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脚煤矿2011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47: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镇 雄 县 岩 脚 煤 矿

事 故应 急 救 援

编 制:郑 通 州 审 核:孟 宪 忠 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

预 案

镇雄县岩脚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结合唐庄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唐庄煤矿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一、煤矿概况

岩脚煤矿位于镇雄县黑树镇,距县城79公里,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4万吨/年,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煤层赋存条件简单,围岩稳定,平均煤厚1.6m,平均倾角18°,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009年度安全评价为B级,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主采煤层C5b,不具备爆炸性和自然倾向性。

二、应急救援预案指导思想

在矿领导的统一领导和直接指挥下,通过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快速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统一行动,及时、妥善处置灾害事故,保护人员安全,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援预案适用范围

岩脚煤矿井上、下所有工作场所,包括采掘工作面、各机电硐室、排水泵房、运输巷、回风巷等以及地面作业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灾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矿井可能发生事故区域

(1)、断层附近地点:煤岩较破碎,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支护管理不善,会引发事故。

(2)、采掘工作面地点:通风风量不足,风门设施不完善,风流短路,局部巷道或采面瓦斯积聚,长期不解决,不处理,支护管理不到位,会发生事故。

(3)、采空区不及时封闭,盲巷未及时打密闭墙,会引发事故。 (4)、水、电、运输管理不善,失爆电器下井也会引发事故。 (5)、总回风巷断面不足,影响矿井正常通风,也会引发事故。 五、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要遵循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抢救事故伤亡人员优先、保护救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与原则,同时要体现事故损失控制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思想。

六、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董自聪

副总指挥:孟宪忠、万 军、董斌、苏世杰

成 员:李强、齐儒明、张克会、李大明、闫振锐、孟庆义、韦东、于世金、柏继太、王乐善

2、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负责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抢险救援、调查处理及善后处理等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是抢险救灾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

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7)、监察应急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岩脚煤矿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3、指挥部抢救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主 任:齐儒明

成 员:张作春、杨泗京、李传宜、徐修群、郑通州 职 责:

(1)、承接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抢险救灾队伍和各专业组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或指定地点,或到调度室集合;

(3)、及时传达总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

(4)、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组织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

(5)、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6)、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4、指挥部下设十个专业组: (1)、抢救组 组 长:万军

成 员:李强、齐儒明、张克会、李大明、闫振锐、孟庆义、韦东、于世金、柏继太、王乐善 (2)、技术组

组 长:董自聪

成 员:李 强、徐修群、郑通州 职 责:

1)、协助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 2)、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3)、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3)、供电通讯保障组 组 长:苏世杰

成 员:杨泗京、于宗华、孟华(通讯)

另外,在进行高压线路、高压变压器的高空作业时,必须按有关要求执行,具体要求是:

(1)在进行井上下变压器检修时,必须把高压——保险用绝缘棒夺下,方可进行作业。

(2)作业时,必须穿戴绝缘服装和绝缘靴,以防触电事故发生。(3)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9、高压和高建筑下运输设备

在高压和高建筑下运输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镇雄县电力公司和国家关于高建筑下运输设备的有关规定,否则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进行处理。

10、易燃易爆气体

我矿的易燃易爆气体主要是乙炔气体,用于地面维修焊接工作,该气体有专人保管,使用时有专项措施,安全可靠。其次是柴油发电机组所用的柴油和机油,柴油和机油已有专用库房、专人管理。

(二)、现场工人的自救与互救

灾害或事故发生后,处于事故现场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在按规定将事故情况报告给调度室的同时,应沉着冷静,积极进行自救与护救。

1、现场人员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现场干部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工作,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2、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它有效方式,将灾情向地面调度室汇报。 3、当人力、物力有限或灾情严重,救灾无效时,要立即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安全路线,有组织地撤离灾区,若避灾线路无法通过时,则撤到安全地点,临时避难,等待营救。

4、要设法通知受事故直接波及的区域或可能波及的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 5、救灾或撤离时,都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或乱跑,每个人都应保持冷静。

