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各区县产业发展研究-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详细

更新时间:2024-04-23 14: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市各区县产业发展研究

一、天津市概述

(一)天津市行政区域划分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的经济、物流和航运中心。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2006年,国家将天津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天津的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全国领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如今的天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并吸引了近1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城市,并将承办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天津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

中心城区指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环绕市区的环城区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和宝坻区。 副省级区是滨海新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市辖县包括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

(二)天津市经济概述

自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并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的经济重新展现出活力,并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从此京津之间的北方经济中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2008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开始落户天津举办,汇聚了

数千全球政界、商界和学界精英人士参与讨论世界经济议题,而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永久会址位于建设中的北塘国际会议中心。截至2010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147家在天津落地生根,投资项目共396个,合同外资额达81亿美元。

天津工业发达、门类齐全,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中国传统与当前重要的工业城市。国民政府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天津的工业发展水平在中国仅次于上海。天津的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等曾开创中国化学工业的先河。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台电视机、第一部电话、第一架照相机、第一台汽车发动机、第一只手表的产地。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天津开始采取依靠重大工业项目拉动的策略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工业等八大新兴支柱产业。

天津目前已经有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炼油、大钢管、小手机、小汽车等一批好的项目,包括航空航天领域的空客A320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特种飞行器生产基地、直升机产业基地、机翼组装生产、航天器制造产业基地;石油化工领域的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渤海化工园、精细化工基地;冶金机械领域的天钢扩能、海鸥精密机械加工基地、滨海机电工业园、中国南车集团天津工业园、中国北车集团天津工业园、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加速器生产基地、蓝鲸海量存储项目、生物芯片研发基地;生物医药领域的金耀生物园、百特大输液增资扩能项目;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京瓷太阳能新工厂、风电产业聚集地、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北疆发电厂等。

天津市著名的本土工业企业有:渤海钢铁集团、渤海化工集团、天津一汽、天士力集团、天狮集团等。

2010年天津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22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8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412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

二、天津市各区域产业研究

(一)市内六区

1.金融和平区 (1)区域概况

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是天津市政治、商业、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东沿海河与河北、河东相望,西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北至南马路、兴安路与南开毗连,南以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为界与河西相连。境内地势平坦,一般海拔2.8米~4.5米。辖区面积9.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万人,常住人口32.23万人。辖劝业场、小白楼、南市、新兴、体育馆、南营门等六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8个社区。

(2)功能布局

围绕城市主中心规划要求,优化功能布局,增强南京路、海河沿线两条经济带辐射拉动作用,加快建设五个功能区。

南京商务商贸经济带:是和平区的中轴线和天津市服务业发展主动脉。通过重点建设小白楼、滨江道、鞍山道三大节点,发展现代商务、高档商业、金融、信息服务业等,增强持续发展潜能和向南北两侧辐射力度,成为各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协调发展的驱动带。

海河服务型经济发展带:加快地标性重大项目建设、吸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和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强力引导沿线经济能量向区内延伸拓展。

金融商务区:通过加快建设金融城、南京路东段总部经济商务区,着力打造高端服务业聚集核心区,形成天津中央商务区(CBD)核心。

中心商业区:实施南京路、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向周边延伸拓展发展战略,加快高端重大商业设施建设,加大补充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着力打造天津最繁华的都市综合消费区。

商务风貌区:以民园体育场为中心,保护利用风貌建筑,吸引企业集团总部、高端商务办公和休闲会所,着力打造新的总部经济和充分体现“近代中国看天津”的著名人文旅游景区。

科技卫生区:沿卫津路搭理发展知识密集型科技产业、创意产业;依托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的卫生资源,搭理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业。

新兴商住区:以提升休闲、餐饮能级为主导,吸引高质产业要素聚集,改善市容

环境,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适宜居住和创业发展的新城区。

(3)支柱产业

和平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发展导向,着力发展高质金融、高端商务、高档商业、高新科技、文化旅游和商业地产六大支柱产业。 重点发展银行期货证券类金融业、高端零售业、信息中介等现代商务服务业,把和平区打造为天津市的金融中心、现代商务中心和高端商业中心的核心区。 和平区在‘十二五’期间规划了科技产业发展的两条经济带。”一条在南马路沿线,形成以科技创新大厦为主体的一条经济带,争取形成科技产业发展、特别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一条在卫津路沿线,面对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吸引高校的科技成果到那里转化,充分发挥两所高校对和平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2.科技南开区 (1)区域概况

南开区位于天津市城区西南部,系天津中心城区之一,东起海河,与河北区相望;沿荣吉大街、兴安路、南马路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和平区、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西青区相连;北抵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沿西马路至西关大街、墙子河、南运河,与红桥区毗邻。全区总面积40.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万,户籍人口85万。南开区辖12个街道:长虹街道、鼓楼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顶堤街道、八里台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华苑街道。

(2)功能布局

南开区立足打造科技产业,实施“一横两纵五区”空间格局。

一横:在鞍山西道及规划延长线(天拖北道)周边地带,重点发展科技贸易、科技服务、科技产品展示等现代服务业。

两纵:在白堤路沿线、红旗路的雅安道至复康路地段,重点发展环天大、南大科技研发、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创新服务基地。

五区:红旗路以西地区为科技产业拓展区,重点开发建设5个聚集区,即:开发建设天拖科技总部聚集区;实施南开工业园东扩工程,建设光电子产业聚集区;完善拓展长江道等创意产业聚集区;提升改造一批传统都市工业园,建设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探索建设新南马路五金城等现代物流聚集区。

确立“南北互动、东西延伸、中心提升、多点支撑”原则:

南北互动:完善奥体中心体育休闲板块与老城厢文化旅游板块南北两片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服务链条。同时构建宾水西道高端人才居住与长江道金融、楼宇经济聚集的两线间互动格局。

东西延伸:打造红旗路自东向西延伸的“学、研、产”经济链条,发挥科技优势,推进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西拓展,加快西区科技产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都市工业和高端服务业规划建设。

中心提升:全面提升南开科技园核心区创新水平,着力打造市级乃至国家级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易、科技产品制造与展示、科技企业孵化聚集区。

多点支撑:以科技产业为重点,引导商贸服务、商务金融、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其它产业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规划,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落实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老城厢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商贸区,“老城津韵”旅游板块成为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初步形成文化、商贸、旅游相融合的新型业态;

海光寺—西南角地区的商业商务区,建成环球置地广场、数码港大厦等商务设施,初步形成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区;

鞍山西道—白堤路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建成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和科贸卖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仪器仪表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天津市重要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聚集区;

西营门外地区的生产资料物流、都市工业区,完成新南马路五金城一期建设

并开业,南开工业园聚集发展都市型工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水上公园地区的都市旅游商贸区,建成上谷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初步形成集餐饮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聚集区;

体育中心地区的健身会展商务区,建成奥体中心等现代化体育会展和商业设施,提升改造南翠屏公园风景区,初步形成商务商业、休闲健身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聚集区;

长江道初步形成天津市重要的汽车贸易服务特色经济带; 南马路——黄河道初步形成商务商业综合发展的服务经济带;

