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理论作业

更新时间:2023-10-02 2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二章 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的特点:

定向运动是运用地图和指北针的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定向运动技巧容易掌握,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喜欢越野活动,都可以参与,尤其适合大学生参与。它是一项竞技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极强的运动。

定向运动是运动员运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独立寻找一系列的特征项(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并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定向运动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的公园进行。也可在校园或新村里举行。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一条标准的定向路线包括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一系列点标见图12-1。这些点标已在地图上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在实际地形中,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着运动员应该找到的点的位置。点标与点标之间的路线并不指定或固定。

起点12点标3终点必经路线

图12-1

定向运动的规则:

(1)必须按顺序到访路点的所有点标。(2)在起点处领取地图,电子打卡器或带好检查卡片。在途中找到每一个点后作记。在终点处必须将电子打卡器或检查卡片交回,并记录时间,领取成绩单。

一、 基本技术

定向运动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其基本技术主要由识图、使用地图、越野技能、 打卡等部分组成。

(一)定向专用地图

定向专用地图更加准确详细地描绘了现地的地物地貌情况,描绘一条运动路线,使运动员更容易比较地图上的符号标记与实际地形中的实物,根据图上点标顺序,自己选择行进的路线。为此,首先要掌握读图识图的知识。

1.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例如,某幅地图的图上长1cm,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0cm,则此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

1

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如1:1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00平方米。

国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一般采用1:15000比例尺地图,为适应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它比例尺地图。根据我国的现有条件,以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图为宜。

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图上两点长度,然后依据地图比例尺按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

如在1:10000地图上量取两点长度为1.2CM,则 实地水平距离=l.2×10000=120(M) 2.定向地图上色彩的含义

黑色——人造景观(建筑物,道路,小径)和岩石(大石头,悬崖峭壁); 棕色——地形;等高线和符号(表示山丘和小坑,高速公路,主干道); 蓝色——任何有水的地方(湖泊,溪流,泥沼);

绿色——植被。浓密而难通过的地区(绿色越深,越难通过); 白色——普通的林区,易通过; 黄色——空旷地.易奔跑; 紫色——线路; 红色——磁北线。

另外,用三角(△)表示起点,用单圆圈(〇)表示点标,用双圆圈(◎)表示终点(有时起点和终点可以重合)。

2.符号名称

(1)磁子午线:常称为指北线,定向图上用红色线表示,可确定地图的方位,而且可以利用其标定地图量测磁方位角和估算距离。

(2)地图方位的法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物符号:地面上自然或人为因素形成的固定物体,例如江河、桥梁等,这些地物在定向越野图是用规定的符号所表示,符号有图形和颜色组成。 (4)地貌符号: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 (5)图例注记:等高线、等高距的图例说明见图12-2。 等高线:指地表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线而成的曲线。 等高距:指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

图12-2

2

3.认识符号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定向图上,对于一组属性相近的地物,通常只规定一个基本符号,然后根据这些符号的不同分类,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在识别符号时,不要搞混。 为了表示某些同类地物之间的差别,一般只将它们的基本符号做一些局部的改变或方向调整,在认识这些符号的时候应特别仔细,注意符号本身或其与周围地形之间的细微差别:

当若干同类符号以某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来表示地物时,它们所反映的只是地物的性质和范园,并不代表地物的个数和精确位置。

某些地物,虽然它们的性质相同,但当它们的长度、宽度或直径不同时,图形特点将会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下表:

现地地物 转化条件 符号及其名称 图形特点 图上大于1mm2 湖泊 面状的 池塘 现地直径小于5m 水坑 点状的 现地宽度在5m以上 河流 现地宽度2-5m 小河 线状的 宽河 面状的 这就说明,面状地物、线状地物或点状地物,虽然它们的符号在图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但在现地,除非具有足够的经验,否则就不易看出它们的区别。

用规定的符号说明现地的地物、地貌的名称(定向地图上会注明)。 4说明表

说明检查点点标设置在地貌地物的具体位置。一般在比赛前已经告诉运动员,比赛时

3

附在地图的一侧(国际定联统一规定的定向检查点说明标符号)。

(二)地图的使用

识图是基础,用图是关键。野外使用地图是在掌握识图的基础上进行,是定向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点内容。

