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

更新时间:2023-10-10 09: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

安全防护规程 (SY/T6277—2005)

3 人员培训

3.2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按SY/T 6137-2005的相关内容执行。 4 硫化氢监测仪及硫化氢监测 4.1 硫化氢监测仪

应采用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4.1.1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

现场需24h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探头数可以根据现场气样测定点的数量来确定。检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易泄漏区域,主机应安装在控制室。 4.1.2 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mg/m3, 第2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 4.1.3 报警浓度设置

作业人员在危险场所应配带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用来监测工作区域硫化氢的满泄漏和浓度变化。

4.1.4 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要求

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应满足表1所确定的要求。

表1 硫化氢监测仪应满足的参数 参数名称 固定式 携带式 监测范围mg/m3 0~150 0~150 显示方式 3 1/2液晶显示(ppm或mg/m3)3 1/2液晶显示(ppm或或信号传送 mg/m3) 监测精度% ≤1 ≤1 报警点mg/m3 0~150连续可调 0~150连续可调 报警精度 ≤5 ≤5 报警方式 (1)蜂鸣器;(2)闪光 (1)蜂鸣器;(2)闪光 响应时间s T50≤30 (满量程50%) T50≤30 (满量程50%) 电源 220V,50HZ(转换成直流) 干电池或镍镉电池 连续工作时间h 连续工作 ≥1000 传感器寿命年 ≥1(电化学式) ≥1(电化学式) ≥5(氧化式) 工作温度 —20~55(电化学式) —20~55(电化学式)

1

℃ —40~55(氧化式) —40~55(氧化式) 相对湿度% ≤95 ≤95 校验设备 配备标准样品气 配备标准样品气 安全防爆性 本安防爆 本安防爆 硫化氢监测仪使用前应对下列主要参数进行测试: a) 满量程响应时间; b) 报警响应时间; c) 报警精度。

4.1.5 硫化氢监测仪的校验及检定

硫化氢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校验。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一年校验一次,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半年校验一次。在超过满量程浓度的环境使用后应重新校验。

硫化氢监测仪的检定应按JJG 695-2003规定执行。 4.2 含硫化氢作业环境中硫化氢的监测 4.2.1 钻井过程

钻井过程中,钻到含硫油气层前,应充分作好硫化氢监测和防护的准备工作。

钻井过程中的硫化氢监测按SY/T5087—2005的规定执行。

钻井现场应配备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并至少应配备5台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5 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防护

5.1.1 在硫化氢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作业,均应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5.2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5.2.1 安全防护措施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a)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 员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b) 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c) 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d) 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探头、报警及排风扇; e) 进行检修和抢险作业时,应携带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f) 当浓度达到15 mg/m3预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 具,迅速打开排风扇,实施应急程序;当浓度达到30 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方案。

2

5.2.2 钻井过程

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5087—2005)

3 术语和定义

3.1 阈限值 threshold limit value (TLV)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 mg/m3(10),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 mg/m3(2)。

3.2 安全临界浓度 safety critical concentration

工作工作人员在露天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1.3条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 mg/m3(20ppm)]。

3.3 危险临界浓度 dangerous threshold limit value

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4 人员防护

4.2.3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

用于油气井钻井作业的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应能同时发生声光报警,并能确保整个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看见和听到。 4.2.4 监测传感器的位置

监测伟感器至少应在下述位置安装: a) 方井;

b) 钻井液出口管口、接收罐和振动筛; c) 钻井液循环罐; d) 司钻或操作员位置; e) 井场工作室;

f) 未列入进入限制空间计划的所有其他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区域。 4.2.5 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

作业现场应至少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5台。

4.2.6 报警的设置

4.2.6.1 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阈限值时[15 mg/m3(10ppm)],监测仪能自动报警。

4.2.6.2 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时[硫化氢含量15 mg/m3

(10ppm)],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

3

4.2.6.3 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30 mg/m3

(20ppm)],达到此浓度时,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4.2.6.4 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150 mg/m3

(100ppm)],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警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4.2.7 监测设备的检查、校验和检定

4.2.7.1 在极端湿度、温度、灰尘和其他有害环境的作业条件下,检查、校验和测试的周期应缩短。

4.2.7.2 监测设备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定期进行检定。

4.2.7.3 检查、校验和测试应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

4.2.7.4 设备报警的功能测试至少每天一次。 4.2.8 钻进油气层的检测

钻入油气层时,应依据现场情况加密对钻井液中硫化氢的测定。

4.2.9 预探井的检测

在新构造上钻预探井时,应采取相应的硫化氢监测和预防措施。

4.3 呼吸保护设备

陆上钻井队当班生产班组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次使用后都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4.3.3 面罩的限制

在使用之前进行面罩与脸部的密接测试。

5.4 对可能遇有硫化氢的作业井场应有明显、清晰的警示标志,并遵守以下要求:

井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对生命健康的潜在或可能的危险[硫化氢浓度小于15 mg/m3(100ppm)],应挂绿牌;

33

a)对生命健康有影响[硫化氢浓度15 mg/m(10ppm)~30 mg/m(20ppm)],应挂黄牌;

b)对生命健康有威胁[硫化氢浓度大于或可能大于30 mg/m3(20ppm)],应挂红牌。

7 地质及钻井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7.1 地质设计的特殊要求

7.1.1 应对拟定探井周围3km,生产井井位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明其位置。

7.1.2 在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等非油气矿藏开采区钻井,还应标明地下矿井、坑道的层位、分布、深度和走向及地面井位与矿井、坑道的关系。

7.1.3 在含硫地区的钻井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

7.1.4 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同时应符合国家

4

安全、环保规定。

7.2.4 钻开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0.05g/cm3~0.10 g/cm3,气井0.07 g/cm3~0.15 g/cm3)时应取上限值;或附加井底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1.5MPa~3.5 MPa,气井3 MPa ~5 MPa)时应取上限值。

7.2.9 不允许在含硫油气地层进行欠平衡钻井。 9 井场安全

9.1.2 在开始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公司、钻井公司、服务公司和其他与工作有关的代表应讨论有关油气井的数据和将要执行的作业的有关事项,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

9.2 日常检查

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应由指定的井场监督实行日常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检查项目:

a) 已经或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工作场地; b) 风向标;

c) 硫化氢监测设备及警报(功能试验); d) 人员保护呼吸设备的安置; e) 消防设备的布置; f)急救药箱和氧气瓶。 9.8 硫化氢着火源

为了将可能的着火源减至最低,应考虑下列事项: a) 强制执行“不准吸烟”的规定; b) 在危险区使用的任何电器设施等均应满足防爆要求; c) 禁止装备有催化转化器的车辆在十分接近井口的地方作业,除非采取了措施保证该地安全而没有产生火花的可能;没有参与应急作业的车辆应在远离井口的警戒线以外; d) 在离井口30m以内的所有内燃机的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捕捉器或等同的设备; e) 将明焰烘箱、明火、焊接作业或其他可能的火源(电动工具、无线电通信等)限制在指定的区域; f) 其他防止火源措施。 11 取心作业

11.1.1 在从已知或怀疑含有硫化氢的地层中起出岩心之前应提高警惕。在岩心筒到达地面以前至少10个立柱,或在达到安全临界浓度时,应立即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1.1.2 当岩心筒已经打开或当岩心已移走后,应使用移动式硫化氢监测设备来检查岩心筒。在确定大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安全临界浓度之前,人员应继续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20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