鞍山西道初步形成集IT产品交易、技术展示于一体的科技贸易服务带。

(3)支柱产业

南开区是天津市技术领先、规模庞大的仪表电子、机械制造工业中心。经过多年发展,黄河道和中环线西侧已形成实力强劲、基础雄厚、产品齐全的工业区。有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天津电缆总厂、天津液压集团公司等中央和市属大中型企业400多家;天津津美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力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100多家。区属工业则紧紧以大工业为依托,协作配套,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起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金属制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新型食品等重点行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完善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确立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课题,组织跨专业联合攻关和技术协作。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对接机制,每年推出科技发展重点项目,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研发设计、科贸服务、信息咨询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扶持研发外包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行业,形成多领域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北方技术交易市场为载体,以技术交易会为依托,发展技术交易和技术评估服务,做大一批科技服务业企业。做强天津科技贸易街品牌,融入科技生活展示体验等内容,提升和丰富科技服务业态:电子

信息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完善商业布局,发展不同规模和业态的中心商业区、特色商业街区和社区商业中心,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旅游休闲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装业产业。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市场运作,完善政策支持,推动创意产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建筑工程设计创意、科技研发创意、出版传媒创意、民俗文化创意等四大聚集区。规划建设10个创意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咨询策划等八大重点行业,扶持一批年营业收入超亿元和超千万元的创意企业。培育具有示范作用的创意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品牌,增强创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独具南开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会展业、服务外包业。

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形成经济增长点发展优势和新兴产业。

依托南开工业园、科技“园中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仪器仪表、汽车制造以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推进太阳能项目产业化。促进光伏电池等高性能、高水平研发成果的转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电网、供热计量等节能低碳示范项目。支持中药和生物医药新产品、新方剂、新制剂的研发转化。培育发展纳米材料和器件等新材料的研发转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设天拖科技型企业聚集区。加快土地整理,高标准建设科技商务楼宇。完善基础研发、技术应用研发、技术集成等载体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吸引电子信息、精密仪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总部和国内外知名院校、大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入驻,打造研发创新企业基地。建设建筑设计主题楼宇,构建北方地区重要的建筑设计中心。

建设新南马路五金城现代物流中心。整合周边土地资源,加快推进新南马路五金城二期、三期建设,提升新南马路五金城一期管理水平,培育多业态结合、一站式采购的现代化五金建材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增值服务,建成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现代服务能力为支撑,集交易仓储、物流配送、现代商务、电子商务、会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商贸聚集区。

建设光电子产业园区。实施工业园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光电子产业研发孵化、

产品中试和加工制造聚集区,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上市企业扩大规模,建设九安医疗电子产业园。以发展激光、光电制造为重点,培育光电子产业聚集,推进光电子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国北方激光产业基地和高附加值的光电产品制造基地,建设北方光谷。

建设长江道商贸创意带。着力发展汽贸高端产业,促进商务楼宇与汽车产业结合。启动长江道创意产业街区建设。规划建设创意大厦。扶持C92创意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以整街坊模式提升改造周边沿街老厂房、老大楼,建设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创意产业街区。

建设黄河道商业商务带。加快沿街地块整理和开发,规划建设大型商贸设施和高档商务楼宇。引进新型业态,吸纳特色商贸项目集聚。推动红旗路—黄河道交口地块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形成高端商贸商务聚集区。

3.商务河西区 (1)区域概况

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全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8万人。河西区辖13个街办事处:大营门街、下瓦房街、桃园街、挂甲寺街、马场街、越秀路街、友谊路街、天塔街、尖山街、陈塘庄街、柳林街、东海街、梅江街。

(2)功能布局

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区:突出市级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化金融商业中心、会议接待中心的主导功能,打造文化创业产业聚集区、行业协会聚集区的特色功能。配合完成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阳光乐园、乐园商业广场、尖山八大里综合体等大型载体建设和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整体提升佟楼商圈、天塔文化休闲广场、金之源珠宝一条街等业态水平。

友谊路金融服务带:进一步升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巩固高端商务办公和天津高档品牌消费高地地位,融合时尚文化休闲等符合功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带。

小白楼商务中心区:继续强化商务金融功能,提升楼宇档次,完善功能配套,

形成开放的城市主中心核心区。

陈塘科技商务区: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楼宇工业、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形成以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为主要支撑的天津市知识枢纽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成为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的产业支撑和河西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解放南路综合商贸带:重点建设“一心三区”四大经济板块,即复兴河商务商业城市地标区域、设计创意主题公园、汽车商业文化主题公园、别墅式家具主题公园。

人民公园周边特色街区:着力打造以人民公园文化休闲娱乐为中小,大沽南路休闲购物、琼州道时尚文化、广东路(永安道)特色餐饮的商业轴线,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

海河文化旅游带:实施沿河拓展策略,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游憩、服务集聚新城、科技新会展和生态宜居示范五大特色区段。

梅江、梅江东国际社区:配合陈塘热电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搬迁,合理布局文化、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设施,引进优质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机构,推动人居、文化、商业复合发展,营造国际社区典范。

(3)支柱产业

河西区——天津市海河西岸的一颗明珠,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备的市场体系,强大的科技力量,良好的市政设施,美观的市容街景,广泛的内外联系,广阔的经济辐射领域,齐备的文教卫体系,发达的交通网络,构成其独特的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河西区与外区,外省,外国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广泛,深入。

河西区是发达的工业区。区南部是天津著名的陈塘庄、土城工业区。全区有各类企业4000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20多家,34万企业员工。既有历史悠久的造纸、毛织、染料、棉纺等一批老企业,又有逐年兴起的电子、机械、冶金、电机、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企业,一批产品技术领先、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曾获国家部委和市级质量、科技大奖,有的获国际金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区街经济篷勃发展,异军突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区属企业近

2000家,职工4万多人,有区街集体经济、商业服务业经济、房地产经济、校办经济、劳动服务经济、民政福利经济、居委会经济等7个经济系统。区属经济的效益和质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连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个街跻身市区15个经济效益先进街道之列,其中马场街成为“天津第一街”,该街的天马企业集团成为天津市20家“优秀企业”中唯一的区街企业,跻身全国经济10强街之一,荣获全国街道之星中的“最佳街道”称号;尖山街连年位居市区各街第二名,获得“中国街道之星”称号。校办企业年产值收入2.6亿元,利润3281万元,劳动服务、民政福利、居办经济年产值收入2.5亿元、利润1994万元。河西区的经委、校办、劳服、民政4个系统效益连续多年名列市区首位。

河西区区属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在区属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区属商业占全区商业的主导地位,形成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名特云集、集散畅达的第三产业格局。区商委系统所属企业近1000家,有百货、粮食、饮食、煤业、土产、五金、修配、服务、糖果等10个行业公司和4家集体股份合作制公司。有4条店堂林立的商业街、8个以大中型商场为中心的商业群落、54个商贾云集的专业批发市场,近百家便民、利民餐饮、粮油、副食连锁店。商委系统年营业收入16.8亿元、利润3100万元,位居市区第二名。有汇集各地佳肴的天津风味食廊、在全市规模较大的南楼副食超市和汽车配件城、南楼百货商场。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4个,其中体院北小食品批发市场达10亿元,全区市场年交易额达22亿元。曾有20多家商业企业荣获市和国家级先进称号,10多个产品系列获市和国家级奖项,4家企业效益位居天津市同行业前列。鸿起顺饭馆被评为“全国商业信誉企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被誉为津门“三绝”之一的十八街麻花分获北京国际精品展销会和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资水道农贸摊群市场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河西区的房地产、专利技术、劳务人才、信息咨询、金融证券等要素市场初具规模。私营企业发展到720家,大维制衣、帽子王等产品在天津市和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个体有照经营者达到1.2万户。

