岸塬面为第四系更新世,黄土层覆盖厚100~300m,,塬面与谷底高差215~320m。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7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2.1.1马莲河流域概况

1.流域概况

三级支流马莲河,流域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地形复杂,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初霜来得早。流域内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日照时数全年平均值在2250~2521.3h之间。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23.5~145.6 ka/cm2。流域平均地面温度9~12℃,冬季气温稳定降至0℃以下时,土壤开始冻结,土壤冻结最早出现在11月中旬,最晚出现在12月下旬,一般在12月初,解冻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土壤冻层深度可达到50~90cm,个别年份可达110cm。

马莲河流域属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地貌以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等兼有,地形呈长扇形。以残塬、梁峁为其地形特点,沟壑相间,地形破碎,塬峁海拔在1400~1700m之间。总体地势是北高南低、东西塬面高、中间河谷低。马莲河是泾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流域东西宽192km,南北长227km,总面积19086 km2,占泾河流域总面积45421 km2的42%,其中庆阳市境内16920 km2,占庆阳市总土地面积27119 km2的63%,马莲河全长374.8km,其中庆阳市境内河长331.8km,马莲河总落差622m。

马莲河干流基流水质矿化度大,灌溉系数小,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蔡家庙、马岭东沟及庆城以下各支流灌溉系数均大于7,满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8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其中九龙河灌溉系数为21,属优质水源,砚瓦川灌溉系数更高达41,是马莲河全流域最好水质。

2.水文特征

米家川河段没有实测水文资料,收集临近水文站蔡家庙站资料进行水文分析计算,蔡家庙站是区域小流域代表站,蔡家庙沟与米家川相距较近,流域自然地理属性一致,流域下垫面相似,移用蔡家庙水文站资料对米家川河段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是可行的,米家川邻近支流特性见表1,项目区临近支流2005年水质化验成果见表2。

表1 米家川邻近支流水文特性

河流名称 赵家川 砚瓦川 九龙河 流域面积km2 441 284 642 270 沟道比降 7‰ 7‰ 5‰ 6‰ 河流长度km 44 25 56 33 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 1043 671.5 1830 597.0 蔡家庙

表2 项目区临近支流水质化验成果

取样位置 蔡家庙 赵家川 砚瓦川 Cl-1 190 128 40 SO4-2 323 137 95.5 F-1 0.87 0.84 0.74 灌溉系数 9.195 11.332 41.149 总硬度 矿化度 391 382 356 1220 1100 700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9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马莲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497亿m3,环县县城以北为苦水区,水质矿化度高,全河段水质较差,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高,多年平均输沙量1.29亿t,是泾河沙量的主要来源地,年均输沙量占泾河的50%;径流年际年内分配不均,60%的径流以洪水形式下泻,洪水陡涨暴落。

3.区域地质特征

建设工程项目区主要水文地质灾害有冲沟、滑坡、崩塌、落水洞等。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淤泥质土及河流中冲积物,第四系上更新统(Q3)黄土,第四系中更新统(Q2)黄土,第四系下更新统(Q1)黄土,上第三系上新统(N2)红色粘土,白垩系下统(K1)砂岩。

马莲河流域位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区,流域中游河段未发现较大的断层通过,整体区域构造基本属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及鄂尔多斯台地,是一相对稳定区域。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白垩纪地层形成了较平缓背斜构造,背斜轴具对称性,北翼岩层倾向北东,南翼岩层倾向南西,无明显的单薄分水岭和深切谷存在,两岸地形平缓,两岸山体、岸坡稳定。

4. 地震概况

项目区大地构造是一相对稳定的区域,根据建设部建抗字[1993]13号文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5.12”地震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400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0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项目区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见表3。

表3 项目区历史洪水调查资料

集水调查面积河段 2(Km) 雨落坪 宁县 蔡家庙沟 九龙河 史家店 宁县 年份及洪峰流量(m年份 1841 1841 1933 1901 洪峰 年份 洪峰 3/s) 洪峰 年份 洪峰 2190 178 河名 年份 1947 2003 1958 19019 18686 315 601 19500 1933 7360 15400 1933 7850 2240 1300 1977 1933 865 460 马莲河 4760 1973 2080 421 1965 2.3 河道概况

建设项目位于马莲河支流赵家川上游米家川河段,穿越河段附近无支流加入,赵家川流域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地形地貌属河谷、沟谷阶地地形,横向沟谷发育,植被稀疏,黄土裸露,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米家川河段由于水库的拦泥作用,河床逐年抬高,坝前淤泥厚度约30m,河谷形态表现为宽阔的“U”型,两岸不对称,河道主槽断面为窄深式断面,主槽切近右岸山脚,左岸滩地平缓开阔为耕地,耕地地埂高差约5m,河床主要由粘土、沙、砂砾石组成,断面较稳定,河道右岸山坡较陡峭,左岸台地淤积抬高,实测穿越河段纵比降7‰。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6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2.4 建设项目区水文泥沙特征 2.4.1项目区水文监测情况

