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导学案:专题十二酸和碱的性质

更新时间:2024-06-08 14: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

1.(2014北京)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小苏打 C. 生石灰

B. 熟石灰 D. 纯碱

HCl

2.下列物质与( )

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Zn B. Al2O3 C. Ba(OH)2 D.Na2CO3

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

A.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都能电离出H

4.(2014常德)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H2CO3 B. NaHCO3 C. P2O5 D. KOH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质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

6.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2)根据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

7.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8.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与其它物质间发生反应)。 ____。

+

式: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二、知识梳理清单

1.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了解酸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4.了解碱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5.初步学会酸与碱的鉴别。 6.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 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 1.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 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0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 ,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3. (2014揭阳)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蔗糖溶液

B.浓盐酸

+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4.(2015?遵义)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5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6. (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7.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为: .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拨:利用酸碱的化学通性解决问题 四、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

+

-

1.(黑龙江龙东)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稀硫酸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

2.(2014大庆)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

3.(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 ,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产生 .

4.(2014河南)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右边图象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专题十二 酸和碱的性质

参考答案: 题组训练一

1.B 2.A 3.D 4.A 5.B 6. (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7.B 8.C 题组训练二 1. ⑴ 吸水性

⑵ ①Fe + H2SO4 = FeSO4 + H2↑

②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③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①② ⑶ ②③

2.烧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干燥 矿泉水瓶变瘪 2NaOH+CO2=Na2CO3+H2O 3.C 4.C 5.C D

7.(1)Ca(OH)2 (2) I.红色 II.CO2+2NaOH=Na2CO3+H2O III.C (3)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过滤 CuCl2+Fe=FeCl2+Cu 题组训练三

1D 2(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4)③⑤;(5)Na2CO3. 3.Cu(OH)2、CO2 Na2CO3(碳酸钠). 有气泡(气体) 4.(1)乙.

(2)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

专题十二 酸和碱的性质

参考答案: 题组训练一

1.B 2.A 3.D 4.A 5.B 6. (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7.B 8.C 题组训练二 1. ⑴ 吸水性

⑵ ①Fe + H2SO4 = FeSO4 + H2↑

②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③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①② ⑶ ②③

2.烧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干燥 矿泉水瓶变瘪 2NaOH+CO2=Na2CO3+H2O 3.C 4.C 5.C D

7.(1)Ca(OH)2 (2) I.红色 II.CO2+2NaOH=Na2CO3+H2O III.C (3)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过滤 CuCl2+Fe=FeCl2+Cu 题组训练三

1D 2(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4)③⑤;(5)Na2CO3. 3.Cu(OH)2、CO2 Na2CO3(碳酸钠). 有气泡(气体) 4.(1)乙.

(2)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