提出经济结构化升级

1、 构筑服务业高地: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旅游业、科技服务业、医

疗健康业、教育培训业、社区服务业。

2、 战略新兴产业:以陈塘庄科技商务区为载体,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

前沿,打造即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依托区域大学院所和50余家科技企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3、 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集约型、高密度、高端化的楼宇经济。积极

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聚集河西,形成总部聚集效应。加强区域楼宇资源整合和品质提升。打造特色楼宇和纳税亿元楼宇,重点发展总部楼、金融楼、货代楼、中介服务楼、知识创新楼、研发创意楼等。到2015年,新增楼宇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纳税亿元楼达到15座。

4、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

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文化产业:

依托梅江国际会展中心、市博物馆等会展场馆,着力发展会展博览业,积极申办国际性、地区性会展活动,推动办好演艺交易博览会、大型美术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西岸图书博览会等展会。依托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等演艺机构和场馆,着力发展文化演出、休闲娱乐业,成立和发展西岸艺术团,西岸书画院,办好西岸艺术节演出季,不断扩大西岸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存,加快建设陈塘创意基地、日报传媒创意中心等特色创意产业园区。组建西岸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培养扶持龙头文化企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局面。

4.金贸河东区 (1)区域概况

位于天津市东部,占地40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3万人。河东区目前下设13个街道办事处:铁厂街道办事处(位于河北省涉县更乐镇)、二号桥街道办事处,中山门街道办事处,富民路街道办事处,大直沽街道办事处,大王庄街道办事处,唐家口街道办事处,春华街道办事处,上杭路街道办

事处,向阳楼街道办事处,常州道街道办事处,东新街道办事处和鲁山道街道办事处。

(2)功能布局

促进城市服务功能和产业经济功能的联动发展,逐步健全功能定位明确、产业节点分明、配套服务齐全的区域现代化产业布局体系,初步建成“一三六六”——一个中心、三条发展带、六个聚集区、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实现南部地区高度汇集,北部地区延伸拓展、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个中心:

南站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将以六纬路为轴线,建设集金融服务、高端商务、文化休闲、会议会展、高档公寓、甲A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天津市CBD超高层最为密集的建筑群落。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高端金融及总部型高端商务业态、配套发展酒店业、商贸业等业态,成为在天津市最有影响力的“商务旗舰”。

三条发展带:

天津站——新开路——津滨大道经济发展带。承接北京高端商务转移,衔接滨海新区国际港口物流功能,以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和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为增长极,汇集高端商务和现代物流业,为津滨现代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

六纬路——津塘路经济发展带。连接天津中央商务区与滨海新区于家堡商务中心,以南站现代商务中心(城市主中心)、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富民路——天钢休闲创意商贸区(城市副中心)、二号桥都市产业园区为重要节点,为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向拓展提供金融商务、产业会展、商贸旅游等服务。

十一径路——卫国道经济发展带。沟通中心城区与空港物流加工区、滨海新区工业园区关联,以十一径路现代金融商务区、为国带两侧生态宜居区为载体,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商贸会展、人才中介、技术培训等,促进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相互流通。

六个聚集区:

十一径路现代金融商务区(泛CBD):重点集聚高端金融业,物流货代、总

部商务、结算中心等生产线服务业配套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业,打造成为天津最有特色的金融商务大道。

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重点围绕交通枢纽打造以润东大厦、冠福大厦、渤海创智大厦等为主的新开路商务楼宇大道,同时建设一批特色休闲购物街区,发展具有对外服务功能的现代商务商贸业,同时配套发展集时尚购物、特色餐饮、旅游住宿功能为一体的生活性服务业,成为承载北京商务服务功能转移,对接滨海新区港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节点,和夜景灯光特色明显的商业区和天津不夜城。

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专业批发、城市配送等,同时加快建设集家居展售、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品质优、影响广的城市新商业中心和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的现代物流商贸区。

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突出“洋务溯源在直沽”主题,突出商旅文结合,重点发展海河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贸购物、酒店住宿、文体表演等业态,同时,配套发展文化创意、特色餐饮业等,建设成为兼有天津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商业氛围的综合消费服务区。

富民路——天钢休闲创意商贸区(城市副中心):依托滨水空间优势,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创意研发企业等业态,同时配套发展商务办公、特色商业,打造休闲创意“水城”。

二号桥都市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软件设计、研发设计、数据管理、营销策划、职业培训等非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与制造业关联的管理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结算总部,建设成为与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多是空间形态相协调的生态化都市园区。

(3)支柱产业

六大主导产业:

金融服务业:壮大金融服务机构;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商务商贸业:发展总部型商务业;发展新型特色商业形态。

现代物流业:促进物流业态高端化;发展货代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平台。

创意产业:发展创意设计业;发展音乐产业。

商业地产:促进产业与地产的有效结合,有效改善城市面包,加快形成“宜商宜居活力城”。

都市产业:以二号桥都市产业园区为核心聚集区,重点发展以计算机扶助设计与制造、软件设计、研发设计、数据管理、营销策划、职业培训等非制造业生成性服务业,形成与滨海新区高端制造业联动的创新支撑体系。利用现有工业厂房和科研机构,着力建设一批研发中心、科技园和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经济发展:

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优先发展金融、商务商贸、现代物流、创意产业、工商业地产和都市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提高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楼宇入驻企业规模质量结构,由中低端企业为主转变为大企业带动、关联中小企业聚集,加快形成总部经济、结算中心、营销中心聚集。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京津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社会资源,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就业广、增值快、贡献大、低碳循环的都市产业。

5.创意河北区

(1)区域概况

河北区位于天津市区东北部。总面积27.93平方公里,辖区人口63万人。区界东邻东丽区,西部与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以海河为界,南与河东区相连,北与北辰区接壤。河北区辖10个街道:光复道街道、望海楼街道、鸿顺里街道、新开河街道、铁东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宁园街道、王串场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2)功能布局

把河北区基本建成面向全国的文化旅游基地、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商贸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居民生活区。即以人文景观、历史遗迹、风貌建设和宗教文化为特色,服务全市,面向全国的文化旅游基地;以铁路天津站、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为依托,周边相关产业发达,商贸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商贸区;建筑风格各异,环境优美,教育、文化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的居民生活区,使我区和全市一道成为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城区之一。

河北区将以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创意河北”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打造六大产业组团聚集区。

这六大组团聚集区是:海河东路高端服务业发展组团,重点打造以意式风情区和海河东路沿线高端服务业、特色金融产业以及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文化商贸旅游业聚集区;中山路商贸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组团,将其打造成为集现代服务业、高端商贸业、特色文化旅游业为一体的生态宜居示范区;金钟河大街商贸综合服务发展组团,将建设一个融商务、物流、居住、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八马路滨水生态发展组团,规划建设集创意生活、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复兴区;天泰路现代商务发展组团,打造宜居宜商的现代商务商贸服务业新兴区;张兴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团,初步形成创意产业完备的特色都市产业发展基地。

(3)支柱产业

推进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做到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的衔接配套。按照“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设计服务、咨询策划、电信服务、动画影视、艺术教育、文化旅游六大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四园、三区、三基地”的创意产业发展布局。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创建新的创意产业发展园区和载体。“十二五”时期,要构建基本完善的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完善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运行机制。注重引进运行规范、创意含量高、带动作用强、发展前景好的创意企业入区发展。与市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搞好市场开发和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培养各类创意人才,壮大创意产业从业队伍。拓宽融资渠道,为创意产业做大做强提供融资服务。

