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西方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19 18:37: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导论

一、判断题

1.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生产的产品越多越好。(×) 2.成本理论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

3.实证分析是对客观世界的客观描述,一般不加入个人的价值判断。(√) 4.“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必须将其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属于规范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D)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C.如何生产更多经济物品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B)

A.汽油价格下降导致汽车需求增加 B.穷人不应该纳税 C.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5.下列哪项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C)

A.政府取消农业税 B.今年失业率上升

C.微软推出新的视窗操作系统 D.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三、问答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价格理论

一、名词解释

需求 需求原理 供给 供给原理 均衡价格 供求定理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恩格尔定理 恩格尔系数支持价格 限制价格 二、判断题

1.对所有商品来说,价格上升,消费者的购买数量都会下降。(×)

2.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说明商品的价格降低了,人们购买量增加了。(×) 3.X商品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4.汽油价格下降,会使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5.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6.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7.从供给的角度看,价格越高,生产者获取利润的机会就越多。(√) 8.生产技术提高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9.原油价格的上升会促进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 10.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11.线性的需求曲线的上半部分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总是大于1。(√)

12.购买某商品的支出占消费者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价格弹性就越小。(√) 13.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价则减少销售收入。(×)

14.在价格缺乏弹性时,价格变化的方向与销售收入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15.如果某种商品很容易被别的商品替代,则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16.高档商品因占人们收入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它的价格弹性较小。(×) 17.垂直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一定等于无穷大。(×)

18.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全部销售收入一定等于极大值。(√) 19.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必定大于高级品的价格弹性。(×)

20.如果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2,说明价格上升1%,需求数量会上升2%。(×) 21.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会使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变小。(×) 22.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高限价会使该商品短缺现象发生。(√) 23.价格呈发散型蛛网波动,说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 24.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说明该种商品是高级品。(×)

25.两种商品需求交叉弹性等于零,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无关商品。(√) 三、选择题

1.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D) A.消费者收入 B.相关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D)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 6.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A)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 7.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B)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8.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C)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9.若需求曲线为正双曲线,则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引起买者在商品上的总花费(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述均可能

10.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B)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11.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D)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12.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C)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13.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A)

A.负 B.正 C.0 D.1

14.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C)\\

A.Em<1 B.Em=0 C.Em<0 D.Em>0

15.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B)

A.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16.小麦欠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A)

A.小麦供给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B.小麦供给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1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18.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19.在得出小麦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量(D)

A.技术水平 B.投入品价格 C.自然特点(如气候状况) D.小麦的价格

20.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B)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21.家电行业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 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上 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 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彩电价格下降 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彩电价格上升

22.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B)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23.假定花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若适宜的气候条件使花生产量增加28%,在这种情况下(C)

A.花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花生产量增加28% B.花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花生价格降低低于28% C.花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花生价格降低超过28%

D.无法确定花生生产者的收入变化

24.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2,则当收入变动10%时,需求量将变动(A) A.20% B.5% C.10% D.2%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5.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6.什么是供求定理?

7.什么是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有几种类型?

8.请根据弹性理论,简要说明厂商的定价原则。

9.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变化情况。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10.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行业内,企业的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了

(4)政府对生产x产品的企业减免了20%的税收 五、计算题

1.已知需求函数Qd=14-3P,供给函数Qs=2+6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Qd=Qs

14-3p=2+6p P=

把P=代入Qd或Qs 得Qd=Qs=10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 -3Q,供给函数为P=5Q,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20-3Q=5Q

Q=15 P=75

3.假设某种水果原价为每公斤2元,某商店月销售量4万公斤,现每公斤提价1.5元,月销售量减少为1.5万公斤,做如下计算: (1)该水果的需求弹性是多少?

(2)提价后该水果的总收益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说明其原因。

P1?P2?Q2(1)Ed=- ?Q?Q?P1222?5。51.5?4 =-?2 4?1.51.525 =

3 =1.67

(2)提价后该水果的总收益减少了,因为Ed>1,P上升,TR下降

4.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500-3P,求需求量Q=300单位时的价格弹性。在此弹性值上如果价格上升1%,需求量变动多少?

