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复习(简版)

更新时间:2024-03-01 13: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主观题:

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工作。 2.社会政策是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2.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4.社会行政是执行社会政策,为有效地实现社会政策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推展社会服务的活动。

5.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小群体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互动方式。

6.结案就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可以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7.社会工作者是指受过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教育,在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并在社会服务领域从事专业服务的人士。

8.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来恢复与发展组员的社会功能。 9.社会福利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和过程。

10.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1.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12.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13.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主要担当角色。

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治疗者、倡导者、教育者、行政管理者、资源获取者、调解者、政策影响者、研究者。

14.社会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活动空间; 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参照标准; 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社会功能的发挥; 改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发展。 15.社会环境的对人的行为的功能。

提供资源和直接支持;资源获取中介;提供竞争关系。

16.评估的目的。

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17.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8.社会行政人员的主要构成。

(1)政府系统实施社会政策的推动者和政策实施框架的设计者,即公共行政体系中负责推动和落实社会福利政策的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2)与具体服务相联的行政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服务活动,以促进服务的落实,即社会服务机构中的行政人员,既包括机构领导,也包括具体从事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的人员。

19.社会工作的功能。

治疗功能;预防功能;发展功能。 20.服务对象的来源及类型。

(1)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转介而来者;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类型:自愿性服务对象;非自愿性服务对象。 21.个案工作的特点

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受助者个人或家庭面对面、一对一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

个案工作以感受到困难、适应不良或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为工作对象; 个案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及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 个案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工作者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增进其幸福。

22.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 (1)非正式社会福利系统 (2)正式社会福利系统 (3)社会性社会福利系统

23.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地位和角色 (1)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地位

① 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 ② 社会工作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以促进社会福利的进步至关重要。 ③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

(2)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角色:服务传递者;社会发展的变迁者。

24.社会工作的特点

促进社会进步;协调社会功能;注重行动导向;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社会工作者的多功能性 二、客观题: 25.心理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心灵结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 人格结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层次:自我、超我;潜意识层次:本我。

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2)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具体原则: 要坚持个别化原则; 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

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要以自由联想作为基本方法;

要倾听和感受服务对象的想法与感受,并给予支持、接纳与理解 26.行为学习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1)基本内容:该理论强调思维、信念在个人问题上的作用。

主要观点:

人们的情感不仅是受到所发生事件本身的影响,更是人们对情境或事件的想法、信念或自圆其说的结果。

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 (2)ABC情绪理论框架:A→B→C

A:引发事件或情境;

B:与事件有关的信念(理性或非理性的)或想法; C:因信念或想法所产生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其中,B是一种经验过程的中介因素,如果B是非理性信念,就可能引发非理性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1)认知行为理论的服务过程

A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B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C探索其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 D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E检验服务对象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2)案例介绍

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家里有一个姐姐。父母对姐姐非常宠爱,而对他则有所忽视。他在学校经常与同学打架,扰乱课堂秩序,经常不交作业。老师认为他是一个“问题儿童”。

从认知行为理论出发,社工如何改变其行为和认知? (3)案例处理 首先,改变个人

改变他的行为习惯,监督他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改变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其次,改善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帮助他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让他感受到来自别人的认同;在他与姐姐之间逐步建立平等的关系,在认知上改变担心姐姐争夺父母宠爱的想法;同时改变父母对子女的看法,对两个孩子给予平等的关爱。 (4)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的改变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他/她的自主意志和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工作者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上的错误。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地界定服务对象的认知和行为问题,并帮助其逐渐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地与社会工作者合作,并逐渐使其成为自我帮助者。 27.社会保障

(1)通过社会救助和公共援助等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困难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有效地缓解贫困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保障政策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 (3)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相同:都是对处于困难境地的人们提供帮助。 区别:

社保基本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援助制度与措施,社工则是具体、直接的援助服务活动(性质);

社保属于收入或物质帮助,社工还要提供精神帮助(内容);社保的直接目标是维持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不至于发生危险,因此又叫生活安全制度,社工还有发展受助者能力的任务(目标);社保是对个人及家庭而言,社工的对象非常广泛(对象);社保的基本责任主体是国家,而社工则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主体)。

28.睦邻组织运动

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该运动起始于英国牧师巴涅特(Samuel A. Barnett)1884年在伦敦东区所设立的汤因比馆(Toynbee Hall)。

