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考点10光合作用

更新时间:2023-09-24 15:4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有关证明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色素 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探究光合作用过程和场所 光合作用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一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有关证明

1. 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l生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 mL淡蓝色BTB水溶液,根据下列的处理顺序操作。 处 试 管 号 理 I.充入CO2至过饱和 - + + + Ⅱ.放入适量黑藻 - + + + Ⅲ.适宜光照 十 + - + 1 2 3 4 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A试管l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考场错解]仅选D [专家把脉]对光照下黑藻(植物)在水溶液中培养时,水溶液性质的改变不清楚或者不能进一步进行思维迁移而误答。无光奈件下(试管3)因黑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02而使溶液pH下降,即呈弱酸性,故呈淡黄色,2号试管因无黑藻,而充入CO2至过饱和也呈淡黄色,1、4号两试管因黑藻光合作用消耗CO2,使溶液pH上升即呈中性偏碱,故呈淡蓝色,部分同学易漏选A项。

[对症下药]AD

2.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不知道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条件,因此误选A项,实际上萨克斯首先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通过细胞呼吸耗尽。由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而曝光的一半由于进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如淀粉等。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曝光的一半变蓝。而遮光的一半无淀粉产生则不变蓝。通过此实验,较好地说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光。 1.光合作用的概念

(1)范围——绿色植物:(2)场所——叶绿体;(3)动力——光能;(4)原料——二氧化碳和水;(5)产物——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2.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

重点了解科学家如何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证明相关的问题。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等每一点都可出一道实验设计题,来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 考场思维训练

某同学做了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他得到的结果不可能的是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A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域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被染蓝

C.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在无色点光源的透射光下呈翠绿色,在反射光下呈棕红色 D.晴朗的上午10时左右,以小块锡箔纸将一叶片夹住,下午3时取下该叶,酒精脱色后,碘液检验的结果是被遮盖部分为淡黄色而曝光部分为蓝色

D解析:没有光就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淀粉。问题是上午10时处理叶片,遮盖部分在此之前已经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用碘检测不可能为淡黄色。 命题角度二 光合作用色素

1. 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分子量最小 D.分子量最大

[考场错解]D

[专家把脉] 不能正确理解叶绿体色素的层析原理,认为分子量大扩散速度陧而误选。叶绿体色素的层析分离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反之,扩散速度慢。 [对症下药]A

2.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 B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只有四种色素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D有的植物细胞的液泡中也含有一定的色素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对“细胞内色素”和“叶绿体色素”的关系搞不清导致思维障碍。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共四种,非光合色素如花青素,全部分布在液泡的细胞液中。光合色素都可以吸收、传递光能,有极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可以转换光能。 [对症下药]ACD 3.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A传递光能、传送电子 B传递光能、转变光能 C吸收光能、转变光能 D吸收光能、传递光能 [考场错解]BC

[专家把脉]不知道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 a分子具备转换光能的能力,因此误选B和C。

[对症下药]D 专家会诊

1.种类:光合作用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J。 2.分布:都在类囊体膜上。

3.作用:①吸收光能和传递光能。所有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吸收光能并能传递光能;②光能转换,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分子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4 吸收光谱: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考场思维训练

如下图是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能吸收光能并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B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B失去电子的A是强氧化剂,NADPH是还原剂 C C,D是传递电子的物质,A也参与电子传递

D A代表叶绿素a.B代表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h素

D解析:叶绿素a只有少数作为中心色素分子可转换光能。绝大多数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一样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故B应代表大多数叶绿素a和所有的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

命题角度三

光合作用过程和场所

1. 下列物质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的是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⑧ C.②③⑦⑧ D.①④⑦⑧ [考场错解]D

[专家把脉]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把握不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在暗反应阶段参与C3的还原。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少数叶绿素a分子俗称为“分子发电机”,丢失电子之后马上又从H2O中获得电子,从而恢复原状。 [对症下药]C

2. 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H20、C02、ADP B.C02、NADPH、ATP C.H20、C02、ATP D.NADPH、H20、ADP [考场错解]ACD

