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8:4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从容不迫、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用演一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引吭大叫、三板一眼、窥伺”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是运用对比、拟人、反语等方法来表达的。

4、品读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句子,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么样的?用文中的词概括。

板块二 深入研析,体会白鹅的特点 一.课文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白鹅的高傲。 预设:

(一)第一自然段 1.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2.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二) 第三,第四自然段,

1、哪些句子体现了白鹅高傲呢?找出你认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从这个词你仿佛可以看见白鹅当时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就写在这个词的旁边。

2、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鹅的高傲? 课件投影:(郑重严肃、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你们看,光叫声,丰老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通过读看你是否理解了这写词。(指名读) 3、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课件: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什么是净角?(学生自由交流)“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你

们见过净角出场吗?看净角出场了!(出示净角的录像) 5、引导学生演一演,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6、 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2个4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

(三)吃相:(5-7自然段)

1、 如果让你用一个4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 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2、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默读第5自然段。

[课件] 鹅的吃法,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生: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从“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 (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4、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有趣的剧目。请同学看课文65页,听好老师的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用曲线画出写鹅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写狗的句子,听明白了吗?

5、 “鹅要吃饭了,狗躲在旁边看”。怎么看?它想干什么?(暗中观察,等待时机)书上用了个什么词?(窥伺)

6、你们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和狗在一旁窥伺的情形读出来吗?找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鹅和狗。

7、想想,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他得气成什么样呀? 每个人都读读。哪些词体会到(厉声叫骂 厉声大叫)

8、:厉声叫骂是鹅老爷对谁的?(对狗)昂首大叫呢?(对人)那你觉得哪个词更能体现鹅的高傲?昂首大叫,冲着人发脾气,连人都敢责备。

9、丰老先生对这只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真是架子十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板块三 感悟写法,体会喜爱之情

1、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找来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

2、文中还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联系句子说一说。 预设:(1)把鹅当做人来写。(2)用对比的方法来写鹅的特点。

3、总结写法:丰老生为了把这只白鹅刻画的惟妙惟肖,首先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并运用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不禁让我们也喜欢上了这只白鹅,其次作者运用对比,拟人,反语等表达手法刻画动物的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同学们去学习借鉴。

板块四 读写结合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这句话从字面看好像作者不喜欢鹅,实际上却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我也学着用反语来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3 白 鹅

特点 方法 姿态 伸长头颈 左顾右盼 对比 叫声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反语 高傲 步态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用词准确 (喜爱) 吃相 一日三餐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语言生动 厉声叫骂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风趣幽默

《白鹅》教学反思

岱山实验学校 陈彦

《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表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作者用准确、幽默的语言,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突出白鹅的特点,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这一线索贯穿教学。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重视咬文嚼字,品味语言。

《白鹅》中有许多词语都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于是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仔细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当讲到鹅的吃相“三眼一板”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眼一板”这个词,通过反复品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课文中还有许多词语都用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是四字词语多,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这些词语的兴味。如“左顾右盼”、“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不胜其烦”,在感悟课文时也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好了这些词语,趣味也就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就溢于言表了。 二、 强调整体情感,重视文本的品味

我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立重点字、词、句在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体会情感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我们不可摒弃

语言文字来体会思想内容,或隔开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文字,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如上述案例中,我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几个词语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白鹅的高傲以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跃然纸上,而不必花较多的时间去反复朗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三、重视文本,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全文运用了1、对比手法:课文通过与狗叫声比较,鹅的叫声比较严厉;与鸭步态比较,鹅从容不迫,具体写出了鹅的叫声和步态的高傲。2、反语运用:作者通过“侍候”“堂倌”“鹅老爷”等反语的运用,明贬实褒。3、拟人、比喻手法:让学生理解鹅在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高傲的人。它们都体现出鹅的可爱。4、具体描写:比较“A、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B、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这两句话的异同,发现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通过充分的具体的描述,突出了鹅吃相的可笑。学文后,仿写句子。 让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这句话从字面看好像作者不喜欢鹅,实际上却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我也学着用反语来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 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提高。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dx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