1.判定方位

实地正确地判断,先辨别“东南西北”。

利用指北针判断:把指北针放平,红色指针所指的方向是北面。人面向北面,左为西,右为东,背后为南。然后在现地的某一个方位确定一个标志物作为具体的方向。

2.确定站立点 (1)直接确定

当自己所处位置是在明显地形点上时,只要从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站立点即可确定。

(2)利用位置关系确定

当站立点位于明显地形点附近时,可以采用位置关系法。 利用位置关系法确定站立点主要是依据两个要素,一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方向,二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距离。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方,还可以结合高差情况进行判定。

3.地图与现地对照

将地图上的地物、地貌符号与现地的地貌一一对应,明确地图与现地的对应关系。 (1)标定地图:现地使用地图,首先要标定地图。只有在地图与现地的方向—致时,才能进行地图与现地对照。

概略标定地图:首先在实地判别东、南、西、北方向,根据地图的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使地图与现地的方向相一致,即地图已标定。

指北针标定地图:红对红标定是指北针点在站立点上,指北针的指向标指向所找目标点,然后使指北针红色指针与地图上指明方向的红色箭头方向一致及指向顶部的红色横线称为红对红。见图12—3。

—般标定是使指北针的红色指针与罗盘上的红色箭头以及地图上的指北线三者重合方向一致,即地图已标定。见图12—4。

图12-3 图12-4

利用明显地物地貌标定地图。明显地物,如:小桥,突出树,塔形建筑物,亭子等。明显地貌,如:山顶,鞍部,路,河流等。在地图上找到地物地貌符号,转动地图对照地形。 见图12—5.

4

图12-5

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地图。直长地物是指较长的线状地物,如:道路,电线,围墙等。在地图上找到直长地物符号,转动地图对照。见图12-6。

图12-6

(2)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

对照地形:将地图与相应现地的地物,地貌进行逐一对照。 确定站立点:在现地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目标点:实地的某一目标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密切的联系。对照地形可以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知道了站立或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可以提高对照地形的速度和正确性。知道了站立点在田上的位置,可以确定目标点。知道了目标点的图上的位置,可以确定站立点。三者中,确定站立点为重点。但由于可互为条件,因此在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确定目标点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先确定站立点,后对照地形,是指已知站立点的情况下,后对照地形。

先对照地形,后确定站立点,是指在站立点不明的情况下,通过对照地形来确定自己的站立点。

确定目标点,以己知的站立点为准,向目标点瞄准方向,估计距离,然后选择前进的路线。指北针红对红。

(三)定向运动技能

运动员在出发区领取地图后直到跑完全程,整个参赛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分为出发点和下点的动作、运动中动作、检查点动作。

1.出发动作(起点)

(1)浏览全图明走向:拿到地图后,首先要浏览全图,弄清楚基本走向,明确出发点与

5

终点的关系,确定自己站立点到第一点的方向。选准路线。

(2)图上分析选准路:根据图上标明的出发点和第一号检查点的位置关系进行图上分析,选择最佳的运动路线。选择路线的基本原则:

①充分利用道路,坚持\有路不越野\的原则见图12-7

坚持\有路不越野\的原则

图12-7

②起伏不大,树林稀疏可跑的地段,坚持\选近不选远\的原则见图12-8

坚持\选近不选远\的原则

图12-8

③起伏较大,树林密集,障碍大的地段,坚持\统观全局提前绕\的原则见图12-9

坚持\统观全局提前绕\原则

图12-9

(3)标定地图定好向:确保准确迅速,在进入出发前已定好基本方位,拿到地图后先标定地图,后明确跑向。

(4)对照地形选准路:根据跑向,快速进行地图与实地对照,依据实地的地形条件选择

6

好具体的运动路线,并选好辅助目标,确定目标的图上位置。做到:“图上明、方向明、路线明”。图上明:要明确图上整条路线的具体走向;要明确图上出发点与终点的具体实地位置;要明确出发点至第—号检查点的图上最佳运动路线。方向明:要明确实地的出发方向。路线明:要明确出发时实地的具体运动路线。

2.途中的动作

运动中参赛者水平高低,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在行进中必须做到“四个随时”,即一是随时标定地图,使地图的方向与现地的方向保持一致。二是随时明确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三是随时对照周围的地形,把地图上所示的地貌与实地相对应。四是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碰到问题要冷静分析,保持方向的正确。