[对症下药]不能熟练掌握光合作用过程,H2O参与光反应,光反应的产物ATP、NADPH参与暗反应,暗反应所需原料为C02。 [对症下药] B 专家会诊 光合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在植物体外是无法实现的,但在绿色植物体内,由于叶绿体吸收了光能作为光合作用的推动力,把很难还原的C02分子变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过程,它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如下图)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绿色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则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2)弄清C、H、O的去路:C02的C可在 C6H12 06中找到,C02中的O可在C6H12 06和反应物6H20中找到:反应物H20中的H可在 C6H1206和6H20中找到,反应物H20中的O可在602中找到。 (3)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主要包括光(可分为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长短)、环境中C02的浓度、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酶的催化作用)、水和必需矿质元素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的进程。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考场思维训练

1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02的固定 B_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1.B解析:生物体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题目的4个选项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参与。

2如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它来自于的分解。 (3)图中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

(4)要使B过程顺利进行,除必须要有物质[①]和C3外,还必须要有多种酶参与和[] 提供能量。

(5)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停止光照,则图巾C3的数量将会 。

(6)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其他条件不变,图中③的浓度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会突然上升。

2.(1)C02的固定C02的还原 (2)[H]水(3)太阳光能 (4)[②]ATP(5)增加(6)五碳化合物 解析:从图解可看出:图解表示生理过程的产物为C6 H12 06,即葡萄糖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而暗反应又包括C02的固定和C02的还原两部分。C02固定是指C02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的过程,故C为C02的固定,③代表的是C02;C02的还原是指C3在酶的作用下接受光反应生成的[H]和ATP形成葡萄糖的过程,所以B为C02的还原,①为[H],②为ATP。①②均为光反应的产物,[H]来自于水的分解,ATP是色素吸收太阳光传递给ADP+Pi形成的,由此可看出暗反应消耗光反应的产物,若光反应不足时,暗反应也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所以当突然停止光照时[H]的量减少,而C02供应不变,所以C3化合物会由于无还原剂不能形成葡萄糖,数量会突然增多。如果C02供应不足,而光反应正常进行时,植物体内C3由于不能固定C02形成C3,数量也会突然增加。 命题角度四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 下图所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 的增加,成正比例增

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 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 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 ,此时光合作用的 阶段受到限制。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3)乙图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生长的 。出现CD段的原因是 。

(4)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5)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考场错解]略

[专家把脉] 不会综合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二氧化碳充足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也会逐渐增强,直至达到最大强度;在光照和二氧化碳充足的情况下,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为温度影响参与光合作用的有关酶的活性;当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则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如温室效应。因此,在解这个题目的时候要分别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对症下药] (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光反应(2)温度的高低暗反应 (3)最适温度 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4)二氧化碳的浓度(5)如下图

2. 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0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0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考场错解]ABC

[专家把脉] 识图能力差,思维转换障碍导致错选。本题综合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各项因素,图中a点的含义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则为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点。如果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由于小室控制恒温,因此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要达到同样的光合作用强度,必然对C02的需求加大,所以a点应右移,由于光照下降,光反应降低,所以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 NADPH就少,因此限制了暗反应,故b点应向左移;而如果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由于光反应增强,所以光合作用强度要想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必然对CO2需求下降.因此 a点应向左移,而b点时由于光照增强,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和NADPH增加,此时暗反应便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所以对CO2的需求加大,故b点应右移。 [对症下药] D 专家会诊

衡量光合作用强弱的指标是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吸收CO2

的质量(毫克)表示。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把叶片的呼吸速率考虑在内。影响光合速率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高低,以及矿质营养和水等。 (1)光照:包括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质及光合作用面积。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是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合理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也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2)温度:温度主要影响参与暗反应酶的催化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但是温度过高会影响甚至破坏酶的活性。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3) CO2浓度:CO2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空气中浓度很低,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适浓度(体积分数)为0.1%,所以光照充足时,植物常处于CO2 “饥饿”状态。因此适当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当空气中CO2浓度超过0.1%,光合速率也会下降。

(4)合理施肥:光合作用的酶、ATP、NADPH及色素等需N、P、Mg等各种矿质元素。 (5)合理灌溉:水是代谢媒介,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供氢体。 考场思维训练

1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1.A解析:白光是全色光,比单纯的红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和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2.B解析:识图能力差,思维转换出现障碍,夏季晴天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光合作用强度略微下降,因此会出现典型的双峰曲线,而在多云天气条件下,由于光照稍弱,致使中午温度不会太高,所以不会出现双峰曲线,而阴天条件下,则光照更弱,因此其净光合速率更差,所以C和D分别为多云和阴天时的曲线,而A则为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曲线。 命题角度五