穿越断面实测水文资料稀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收集流域水文特性相似的蔡家庙水文站资料29站年,用比拟法对米家川河段进行水文分析计算。蔡家庙水文站1933年的(2240m3/s)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资料、2003年的(2080m3/s)实测洪水资料,该水文站资料可以作为本建设项目洪峰流量分析的基本依据。

蔡家庙水文站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蔡家庙乡,是小流域代表站,地理位置:东经107°43′北纬36°03′,设立于1980年6月,集水面积270km2,至沟口距离10km,主要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其中流域内所属雨量站9个,分别为桐川雨量站、柏树庄雨量站、庙湾雨量站、唐崾岘雨量站、王家坪雨量站、侯家崾岘雨量站、石家山雨量站及蔡家庙雨量站。 2.4.2 水文特征

米家川河段共有不连续四站年实测水文资料,1956年有实测水沙资料,1958~1960年有三年实测水沙资料,1956年实测输沙量53.56万t,1956年实测年平均含沙量270kg/m3,项目区河流径流分配计算成果见表4。

蔡家庙站实测最大洪水发生于2003年8月25日,最大洪峰流量2080m3/s,最枯水发生于1993年7月25 日,最小流量0.006 m3/s,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7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2009年7月3日发生河干。径流具有较大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最大年径流总量2089万m3,最大径流深77.4mm,最小年径流总量223.0万m3,最小径流深8.3mm,丰水年和枯水年相差9.4倍,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0.701 (10-3m3/s.km2),多年平均径流597.0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145万t,年最小平均输沙量13.4万t,年最大平均输沙量829万t,多年平均输沙模数5371 t/km2;多年平均含沙量193kg/m3,年最大含沙量398kg/m3;蔡家庙水文站(24h)最大降水量194.5mm,发生于2003年,多年平均降水量489mm,多年平均E601蒸发量713.8mm,最大年E601蒸发量959.6mm,最小年E601蒸发量633.1mm。

表4 项目区河流径流分配计算成果表

流域面积km2 径流量(万m3) 多年平均 44970 597.0 1043 335.8 20% 56510 872.0 1385 446.0 50% 42130 484.0 1185 381.6 75% 33370 293.0 1025 330.0 95% 24500 161.0 802.5 258.4 河流名称 马莲河 蔡家庙 赵家川 米家川 19019 270 441 142

本次评价主要移用相似流域蔡家庙沟蔡家庙水文站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作为评价依据。蔡家庙沟洪水主要由暴雨、局部暴雨形成,洪水与暴雨对应关系明显,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多为临时曲线,高水水力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8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因素较为稳定。 2.5建设项目概况

2.5.1穿越河段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1. 穿越河段名称:赵家川河米家川河段

2.建设地点:本建设项目位于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2′35.6″,北纬35°46′50.90″,从穿越河段到王家湾水库有便道相通,王家湾水库到庆阳市有乡村公路相接,王家湾水库距庆阳市区直线距离10km。

3.建设目的:西一联、西二联输油管道为长庆油田内部环形集输管网,实现原油管道输送目的,西一联、西二联选址经地质勘测、可行性论证,在考虑科学、节约、环保、占用耕地少,线路短等因素的前提下,穿越米家川河段。 2.5.2 穿越河段建设工程概况

1.主要设计原则

断面设计根据冲刷计算以及河床稳定性分析:河床表面分布细沙、淤泥、滩地及两岸山坡黄土层深厚,黄土层以下为泥质粉砂岩,穿越断面附近河势相对稳定。

输油防腐钢管设计压力8Mpa,管沟设计稳定层,其厚度为1.0m;主槽管沟挖深3.5m,主槽左、右岸坡坎顶挖深7.87m ,管沟上口挖宽5.0m,下口挖宽0.8m ;穿越断进行混凝土稳管措施,稳管规格5.7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19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0.8×1m,管沟边坡底采用石砌护坡,护坡形态维持原地貌形状不变,护坡上下游两端嵌入自然坡面各1.0m深。

2.穿越河段建筑物

该项目为河底填埋式穿越,河床表面无附着物,开挖、布管及填埋工程结束后,施工期间临时围堰、导流管、作业带、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等临时建筑物相应全部拆除,清除工程垃圾、抽排堰内积水,清淤疏通使河道恢复原状,完工后穿越河段地表不留任何建筑物。 2.6 堤防工程