在整个途中,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现地的地形条件,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分段运动法、连续运动法、一次记忆运动法、依线运动法、依点运动法和提前绕行法。

另外,在定向运动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按选择的最佳的运动路线行进。 (2)宁慢少停。

(3)迷失方向应采用回头法、登高法,重新确定站立点。

①回头法:迷失方向后,可边回忆边沿走过的路线返回到最近的已知站立点,再分析确定方向,选准路。

②登高法:选择通视较好、地势较高的位置。根据与已知站立点的距离,大概的方向,结合地图与实地对照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选择新的运动路线。

3.检查点上的动作

(1)捕捉检查点:参赛者快接近检查点时,要对检查点的实地准确位置做到心中明确,要观察好自己的站位,一边运动—边观察地图与实地对照,以便正确判断检查点的位置, 争取一次成功。

(2)注意事项:①快到检查点之前,在运动中分析确定一条最佳路线,熟悉路线两侧的主要标志,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打卡,快速离开。避免为后者提供目标。②一次捕捉不成功,冷静地分析,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盲目扩大范围。③当接近目标时速度减慢,寻找预先确定的标志物,寻找检查点,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④当发现一个检查点后,要看清该点的代号。⑤找到了检查点,应该冷静地检查、对照,说明表的编号与地图上所标的程序与检查卡的序号是否一致,说明表上的代号与点标的代号是否一致,以防找错点。判断准确,快速打卡离开寻找下一目标。

总之,捕捉检查点要做到四个保持,即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保持适当的速度;保持准确的思维判断。

4.终点的动作

运动员完成最后一个检查点的动作后,依据规定的路线,作最后的冲刺。到达终点后,把检查卡或打卡器迅速交给裁判,领取成绩单。

(四)注意安全

定向越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活动中都是独立行事,必须靠自己的 智慧和体力去解决行程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以下仅提供 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迷路。重新确定自己在图上的位置,选择正确路线。

(2)受伤。要尽快与最近检查点的裁判联系,或在检查点上等待。

(3)遇到突发情况,必须发出求救信号,可大声呼叫。

在定向越野活动中必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爱护比赛所用的各种器材。

7

二、 组织与准备工作

(一)赛前会议

临赛前要召开领队会议,分发规程、秩序册,抽签编排出发顺序以及本次比赛的特别说明等。

(二)起点场地设置

起点须设出发区、候赛区、观摩区。出发区纵向为三格,第一格就位区、第二格准备区、第三格待发区。见图12—10。

检录区

图12-10

观 众 席 发图员 序道员 就位区 各组别 准备区 出发 待发区 区 检录

迟到出发区 发令员 赛 区 裁判长 出发点标志挂发处

(三)终点场地设置

终点场地内设终点区、休息区、观摩区,终点区的通道用通道布成,终点线长不超过3m。见图12—11。

休息区

成绩公布栏 观众席 终止器 终 3米 点 线 终止器 赛区 申诉处 预告员 裁判员工作台

图12-11

8

(四)场地、器材设备 1.比赛场地

定向比赛是利用野外天然地形作为比赛场地,比赛的级别和水平高低可通过地形的难易程度以及路线设计来体现。其地形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丘陵地形,较多树木,植被覆盖,地形丰富,地物多,通视差,农作物少,地表覆盖物可踩,林中能穿行,道路网状,居民地少,不可通行地域少等。 2.地图

定向地图更加准确详细,容易比较地图上的符号标记与实际地形中的实物。地图由组织者提供。

3.指北针

指南针发明于中国,但在定向运动中称为指北针。指北针用于运动中辨别和保持方向,它是定向运动可使用的唯一合法器材。指北针运动员自备,它的红色指针永远指北,红色指针应永远与地图上指明北方的红色箭头及顶部红色横线保持方向—致,永远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见图12-12。

图12-12 图12-13

4.检查点点标

检查点点标是运动员辨别和正确通过点的标志,点标主体由三面成三角形排列的红、白 两色旗组成。每个点标上有一个编号, 一般用两位数字或两个英文字母组成,印在旗面的左上部,供运动员辨别是否所要找的点标。见图12-13。 5.打卡器