C3植物和C4植物

1. 能鉴别野牛草是否为C4植物的简便方法是 A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大小 B制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脉结构 C.分离、测定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 D.用碘液测定叶片中淀粉的含量 [考场错解]D [专家把脉] 未理解题意要求“简便方法”而错选D。其实B、D两种方法都可以,但观察叶脉结构只需制临时装片,而测定叶片中淀粉含量存在两个问题:①是要用酒精脱色,操作复杂;②是如果未在光照一定时间后测定,维管束鞘细胞不一定有淀粉,当然叶肉细胞也没有淀粉存在,这样就没有结果。 [对症下药]B

14

2. 图,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C0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

14

作用同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考场错解]C

[专家把脉] 不明白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3化合物与C4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而错选。在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C3植物叶片中,开始光照时先由叶肉细胞固定CO2,形成 C4后再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中分解释放CO2,CO2再次固定形成C3。因此在时间先后顺序上,先有C4,后才有C3。而且随着C3的不断形成,C4化合物不断消耗,形成更多的PEP好再固定CO2 (从周围环境中)。故C4起到“CO2”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低浓度CO2环境中C4植物光合效率比C3植物高的原因。 [对症下药]B 专家会诊

1.明确C3植物和C4植物结构上的区别(1)叶肉细胞:C3植物叶肉细胞分为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形成花环结构。

(2)维管束鞘细胞: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且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

(3)叶绿体:C3植物的叶绿体全部是正常的叶绿体:C4植物的叶绿体有两种,正常叶绿体和不含基粒的叶绿体,前者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后者分布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4)胞问连丝:C3植物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胞间连丝较少;C4植物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含有大量的胞问连丝。

(5)淀粉粒形成积累部位:C3植物的淀粉粒位于叶肉细胞:C4植物的淀粉粒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内。

2.明确C3植物和C4植物在功能上的区别:C4植物在低浓度C02条件下比C3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具有更耐旱、耐强光照等特点。 考场思维训练

1 如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C02浓度的情况下,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1.D解析:水稻和玉米都是阳生植物。 2 C4植物叶肉细胞内C02的固定方式是

A C02+C5化合物→C3化合物 B C02+C3化合物→C4化合物 C.C02+C5化合物→C3化合物 D C02+C4化合物→C3化合物

2.B解析:C4植物与C3植物固定C02的途径不同,C4植物将从外界吸收的C02首先与C3化合物结合形成C4化合物,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分子C02,C02再与C5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C3化合物。所以C4植物叶肉细胞内C02的固定方式是:C02+C3→C4。

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一

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探究

1.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反式:

表示光合作用。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此时希尔(R Hill)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0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02

在希尔反应基础上,Amon又发现在光照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0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0)产生。希尔反应和Amon的发现,使当时的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02

+

B H2O被裂解后,发生了由H20最后到NADP的电子传递,整个过程需要光 C.希尔反应与C02合成有机物是两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D.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提供还原剂NADPH和ATP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希尔和Amon的实验分别证明了光反应产物和C02可消耗光反应的产物。只需结合必修与选修教材有关知识不难分析并判断:A、C、D选项都是正确的叙述。-从H20到NADP的电子传递过程中,只有叶绿素a在有光条件下才能失电子。叶绿素a得电子及电子传递的其他过程都不需光。

[解答]B

2. 某人做一个实验研究光对生物的影响,如图所示,使阳光通过棱镜照到容器A中,容器A内装有葡萄糖溶液,其中生活着大量的衣藻,请分析回答: (1)衣藻在容器A中是否均匀分布?为什么?

(2)在该容器中再放人大量草履虫,这些草履虫如何分布?为什么? (3)如果将草履虫换成大量乳酸菌,这些乳酸菌又如何分布?为什么?