穿越河段附近没有堤防工程,穿越断面距离王家湾水库大坝0.2km,水库具有蓄洪削峰作用,王家湾水库枢纽设施为输油管道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随着库区泥沙的不断淤积,河床及滩地不断抬升,河道内输油管道的埋深有增大趋势,处于淹没滞洪区的输油管道不会受到较大水流的冲刷。目前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大坝加固除险工程竣工后远景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3.河道演变

3.1河道演变历史概况

近几十年,马莲河总体上无裁弯取直及较明显自然改道趋势,未发现较明显游荡性摆动迹象,沿程也未出现较明显的自然回水分流现象,主流基本稳定不左右摆动,支流河堤、边坡较稳定,岸坡、河堤未发生较大的滑塌、溃堤、决口等险情险情,根据马莲河流域洪水调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0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查记载,历史上最大冲刷深度为3.0m左右(一丈,发生在1911年),自1911年历史洪水以来,河道冲刷层下切到相对稳定的砂砾岩风化层,此后历次洪水河床冲刷量都较小,历史大洪水发生过后,河道河势处于处于相对稳定期,主流摆动不大,河流主槽稳定,仅局部陡岸坡有冲刷、湿陷、冻胀塌落发生,落水阶段滩地普遍有慢滩淤积,马莲河流域输沙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性下垫面综合因素制约的结果,河道演变主要受区域地形、地势、河床地质构造、两岸植被、当地气象和水文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米家川河道高水宽125m,中水宽57.1m,平槽宽10.5m,穿越处为窄深冲沟加宽浅滩地构成复式断面,冲移质以泥质壤土为主,床沙质由细沙、砂砾卵石组成,断面形态较稳定,河道右岸山坡较陡,左岸山坡较平缓。本建设项目位于河谷、沟谷阶地地形,横向沟谷发育,主汛期降水相对充沛,植被稀疏,黄土沟壑区山溪性河流主要以冲刷为主,淤积次之,但米家川河段受水库拦沙蓄洪调节,该河段以淤积为主,断面整体上有逐年抬高的趋势,穿越断面数据见表5。

区域代表站蔡家庙水文站断面演变情况见图3-1(蔡家庙水文站断面冲淤变化套绘图),忽略起点距测验误差,垂线最大垂直冲刷深度为0.57m,垂直最大淤积深度为0.87m,垂线平均冲淤变幅1.64m,说明该断面在河底高程986.64m~988.08m之间变化,但冲刷、淤积均不超过1.0m。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1 - 横断面 纵断面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桩号 1 2 3 4 5 6 7 8 9 距离 -50.0 0.0 5.4 85.5 106 113 115 122 134 高程 1108.80 1108.50 1104.96 1104.11 1103.77 1099.40 1099.40 1099.90 1110.00 桩号 1 2 3 4 5 6 距离 0 20 40 60 80 100 高程 1099.82 1099.40 1099.36 1099.29 1099.17 1099.03 表5 管道穿越米家川河断面测量成果表 0999.000.5河996.00底高程m993.002008年2002年+冲-淤1020304050607080-1.5冲2.5刷、淤4.5积m6.5990.008.5987.0001020304050607080起点距 m 图3-1 蔡家庙水文站断面冲淤变化套绘图 米家川河床表层由淤泥质组成、纵坡降较大、主槽在纵向冲刷下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2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切的同时,通常滩地伴有横向展宽现象,水库拦沙使滩地淤积趋于平缓展宽,突发暴雨洪水后水库在泄洪期加大泄洪排沙,会使河道的主槽不断冲刷下切,导致边坡失稳崩塌,引起河槽宽度增加;河道纵、横向冲刷、淤积,对河道内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

对穿越河段和蔡家庙沟水文站断面进行对比分析,视其相似程度分析穿越河段的演变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蔡家庙河段上下游较顺直,水流相对集中,米家川河段断面控制良好,中高水水流漫滩,从两断面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河床组成和断面形状(见图3-2 蔡家庙沟、米家川横断面套绘图)分析,蔡家庙沟和米家川流域地质构造相同,植被、断面形状基本相似,两河同属马连河中游北岸相邻支流,地域相邻且属同一水文分区,可以依据蔡家庙沟断面实测冲淤资料来分析穿越河段河床演变。 3.2 河道近年演变分析

分析典型年蔡家庙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峰前、峰后大断面冲淤变化图可以看出,断面主流稳定,主槽冲淤变化不大,起点距20~100m没有明显的冲淤趋势,河床最大冲刷、淤积深度分别为0.79m和0.66m。

