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二第8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更新时间:2023-09-29 17:3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2016·北京卷)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导学号 58870037)

A.抗氧化剂 C.着色剂

B.调味剂 D.增稠剂

解析: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目的是减慢食品的变质速率,与反应速率有关;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与反应速率无关;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丰富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与反应速率无关;增稠剂在食品中主要是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观,将液体、浆状食品形成特定形态,并使其稳定、均匀,提高食品质量,以使食品具有黏滑适口的感觉,与反应速率无关。

答案:A

2.(2016·舟山模拟)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

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B.BaO量不变 D.BaO2量增加

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正确;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也就增大了压强,根据平衡移动

原理,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aO的量减小,B不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其数值等于氧气的浓度,浓度不变,因此压强不变,正确;缩小容器容积,平衡逆向移动,故体系重新达到平衡时BaO2增加,D正确。

答案:B

3.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反应物 实验序号 大小相同的金属片 1 2 3 镁条 铁片 铁片 酸溶液 1 mol/L盐酸 1 mol/L盐酸 0.1 mol/L盐酸 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v/mol/(L·min) v1 v2 v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1>v2>v3 C.v1>v3>v2

B.v3>v2>v1 D.v2>v3>v1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放出氢气的速率大,反应物浓度也影响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速率与浓度成正比,故v2>v3。

答案:A

4.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与2 mol Y发生反应:X(g)+2Y(g)

aZ(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温度或容器体

积),X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2 B.T2>T1

1

C.A点的反应速率:v正(X)=v逆(Z)

3

D.用Y表示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

解析:改变压强,X的平衡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a=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T1>T2,所以v(B)>v(A)。

答案:C

5.(2016·皖南模拟)在不同温度下,向V L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NO和0.5 mol活性炭,发生反应:(导学号 58870038)

2NO(g)+C(s)

N2 (g)+CO2 (g) ΔH=-Q kJ/mol (Q>0),达

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

温度/℃ T1 T2 n(C)/mol 0. 375 n(CO2)/mol 0.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2)∶c(NO)增大

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增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