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3-10-16 0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2.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此前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经验,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在不断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时安排】

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 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 3.练习十 2课时 4.间隔排列(综合 与实践) 1课时

课题 1.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

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从已知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的过程和特点,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并通过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反思这几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突出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运用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小猴家的果园里有20棵苹果树,猜一猜小猴家果园里有( )棵桃树。 出示: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3倍。你知道有多少棵桃树吗?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条件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感受策略

过渡:桃子熟了,小猴每天都帮妈妈摘桃,而且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大。可是在摘桃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你能帮她解决吗?

1. 出示例题,学生一起读题。 2. 理解题意。 (1)(隐去题目)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小结:读题目,看清条件,弄清问题。(板书:读题目) (2)分析条件,

师:第一个条件很简单,就是说小猴来到果园,第一天摘了30个桃;再来看第二个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条件的意思? (3)再指名说说“5个”表示的意思。 3.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2)交流反馈:你想根据什么条件求出什么? 4. 自主解答。

(1)选择填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求: 在填表和列式计算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方法解答,如果有时间可以把两种方法都做一做,再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写在其他地方。 方法一:填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个 方法二:列式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2)反馈

先交流填表的方法,再交流列式计算的方法。并说出怎样想的? 交流其它方法。:

5. 回顾反思。 (1)回顾: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解决小猴摘桃的问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么多不同方法的背后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引导小结:每一种方法都是根据“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从第一天推算出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板书:想意思 顺着推)

(2)总结: 同学们像这样根据条件、抓住条件、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引导学生理解“策略”,谁听说过“策略”什么意思?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要讲究策略,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从条件想起

三、联系旧知,丰富体验

1. 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出示第一幅图,说一说

根据( )和( ),求出( )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

再根据( )和( ),求出( ) 最后完整出示两幅图,说一说。 先根据( )和( ),求出( ); 再根据( )和( ),求出( )。

(2)试一试: 引导:像这样根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根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你会用吗?试一试。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2)

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出示模式:先根据( )和 ( ),求出( );再根据( )和( ),求出( ) (3)小结回顾:像这样根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的方法我们是第一次用,回忆一下“从

条件想起”这个策略咱们是第一次用吗?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4)小结:其实我们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可以“从条件想起”,“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策略。

2. 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分步出示条件

(1)师生共同比划,引导学生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下落高度的一半”。 (2)学生独立解答。

(3)反馈、检验: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吗? 四、练习运用,加深感悟 1. 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

(1)你能根据题意在图中做出标记吗?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确定芳芳和兵兵的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小结板书:做记号)

(3)回顾:题目中画出的示意图也是条件的一部分,我们要仔细看图,读图,用图,边看边想,就能充分利用所有已知条件,顺利解决问题。

2. 教学“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反馈:你是怎样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

(3)质疑: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把题目提供的三个条件都一一用上了。如果缺少最后这个条件,还能求花地砖有多少块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导回顾:结合图再次理解“15”和“8”表示的意义,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回头在看看条件表示的意义,也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1.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看谁能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条件1 条件2

问题1 条件2 ↓

问题2 ……

课题 2.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

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

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能结合线段图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能够表达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了什么策略?你有什么体会?

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二、新课

1.出示例2,理解题意。

(1)学生读题,说一说,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引导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引导思考: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觉得应该先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接着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呢?怎么画?画出黄花朵数的线段之后,可以怎样画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呢?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你能看着线段图再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

(3)同桌交流:

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再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

(4)全班交流。

2.学生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回顾反思: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道题的? 4.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人小组交流想法 全班交流

5.例2和想一想

引导: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比较一下两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交流:能说说解决两个问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了吗?那两题中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b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