蔡家庙水文站断面冲淤交替变化,且冲淤变化变幅不大,冲淤变化对河道泄洪能力影响不大,主河槽及两岸较为稳定。

穿越河段河道位于库区,山坡相对高差200m左右,岸坡自然坡度为40°~65°,据资料记载,库区土质陡坡容易发生滑塌,坡度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3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大于25°的土质山坡,在暴雨季节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土质陡坡潜在的不稳定性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塌使库区河道发生堰塞,穿越河段受来水来沙条件及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在汛期,水库应避免超蓄和骤泄,以免给库区边坡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1115.002009年蔡家庙断面 1002.002010年米家川断面 河底997.00高程m992.001110.001105.001100.001095.00987.0001020304050607080起点距 m1090.00河底高程m 图3-2 蔡家庙沟、米家川横断面套绘图

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河势就是河流形态发展和自动调整变化的趋势,它的变化与河流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泥沙情势、人类活动影响等密不可分,河势稳定是减免洪灾、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工程建设应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通畅,这是防洪影响评价的目的。王家湾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完工后,上游河段百年一遇洪峰经水库调节后下泄,在穿越河段不会发生较大洪水。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4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本建设项目为管道穿越过河,所在河段主要为淤泥质粉沙河床,断面处于水库淹没、半淹没区,此段河势比较稳定,高水流速较小,不会发生较强烈的冲刷,河道纵横断面冲淤变化不大。该穿越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对所在河段河道不会产生附加冲淤变化。

综合分析结论:穿越断面受大坝控制,河流在横向、纵向保持比较稳定的形态,主流摆动不大,河势基本稳定。

4.防洪评价分析计算

4.1建设项目防洪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输水、输气、输油等管道工程,按照工程规模分为三个等级,见表6。

表6 输油管道工程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等级 Ⅰ Ⅱ Ⅲ 工程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100~50 50~20 20~10 注:经过蓄滞洪区的管道工程不得影响蓄滞洪区的正常运用 国家《防洪标准》5.5.2条规定,从洪水期冲刷剧烈的水域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气、输油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工程规模属于中小型工程,穿越河段防洪评价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5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4.2水文分析计算

4.2.1洪水成因及特点分析

米家川穿越河段位于马莲河中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

暖湿气流及高原切变共同影响,该区域易形成局部暴雨,马莲河流

域洪水主要由局部暴雨超渗产流形成,其暴雨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洪水涨落快而持续时间短。米家川河段受王家湾水库淹没区壅水顶托,峰高量小,水位壅高但洪峰流量不大,实际洪水过程多为平缓型过程,水库除险加固完工后,水库正常运行时产生显著的防洪效果,蓄水拦沙、削峰滞洪使库区及穿越河段不会发生强度较

大的洪水过程。

4.2.2历史洪水及重现期

依据《马莲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成果,将调查洪水的洪峰流量用水文比拟法(面积指数0.6)还原为穿越处天然情况,由于干、支流控制面积相差大,经合理性分析确定可以参考,历史洪

水重现期用频率适线算出,项目区历史洪水流量及重现期统计见

表7。

马莲河宁县段历史上发生过数次较大洪水,1841年洪水洪峰流量为15400m3/s,1863年洪水为10045 m3/s,1933年洪水为7850 m3/s;实测最大洪水为4760 m3/s(1947年),重现期接近50年一遇;蔡家庙1933年洪水洪峰流量为2240m3/s、1977年洪水洪峰流量为865m3/s,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6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2003年实测洪水洪峰流量为2080m3/s。

表7 项目区历史洪水流量及重现期统计

调查(年) 重现期(年) 马连河(宁县) 流量米 家 川 (m3/s) 蔡家庙 1841 200 15400 815 1863 150 10000 529 1933 100 7850 416 2240 1947 50 4760 252

4.2.3水文基本资料应用

参证站蔡家庙水文站实测资料完整,精度符合《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要求,洪水设计成果可作为本项目设计洪水的依 据;本次评价样本选用蔡家庙站29站年实测洪水资料系列,加上调查的1933、1977年两场洪峰流量资料共31场洪水资料作为分析的依据。资料录入后,对实测资料、洪水调查资料、历史文献及测站考证等资料进行逐一检查和合理性分析,确保资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通过特大洪水资料的考证,延长了洪水资料系列。 4.2.4穿越断面处设计洪水推求

1.设计洪峰流量

蔡家庙站洪峰流量系列经选用p-Ш型曲线适线计算,统计参数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7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用矩法公式。频率采用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公式计算。

连续系列:

Pm?m?m?1,2,?n?n?1

不连续系列特大洪水:

Pm?M?m?1,2,?,a?N?1

不连续系列实测洪水:

Pm?aa?m?1??m?1,2,?,n???1??N?1?N?1?n?1?1

式中:N~重现期

n~实测值个数 a~特大值项数

L~从实测值中抽出的特大值项数 M~特大值排序 1~(a-L) m~实测值排序 1~n

图4-1 蔡家庙站洪峰流量年序列频率曲线图(P-Ⅲ型)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8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皮尔逊班型分布曲线对流量拟合较好,蔡家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如图4-1,分析结果:

Q(2%)=1450 m3/s; Q平均 =160m3/s; Cv=2.4; Cs=4.8;

依据《工程水文学》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及《庆阳地区水文参考资料》,用面积指数法计算,面积指数采用0.6。

计算公式:Q1=Q2×(F1/F2)n 式中:n=0.6(F1=142>100)

Q1~设计洪峰流量; Q2 ~参证站洪峰流量;

F1、F2 ~设计、参证站控制流域面积;

穿越断面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米家川穿越断面设计洪峰流量:Q(2%)=986 m3/s。

洪峰流量成果验证计算, 1978年甘肃省水文总站编制的《甘肃省水文图集》,马连河庆阳至雨落坪区间支流,50年一遇洪峰流量模数经验公式为q2%=14.0/F0.288,经验公式法计算值与频率适线值比较接近;但洪峰模数经验公式系1978年率定,该公式三十多年未进行参数、系数修正,因此不采用经验公式设计洪峰值。

经合理性分析,采用区域代表站面积指数法计算成果,米家川穿越断面设计洪峰流量:q2%=986 m3/s。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29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2.用流速分析值推求设计洪水

用蔡家庙断面历年420组实测平均流速、最大流速资料分析,中高水流速较稳定,大体上有趋于定值的趋势,如图4-2所示蔡家庙断面洪峰平均流速趋于3.7m3/s,最大测点流速趋于5.5m3/s。 根据设计断面的水位~面积关系曲线推求设计水位,设计平均流速参照蔡家庙断面分析成果,得设计断面过水面积,计算过水断面分级面积,米家川断面水位~面积关系见表8。点绘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如图4-3所示。

995.00实测断面平均流速实测断面最大流速993.00水位(m)991.00989.00987.000.001.002.003.004.005.006.00流速(m/s)3 图4-2 蔡家庙站流速趋势分析 水库工程的运行方式、回水顶托、冲淤变化、库区河道疏竣排沙等均会对设计断面的水位产生较大影响,查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图得设计洪水位。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0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采用流速分析值设计洪水成果:

V(2%)=3.70m3/s; F(2%)=266m2;G(2%)=1105.96m。

表8 米家川断面水位~面积关系

水位(m) 1099.90 1100.40 1100.90 1101.40 1101.90 1102.40 1102.90 1103.40 1103.90 面积(m2) 2.95 8.2 14.1 20.8 28.1 36.2 44.9 54.3 65 水位(m) 1104.40 1104.90 1105.40 1105.90 1106.40 1106.90 1107.40 1107.90 1108.40 面积(m2) 88.4 135 196 259 321 385 449 514 580

1110.001108.001106.001104.001102.001100.001098.0001002003004005006002水位(m)700面积(m) 图4-3 米家川水位~面积关系曲线

3. 分析糙率、比降推求设计洪水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1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糙率是衡量河床表面粗糙程度对水流阻滞的一个综合性系数,由实测和查表来确定。设计站与参证站为相似流域,相似流域单元对单位降雨具有相同的径流响应。米家川河段实测水面线如图4-4。

根据1981~2009年蔡家庙水文站监测资料,对180个实测水位与糙率、比降数据进行分析,推算水位(断面最低点高程为测站基面,设计站与参证站测站基面相差112.19m),把蔡家庙站的水位与糙率、比降关系推算至设计断面,绘制出米家川水位~糙率、水位~比降关系曲线,见图4-5。

1101.002010年10月3日实测水面线水面比降——线性7‰河底高程m1100.001099.001098.000102030405060708090100起点距 m 图4-4 米家川穿越河段实测水面线图

从图4-5中可以看出,水位与糙率、水位与比降关系都比较散乱,但存在一定的数值取值范围。按不同的水位级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水位级的比降和糙率,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设计断面的河床糙率取值范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2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围在0.020~0.060之间,水面比降取值范围在20/10000~75/10000之间,即:

河床糙率:n=0.020~0.060; 水面比降:I= 0.0020~0.0075。

1108 1108水水 位位 11061106 mm 11041104 1102 1102 11001100 水面比降(万分率)慥率(n) 10981098 0204060801000.0000.0200.0400.0600.080 图4-5 米家川断面水位~糙率、水位~比降关系曲线图

曼宁公式表达式为:Q=AR2/3I1/2/n;用平均水深代替水力半径则:Q=AH2/3I1/2/n。

式中:Q~流量(m3/s);

