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

更新时间:2023-09-05 11: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工作导论 复习资料 框架

社工导论

一、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

1. 服务对象层面:帮助服务对象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服务对象全面发展。

2. 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追求社会公平。

3. 社会工作者层面:谋生,实现自身价值。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工作对象:(一)物质帮助。(二)心理支持。(三)促进能力发展,实现服务对象价值

(四)维护合法权益。

对社会功能:(一)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二)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三)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三: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直接作用:1、支持者:心理支持。

2、指导者:建议,提议,让其自决。

3、治疗者、辅导者:解决、控制或减轻症状,促进成长。

4、照顾者:提供关怀与保护,保障其自我发展与实践。

间接作用:1、行政者:协调资源。

2、研究者:评估。

3、咨询者:把握政策,解释建议。

合并作用:1、促进者:增能力。

2、经纪人:提供资源 服务 机会

3、调解者:用建设性的方法,途径达到共识。

4、管理协调者:资源调整。

5、倡导者:给建议,找资源,用资源。

6、增权者:增强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力量影响和促进资源全力公平分配。

7、教育者:专业知识教育。

四、区分社会工作者;

1、行政(职业)社会工作者: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无专业训练、无注册。

2、专业社会工作者:受专业驯良,有资格证,注册。

3、普通社会工作者:兼职。

五、社会工作的领域。

1.工作对象:青少年、老年、妇女、残障。

2、工作领域(行业)学校、医务、企业、军队、矫治(社区矫正)

六、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英国友善访问员;宗教教徒入户访问、调查、审核

②面临立法:1601年《济贫法》——社会工作的萌芽。

③慈善组织会社:友善访问员/建议——个案工作。

七、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

1、社会工作理论形成。

2、专业标准:①一套理论体系。 ②专业权威。③社会认可。④专业伦理价值⑤专业文化

3、专业教育形成(短期./长期培训→高校专业培训)。

4、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教育协会,行业协会。

八、理论的概论

1、猜测、假设 形成对事物内在联系的归纳,整理的原则、原理。

社会工作导论 复习资料 框架

2、作用:准确描述事物,解释事物,预测,提供解决方案。

九、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

①结构功能论:社会是一个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协调国家、个人、社会。三者有各自的义务与责任。

②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不和谐在于利益冲突。资源利益分配靠权力进行。

启示:a社会冲入不可避免。b.原因在哪。C如何解决。

③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有个人组成,个人与社会在互动,互相影响。

启示;a人怎样在社会中相处。B标签理论,越轨行为

④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是一张网,每个人是网上的一个结,每个人都在结网,网越大,获得的支持越多。

⑤增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定能力,分潜在和显性的。增能就是增加调用资源的能力。 对内部,增强自信心。对外部,寻找机会,创造条件。

应用:农村扶贫。

十、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价值观。

1、价值:经济学概念:凝聚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哲学概念:一个客体对主体的满足与需要。

价值观:将人们对一些价值系统理论化地概括。

2、社会工作价值观:专门从事社会工作者对社会、人类的想法、需求形成的基本观点和准则。——社会工作的灵魂。

十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地位:

1、 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以助人、慈善、爱、服务对象优先。

2、 实际操作当中方法、技术的选择由价值观指导。

3、 评估服务效果以价值观为标准。

十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 接纳:服务对象无论什么类型,他的价值观、不良行为可以不赞成。

2、 尊重:人的价值尊严。理解满足服务对象的正当需要。

3、 个别化:个别需求,特殊需要,共性(小组共组) 个性发展。

4、 自决和知情同意:服务对象自己选择,提供信息。

5、 保密。

6、 不批判:不能指责、批评。只能建议。更不能强加意愿。

十三、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1、 伦理:人与人的行为准则,是道德观的具体化。

个人伦理: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和调试。

社会伦理: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的约束。

专业伦理:对从事行业的专业守则。

2、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专业守则:①尊重案主权益。②严守案主秘密。③公平服务大众。

④重视同事工作。⑤恪守公私分明。⑥维护社会正义。⑦信守机构政策。⑧充实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能力。⑨促进专业发展。⑩约束不当行为。⑾增进公众福利⑿共同执行守则。

十四、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和处理原则。

(一) 难题。

形成原因:1。服务对象优先的专业伦理和个人伦理。社会伦理不一致。

2、人的行为和价值观不一致。人的非理性行为和专业价值观不一致。

3、 工作者的知识和能力不足,影响专业伦理的遵守。

社会工作导论 复习资料 框架

具体难题:

1、 保密问题:有效地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是社会工作者伦理的基本原则。

2、 情理法问题:情指的是基于血缘、社会交往中产生的情感。

理是指专业伦理。法是指法律法规。

启示:保护生命,三者兼顾。

3、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a.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专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也不

赞同服务对象的个人价值观。

b. 价值介入是指在社会工作者应当在维护服务对象权益的前提下劝说或主动影响服务对

象接受专业的或隔热板的价值观,以便提高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效果。

4、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5、 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

(二) 处理的原则。

1、 保护生命:保护服务对象的生命,也保护其他人的生命。

2、 完全平等和差别平等:资源充足与不足的区别对待。

3、 自主与自由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但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

决定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工作者要进行干预,保护生命原则永远是第一。

4、 最小伤害:工作者不得不造成伤害,要选择最小伤害,并想办法弥补。

5、 改善生活质量:工作者选择服务方案是尽可能选择多数人的利益,在多数人中优先考虑

儿童。

6、 隐私和保密:工作者有责任在保证服务对象的利益与法律和个人医院吧一直的情况下,

保护个人的隐私。但如果披露的资料能防止对他人造成伤害,保密原则可以打破。

(三) 解决困境的途径

1、 集体研讨:组织分项、分类的工作研讨,与有实务经验和研究兴趣者讨论。

2、 学术研讨:鼓励工作者用实证、资料查询等方法,讲理论、政策、方法一起加以研讨。

3、 通过案例处理和案例分析。

十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1、 接案:助人的先端(主体:社工、服务对象)首先接触,社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然

后决定助人工作。

① 社工要注意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他人转借,社工主动接触。

② 要了解服务对象。

③ 要注意潜在的和先有的服务对象——将潜在的变为现实的。

2、 预估——问题认定,问题的性质、诊断。

3、 计划——理性思考作出决定的过程、要制定目标、行动策略。

计划的构成:①目的——达到的方向,最后的结果。

②明确关注问题、对象。

③介入策略,治疗方案。

④合作者

⑤界定好社工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⑥程序和时间表

⑦双方签订服务协议。

4、 介入——采取行动,实施服务

注意:有计划,准备应急预案。核心是干预。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5、 评估: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评价介入的结果、实现目标、目的。

社会工作导论 复习资料 框架

评估的目的:①通过评估能够检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 ②总结工作的经验: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④ 验证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效。将西方理论本土化。

⑤ 社会工作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3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