(1)手工打卡2S;点鉴是挂在点标上,点鉴与点标配合,提供运动员到达各检查点位置的凭据。点鉴式样较多,常见的有印章式、钳式两种。不论哪—种,均要求图案不得重复,图形精确易辨。为了证实这一到访,运动员必须在到达每一个点标处使用打卡器打卡,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针孔。

(2)电子打卡卡座;今天电子打卡系列已被广泛使用。它不仅能证实是否按顺序正确到访,还能记录到访的时间。见图12-14。

9

图12-14

6.检查卡

(1)检查卡片主要用于判定比赛成绩。卡片分主卡和存根两部分,主卡由运动员比赛中携带,按顺序将通过的各检查点点鉴图案印在规定的空格中,到达终点后,速将卡片交给裁判员验证成绩。

(2)指针式电子卡:电子打卡系列己被广泛使用,电子卡由运动员比赛中携带,按顺序将通过的各检查点电子打卡卡座插入相应孔中作打卡,到达终点后,速将卡片交给裁判员打印出成绩单验证成绩。

7.小型电脑打印机

能准确打印出运动员全程找点的顺序和所用的时间。见图12-15。

图12-15

8.号码布

号码布由组委会提供或自备。号码布大小为20cm×l0cm,号码数字高度不小于12cm。 比赛时要求运动员胸前、背后各佩戴一块。 9.服装

使用专用定向运动服装或一般常用的运动服装。 10.出发点、终点设备

出发点、终点横幅,计时显示器,发音器,图箱,通道带,计时器扩音器,成绩公布栏, 急救药品,遮阳伞,

三、规则简介

(一)竞赛形式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徒步定向:如传统的定向越野跑、公园定向、接力定向, 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车等定向。 按时间之分:可分为白天定向、夜间定向两种。 (二)竞赛项目 1.个人赛

运动员单个竞赛,成绩取决于个人技能。 2.团体赛

运动员单个竞赛。运动员成绩为全队运动员个人成绩(时间、名次或总得分)的总和,同时也可以计个人成绩。 3.接力赛

10

每个接力队的运动员均按预先安排好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一段个人路线,比赛成绩在全部检查点准确的基础上取决于全队所用的总时间。 (三)竞赛分组

(1)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组别。女子组代号为(w),男子组代号为(M)。 (2)运动员只能参加相应组别的比赛。 (四)竞赛的参加者

(1)各代表队由运动员、领队、教练员构成。

(2)竞赛期间,运动员的安全由本人负责。竞赛中不得使用违禁药物,裁判委员会有权药检。

(3)运动员自备指北针、手表,禁止携带通讯设备、步程计等辅助器材。 (4)运动员应佩戴组委会发的号码布,胸前、背后各一块, (5)所有参赛人员应爱护赛场设施,保护自然环境。 (五)竞赛组织委员会

根据参赛人员多少和需要设立若干工作组。如:技术测绘组、裁判组、会务组、后勤组 等。各尽其责,分头开展工作。 (六)犯规与处罚 1.给予警告处罚

(1)代表队成员擅自出入预备区,但未造成后果的。 (2)在出发区提前取图和抢先出发者。 (3)接受别人帮助,如指路、寻找点标等。 (4)为别人提供帮助,如指路、寻找点标等。

(5)为从对手的技术中获利,故意在比赛中与对手同跑或跟跑者。

(6)不按规定佩戴号码布。 2.判运动员成绩无效 (1)冒名顶替参加竞赛者。 (2)竞赛中使用交通工具者。

(3)有证据表明在竞赛前勘察过路线者。

(4)未通过全部检查点,未按顺序找点,即检查卡片上打印图案不全者。 (5)打印器图案模糊不清,确实无法辨认者。 (6)竞赛结束前(指终点关闭)不交回检查卡者。 (7)超过规定的完成时间者。 3.取消比赛资格

(1)不符合分组年龄标准或谎报年龄,弄虚作假者。 (2)有意妨碍他人竞赛者。

(3)蓄意破坏点标、打印器和其他竞赛设施者。 (4)未通过全部检查点,而又伪造打印器图案者。 (5)没有佩戴大会颁发的号码布。

(6)丢失竞赛卡片者。

四、定向运动的教学与训练

(一) 制定训练计划

制定训练计划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因人施教的原则。 (二) 教学与训练

定向运动不同于越野跑,他是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结合。通常定向运动的教学训练分三个

11

方面:读图训练、体能训练、技能训练。

(1)读图教学训练。要求拿到一张地图,能够完全明白地图上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2)体能教学训练。要求具有长时间的奔跑能力。

(3)技能教学训练。要求快速准确找到你所要寻找的检查点,会用指北针判定方向,了解自己在图上所处的位置,图低对照迅速准确。

思考题:

1.一张标准的国际定向比赛地图主要由哪几种色彩组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2.只用黑色表示的道路有哪几种?