促进金融产业做大做强。以打造三个层级金融集聚区为核心,带动金纬路-狮子林传统金融服务区、海河畔金融大道高端金融服务区、意式风情区第三类金

融中心等三个金融发展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发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金融带动作用,引入商品交易、金融租赁、基金管理等各类高端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产业高地,使渤海商品交易所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商品交易所之一。筛选和培育后备优势企业,“十二五”时期,要实现1-2家驻区企业上市目标。探索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积极推进股权融资、创业风险投资等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步伐。“十二五”时期,要以建设“天津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区”为目标,建成“三团两线”旅游发展区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旅游业向规模型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修复提升改造一批文物、历史名人故居和风景街区,建设申报一批新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景点。积极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高端消费业、酒店业和餐饮娱乐业,形成知名度和集聚效应。规划建成地纬路书画一条街。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占用资源少、产生效益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张兴庄天正都市工业园,重点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创意产业、IT产业、科技研发等新型产业业态。结合海河沿线及中山路地区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办公、经济中介等总部楼宇经济,基本建成海河北岸商务带、金狮商务带、中山路商务带总部楼宇集聚区。全面建成意式风情高端商务CBD街区。形成建筑风貌特色明显,总部汇聚、高端商务和休闲消费汇聚的总部聚集区。依托天津站、北站两个火车站,结合周边资源,推进发展车站枢纽经济,积极推进咨询策划、物流中介、服务外包等业态发展。

发展特色鲜明的商贸服务业。深化“一城五带”产业发展布局,完善现代商业服务体系,全力构建新“一区、五街、十六个社区商业中心”的现代商业发展格局。建成大悲院商业街、中山路(中山北路)商业街、天津站及榆关道商业街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特色名优”业态集聚区,在全市形成品牌效应。突出特色,打造北宁公园及北站枢纽经济中心区;发挥集聚效应,规划建成海河商业街、金狮商业街、黄纬路天泰路商业街、凤凰商业街和建国道商业街;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建成革新道、海门路、春和景明等16个新社区商业中心。

积极发展规模型、集约型都市工业。按照集约节约,高端、高质和高新的发

展趋向,发挥机制和政策引导作用,在扶持培育现有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引进培育研发设计型、成果转化型和高端产业延伸类型的新型都市工业项目。倡导绿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设计、精密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高端都市工业。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技术应用等产业发展,实现多位一体的新型都市工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拓展新的都市工业园区。到2015年,我区都市工业将建成“三区、二十三园”的发展规模。力争引进培育2至3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新型都市工业项目。

引导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制定完成《河北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通过大力扶持重点民营企业,引导鼓励民营经济围绕区域规划和产业定位,由传统服务和加工制造型向商贸流通、中介服务和科技信息等高端产业发展。坚持“扶优扶强”的民营经济发展战略,争取国家和市有关政策支持,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带动作用强、产值超千万元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多渠道拓宽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通过优化环境、搭建民营企业与驻区金融机构合作平台、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等形式,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商贸红桥区 (1)区域概况

红桥区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是天津市六个中心市区之一。红桥区东南与河北、南开两区相交,西北与西青、北辰两区相邻。占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58万人。红桥区地理位置独特,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流经区内在三岔河口汇入海河,形成“三河五岸”的地理态势。红桥区交通发达,道路纵横,中环线贯通南北,成为天津市赴北京、河北、东三省重要通道之一,天津西车站将成为连接南北大动脉的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枢纽站。红桥区辖10个街道:西于庄街道、丁字沽街道、西沽街道、三条石街道、咸阳北路街道、铃铛阁街道、芥园道街道、邵公庄街道、大胡同街道、双环村街道。红桥区是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还有17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4万多人,约占全市回族人口总数的

四分之一。

(2)功能布局

确定了“一极、两区、三廊”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一极”即:西站城市副中心。“两区”即:三岔河口商贸经济区和光荣道科技产业园区两个产业功能集聚区。“三廊”即: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三条生态经济走廊。按照西站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结合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前景规划,红桥区将通过对“一极、两区、三廊”经济发展布局的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商务、商贸流通、科技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从而逐步实现由居住型城区向现代化服务型新城区的跨越。

(3)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组建楼宇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超前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分解任务,推进区域内每座楼宇招商定位与发展规划的全覆盖。

加快发展科技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要求,加快光荣道科技产业园建设。成立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组织推动园区政策制定、土地开发、规划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快外贸地毯厂CD区改造,建成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公开上市融资。

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继续优化天津创意街经营业态,促成台湾名品城开工建设。推进南运河美食街建设,启动隆锦添二期载体项目,扩大美食街经营规模。以海河旅游为特色,继续打造天津商务滨河休闲区。充分挖掘利用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启动建设潞河风情街。以津酒集团总部为核心,加快周边经营网点业态调整,建成天津酒文化街并实现开业。继续调整估衣街经营结构,与整修后的锅店街相连,建成特色民俗商贸街。以欧式建筑为亮点,以亲水绿色平台为特色,推进虹桥新天地欧陆风情街尽快开业。

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重点推进两个国家3A级和五个2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策划组织好运河桃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利用北运河桃花堤、北洋园等自然文化资源,以西沽公园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加快提升西沽公园文化品位和服务功能,整合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生态景观,建设黄叶村,打造小

吴江岛,将该园建设成为天津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公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开发。

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整合老字号、老品牌传统商贸业资源,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区域内重点餐饮、商贸业进行扶植引导。建设大胡同商贸区物流中心,搭建电子监控数字管理平台,完善电子商务系统,超前谋划大胡同四里改造后的产业形态,实现商贸区精细化、规模化发展。推进金摇篮商城在稳步发展中提升经营档次。以水游城都市休闲购物中心新业态为引领,积极提升我区商贸服务业经营水平。

(二)环城四区

1.东丽区 (1)区域概况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和滨海新区之间,全境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47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5万人。辖张贵庄、丰年村、万新、无瑕、新立、金钟、军粮城、华明、金桥等9个街。

(2)功能布局

六个工业园区,两个商务商贸区和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其中金钟工业园、华明工业园、航空产业区、军粮城工业园已申报天津市示范工业园区。

东丽经济开发区(以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研发、制造基地。前已吸引了科莱恩、丰田、电装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40多家企业进驻。)

航空产业区(重点发展飞机总装、机载设备、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的制造以及航空维修领域。)

军粮城工业园(建设成为以数控机床和精密模具研发制造为主的高端化产业基地。)

金钟工业园区(建设成以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区。)

滨海机电工业园(军粮城散货物流区,是天津市九大物流区之一,将建设成

为北方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力地提升北方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水平。)

华明工业园(建设成为以航空零部件、输配电设备研发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零部件与输配电设备制造。)

华明商务商贸区(将依托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集商务办公、商业中心、金融、酒店、娱乐、公寓、公园等为一体,建成服务于环渤海的高端综合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设施、优厚的产业基础吸引了华侨城、首创、迪卡侬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

新立商务商贸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商务新城。瑞典宜家、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将相继进入。)

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将依托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天津市新的重要的生态型居住区;依托以航空城为主的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高档配套服务区;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建设成为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