牛津大学的经济学讲师汤因比,“汤因比馆”。 睦邻组织运动的意义:

(1)为后来的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积累了实践经验。

(2)睦邻组织运动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社区环境的改造。

(3)睦邻组织运动对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睦邻组织运动的推动下,1922年第一次国际社会工作会议在伦敦举行。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1926年成立了国际服务所及邻里服务中心联合会。 29.霍尔馆

(1)霍尔馆(Hull House,也译作称“赫尔馆”)

(2)受英国汤因比馆的影响,1889年由亚当斯女士(Jane Addams)在美国芝加哥市成立。

霍尔馆与汤因比馆相比在服务内容上有很大发展,不仅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还为居民发展创造条件,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提供从事教育、艺术、音乐、娱乐等活动及发展友谊的机会。同时,它还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

(3)受霍尔馆影响,美国的睦邻组织运动发展迅速,到1937年,全美已有500多个社区睦邻服务所。

30.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 (1)强调社会和谐

(2)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 (3)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4)重视道德建设 (5)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31.接纳与案主自决原则 (一)接纳

(1)接纳的含义:

接纳意味着对所有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都应当保持宽容、尊重的态度,不因为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等因素对他们有所歧视、排斥,或拒绝提供服务。

注意,“接纳”并不是“认同”服务对象的行为或价值观。例如,某罪犯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当他有好的行为我们予以鼓励,当他有不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工作关系,即意味着接纳。

a、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 b、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2)接纳的功能:

一方面,接纳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进而更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

另一方面,接纳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表露自己,更客观地看待自己,进而以更现实的方式应对自己的问题。 (3)接纳的障碍:

A、不接纳自我;B、以自我为中心;C、成见与偏见 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低成见与偏见: 首先,我们要警惕我们自己的成见与偏见 其次,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注意反省自己

再次,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因为狭隘的看法促成偏见与成见。

(4)接纳与认同:

对服务对象不当行为的接纳,会促使服务对象再次产生不当行为吗? 关键的一点,是将“行为”与“人”区分开。

尽管也要对行为进行评价,但是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服务对象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 (二)案主自决

(1)案主自决的定义: 案主自决是指案主具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和需要。 (2)案主自决的含义:案主自决原则反映了我们相信案主(服务对象)有能力成长和做出改变,能够负责任地行使他们的自由。 (3)影响案主自决的因素:

A、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角色与助人过程的认识。 B、怎样看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C、案主自决并不绝对。 以下行为案主自决无效:

犯罪行为;虐待行为;违规行为;不合专业伦理的行为;服务对象身体或精神方面的能力不足以做出适当决定。 32.人类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岁) (2)幼儿期(1~3岁) (3)儿童早期(3~6岁) (4)儿童中期(6~12岁 (5)青少年期(12~20岁 (6)成年早期(20~40岁) (7)成年中期(40~65岁) (8)成年晚(老年)期(65岁以上) 3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34.社会工作的过程

(1)接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2)接纳的功能:

一方面,接纳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进而更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

另一方面,接纳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表露自己,更客观地看待自己,进而以更现实的方式应对自己的问题。 (3)接纳的障碍:

A、不接纳自我;B、以自我为中心;C、成见与偏见 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低成见与偏见: 首先,我们要警惕我们自己的成见与偏见 其次,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注意反省自己

再次,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因为狭隘的看法促成偏见与成见。

(4)接纳与认同:

对服务对象不当行为的接纳,会促使服务对象再次产生不当行为吗? 关键的一点,是将“行为”与“人”区分开。

尽管也要对行为进行评价,但是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服务对象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 (二)案主自决

(1)案主自决的定义: 案主自决是指案主具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和需要。 (2)案主自决的含义:案主自决原则反映了我们相信案主(服务对象)有能力成长和做出改变,能够负责任地行使他们的自由。 (3)影响案主自决的因素:

A、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角色与助人过程的认识。 B、怎样看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C、案主自决并不绝对。 以下行为案主自决无效:

犯罪行为;虐待行为;违规行为;不合专业伦理的行为;服务对象身体或精神方面的能力不足以做出适当决定。 32.人类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岁) (2)幼儿期(1~3岁) (3)儿童早期(3~6岁) (4)儿童中期(6~12岁 (5)青少年期(12~20岁 (6)成年早期(20~40岁) (7)成年中期(40~65岁) (8)成年晚(老年)期(65岁以上) 3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34.社会工作的过程

(1)接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9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