(三)、应急施救行动与措施

应及时了解事故发生时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被困人员可能进入的通道等情况,命令波及范围内的人员迅速撤离,并根据遇险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法。

1、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抢救措施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受威胁的一切人员,全力以赴抢救遇难人员。 (2)组织相关人员探明事故地点和范围,防止二次爆炸,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并切断电源。如不能扑灭火源时,要立即进行局部封闭,消灭事故源头。

(3)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在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立即制定“矿井抢险救灾停送电措施”,杜绝因盲目停送电而引发次生灾害。

(4)要迅速恢复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在恢复通风时,尽量维持原有的通风系统,力争风量风压达到灾前水平,若主要通风机需要反风时,必须由安全负责人(工程师)、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若需要停送风时,必须经抢险救灾指挥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决定,在指挥长的指挥下,由副指挥长、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实施。

(5)发生连续爆炸时,要掌握爆炸规律和时间间隙,利用时间间隙抢救遇难人员,恢复通风系统,进行封闭或其它工作。

(6)发生瓦斯爆炸时,县救护队要携带呼吸器和现有先进的救援设备,以便抢救事故中的不幸人员。

2、发生顶板事故抢救措施

(1)探明冒顶区域范围和被捆人员的位置、数量,研究具体救护措施。 (2)积极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或风管对被捆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食品或进行通话。

(3)在处理冒顶的过程当中,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通向被捆人员的专项通道。

(4)在冒顶区域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的变化情况,加强瓦斯检查,必须时刻注意人员的安全。

3、发生火灾事故的抢救措施

(1)发现井下火灾时,首先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上报调度室。

(2)积极组织人员抢救灾区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范围和火源,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3)切断火区电源。

(4)指派专人观察、检查瓦斯和风流变化,并控制煤尘飞扬,如火势继续增大或瓦斯增高,要立即抢救或撤离人员。

(5)严格观察顶板变化情况,防止因燃烧造成的顶板坍塌伤人或风流逆转等现象。

(6)根据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及时调整井下通风系统。火灾如发生在进风口、主平硐、井底车场,为自然风流方向与机械风流方向一致时,可 采用主扇反风;在其它地区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在掘进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风量,无论任何通风方法都必须做到:

①、不造成瓦斯积聚,煤尘飞扬。 ②、不危机其它地点的人员安全。

③、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区或使火势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方。 ④、有助于压制火势,防止火灾扩大,创造人员能够接近火源的条件。 ⑤、在火灾初期,火势范围不大时,应积极控制火势,采取措施直接灭火。 4、发生透水事故的抢救措施

(1)、若突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矿井有被淹的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撤出后,可命令向下部水平或采区放水。但当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或下部水平的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的威胁时,可命令堵水,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水平的巷道。

(2)、对于被困在井下的人员,若其所在位置高于外部水位时,可利用打钻孔、开掘巷道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若其所在位置低于外部水位时,则禁止打钻泄压,防止灾情扩大。

(3)、排水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人员时,要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等事故。

(4)、处理上山巷道透水事故时,要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同时要保证人员作业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退路。

(5)、地面水危及井下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抢险救灾人员对主、付井口进行围堰处理,防止地面水倒灌进入井筒。并对各塌陷区的积水情况进行观察,必要时应开泵外排。

5、灾区人员暂不能撤出的措施

(1)凡暂不能撤出灾区的人员,要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避灾场

所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千方百计地与地面取得联系,待命争取外部救援,切勿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领导统一安排和指挥。

(2)地面领导接到发生事故的情况后,由主管矿长立即组织副矿长、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研究事故处理方案,积极进行抢救,要利用装备,如利用压风管、供水管向灾区供风、给养维护灾区人员的生命安全。

(3)在本矿积极营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县矿山救护大队,请求支援。 十、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组接到指挥部事故抢救命令后,应立即指派医生携带相关医疗急救设备下井,并在医院和地面井口安排足够的医生和医疗救护设备,随时准备抢救遇难人员。医疗救护程序是:

(一)、事故发生后,救护队人员、现场工人应首先解救伤员脱离现场危险区,并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同时发出呼救。

