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2 02: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 徐军 5124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八项智能的教育意涵,对现阶段进行的新课程改

革的现实意义,并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八项智能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多元智能、阅读教学、实践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r. Howard Gardner(豪尔·加德纳)在人类认知才能的发展方面进行多年研究后提出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

加德纳提出人至少有八项智能: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肢体动觉、人际、内省、自然观察。语言智能是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表达、沟通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是指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肢体动觉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的灵巧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内省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对自然的景物(例如:动植物、矿物、天文等)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能力。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意涵。这些都与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进行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评价管理机制。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每个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调教学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遵循学科课程的智能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智能规律,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的差异性。也就是在实施因材施教的同时,必须“因科施教”。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给正在推进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出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开发学生的多元智

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专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们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新课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近两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觉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新课程中,探索多元智能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找到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最佳的切入点,更能真正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1、语言智能的实践

要想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表达、沟通,首先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成正比的。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抓好词汇、句型、篇章三大要素的输入。掌握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体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教学外研版Book 5-Module 4 "the Magic of the Mask" 时尽可能用真实英语情景来导入、学习新词。e.g. If something is revived ,it means something has become popular again. The USA is a great powerful country or an empire, but Singapore is not.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children often dress themselves up in new clothes before they go out. 通过高重现率、高使用率的活动巩固单词记忆,让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单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语言智能。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用来描写节日的句型来描写自己熟悉的节日。e.g. The customs of celebrating the Boating Festival change a little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As time passed by, people in my hometown tried new ways , such as traveling or sharing it with other relatives living in another place , to enjoy themselves in the Chinese new year. 这样学以致用,促进语言智能的提高。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在学课文前教师可介绍东、西方的一些传统节日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信息输入量。学生理解“the Magic of the Mask”后,模仿文章,三人一小组选择一个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用英语来介绍给外国朋友。使语言智能在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2、逻辑数学智能的实践

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对逻辑数学智能的训练,可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沟通的能力,体会数学的逻辑美。在学习了"in the late 1970s"就帮助学生学习用英语来表达其他时间:by the 1990s、 since 1975、 in January 1994、in the 19th century等;并设计几个问题:When did Chinese people begin t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Day? How long does it last? 学生要正确地用英语回答问题必须先要利用自己的数学智能。这种数学智能与语言学习的结合也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效的开发了自己的数学智能。

3、音乐智能的实践

音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感。注重音乐智能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新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都和诗歌、歌曲有关。在学习外研版Book 8-Module 6课文后补充些英文诗歌,如雪莱的"Th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让学生欣赏诗歌带来的旋律美和语言美。在阅读课中穿插有趣的说唱、诵读、歌曲可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在教学中创造音乐智能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强化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视觉空间智能的实践

空间智能使人能够知觉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和修饰心理图像,不但能够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能有效的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

在新教材中常会碰到一些关于颜色,样式或图案等的描写。如外研版Book 8-Module 2就要求学生描述"the Mona Lisa"。教师课上或课后要求学生选一幅最喜欢的画或图片进行介绍。学生对颜色,图案等的描述其实在不经意之中培养了自己的视觉空间智能。在我们的教材中经常也会出现介绍某一建筑或地名,如外研版Book 7-Module 3 "Dicken’s London"学完后要求学生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象此类练习更能使学生

的视觉空间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5、肢体运动智能的实践

在阅读课上学生常被认为只需坐在座位上读就行了。其实在完成新教材为学生安排的“Activity”中,学生也可伴有动作(含肢体语言),如介绍喜欢的运动。在教学Book 5-Module 5的课文前介绍些体操项目的常识,如airspring(空翻)、backward roll(后空翻)、body bent(屈体)、cartwheel(侧手翻)时就加上点必要的动作。学生的学习

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感觉整节课都在动。这样使学生们“在做中学,动中学”,身体运动智能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6、人际智能的实践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教材的阅读课中设计了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教材还设计了大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如合作回答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仍当个人任务处理。他们没意识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真实的小组学习中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就弥补了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与同学,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克服他们“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教学完外研版英语BOOK5-Module4-Reading and Vocabulary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下列表格来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传统节日。 Festival Time or date Origin Where it is celebrated What it celebrates What people do What people wear What part of it you like best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 学生先双人进行介绍或对话,然后3-4人小组互相介绍,最后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为代表向“Foreign Visitors”推介当地的中国传统节日。课后再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最喜爱的节日。同样也可用此种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使语言学习和生活有效的结合,让交际活动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更能促进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提高。

7、内省智能的实践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要求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培养个人内省智能。在阅读课教学后以教师用书中的教学评价建议设立阅读课自我或相互的评价表让学生自评或互评来检查在参与态度、合作意识、技能展示和策略运用等方面的表现,并找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教学外研版英语每个Module之后都可根据本单元的Grammar and Function, Skills, Task,Vocabulary, Culture等的要求设计一个“Personal Assessment”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所设计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多样;以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自评、综合性评价为主;而且评价的层次有差异性,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这种对自己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的自我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个人内省智能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帮助他们及时地反省自己。且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8、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实践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能力,也是我们英语新课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这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外研版Book 5-Module 6“Animals in Danger”之前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英文调查报告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濒临灭绝的生物生存状况和拯救它们的办法等。学生要完成此任务必须通过仔细观察,细心留意等才能做好;还要去查找许多有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等才能完成好此任务。这样不但能学以致用而且使学生学会关心大自然中的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辨认能力,发展了他们的自然观察者智能。

四、结束语

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优势,作为一名教师应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英语阅读课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维模式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都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习的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此可见追求学习者个性的发展是时下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而这正与多元智能的理论核心--“认真对待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性”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充分实践和运

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有效的学习者。这样我们的教育就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就是成功的教育。 —————— 参考文献:

琳达.康贝尔等 200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琳等 2004 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讯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 512400 作者姓名:徐军

联系电话:0751-3990859\\3897378 Email:xjnanxiong@126.com

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有效的学习者。这样我们的教育就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就是成功的教育。 —————— 参考文献:

琳达.康贝尔等 200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琳等 2004 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讯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 512400 作者姓名:徐军

联系电话:0751-3990859\\3897378 Email:xjnanxiong@126.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30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