[解题思路]可见光通过棱镜可分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波长的光,而衣藻中含有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草履虫是需氧型生物,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因此,它们在不同的光照区分布是不均匀的。

[解答](1)不均匀。光线通过棱镜后被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波长的光。因为衣藻含有叶绿体,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分布的多,其他区域分布的少。

(2)不均匀分布。容器内放入大量的草履虫,①因草履虫以衣藻为食物;②草履虫又是需氧型生物,衣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衣藻分布多的地方,草履虫分布也多。

(3)不均匀分布。因为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O2存在时,发酵作用会受到抑制,故乳酸菌主要分布在绿光区域。 规律总结

+

此类题重在强调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考查,考点常体现在对过程中ATP、NADP、C3和C5含量变化的分析。答题时要注意把握上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可以做到轻松突破了。 综合问题二 光合作用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1.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持着世界半数以上人口的生存。普通水稻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4条。我国在对水稻的育种和遗传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实践的水稻育种主要是杂交育种方法

A:将其花药接种在一定的培养基上获得幼苗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正常结实。 在水稻的遗传研究方面,我国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据报道韩斌博士等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品种为“日本晴”的粳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并完整地测定了第四号染色体的着丝粒的碱基序列,这是首次完成的整个高等植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的测定。

使水稻增产有很多途径,科学家梦想着水稻能够自生固氮或与根瘤菌共生,后一种途径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难点就在于根瘤菌有很强的专一性,即使时于不同的豆科植物,也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荣度人物时感言:“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那么大。然后,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乘凉??”。

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从获得方式上看,它是一种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的特点是 ;文中提到的育种方法A称为 ,其优点是 ,

(2)我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水稻第四号染色体序列上的基因组的精确测定。那么,对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共需测定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为实现袁隆平院士的梦想,在培育“超级水稻”的过程中,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主要是 ,在此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酶为 。

(3)实践证明矿质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光合作用。 下图表示水稻叶片中氮、磷含量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

据图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4)氮元素被水稻吸收到体内后,可用于 等化合物的合成(至少答出3种)。科学家梦想着水稻能够固氮,请你畅想一下,水稻能够自主固氮或能与根瘤菌共生,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1)水稻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因而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2)水稻是xK,}生植物,无性别之分,不存在性染色体,只含有性别决定基因,故基因组测定只需测其一个染色体组即可。

(3)除杂交方法外,现代育种技术中最成功也最好的是基因工程。其使用的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4)根据曲线分析,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5)N元素在植物体内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 ATP和NADPH等。如果水稻能固N或与固N菌共生,有诸多好处(见解答)。

[解答] (1)有性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单倍体育种 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2)12基因工程(或转基因技术)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3)在一定范围内,叶片中氮、磷含量越多,光合作用的速度越快 (4)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生长素等(至少答3种) ①人类可以减少农田施用氮素化肥的费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②减少氮素化肥的生产,以利于节省能源;③可避免因过量施用化肥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2.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min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O~5min之间氧是 。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是 。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气马

量上

减增

少加

的的

原原

因因

(3)在5~20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加人少量的NaHCOa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 (5)加入NaHC0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 mol的氧气。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及识图、分析能力。小球藻生命活动中,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细胞呼吸,将小球藻放在一只密封玻璃容器内,在不见光的条件下,小球藻只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黑暗时的前5 min内氧气的浓度降低;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5~20 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 因为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当加入少量NaHCO3后,NaHC03产生的C02使容器中的C02浓度增加,所以光合作用-7

直线上升。读图可知,20~30 min内(10 min)共产生了5×10 mol氧气。 [解答](1)细胞呼吸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3)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小,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4)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的C02浓度增加

-8

(5)5×1O 规律总结

光合作用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如下:

(1)与水分代谢的关系,如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会适当降低蒸腾作用,气孔的关闭又会导致 C02的供应不足,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2)与矿质代谢的联系,如适当提高必需矿质元素的含量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与呼吸作用的联系,经常会涉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需注意: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一实测的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细胞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

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02浓度 C.升高C02浓度 D.降低C02浓度

1.D解析:在暗反应中,C02和C;化合物结合生成2个C3化合物,这称为C02固定。若出现叶肉细胞中C4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一定是C02的浓度被降低,使C02固定受阻,而不能形成C3化合物了。

18

2 如果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所用的H2O中有0.20%含有O,所用的C02中有0.68%含1818

有O,那么,植物光合作用中释放的02中含有O的比例为 A0.20% B.0.48% C.0.68% D.0.88%

2.A解析:本题中数据较多,但只起陪衬作用,解题时应抓住关键,去伪存真。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O2来自于H20的光解。题中所设参与光合作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1818

0则释放的O2中,含O的比例也应为0.20%。

3 有甲、乙、丙、丁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品红色光;乙添加绿色光;丙添加品红色滤光片A;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经过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下列哪一组

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