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8 03: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案

课 题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拟2课时,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教 2.会正确推导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 法教 学方教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段 教具准备 投影仪、细线、小球,麦克斯韦摆. 学 手

1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过山车视频,提出问题:过山车在实际运动中是由很高的地方滑下,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却不怎么需要太多动力,为什么?引出新课! 进行新课 复习提问: 1.本章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形式的能? 2.动能和势能如何表示? 一、机械能(板书) 复习提问由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活动 多媒体应用 播放过山车视频,利用日常生活常见实例引起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的统称。总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 和。 机械能定义以及表达式由学生合作展示、讨论 2.表达式: E?EK?EP3、机械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先选取参考平面和参考系才能确定机械能。(一般选地面) ②)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播放视频: 麦克斯韦摆,同时用实验表示 瀑布 学生观看视频,相互讨论,学生 撑杆跳高 花样蹦床 提出问题:以上视频中分别是那些能量之间相互转化? 进一步提问: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呢?上述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呢? 教师让学生帮助,演示单摆实验,让小球由学生鼻子处释放,观察小球的运动!

2

多媒体播放视频,用现实事例说明问题!多媒体播放清晰直观!让学生深刻感受各种多彩的动能与势能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 展示回答各视频对应能量的转化! 再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相关事例!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学生参与实验或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小球释放后还几乎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引起学生思考守恒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应用 设置情景: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 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 下落至高度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有学生讨论,前台展示,推导证气阻力,分析由h1下落到h2过程中明;(对于成绩优秀的班级由学机械能的变化? 生独立完成,对于成绩较好的班 级由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对于成利用多媒体展示情绩薄弱的班级在老师带领下,师生共同完成) 景以及图像,节约课堂时间,是问题原样 1、推导过程: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过程为例进行分析 小球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依据动能定理可得:WG?12mv2?2展示! 在学生或老师推导后,如果没有 得到 11 22mgh1?2mv1?mgh2?2mv2 12mv12① 或EP1?EK1?EP2?EK2 这两个表达式,老师引导学生转另外,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可得: 由122WG?mgh1?mgh2 ② 得 :①mv2?12mv12②可化成这种形式! 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两个表 达式。 学生可能只能从字面说明,初机 械能与末机械能相等,却不能指 出该表达式推导的前提条件,即 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只有重力做 功这一条件,教师应加以引导, 强调指出! 3

?mgh1?mgh2所mgh1?122以mv1?mgh2?12mv22 或EP1?EK1?EP2?EK2 问题:此表达式具有普遍意义吗?还是仅在只受重力的自由落体运动中 成立?引导学生自己推导竖直上抛、 平抛的过程是否成立. 引导学生关注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 受力情况.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 功的情况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 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由以上讨论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以下板书: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过渡:由学生分析机械能守恒定 1.定理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律成立的条件,并逐渐展开。 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1.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对媒体播放几种物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个落体的物体. 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2.除重力,以外还有其他力,但体的运动,判定机械2.表达式:Ek2+Ep2=Ep1+Ek1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情景,判定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让学生总结机械能守恒成立的条件 3、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的物体. 除重力,以外还有其他力,但其他力都不做功. 例题: 用细线连接一个小球,绳长L, 最大偏角θ。求小球到最低点 的速度? 其他力都不做功. 能是否守恒。将文字 学生判定以下机械能是否守恒,性内容转化为动态总结规律: 图像,更吸引学生注A.吊车将货物匀速吊起 B.物体沿光滑圆弧面从下向上意! 滑动 C.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例题学生展示 学生解释课前过山车问题!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 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 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 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利用多媒体展示例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题和练习,节约时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间,同时杜绝老师读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题,让学生真正了解守恒的是( ) 原题,而不是经过老师的加工!

4

2.长为L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长度的1/4垂在桌边,如图所示.松手后链条从静止开始沿桌边下滑,则链条滑至刚刚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大? 板书设计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机械能

1.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总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 2.表达式:

3、机械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先选取参考平面和参考系才能确定机械能。(一般选地面)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表达式:Ek2+Ep2=Ep1+Ek1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①. 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的物体.

②. 除重力以外还有其他力,但其他力都不做功.如做单摆运动的物体.

作业:探究如果有弹力做功机械能是否守恒?

设计点评

本节课通过教师给出撑竿跳、瀑布、麦克斯韦摆、过山车等视频材料,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对能的转化以初步认识,了解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利用单摆实验小活动,引起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进行猜想,为定量探究打下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设置来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探究过程中,激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对守恒条件的教学,本教学设计采用了逐步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向守恒条件步步靠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具体展示了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有助于探究过程方法的学习.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与课堂训练,对本节内容进行巩固加深,收到良好效果.

在课件的使用上,力争课件起到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对于动态的、在课堂上因为时间或者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得,通过视频展现,如撑杆跳高、瀑布等视频。同时为了学生更好的处理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提高课堂容量,我将一些例题或者练习在课件上展示,使学生真正看到原题,能将原题转化成应有的物理情景!同时课件还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将一些文字的内容通过图片或者动态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在进行本节课中,对于重要板书还是以粉笔字形式写在黑板上,作为强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6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