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更新时间:2023-10-01 18: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善其身”与“济天下”

-------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认识 2006年11月10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1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了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这一凝练而精准的核心价值观描述极具中国特色,又富含时代特色,内涵丰富,兼容并包,从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到公民的日常言行都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工作者、人民教师,在构筑我们的国家精神、民族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当发挥其独特作用,既要有“善其身”之能,更要有“济天下”之志。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善其身”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初中教师面对的是正步入青春期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其模仿能力大大增强。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会深深印入脑海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行动,而且

还会逐步固化,形成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其终生。教师在这一阶段便起着独特的作用。提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是我们教师“善其身”的源泉之一。尤其是当前国家提出了个人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准则,则又为我们“善其身”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初中教师要做到“善其身”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是人类思想的塑造者,是触摸灵魂的人,要想把学生也引领上道德高地,自身应在精神追求、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方面应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道德修养体现在道德理想的追求、职业道德的规范、社会公德的遵守等方面。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理想,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甘于清贫,崇德向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当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工人一个零件做坏了,可能几秒钟后就能再造一个全新的,坏的扔到垃圾堆里。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要求却不允许这样。一但对一个人的教育出现了差池,那会影响他一生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或危害。教师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为楷模。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上也是行为的示范者。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让学生看到教师身上的光芒,会照亮他们前进的路;让社会看到教师身上的光芒,则会增添公民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我认为在当前有些焦躁的社会现实下,初中教师的专业能力首推的应是过硬心理学知识,其次才是专业技术能力。人们经常用纷繁复杂来形容社会,那当前的社会则是目不暇接,瞬息万变。教师在这些变化面前一是自己心理应表现为“心如止水”。我们现在的社会在许多方面都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尊卑”,甚至某些地方官员也以GDP来证明其政绩,那教师面对教育这一清水衙门的行业怎么办?下海摸鱼还是甘于清贫?教师这时就要用自己强大的心理来把握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观,通过自我心理疏导等方式来调整心态,做到“风不止而树亦静,钱不够而志仍在”。其二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则表现为“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在教育学生上,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所接触的社会现状,正确认识与理解学生心理活动,做到“我将君心比我心”,采取中学生可接受的“度”,去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处世。

当然,一位好的教师,毋庸置疑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精湛的教学方式方法,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都是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和“敬业”则规范了我们的这一方面。商业上我们通常讲诚信经营,其实教育上更要讲诚信,这不仅是做人,也指对待自己的职业,要讲职业诚信。职业诚信首先要做到“不自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妄自尊大、自欺欺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则是对自己职业不诚信的表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同学习、共进步,不断吸收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时代气息,为我所用;职

业诚信还体现在“不欺人”,在知识面前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能用似是而非、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这种所谓的“引导”只能是误导。在敬业方面,我认为敬业的最高境界不再是所谓的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而应该是不断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的突破与创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生、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施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撒播知识的火种,时时体现出创新与改变,把自己的职业推向更高境界,这才是对职业最大的“敬”。

二、作为教师更要“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往往是志向远大的人物的人生格言,作为清贫乐道的教师如何“济天下”?其实,这里的“济天下”是指文化的传承,文明的撒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传递的施行者,把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去教育青少年学生,泽被后世,这难道不是“济天下”吗?当然,在我们当今时代,要想真正做到“济天下”,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身心,化为行动,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个人类文明的火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泵者。

“济天下”,教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教师的使命是对学生成长发展的真切关爱,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是责任、义务和担当。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教师使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孔子的“诲人不倦”,荀子的“学不可以已”,《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这些阐释,是当时对

教师的育人工作的一些要求,也是当时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部长袁贵仁在5月5日在党组会上提出修订学生守则,把核心价值观变成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传统教育的精髓,比如爱国、诚信、友善等,也引入了西方近代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思想,并且融入了适合现代国情的敬业、和谐、文明等理念,这既是教育上对我们教师的工作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我们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不久后还会超过美国,但英国前首相啥切尔夫人曾说过“不输出价值观和文化的国家不叫大国”。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并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教育工作者确实应该感到责任重大,使命神圣。

“济天下”,要有正确的职业方向,明确的培养目标。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师的职业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育能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的人;育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人,育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的人。我们所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一个高分者,但一定是一个高能者;不一定头脑中装了了很多死的知识,但一定掌握了很多技能;不一定是一个大学生,但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即按照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去培养人。教育者不能短视,尽管有时候不合理的制度会让我们左支右绌,但作为一位真正投入教育,把教育当成事业和理想去做的教师,则一定要具备长远的眼光,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做工作,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培育我们民族复兴的践行者。

用“善其身”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者,严于律己、身正为范是教育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用“济天下”去引导教师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表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于自己的头脑,化作自觉的行动,高瞻远瞩,身体力行,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去提升自身价值,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尽早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再一次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撰稿人:张宪成

工作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看庄中学 联系电话:13954743027 邮箱:zxczgz@163.com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去培养人。教育者不能短视,尽管有时候不合理的制度会让我们左支右绌,但作为一位真正投入教育,把教育当成事业和理想去做的教师,则一定要具备长远的眼光,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做工作,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培育我们民族复兴的践行者。

用“善其身”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者,严于律己、身正为范是教育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用“济天下”去引导教师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表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于自己的头脑,化作自觉的行动,高瞻远瞩,身体力行,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去提升自身价值,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尽早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再一次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撰稿人:张宪成

工作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看庄中学 联系电话:13954743027 邮箱:zxczgz@163.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nt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