(3)支柱产业

一、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 (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以做大和完善总装等高端配套服务、培育和延伸产业链为方向,形成功能完备的航空配套服务体系。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新兴研究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链。积极引进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太阳能、地热能等为发展重点,提升改造新型建材行业。 (二)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大型成套、配套设备制造,打造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汽车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自主化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形成完善的汽车零部件自主研发、设计、试验和制造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射频识别、传感器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努力搭建云计算、信息交互和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以显著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园区为载体,引进与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 (一)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重点引进银行、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培育科技创业投资风险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围绕楼宇经济规划发展区域,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本区总部企业,吸引国际、国内500强和中国民营100强总部。会议会展业。围绕东丽湖会展及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加强与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培育专业会展企业,形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常年性会展平台。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研发、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加快传统物流业、批发零售业向电子商务业转型。文化休闲旅游业。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小城镇特色、文化传承旅游等为发展重点。构建“会展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游”、“生态体验游”、“水主题运动游”、“民族工业游”、“民俗文化游”、“农业休闲观光游”七个旅游系列品牌。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咨询策划、文化展演业,推动动漫、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创意体验等特色化发展,打造创意体验产业链。

(二)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形成以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钢铁物流、商贸物流、航空物流等专业化物流。高端商贸业。打造津塘公路、金钟路商贸聚集带。加快城市副中心、新市镇商业中心设施建设。提升改造传统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业。现代教育培训业。以校外教育培训为主、其他教育培训为辅,发展高端行业技术培训,成为立足东丽、服务全市的订单式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居民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立以家庭服务业为主的便民惠民体系。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和特色需求。房地产业。积极稳妥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围绕生态宜居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居住、休闲、旅游等多种房地产形态。

三、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

发展效益提升型和功能多样型的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全市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农业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农业生态旅游基地、科普教育和农耕渔猎文化展示基地、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发展都市型农业。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竞争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相关配套企业集聚我区,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融合化发展。强化现代服务业与工业有效对接、联动和配套发展,与都市型工业深度融合。强化都市型农业的生态、景观和休闲功能,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链延伸与整合。大力扶持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国际性配套产业,推动价值链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在国际分工中找准区域定位,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2.津南区 (1)区域概况

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东与塘沽区接壤,南与大港区毗邻,西与河西区、西青区相连,北与东丽区隔海河相望。占地面积401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1万人。津南区辖8个镇: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镇、双港镇、辛庄镇、双桥河镇、八里台镇、北闸口镇;1个办事处(镇级,但不是街道办事处):长青办事处。

(2)功能布局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努力构建“三区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 1、“三区”是指海河教育园区(HED)、中心商务区(CBD)和科技研发服务区(TBD)。

——海河教育园区。积极促进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加快建设,引进国内外

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探索构建新型虚拟大学园,形成实虚结合的高教和高科资源聚集高地,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智力库、人才库和科教资源库。

——中心商务区。立足于服务津南现有人口、海河教育园区和未来城镇发展人口的消费需求,特别是科技人才和商务精英的创新创业需求,面向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承担城市服务功能,成为区域性商务、商业服务中心。

——科技研发服务区。以海河教育园区高研园、双港、海河以及八里台示范园为载体,聚集和建设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政府支持引导、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建成区域性研发转化服务中心。

2、“三带”是指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中部产业发展提升带和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

——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做好与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海河教育园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等市重大项目的对接,沿海河和天津大道发展轴,建设五个新型城镇和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形成现代城市功能拓展带。

——中部产业发展提升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在中部区域规划建设六个实力小区,重点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数控装备、航空航天零部件、石油钻采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为主导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以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高档金属线材、型材为主导的现代冶金和新材料制造业,形成中部产业发展提升带。

——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以八里台镇和小站镇为重点,加强城乡湿地和南部生态区的保护,充分挖掘海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和生态文化内涵,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形成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

(3)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科技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示范工业区建设和开发区扩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续通过嫁、改、调、收等方式,实施“腾笼换鸟”工程,

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造提升立林、宝成、经纬电材、津重机械等骨干企业,新建英准模具、吉艾博然科技、富塞克流体控制设备、精诚伟业、德力斯特传动设备、佳瑞环保等重点项目,提升机械装备、数控装备、环保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水平。加快荣钢技改和西部矿业铜线杆等项目建设,促进现代冶金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围绕天津市“IT三角”规划的实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打造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主的“智谷”。建设北邮科技、海尔科技、光明半导体、华瑜电子、创新科、恒生科技等重点项目。依托生物谷项目建设,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严把项目准入关,着力引进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形成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集群,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扩张上接下延的产业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外贸出口企业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出口总值不断增长。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落实《津南区“十二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积极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引进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孵化和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政策,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抓好重点技改项目的落实,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期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达到110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8个,科技示范工业园区2个。

3、“兴三”。改造提升商贸、市场等传统服务业,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承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功能为重点,围绕海河教育园区和八个新型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商业街建设,发展教育经济和生活服务业。“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天颐津城商业中心、月坛现代商业大厦、迎新商贸城等大型商城。基本建成咸水沽新商圈、耀华新天地、中滨城等一批大型综合商业设施。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发展现代金融业。引进银行分支机构和保理、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鼓励支持和协调力度,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支持全区经济发展。建设成明仓储物流、裕和路

安物流、金福临海产冻品物流三期、天山米立方、中联钢交易中心、龙纳发展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金属、建材、冷冻加工、文化体育、网络虚拟等多种形式的现代物流和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搭建产学研联合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提升信息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科技咨询、会计审计、司法公证、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业。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在政策、资源、资金上向楼宇经济倾斜,重点发展创意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结算中心、营销公司等新型业态,实施“亿元楼”工程。建成联东U谷、港鑫创意园、九洲创意园、泰达创意园、汇鑫创意园、辛庄创意大厦、天山总部大厦、八里台民营园、北闸口科技创业产业园、海河科技园区商务管理中心、农业园区创意中心等一批功能现代、配套齐全、服务周到、管理规范的楼宇经济发展载体,使楼宇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打造海河经济区。随着海河综合开发向中下游延伸,以打造天津高端服务业标志区为目标,加快启动天津大道双港、咸水沽两个平衡地块开发,吸引现代商贸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投资、创意经济、服务外包等高端产业入驻,建设区位优势独特、服务功能完善、核心竞争力强的海河经济区。

3.西青区 (1)区域概况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及津南区毗邻,东南与大港相连,南靠独流减河与静海县隔河相望,西与武清县和河北省霸州接壤,北依子牙河,与北辰区交界。占地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7万人。西青区有9个街镇,包括杨柳青镇、辛口镇、西营门街、张家窝镇、中北镇、南河镇、李七庄街、王稳庄镇、大寺镇。

(2)功能布局

到2020年要讲西青区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进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等教育和研发孵化为

主的科教研发基地,具有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地区。明确西青区六大发展只能,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生态宜居地区、天津西南部客运交通枢纽”。

重点建设“一轴、两中心、三基地、四生态、五路五河”工程。 一轴:南运河休闲商务文化轴; 两中心:卫生中心、体育中心;

三基地: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四生态:杨柳青生态保护区、侯台风景区、梅江风景区、鸭淀休闲风景区; 五路五河:津同公路,南运河,津静公路,东西大排干渠,津涞公路,丰产河,津港公路,纪庄子排污河,津淄公路,津港运河。

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发高效、特色农业,形成沿独流减河的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产业格局。

第二产业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着力打造休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外包服务、高端房地产业为主导的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

(3)支柱产业

(一)努力壮大优势产业

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等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实现由小而多向大小企业结合互促发展转变。

电子信息产业。以巩固基础、强化优势、培育新兴、抢占高端为方向,做强移动通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新型显示器四大优势领域,壮大纳米芯片、软件等潜力领域,积极培育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新兴领域,带动产业加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力争区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730亿元,占全区工