A~面积(km2); I~比降; n~糙率; R~水力半径(m); H~平均水深(m);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3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B~水面宽(m);

在河床糙率和河道比降取值范围内,按主槽(1104m以下)、漫滩(1104m~1108m)、及高水(1108m以上)控制,根据穿越断面实际情况,水文要素在不同水位级均匀渐变分布,按不同水位级相应糙率和比降值,计算出相应的流量值,米家川流量成果见表9。计算并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4-6。

查绘制的米家川穿越断面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20%频率时的设计流量查得对应的设计洪水位,米家川设计五十年一遇洪水过水断面如图4-7所示。

表9 米家川设计流量成果表

水位 (m) 面积 水力半径 糙率 (m) 2比降 (万分率) 40 20 30 45 60 70 72 73 74 流速 (m/s) 1.17 2.87 2.63 3.03 1.94 2.31 3.23 4.11 4.31 流量 (m3/s) 12.4 44.0 87.0 180 193 509 1110 1900 2850 (m) 0.73 1.39 2.15 2.77 1.29 1.60 2.57 3.54 3.63 0.034 0.026 0.038 0.04 0.042 0.044 0.046 0.047 0.047 1100.40 8.20 1101.40 20.8 1102.40 36.2 1103.40 54.3 1104.40 88.4 1105.40 196 1106.40 321 1107.40 449 1109.07 660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4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米家川穿越断面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水文要素:

设计流量:Q2%=986m3/s; 过水面积:F2%=296m2; 设计水位:G2%=1106.19m; 设计流速:v2%平均=3.33 m/s; 水面宽度:B2%=126m; 平均水深:h2%平均=2.35m; 最大水深:H2%=6.79m; 平槽时平均水深:h′=2.98m; 平槽时过水面积:f′=61.4m2; 平槽时水面宽度:b′=20.6m;

1110水位(1108m)1106110411021100109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流量(m/s)

图4-6 米家川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5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1111.001109.00河底高程m1107.001105.001103.001101.001099.001097.001095.00020406080100输油管1201401601802003.5m2010年米家川断面 设计50a洪水位1105.90m设计50a洪水位1106.19m起点距 m

图4-7 输油管穿越米家川断面图

流速分析值设计洪水成果与分析糙率、比降值推求设计洪水成果基本一致,成果数字接近,综合合理性分析,认为穿越断面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成果合理,选用参数正确,确定采用糙率、比降推求设计洪水成果。

4.3壅水分析计算

本建设项目非跨越式过河,穿越式过河对行洪畅通不产生影响,不存在壅水现象,因此不进行壅水计算和分析。 4.4最大冲刷计算

穿越断面冲刷属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水流对河床冲蚀淘刷,河床泥沙在水流作用下向下游搬移,冲刷分为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

本项目建成后,不改变河流形态、河势、水流方向,冲积性河流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6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天然河道在来水来沙的长期作用下,河道的边界条件与来水来沙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关系,来水来沙的改变或边界条件变化会引起河道的冲刷与淤积,而局部边界条件的改变则会造成局部冲淤,建设项目不改变河流边界条件,所以不会附加新的冲刷,最大冲刷主要以设计洪水引起的河道自然冲刷为主。

1. 一般冲刷计算,主要是计算断面冲刷后的最大水深,根据河槽输沙平衡原理,依据我国实测冲刷观测资料,参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推出的一般冲刷计算公式,即“桥涵水文手册 64-1公式”。

对于非粘性土河床:

?Qp?hm?5/3?????A?Lh???hpm????Ed1/6??????

3/5;

hpm~断面冲刷後的最大水深(m) ;

?B??A~单宽流量修正系数: A= ??H???0.15;

B~河槽宽度(m); H~平槽时平均水深(m) ; Qp~断面设计频率流量 ; μ~水流压缩系数,μ=1 ; L~计算水面宽度(m) ; hm~断面最大水深(m) ; h~冲刷前平均水深(m) ; E~汛期含沙量系数,E=0.66;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7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d~冲洪积混合物粒径(m);

5/3

平均粒径 d=0.021m,A取1,;Qp/(μL)=7.825;(hm/h)=5.861;5/3

Ed1/6=1.096;hpm={[A Qp/(μL)*(hm/h)]/(Ed1/6)}3/5=9.40m。

最大冲刷深度hb=2.61m;

修正公式后计算:当含沙量S>10kg/m3,E= 0.86;Ed1/6=1.428;

hpm=8.02m。最大冲刷深度hb= 1.23m;

