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1)测量试卷(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30 12: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测 量 》期末考查试卷(A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直线定线

确定直线方向和位置的工作。

2、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3、象限角

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到一直线的锐角。

4、竖直角

经纬仪视准轴方向(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5、视差

尺像不在十字丝平面上,眼睛在目镜上下移动时,尽像(读数)与十字丝上下错动的现象。

6、相对高程

地面上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7、等高线平距

相邻两个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 测绘(测图) 、 放样(测设) 。 2、1︰5000的比例尺其实地量距的精度需要达到 0.5 米。

3、测量上常在地图图廓线下方绘制三北方向线,包括真午线、磁子午线及坐标纵线方向。 4、水准路线测量测站校核包括⑴ 双仪器高法 ⑵ 双面尺法 。

5、测定地面点位置主要是测 角度 、 距离 、 高程 三个量。

6、在进行角度测量时,首先应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然后再进行观测,安置包括(1)对中(2) 整平 ;其中(2)的目的是 水平度盘水平 。

7、测量学中的坐标系,其纵坐标为 X (填X或Y),象限为 顺 (填顺或逆)时针。 8、 将水准仪置于D,N两点之间,在D点尺上的读数d=1585mm,在N点尺上的读数n=465mm,

则高差hND为 -1120 mm, n (填d或者n)为后视读数。

9、在某图中,位于图形内的网点数为41,位于图形边界上的网点数为10点,网点间距为4mm,测图比例尺为1︰2.5万,则图形面积为 46 公顷。

10、山脊等高线是向(下坡、上坡) 下坡 方向突出。山谷等高线是向_ 上坡 _突出。 11、经纬仪间接测量距离及高差时,已知天顶距Z及尺间隔L时的距离公式 klsinZ 、已知竖直角α、仪器高i、中丝ν及尺间隔L时的高差公式 1klsin2??i??。

2212、为了消除磁偏角的影响,保持磁针平衡,常在磁针 南 端缠上铜丝。 13、竖盘指标差 12?L?R?360?? 。

14、过山头定线的方法是 逐渐接近法 。

12.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竖盘读数是 90° 或 270° 度。

13.照准误差的原因是 视准轴不平行于横轴 可通过 盘左和盘右 观测方法消除。 14.水准仪的i角是指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在垂直面内的夹角 。 15.测回法是指 分别用盘左盘右来观测水平角的方法 。 三、简答题(共26分)

1、经纬仪闭合导线测量工作要点?(8分) 踏勘选点建立控制导线 丈量导线边长

测定折线转折角并计算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调整转折角 测定起始边方位角并推算各导线边的方位角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增量,并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允许范围内调整闭合差

根据起点坐标推算各点坐标

2、等高线的特性?(10分)

⑴相等性 ⑵闭合性 ⑶不相交 ⑷疏密性 ⑸正交性

3、微倾水准仪结构和使用方法?(8分) 微倾水准仪结构: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微倾水准仪使用:

⑴安置仪器:将水准仪安置在已知水准点和待测水准点的中间。 ⑵粗略整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⑶瞄准目标:通过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对准水准尺。并消除视差。 ⑷精平与读数:调节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符合,用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对S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a1=1.573m,b1=1.415m,然后将仪器搬到A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a2=1.834m,b2=1.696m,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为什么?(12分)

⑴正确的高差

hAB?a1?b1?0.158m

⑵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因为:仪器搬到A尺附近测得

hAB?a2?b2?0.138m

不等于仪器在AB中间的高差0.158m。

3、如图一为盘左时的竖盘注记,今观测了A、B、C三个目标,试计算出它们的竖角α和

指标差x,观测值见表(6分)

观测目标 盘左读数(L) A 86o13′18″ 盘右读数(R) 273o45′24″ (1)可知这种竖盘竖角的计算公式为: α左=90o-L,α右=R-270o

α=1/2[(R-L)-180o]

(2)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为:x=1/2[(L+R)-360o]

所以αA=3o46′03″ ,x=-39″

4、若把(图二)所示的地块平整成西高东低,坡度为5%的斜坡平面,试求出整个地块的平均高程?(6分)

A10.520mB 12.0平均高程

C10m11.0D13.0E 12.5Hm=1/4n{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 =12m

F11.5G12.5H11.0I14.0J11.5K12.0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c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