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8 1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图形的运动(一)1-1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3-01-1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导学目标 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导学 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导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1、出示教材29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都知道些什么? 2、猜一猜、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蜻蜓、瓢虫、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3、揭示课题: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合作探究: 出示教材29页例1: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1、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思与策略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2、剪一剪 ,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5)用铅笔画出自己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6)展示其它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7)画出教材第29页例1 上的三个图形的对称轴。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三、交流展示: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归纳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五、当堂训练: 练习七:第1-3题。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图形的运动(一)1-2 课 型 练习课 编 号 3-01-2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导学目标 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导学 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导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1、出示教材29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都知道些什么? 2、猜一猜、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蜻蜓、瓢虫、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3、揭示课题:认识对称轴 二、合作探究: (1). 给下面的图形画对称轴: 反思与策略 (2)说一说上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3)让学生自己剪裁轴对称图形。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5)用铅笔画出自己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6)展示其它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7)画出教材第29页例1 上的三个图形的对称轴。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三、交流展示: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归纳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五、当堂训练: 练习七:第3.4题。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图形的运动(一)2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3-02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1、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导学目标 导学 重难点 1.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2.能判断出图形平移的位置关系。 导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1.谈话引入: (出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儿童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如:观光梯、缆车、推拉门、摩天轮、旋转飞船、飞机的螺旋桨等等) (同时出示6个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比划。 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说分类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引导学生将6个画面分成2类: 第一类:观光梯、缆车、推拉门; 第二类:摩天轮、旋转飞船、飞机的螺旋桨。 2、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即观光梯、缆车、推拉门)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而像下面这三种(即摩天轮、旋转飞船、飞机的螺旋桨)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平移和旋转”。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2 反思与策略

(1)、像观光梯、缆车、推拉门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 (2)、刚才看到的游乐项目哪些是平移现象? 滑滑梯、坐小火车。 (3)、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学生举例,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所说物体的运动方式。 (4)、教材第30页: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学生分组讨论。 2、教学例3 (1)、像摩天轮、旋转飞船、飞机的螺旋桨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2)、刚才看到的游乐项目哪些是旋转现象? 学生回答。 (3)、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学生举例,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所说物体的运动方式。 三、交流展示: 1、教材第30页做一做。 2、教材第31页做一做。 3、教材第33页红习七第4题。 ①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②为什么其他的不能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四、归纳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五、当堂训练: 练习七: 5、6、7 板 书 设 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图形的运动(一)3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3-03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1、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对称和平移。 导学目标 2、通过亲自动手剪一剪和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导学 重难点 1.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2发现连续的对称图案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导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先展示已经剪好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每个图形上的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剪出来的吗?为什么有的小人是并排排列的,有的是围成一圈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揭示课题:剪一剪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4 (1)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学生观察。思考。 (2)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2、教师出示一个小纸人的图形,沿中线对折,让小人重合为半个小人。要剪一个小纸人,怎样剪得又快又好看? 3、指导学生剪一个小纸人。 (1)先把纸对折。 (2)再沿对折线画好半个小人(如右图)。 (3)沿画好的线剪开,然后展开。 组织学生动手剪一剪,剪好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为什么只画了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纸人呢? 使学生明确:小纸人是对称图形,把纸对折后,剪下半个小纸人,展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纸人。 4、指导学生剪两个连续的小纸人。 (1)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小组讨论,组员每人拿一张纸,边思考边分析,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 反思与策略 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2)强调:画半个小人时应画在封口一边,剪刀在开口一边剪(蓝色箭头所示),另外,小人的胳膊要画的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组织学生动手剪一剪,剪好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5、指导学生剪四个连续的小纸人。 (1)怎样才能剪出四个连续的小人?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 (2)交流剪纸的体会:折纸的方法不止一种。画的时候要注意画在闭口处。 (3)思考:你认为剪连续的图案应注意什么? ①对折;②从闭口处画起;③连接处不能剪断。 三、交流展示: (1)练习七第3题 学生独立连一连,集体订正。 (2)生活中你见到过连续的图案吗? 学生回答。 (3)拓展练习 发挥想象,自主创造出作品。 四、归纳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当堂训练: 动手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或其它你喜欢的图案。 板书 设计 剪一剪――小纸人 一次:一个 两次:二个 三次:四个 (1)对折(对称) (2)画半个人(从闭口处画起) (3)剪一剪(连接处不能剪断)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导学目标 导学 重难点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课 型 练习课 编 号 3-04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图形的运动(一) (练习) 1、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1.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导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七第8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图,再根据要求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七第9题 学生同桌之间游戏,教师巡视 (3)练习七第10题 动手拼。展示自己的作品 (4)练习七第11题 照样子,折一折,剪一剪。 交流自己的作品。 说:在折、画、剪时要注意什么? (5)练习七第12题 引导学生观察。 你见过看出这个图形中是怎样移动这 个小人吗? 这些都是正方形的纸剪的,你能看出是绕什么旋转的吗? 反思与策略 都是沿着正方形的中心旋转的,所以折的时候也要以这个点为中心。 折法:以正方形的中心为标准,把正方形分成了8份。(见上图) 讨论:要注意什么? 以总的一条这边为主,头朝中心,手要连起来(红色箭头处要连在一起,不要剪断)。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 剪法:学生操作。展示。 (6)练习七第13题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答案。 (7)练习七第14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3、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四、归纳小结: 这个单元学完了,你想说些什么? 五、当堂训练: 剪一幅自己喜欢图案。 板书 设计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导学目标 导学 重难点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课 型 检测课 编 号 3-05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1. 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今后差缺补漏。 2. 根据凸显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本单元的所有重难点知识。 导 学 过 程 1. 采取单人单桌闭卷形式进行检测。 2. 数学老师巡回监考,逐一读题,要求学生主体完成,做完后坐正给老师示意。 3. 本次检查时间为4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4. 试卷附后。 反思与策略 板书 设计 科 目 主备人 课 题 导学目标 导学 重难点 二年级数学 班 级 班 第三单元单元讲评 课 型 讲评课 编 号 3-06 李小斌 审核人 教导处 使用时间 根据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为查缺补漏打好基础。 1.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导 学 过 程 反思与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