3.绿色网点色彩与绿色竖线绘在地图上分别表示现地的什么区域? 4.岩坑、土坑、水坑在地图上分别用什么色彩表示?

5.在途中迷失方向、走错了路的情况下,常用哪三种方法来纠错? 参考文献:

1.体育教程 张菊林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国防体育-定向运动指导 孙全兴 上海教育出版社

12

起源: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定向”二字在1886年被首次使用。最早的定向比赛是出现在1895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1919年,斯德哥尔摩南部奈卡举行的定向运动比赛被视为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正式体育比赛项目诞生的标志。随着定向运动的发展,1932年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运动比赛。1961年5月,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缩写为IOF)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为定向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世界/国际定向运动赛事:

1.O-Ringen:瑞典五日。世界最大规模的定向运动赛事/旅游节,每年7月吸引世界各国 20000名男女老少定向运动员相聚瑞典。

2.世界定向越野锦标赛:最权威的传统定向比赛。每隔一年举行一次。

3.Jukola:世界最大的定向接力赛。每年6月 2000多个队在芬兰白昼地区持续比赛24小时。 4.Tio-mila:世界最刺激的夜间定向接力赛。每年4月末在瑞典举行。 5.定向越野世界杯赛

6.世界青年定向越野锦标赛 7.世界大师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公园定向循环赛每年在世界各地公园巡徊举行的职业精英赛。设总奖金及总排名。只有世界排名前25名的男女运动员有资格参赛。 定向运动在中国在我国开展定向运动最早的是香港。198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白云山组织了“定向越野试验比赛”,这标志着定向运动在我国开始起步。1992年我国以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的名义加入国际定向联合会,199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1994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定向锦标赛,1999年与浙江省教委、上海市教委共同合作承办了公园定向世界巡回赛的两站赛事。

定向分类: 定向运动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徒步定向越野和借助交通工具定向两大类。 按IOF的标准,定向运动包括徒步定向(定向越野)、滑雪定向、山地车定向、轮椅定向和公园与城镇定向五大类。 地图上的颜色(colors):

黑色——人造景观(man-made features)(建筑物, 道路, 小径)和岩石(Boulders)(大石头,悬崖峭壁)

棕色——地形:等高线和符号(表示山丘和小坑;高速公路,主干道)。 蓝色——任何有水的地方(湖泊,溪流,泥沼)。

绿色——植被。浓密而难通过的地区(绿色越深,越难通过)。 白色——普通的林区,易通过。

黄色——空旷地。易奔跑。 紫色——线路。

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比例尺(Scales):

比例尺的概念: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如某幅图的图上长为1厘米,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15000厘米,则这幅地图是将实地缩小15000倍测制的,1与15000之比就是该图比例尺,叫1:15000或1:1.5万地图。

——一幅地图,当图幅面积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其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简略;

——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也就越低。 图上量算距离应注意的问题

从越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如果实

13

地的地形平坦,图上所量距离接近于实地水平距离;如果实地两点间的地形起伏,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量得的水平距离。因此,在计算行进里程时,必须根据地形的起伏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将图上量得的距离加上适当改正数。下表是根据在不同坡度的道路上经实验得出的改正数。

定向地图磁北线

磁北线是地图上表示地磁的方向线。它不仅可以用来标定地图的方向、测量目标的方位角,还可以用于概略地判明行进的路线的方向和距离。磁北线一般用黑色、红色或蓝色的平行线表示。 定向地图符号 1、地物符号

地物是指分布在地面上的人工或自然的固定的物体,如江河、湖泊、道路、建筑物、村庄、树木等。 地物符号的分类:

无论何种地物,它们在现地的平面形状特点都可以被理解为:面状的、线状的和点状的。 面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通常较大,包括树林、湖泊、宽河、淤泥地、建筑群等,它们用依比例尺描绘的符号或轮廓符号表示。我们可以在图上直接量算出地物在实地的长宽和面积,因此有些教科书称这类符号为“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线状的:这类符号包括小河、公路、铁路、窄林道、石垣等等,它们的长度是依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宽度则没有依比例尺表示,因此这类将号又被称作“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点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或体积通常较小,但它们的外形或功能却具有明显的方位作用,是运动员在行进中的重要参照物。例如水坑、石块、塔形建筑物、水井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图案符号或点状符号表示。在图上,点状的符号本身并不指明地物的大小或它所占有的面积,因此不能进行量算。这类符号拥有自已的“定位点”,即地物在现地的精确位置,点状的符号又被称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当若干同类符号以某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来表示地物时,它们所反映的只是地物的性质和范围,并不代表地物的个数和精确位置。 2、地貌符号

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山地、丘陵、洼地、凹地、谷地等。定向地图采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 地图上的等高线和等高距:

等高线是指地形高度的差距。每一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用等高距表示,通常为2-5米。不同地图,等高距不同。

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

——地图上的每条等高线都是实地等高线的垂直投影;它既描绘出地貌的平面轮廓,也表示出地貌的起伏。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每条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在同一幅地图上或同一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地的等高线则表示深浅。 ——在同一幅地图上或同一等高距条件下,等高线间隔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稀,实地坡度缓。 等高线的种类

——基本等高线用O.1毫米的棕色线表示,并按规定的等高距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加粗等高线用O.25毫米的棕色线表示。它是为了便于计算高差,从平均海水面起,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描绘一条的曲线,又称“计曲线”。

——辅助等高线用0.1毫米粗的棕色虚线表示,它是按约1/4的等高距测绘的曲线。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地表形态的信息。

——间曲线是1/2等高线。在图上以短曲线表示。 斜面的分类:

(1) 等齐斜面。实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称等齐斜面。这种斜面均可通视。在地图上是一组从山顶到山脚间

隔基本相等的等高线来表示。

14

(2) 凸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缓下陡的斜面称凸形斜面,这种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视。在地图上是一组从山

顶到山脚间隔上稀下密的等高线来表示。

(3) 凹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陡下缓的斜面称凹形斜面,这种斜面均可通视。在地图上是一组从山顶到山脚

间隔为上密下疏的等高线来表示。 1. 有路不越野原则 2. 择近不择远原则 3. 走高不走低原则 4. 遇障提前绕原则 路线选择的方法: 借线法:也称扶手法。当检查点位于线状地形或其附近时,可以采用此法,行进时,要先明确站立点,然后利用易于辨认的线状地形,如小径、围栅、小溪涧、高压线等,作为行进的“引导”,使自己行进时更具信心。 借点法:也称攻击点法。当检查点附近有高大或明显的地形点时,可用此法。高大或明显的地形点可以使高塔、建筑物、路的交叉点等,到达攻击点后利用指南针确定检查点的前进方向,再寻找检查点。从攻击点寻找检查点可以提高寻点的准确性和路线的简化性。行进前。要先将该地形点辨认清楚,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检查点。 偏向瞄准法:检查点在扶手地物上或一侧时,并且运动方向与扶手地物的交角较适宜,在路线选择时可以该线状地物 为攻击目标,有意向左或向右偏离检查点,当运动到该地物时,再向右或向左沿扶手寻找检查点的路线选择方法称为 偏向瞄准法。 路线选择举例说明 下边的例图中,标出了三条不同的路线(三角表示起点,圆圈表示终点)。

如何制定路线

制定路线的一般原则:点标的数量并不固定,一般至少4到5个,但要注意:点标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如果超过5到6公里就过长了(这主要是由地域的大小和道路中的障碍物所决定)。对初学者,路线一般不要交叉,因为这样可能使他们混乱,以错误顺序找点。除非使用电子打卡系统,否则最好不要设交叉路线。路线是可以交叉的,只是由于某种实际的原因而尽可能不使之交叉。点标之间的角度不要小于90度,以避免那些正在寻点跑的人看见刚从此点标方向跑出的人而得利。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