(二)、井下急救医生接到呼救后,要立即奔赴现场诊断、急救、初步判断伤情,并及时报告地面医疗救护组,安排上井抢救。

(三)、伤员送至地面后,应根据伤情,采取转院或请上级医生前来协助抢救等急救措施。

十一、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安排尽量保护好事故现场,任何人不得毁坏事故现场任何证据。事故调查组要在上级调查组的领导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勘察事故现场,查找事故形成原因以及确定事故类别的依据和物证。 (二)、查阅有关制度、资料和图纸,找知情人调查、核实情况,从中查找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同时结合井下现场勘察情况,综合分析确定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三)、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获得的资料,讨论、编写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及事故调查报告。

(四)落实事故防范措施。 (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六)通报事故调查与处理结果。 十二、事故善后处理

善后处理组做好安抚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等善后处理工作。

附件一: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附件二:应急救援材料、设备、工具一览表 附件三:事故报警及通讯联系方式

附件一: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报 警 程 序 图

事故发现者 黑树煤管所 生产调度室 矿山救护队 县安监局 县煤炭局 矿长: 工程师: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附件二:应急救援材料、设备、工具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品名 柔质风筒 局 扇 干粉灭火器 灭 火 桶 胶 管 塑料纺织袋 铁 丝 砂 子 黄 土 木 板 尖 镐 斧 子 铁 锤 铁 锨 CO2灭火器 管 钳 撬 棍 潜 水 泵 伸 缩 梯 木 锯 水 泥 砖 消火水龙头 消火水枪 千斤顶 规格 Φ500mm 11kw 1寸 单位 米 台 台 台 米 条 Kg m3 数量 10 1 5 5 50 50 10 2 2 50 5 5 5 5 5 2 2 2 1 2 1 5 200 2 2 存放地点 地面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料厂 仓库 木料厂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仓库 井下 180×25×1000 m3 块 把 把 把 把 台 把 根 台 副 把 m3 m3 m 支 个 26 防尘口罩 个 50 仓库 附件三: 事故报警及通讯联系方式

附表一

序单位 号 1 2 3 4 5 6 7 8 9 矿领导 矿领导 矿领导 矿领导 矿领导 县局救护大队 公司领导 公司领导 公司领导 负责人 孟宪忠 董自聪 万 军 董 斌 苏世杰 白文连 冀铭君 钟昌波 办公室 8018 8017 8016 8015 8014 电话号码 住宅 手 机 通知时接听人 间 13885357828 15126668300 15287768809 13905127698 15287768858 87122889 87122899 87122598 87122330 87222612 87122381 87122578 87123218 8001 8008 8017 8011 8012 8009 8010 8016 8018 8002 13905128338 13775972288 13033539188 13626161236 13776790626 13776580399 15952205638 15852320880 15287065333 15287065333 13887060657 15894250105 13885387012 15240848736 15198522282 15125315108 19608578789 15198557918 10 公司安全生产部 尚修森 11 公司企业管理部 谌继标 12 公司党群工作部 董 波 13 公司劳动保障部 于淞宗 14 公 司 救 护 队 汪运远 15 矿调度室 16 矿生产科 17 矿安全科 18 矿机运工区 19 矿通风工区 20 矿采煤工区 21 矿掘进工区 22 矿保卫科 23 矿经管科 24 矿医务室 李 强 李 强 齐儒明 苏世杰 张克会 闫振锐 李大明 韦 东 孟庆义 于世金

井下电话号码表

附表二

调度室:8001 调度室:8000 主皮带头:8005 一水平:8024 中央泵房:8025 三水平水仓:8026 5109工作面:8027 5109运输巷皮带头:8028 5109材料巷:8029 主井延深:8030 副井延深:8031

镇雄县岩脚煤矿(签章)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日

审批

生 产 科:

安 全 科: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矿 长:

贯彻记录

名称 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贯彻人 2011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1年1月1日 调度室 李 强 参加人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签名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签名

贯彻记录

名称 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贯彻人 2011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1年1月1日 调度室 李 强 参加人员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签名 序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0 签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w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