业总产值的27%。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制造整车、完善配套、壮大规模为方向,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整车、高档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汽车制造和配套能力,形成以整车制造为引领,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等配套完备的汽车产业链条。到“十二五”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5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心脑血管、抗菌和抗癌三大类药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群。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制剂药等化学药,积极发展现代生物制药和现代中成药,逐步形成以化学药为主体、生物制药和中成药为两翼的新格局。到“十二五”末,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39%。

装备制造产业。以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积极发展电子仪器仪表、电器机械制造、医疗机械制造、数控机床、模具等产品,增强装备成套制造和配套生产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到“十二五”末,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35亿元。

金属制品产业。以现有金属制品及其深加工为基础,大力发展冷压不锈钢板、新型镀铝镀锡板材等板材精深加工产品,精密焊管、高频焊管等管材精深加工产品,特种钢丝绳、超精线绳等线材精深加工产品。到“十二五”末,金属制品产业实现产值270亿元。

(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光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实现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需求牵引、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为方向,重点发展光伏电池、车载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风机及其配套部件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光纤光缆等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高纯金属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先进复合材料,化学建材、保温隔热等新型建筑材料。

新光源产业。以大尺寸、高亮度、超薄、超轻为方向,重点发展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新光源器件,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器等新光源产品,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全市新光源产业基地。

(三)大力促进技术升级

实施科技创新项目计划,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加大技改力度,坚持用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引领型转变。“十二五”时期,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技改投入400亿元以上。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自建和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到“十二五”末全区研发机构达到80家。建立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进,鼓励开发低耗能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坚持做大服务业

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导,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全区服务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生活服务多功能转变,由单一产业各自发展向多业融合、互促互动发展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95亿元,年均增长24%。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加大现有物流园区的提升改造力度,加快大寺国际综合物流园、西青道公路港物流中心、王稳庄钢材物流园等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落户,促进物流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建立区级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区物流业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

科技服务业。围绕全区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技研发、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重点打造杨柳青国际商旅服务区、大学城科技服务园和大寺生产性服务国际示范园等科技服务园区。

(二)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推进商业载体建设,吸引特色商贸项目集聚,加快打造区域核心商圈。提升改造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推进连锁、专卖、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发展,开发主题店、会员店、体验店等新型业态形式,促进连锁超市在各街镇布局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

社区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改造一批现有社区服务机构和

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日常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服务。加快发展便利店、菜市场、代办服务点、便民早餐点等社区服务网点,积极创建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街和国家级标准化菜市场。

房地产业。加快西青新城和示范小城镇普通商品住房、商业用房的开发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开发企业到我区参与房地产项目开发。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全面实现房地产市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区成交各类房屋1900万平方米以上。

(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创意产业。加快凌奥创意产业园三期、深福保天津创意产业园等大型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重点支持创意设计、原创动漫、网络游戏、传媒展演、咨询策划等业态发展。“十二五”时期,力争吸引500家以上的创意产业企业入驻,使西青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创意产业聚集地。

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充分发挥杨柳青汽车孵化基地、中北总部经济产业园等重要载体作用,做好友谊南路、卫津南路、津港公路、南运河沿线发展楼宇经济的规划建设,建成天安数码城、九策高科技产业园等楼宇经济聚集区,形成多层面联动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力争培育年纳税总额超过1亿元的“亿元楼”5个以上。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十二五”时期,引进5家以上总部机构在我区落户。

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业态,充分利用现代金融产品,为重大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会展经济。以梅江会展中心建设为契机,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会展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国内外大型商贸、科技、文化、旅游等会展活动,提高对重大展会的服务保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服务外包。优先发展以基础技术服务、系统操作服务和系统应用服务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ITO),积极发展以内部管理服务、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

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到“十二五”末,力争培育50家以上重点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总营业额超过50亿元,努力将西青打造成为全市特色服务外包示范区。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

打造旅游板块,做亮景区景点。围绕民俗文化、尚武文化、红色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和宗教文化五大旅游板块,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工业、设施农业、高端服务业有机融合,打造一批能够展现西青特点的旅游精品。深度开发石家大院、热带植物观光园等经典景点,提升改造杨柳青庄园、峰山药王古寺等成熟景点,加快建设东淀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玉佛禅寺、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等新建景点。大力提升景区建设水平,积极创建国家A级景区。到“十二五”末,全区4A级景区达到5家,3A级景区达到9家。

加强资源整合,丰富旅游产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开发,促进旅游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建成区游客服务中心,开发旅游纪念品,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旅游购物市场。进一步丰富以古镇民俗、世界精武、休闲农业观光等为代表的系列旅游产品,建立旅游专线,推出一日、二日及多日旅游线路,培育民俗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发展工业旅游。围绕赶大营、古运河、年画等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好杨柳青大院区的经营业态。

积极开拓市场,打响旅游品牌。加强对西青旅游产品的营销,大力扩展国内旅游市场,并逐步开拓日韩、欧美等国际旅游市场,使我区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度假胜地。打造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节、世界精武·霍元甲英雄会、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曹庄花卉生态旅游节、张家窝冬枣节、沙窝萝卜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推出高质量的旅游专场演出。“十二五”时期,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要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 4.北辰区 (1)区域概况

北辰区位于天津市城北,北运河畔。东以北京排污河与宁河县相邻;东南隔金钟河、新开河与东丽区相望;南与河北区、红桥区相连;西南以子牙河与西青

区相界;西、北均与武清县相接。总占地面积478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7万人。北辰区辖4个街道、9个镇:果园新村街道、集贤里街道、普东街道、瑞景街道、天穆镇、北仓镇、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宜兴埠镇、小淀镇、大张庄镇、西堤头镇。

(2)功能布局

将地区功能进行优化划分,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轴三带五片”。 公共服务设施将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地区级、重点功能区级和社区级三个级别,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功能组团进行设置。

农业发展布局:“三大板块”。结合城镇规划布局,把农业划分为三大功能板块。即:“东部生态农业板块”、“西部特色农业板块”和“中部精品农业板块”。围绕布局,重业新格局。

工业发展布局:“一带、三区”。“一带”即“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天津工业布局规划“科学三角”的北辰区重要节点。“三区”即北辰科技园区环东拓展区、风电产业园区和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围绕布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调整,整合提升镇级经济功能区,推点实施“一区九园”建设,构建三大板块联动发展的现代农

动老企业“退二进三”或“迁移转型”,构建功能布局合理、优势突出、集约发展的工业新格局。

服务业发展布局:“一廊、一带、一港、二区”。“一廊”即京津公路黄金走廊。“一带”即北运河文化产业带。“一港”即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导,辐射广泛并具有综合物流集散功能的天津最大陆路港。“二区”即以北辰区西部林果区为基础的“绿色田园景观区”和以永金水库为基础的“银河风景区”。围绕布局,搞好重要节点开发,构建服务业大发展的新格局。

(3)支柱产业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推进工业提升与转型,促进服务业大发展。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外向型经济和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

1、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奶牛养殖、优质蔬果种植业等6大产业基地,延伸打造乳制品、食用菌和肉制品加工等6大产业链条。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基本建成2万亩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青水源有机农业示范园、前堡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9个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高、精、尖特色农业,提升农机化标准,全面提高园区化的发展水平,打造天津农业园区化的发展典范。

3、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区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以“一区九园”为重点,实施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全程监控和质量安全追溯,加强对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强化种养业防疫、检疫、检测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

(二)加快工业提升与转型

1、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大型、成套、智能为方向,以中国南车、山河智能等重点企业和项目为龙头,围绕成套装备、专用设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做好上下游衔接,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产业链的延伸配套,促进研发、工程设计、关键核心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构建与大企业的长期发展同盟,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