一般冲刷最大冲刷深度值采用2.61m。

《桥涵水文学》推荐的冲刷经验公式,所使用的参数较多, “64-1公式”主要用于铁路、公路跨越河道的计算,桥墩、桥涵等河道附着物构件与水流发生力学作用,使冲刷分为自然河道冲刷与建筑物构件局部冲刷,由于河流特性不一,选用参数值范围等会使计算的某些技术指标不尽一致,用局部冲刷验证计算,进行合理性分析。

2. 局部冲刷计算,依《水力学计算手册》局部冲刷适于水流平行岸坡产生的冲刷,穿越断面河道不受工程影响,也可以不进行工程构件引起的局部冲刷计算。

计算公式:hB=hp [(VP/VH)n-1], 式中:hB ~ 局部冲刷深度;

n ~岸坡系数,一般可取n =1/4; Vp~ 河道平均流速;

hp ~ 冲刷后水深;hp=p.h ; p ~最大允许冲刷系数取1.20; h ~为冲刷前水深;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8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VH~ 河床非粘性泥沙允许的不冲流速;

冲刷系数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手册》 表7-3-2 p取1.20;河道不冲刷流速参考渠道不冲刷流速见表10,取VH值为0.80 , VH=3.6(hd)1/4;d为冲洪积混合物粒径(m),平均粒径 d=0.021m,计算出hp =8.2m。

局部冲刷深度hB=0.33m。

根据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深度,并加上适当安全值即可确定输油管埋深,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是同时发生的,但一般多分别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分析,一般冲刷深度2.61m,局部冲刷深度0.33m,因此得出穿越河段纵向下切作用明显,反映出河床堆积物及两侧土体在洪水冲击下,小粒径级冲洪积混合物处于悬移质状态,床砂质向下游搬移明显,在输油管敷设后自然冲刷在不断交替进行,水流和泥沙相互作用驱使床面泥沙运动,冲淤现象使河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穿越断面冲刷设计成果汇总见表11。

表10 土质渠道不冲刷流速(m3/s)

渠道土质 砂 土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一般水深 渠道 0.35~0.75 0.4~0.7 0.55~0.8 0.65~0.9 宽浅渠道 0.3~0.6 0.35~0.6 0.45~0.7 0.55~0.8 渠道土质 重壤土 粘 土 砾 石 卵 石 一般 水深渠道 0.7~1.0 0.65~1.05 0.75~1.3 1.2~2.2 宽浅渠道 0.6~0.9 0.6~.95 0.6~1.0 1.~1.9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39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表11 穿越断面冲刷设计成果汇总

项 目 设计水位 (m) 冲刷后最大水深(m) 最低冲止高程(m) P=2%,冲刷计算结果 1106.19 9.40 1096.79 现有河床最低点高程(m) 1099.40 最大冲刷深度(m) 2.61,(管道埋深设计3.50m)

冲刷计算对埋深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最小埋深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安全性,依据计算成果,在设计洪水范围内输油管道埋深要大于2.61m,施工方案确定主槽最低点最小埋深为3.50m是安全合理的,输油管要采取相应稳管防护措施。

5.防洪影响评价

工程建成后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河势就是河流形态发展和自动调整变化的趋势。它的变化与河流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泥沙情势、人类活动影响等密不可分,河势稳定是减免洪灾、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项目开发与建设应保持河势稳定和保障行洪通畅。

米家川河段建设项目工程跨河方式为地表穿越式过河,不会产生壅水、阻水,过水断面无变化,工程建成后,对河道形态、河势不产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0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生直接影响。

6.防治与补救措施

6.1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

根据《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设计》、《庆化搬迁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米家川河流穿越施工方案》,考虑到工程线路穿越米家川河道,且在河道内进行开挖、埋管、回填、稳管等水域内作业,施工期间,对河道安全行洪、防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有如下具体的防治措施:

1. 编制详细具体的《输油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期间安全度汛方案》,方案应明确施工工期、施工进度、施工场地布置、临时工程规模、标准、使用期限、最后处置措施、水域开挖围堰方式以及施工渡汛措施等,并提请当地防汛部门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2. 该工程计划建设时间应考虑施工汛期防洪安全,其水域作业应该安排避开主汛期(7~9月),在主汛期来临之前,优先考虑河道水域内工程,其开挖、回填、稳管试压等工程不得在主汛期进行,防止对穿越河段安全度汛带来影响。

3. 建设单位应有明确的防洪思想意识和具体的防洪措施,随时邀请和主动接受当地防汛部门的监督检查,保证施工期间不得对穿越河段安全渡汛有任何影响。

4. 当地河道主管机关应随时检查监督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和设施,凡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提出限期改建意见,建设单位应服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1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 6.2防治措施的经费筹措