2、发展现代医药医疗产业。以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天津中新药业基地为核心,积极引进医药医疗领军企业,打造现代医药、医疗器械产

业群;以天士力集团为核心,以百特医疗器械等企业为基础,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医药医疗产业链。

3、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风电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西门子、华电新能源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以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研发生产企业和项目,打造集研发创新、技术集成和生产为一体的产业群,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三)推进服务业大发展

1、大力发展商务商贸业。全力打造京津公路黄金走廊。以新都汇、蓝岸商业广场等设施为基础,提升发展商贸、餐饮、健身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天辰工程公司总部、中储钢铁大厦等项目为基础,引进发展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科技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加快商业用地整理,规划开发5-7处“楼宇经济聚集区”,建设一批高档商务楼宇,打造一批专业特色楼宇,完善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来北辰设立区域性总部和职能性总部。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打造陆路港物流园区。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优质环境,吸引更多规模大、辐射广的现代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推进益天泽钢铁物流基地和陆交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打造现代物流集群,建成天津最大的现代物流基地。以沃尔玛、九州通医药、中储钢铁等大型物流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钢铁、医药、汽车、农产品等现代物流产业。构建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品流通体系和层次分明、功能协调的物流加工配送网络系统。

3、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开发北运河文化产业带。围绕城市化建设,规划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一条街、桃花寺等景观点,打造“运河风情”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把龙顺庄园、草莓园等观光旅游项目做大做优,规划开发西部“绿色田园景观区”,打造集休闲、科普、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田园”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把天士力、王朝酒堡、海河乳业等特色旅游项目做强做优,培育开发3-5个特色旅游新景点,打造“都市产业”特色经济旅游品牌。以特色文化休闲

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推动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银河风景区项目开发。

(三)滨海新区

(1)区域概况

滨海新区位是天津的副省级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48万。2009年11月9日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2)功能布局

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九大功能区

一轴: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 一带: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三个城区: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以塘沽城区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居海滨新城

九个功能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港工业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滨海旅游区、临港工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3)支柱产业

以高端产业聚集为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新材料、海洋科技、节能环保、轻工纺织等一批区域级产业基地。

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跟踪新一轮世界科技潮流,坚持高起点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8000亿元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

航空航天。以“3机1箭1星1站”为龙头,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发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带动作用,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和机载、机场、空管设备等关键部件,提高配套水平和零部件国产化率,引进新的龙头项目,打造大飞机研发制造到总装调试维修的完整产业链。推进中航直升机总部与研发基地建设,发展轻、中、大和重型系列直升机,提升我国民用直升机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发展“彩虹”系列无人机,形成近、中、高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系列。发展直径5米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积极承接更大直径的运载火箭项目,聚集零部件企业,形成运载火箭产业链。发展空间站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卫星研发制造产业链。促进航天技术与民品技术相互转化,推进航天产品民品化。到2015年,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新能源。以风电、太阳能、绿色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发挥现有风电企业集中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关键零部件制造水平和国产化率,建设华锐等新的风电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产业集聚区之一。加快力神扩能、友达光电、建龙、三星SDI等项目建设,发展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池、聚光电池和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等高端产品,成为我国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和绿色电池之都。支持一汽丰田、清源电动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充电站等设施,推广应用新型动力汽车。发展核电设备、绿色煤电和地热利用技术。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物联网、高性能计算机、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品等为重点,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国家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空港物联网产业示范区、中新生态城物联网应用示范区,着力突破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抢占物联网产业高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来抓,引导工业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环境,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围绕服务一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培育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服务业态。以商贸、文化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依托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运河整体开发和蓝猫动漫、天狮健康园等项目,策划包装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业体验、农业观光和自然生态旅游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农业“一区两片三园四带”发展规划,在集中连片、提升档次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养殖业设施化建设,完成重点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园改造提升。发挥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推进农业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机装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宝坻区 (1)区域概况

宝坻区位于中国天津市中北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南麓。汉族为主,有回、满、壮、蒙古、朝鲜、瑶、土家、苗、藏、侗等15个少数民族。宝坻辖3个街道、21个镇:海滨街道、宝平街道、钰华街道、大口屯镇、大白庄镇、王卜庄镇、方家庄镇、林亭口镇、八门城镇、大钟庄镇、新安镇、马家店镇、霍各庄镇、新开口镇、大唐庄镇、高家庄镇、口东镇、牛道口镇、史各庄镇、郝各庄镇、周良庄镇、牛家牌镇、尔王庄镇、黄庄镇。面积1450平方千米占地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80万人。

(2)功能布局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思路,全面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完善园区

基础设施和商务配套设施。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做大做强4个示范工业园区,做优做专7个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以示范工业园区为龙头,以特色工业园区和其它园区为支撑的多点布局、多级发展、协调联动的园区经济格局。

(1)四个示范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展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主动承接北京市区、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的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五年新增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入9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税收35亿元以上,吸纳就业16万人。将其打造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型加工制造业重要聚集区。

天津宝坻低碳工业区。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绿色电池新能源产业和施工机械、环卫机械、农业机械的加工制造。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12.8平方公里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税收10亿元,吸纳就业5万人。

天津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脱硫除尘、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设备、稀土节能灯具、LED发光产品和工业用高效节电器以及金属航空新材料、热固塑料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13.4平方公里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税收10亿元,吸纳就业4万人。

天津宝坻塑料制品工业区。重点发展塑料原料加工、农用塑料、工程塑料、塑料建材生产及塑料加工机械制造。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8.2平方公里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税收8亿元,吸纳就业2.5万人。

天津宝坻马家店工业区。重点发展不锈钢板、管、棒制品及线材制品加工制造。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8平方公里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7亿元,吸纳就业2.5万人。

(2)七个特色工业园区。即八门城、林亭口、新安镇、大钟庄、新开口、大口屯、方家庄工业区,重点发展食品、新型建材、服装、文体、机电、地毯、家具等产业。五年新增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2015年力争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税收5亿元,就业5万人。

2.服务业布局。依托两个新城、两个商贸物流区及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推进现代服务业体系尽快形成。

(1)商贸物流业。重点打造两个商贸经济圈、两个商贸物流区。

宝坻新城商贸经济圈。重点打造北部商贸中心、南部新区商业商务综合中心、城西商业中心、城东商贸物流中心4个片区商业中心和北城东路、商贸街、南城路、南关大街北段、南关大街南段、南街、中保楼街、南三路8条特色商业街区。

京津新城商贸经济圈。重点打造北部、中部、南部3个片区商业中心和环城北路商业街、珠江大道商业街、第五大道商业街、南部商业街4条特色街区,建设古玩和纪念品市场、电子商贸市场、宠物市场、农产品(花卉)市场4个特色市场。

海滨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小商品集散基地,规划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 京津新城商贸物流区。建设服务京津唐的重要纺织、服装集散基地,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2)休闲度假旅游业。着力形成“双核”、“双带”、“四区”、“多点”的产业格局。

双核——京津新城休闲度假核心区和宝坻新城历史文化核心区。 双带——潮白新河水上休闲旅游带和青龙湾河生态观光带。

四区——黄庄洼湿地生态观光体验区、青南万亩生态林休闲体验区、青北森林公园休闲观光区和大新农业示范旅游区。

多点——依据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工业、农业、商业景区(点),着力发展工业旅游和乡村特色游。

加快推进老城区特色文化街、潮白新河风景区、大觉禅寺、区文化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整合玉佛宫、广济寺和大觉禅寺以及高校、研究院等资源,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打响“文化宝地”的品牌。围绕评剧、京东大鼓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好各种文化活动,把宝坻打造成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北方戏剧曲艺之乡”。

(3)金融后台服务业。在京津新金融园区规划打造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和金融后台服务区。

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主要吸引金融法人机构、省级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及其全国性或区域性企业总部入驻。

金融后台服务区。主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灾备中心、呼叫中心、单证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同时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3.农业布局。重点实施“54331”工程,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16个。 (1)5个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大新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天津滨海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宝新设施农业产业带、青龙湾设施农业产业带。

(2)4个休闲观光区——依托我区30万亩稻区湿地、3000亩天然苇地、青南万亩林区及周良庄优质地热资源打造稻田休闲体验区、天然苇地休闲旅游区、青南度假村及温泉地热休闲农庄这4个休闲观光区。

(3)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天津滨海现代农业综合发展 试验区、中粮集团健康生猪产业化基地、宝迪食品工业园。

(4)3个特色产业园——青南林下经济产业园、方家庄食用菌产业园、稻区立体种养核心区。

(5)1个综合产业功能区——八门城镇农产品加工园区。

此外,在畜牧和水产园区建设方面,计划每个乡镇根据当地养殖业的实际情况预留土地,建设1—2个畜牧水产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全面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

(3)支柱产业

总体定位

努力把宝坻打造成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服务京津的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产业定位

加快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商贸物流、旅游度假、文化教育和现代农业五大板块。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高服务业增长质量、效益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教育等特色产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热点。着力引入重点项目,强化品牌效应,加快构建强辐射、广带动、高增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优化存量、调整增量、增加总量,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先进制造

业核心竞争力,建成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和优势企业集聚,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先进制造业产业群。

1.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研究编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并力争纳入到天津市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制品四大新兴行业,形成以龙头项目为依托,同类项目和上下游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

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强优势传统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以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3.蓟县

(1)区域概况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县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一个城区街道办事处,辖区总人口96万人。

(2)功能布局

蓟县新城确定的发展定位为“文化古蓟州、京津后花园、健康产业城”,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成生态宜居的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

市。其空间结构为“一心二轴三片五园”的基本布局,分为“八大功能组团”。蓟县新城规划共分为“八大功能组团”,即:盘养之苑-养生组团、无终之梦-文化组团、府君之畔-山前组团、蓟州之门-中心组团、古城之光-古城组团、渔阳之魅-老城组团、翠湖之岸-度假组团及特色小镇组团。

蓟县规划局规划科马国安:

1.养生组团西至规划新西环路,约10平方公里。包括蓟州名家园林、机构总部基地、生态居住组团、主题商务商贸等功能构成,是新城生态绿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组团西至规划新西环路,约7平方公里。是蓟县未来城市文化中心。由现代文化和历史皇家园林两大主题构成,与中心绿地公园融合布局。将建设成为以文化主题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区及低碳示范社区。

3.山前组团位于现状北环路以北,约7平方公里。依托府君山沿线,以“休闲、度假、居住”的特色模式发展,建设与其功能配套的高品位、高标准的旅游休闲度假设施。

4.中心组团约11平方公里。该组团是蓟县未来行政、商业及商务中心。中央公园是整个蓟县的绿核,是重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更是蓟县新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

5.古城组团约3平方公里。以改造修复为主,注重保持原有街道的肌理及空间尺度,建筑仍以多层为主,建筑整修也以反映当地民俗民风为特色,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6.老城组团约13平方公里。规划不建设高层建筑,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部配套,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7.度假组团位于于桥水库以北,约10平方公里。背山面湖、自然景观优越,是京津后花园集会议、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将建成蓟县酒店集聚群。

8.特色小镇组团位于于桥水库及州河以南,大秦铁路以北,约12平方公里。为库区保护移民安置区,规划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区、特色旅游区。

(3)支柱产业

发挥旅游龙头作用,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盘龙谷文化城建设全面推进,颁奖大厅、艺术馆主体施工;恒大金碧一期加快建设,超五星级酒店和6个中心基本建成;盘山体育公园、国际文化教育产业学院、北少林寺等项目开工建设;与社保基金会、平安保险公司达成共建老年文化产业园战略合作。大盘山地区投资规模突破600亿元。景区景点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旅游进一步规范,市级旅游特色村发展到81个。成功举办渔阳金秋旅游节、金融高层论坛、长城国际马拉松大赛、首届梨园情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31万人次,综合收入29.5亿元,分别增长15.4%和26.1%。商贸流通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6亿元,增长20%。房地产业快速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两倍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5%,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

狠抓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工业加快培育。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纳入市级示范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通过审定,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面开工。扫地王一期、庞大汽贸一期、澳宏制冷剂项目如期竣工,新津酒、一阳磁性材料、金鹏PVC型材等项目签约或开工。全县实施技改扩建项目280个,完成投资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扩大设施农业规模,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形成。上仓、侯家营两个现代农业园列入市级示范园。津蓟高速公路设施农业带、仓桑路设施瓜菜带、环湖设施食用菌和酒用鲜食葡萄带建设加快。全县新发展设施农业2.5万亩,总面积达到11万亩。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了怡欣源、翠屏湖生态园等较大项目。中智示范农场南美风情园、世纪丰优质种猪产业园基本建成。新建、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7个,畜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无公害蔬菜二次认证4.3万亩,新认证农产品商标22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1家,专业合作组织171家。农业技术下乡、农民素质教育广泛开展,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新进步。 4.宁河县 (1)区域概况

宁河县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地处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间地带占地面积1414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2万人。宁河县辖11镇3乡:芦台镇、宁河镇、苗庄镇、丰台镇、岳龙镇、板桥镇、潘庄镇、造甲城镇、七里海镇、大北涧沽镇、东棘坨

镇、淮淀乡、表口乡、廉庄乡。

(2)功能布局

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唐,面向环渤海,建成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生态旅游基地、绿色农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

按照城乡总体规划要求,着力打造“13480”四级城镇建设体系和“四带、五区”产业发展格局。

1、“13480”四级城镇建设体系,即加快建设宁河新城,规划建设宁河、潘庄、七里海3个中心镇,丰台、东棘坨、造甲城、苗庄4个一般建制镇,以及40个中心村、40个一般村。宁河新城,包括芦台镇老城区、桥北新区、经济开发区,是宁河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居住中心。未来逐步拓展为天津东部滨海发展带上以休闲旅游、商务商贸、生活居住为主的生态宜居型中等城市,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建成居住人口25万人的中等城市。

2、“四带、五区”产业发展格局 (1)“四带”:

①蓟运河城区段以综合开发为节点的生态经济带。

②潮白新河、津唐运河沿岸以七里海湿地保护性利用为核心的泛七里海生态旅游观光带。

③卫星公路、芦玉公路沿线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的绿色农业发展带。 ④津宁高速公路沿线以工业园区集中开发为依托的工业发展带。 (2)“五区”:

①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钢铁及其制品、纸及其制品、机械制造、食品、新材料。 

②现代产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与航空航天配套产业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相关产品加工与运输为主导的商贸物流和交通运输业。

③潘庄工业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绿色食品深加工和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

④京津合作园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共分为五大产业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区、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区、水资源处理科技产业区、健康养生区、水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区。

⑤新贸易开发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内分商贸功能区和物流功能区,是以生活、生产资料交易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3)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着力构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增强经济实力。

一、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建设绿色农业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出口创汇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和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年均增长12.1%,农业固定资产投入48亿元,年均增长28.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k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