根据《甘肃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施工期间施工区的防汛任务由建设单位承担,必须保证防洪安全”。防治措施实施费用由建设单位筹集;为保证建设项目竣工后,清理好现场和河道安全畅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按清理现场工作量向发放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的河道主管机关预交清理现场保证金。建设项目竣工后,现场清理完毕,验收合格,保证金退还施工单位,否则从保证金中抵顶现场清理费用”。

7.结论与建议

7.1河道演变趋势及河势稳定性的分析结论

通过对河道历史演变与近期演变的分析,通过水文计算、水位推

算、冲刷计算以及其它有关的分析和计算,认为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穿越米家川工程,在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施工期间有相应的安全渡汛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并结合穿越断面附近河道横纵向变化,认为现状河势基本稳定。在填埋输油管道后,在设计洪水条件下,由于河道及河床的天然状态复原,填埋管道工程对附近河段的水流变不会产生直接影响,填埋输油管道对河道、河势变化无影响,不会对河流上下游滞洪行洪区域造成影响,也不会对水库来水、来沙产生不利影响。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2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由于施工开挖了河道两侧自然山坡,坡面径流沿管沟易形成集流槽,为防止对穿越河段的横向冲刷,建议对设计洪水位范围内的坡脚上、下游砌筑挡土墙各5m,以加固山坡坡脚,坡面管沟填埋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修好排水沟。 7.2穿越管道埋深结论

根据冲刷计算,在设计洪水(P=2%)水位之下,该河道最大冲刷深度为2.61m,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穿越河道的输气、输油、输水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防洪标准洪水位的冲刷深度以下。

采用安全埋深为3.50m。

穿越段管道埋深设计是:管沟设计稳定层,其厚度为1.0m,管沟挖深3.5m,上口挖宽5.0m,下口挖宽0.8m , 穿越断进行混泥土稳管措施,稳管规格5.7×0.8×1m,管沟边坡底采用石砌护坡,护坡形态维持原地貌形状不变,护坡上下游两端嵌入自然坡面各1.0m深。管沟回填原河床质,确保管道安全,开挖深度均大于防洪标准洪水的最大冲刷深度3.10m,该建设项目设计符合国家《防洪标准》要求,工程建设不会对穿越河段行洪安全、河势形态、河床变化等带来不利影响。 7.3建设项目对各方面影响的评价结论

针对西峰油田原油集输主干线穿越河流的现状,西一联-西二联采用“负压波法”长输管线泄漏报警定位系统,“负压波法”长输管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3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线泄漏报警系统可以实现集输系统压力、流量异常自动报警、泄漏自动报警。该技术实现原油集输管线的在线泄漏监测和准确定位报警,提高原油集输管线安全运行的预见性和处理事故的及时性,该系统高度的灵敏性和准确的定位性,确保汛期原油集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原油损失,确保河流水质不受污染,维护周围农舍田庄、生态环境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根据防洪评价计算及防洪综合评价,西一联-西二联输油管道穿越米家川建设工程施工期,对上游河道堤防的防洪标准影响很小,只要工期安排合理,施工布置适当,也不会对防汛抢险造成影响。建设项目竣工后要对输油管线加强监控维护,穿越工程本身不会对河道、流域水环境带来影响,也不会对防洪产生不利的影响。 7.4建议

穿越施工部门应随时掌握气象、水文情况,做好防暴雨洪水的应急预案,确保遇雷雨、山洪、泥石流等极端灾害时,人员设备安全撤离,水域作业应切实做好防溺水、垮塌、溃坝决口的应急准备,施工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应规范处理,雨季开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管沟外侧围以土提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主槽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采取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作业,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施工过程中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该工程建设期应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4 - 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米家川河防洪评价报告?

尽量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单位必须编制相应的工程施工渡汛方案,必须编制具体的应急措施,主河槽施工建议尽量避开主汛期(7~9月),合理安排施工次序,防汛主管单位应加强监管、检查,确保该工程建设不影响安全渡汛,不影响水库除险加固施工。

附图

1.Y126-Y127输油线路米家川穿越河段平面图 2.Y126-Y127输油线路米家川穿越断面设计图

附件

《工程总说明》

《庆化搬迁西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米家川河流穿越施工方案》

《穿越工程说明》

1.项目来源 .............................................................................................................. - 1 - 1.1概述 ................................................................................................................. - 2 - 1.1.1工程简介................................................................................................. - 2 - 1.1.2 地质概况................................................................................................ - 2 - 1.1.3建设项目规模......................................................................................... - 3 - 1.2评价依据..................................................................................................... - 3 - 1.2.1法律法规................................................................................................. - 4 - 1.2.2技术规范及标准..................................................................................... - 5 -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0月 - 4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3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