把Q=300代入Q=500—3p中,得P=

200 32002dQPEd=-? =-(-3)×3=≈0.67 dPQ3003当Ed=

22时,价格上升1%,需求量下降%或0.67%。 335.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300-2P。求:需求数量Q1=100单位和Q2=200单位的价格

弧弹性。

把Q1=100,Q2=200代入Q=300—2p中 得P1=100, P2=50

P1?P2100?50?Q200?10022Ed=-==1 ???PQ1?Q250-100100?200226.某品牌电视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当价格为每台3000元时,每月销量为100台。

(1)当品牌电视售价下降10%时,每月的销量为多少? (2)每月可增加销售收入为多少? (1)由于Ed=2

所以价格下降10%时,销量增加20%,每月销量为:100×(1+20%)=120 (2)每月可增加销量收入为:120×3000×90%-300100=24000

7.当人们的收入增加2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试计算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

Em=

30%=1.5 20%Em>0,正常商品

8.某商品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0%。试计算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 ES=

20%=2 10%1

第三章 消费理论

一、名词解释

效用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预算线 价格—消费曲线 判断题

1.一个消费者在超市上购买商品,如果他认为甲商品比乙商品更急需,主要原因是乙商品是一种紧缺商品。(×)

2.某种商品的效用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价格不一样。(×) 3.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数量感到足够了,这说明他对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已达到了极大值。(×)

4.两种商品的价格是相同的,根据比价原则,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效用一般是相同的。(×)

5.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每元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 6.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7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8如果消费者的偏好的不发生变化,效用最大化均衡点也不会发生变化。(×) 9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10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开支金额是相等的。(√) 二、选择题

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A)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商品X的价格较低

C.商品X紧缺 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大小(D)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 B.完全替代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5.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B)已达饱和。(设X由横轴度量,Y由纵轴度量)。

A.商品Y B.商品X C.商品X和商品Y D.X减Y 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有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7.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8.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也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9.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C)

2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主平行移动 10.预算线反映了(D)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人数 D.货币的购买力

11.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C)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 D.同时增购X和Y

12.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A)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 B.消费者生活状态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 D.消费者生活状况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3.消费者剩余是(D)

A.消费过剩的商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D.消费者购买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14.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C)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5.需求曲线从(A)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预算线 三、问答题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

2.序数效用分析法是如何分析消费者均衡的? 3.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购买量?为什么?

四、计算题

1.已知某消费者每月收入120元,全部花费在商品X和商品Y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 X商品的价格是2元,Y商品价格是3元,问: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X、Y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 (2)他每月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1)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得 Px?x+Py?y=M

MU1MU2? ,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P1P2MUxPx= MUyPy代入已知条件得 2x+3y=120

y2= x3联立方程组得 x=30,y=20

(2)把x=30,y=20代入U=xy得

3

U=30×20=600

22

2.已知效用函数为U=2x+y,求x=10,y=5时的MRSXY、MRSYX。 MRSXY=

MUx4x40===4 MUy2y10MUy1= MUx4 MRSYX =

3.若某消费者对X、Y的效用函数如下:

22

U(X)=20X-X,U(Y)= 40Y-4Y, U(X,Y)=U(X)+U(Y)。且PX = 2元, PY = 4元,现有收入24元。

(1)求该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应购买X、Y各多少? (2)该消费者获得的最大效用是多少? (1)有消费者均衡条件得 Px·X+Py·Y=M

MUxPx= MUyPy代入已知条件得 2x+4y=24

20-2x2=

40?8y4解上述方程得 x=6,y=3

(2)把x=6,y=3代入U(x,y)=U(x)+U(y)中得 U=20*6-62+40*3-4*32=168

4.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150元,一份德克士快餐的价格为3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德克士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MRS=

301= 15055.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108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10元

2

和P2=2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5X1X2。

(1)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多少? (2)该消费者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1)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得 P1·x1+P2·x2=M

MU1P1= MU2P2代入已知条件得 10*1+20*2=1080 10X1X2/5X1=

2

10 204

解上述方程组得

x1=72 x2=18

(2)把x1=72,x2=18代入U=5*12*2中得 U=5*722*18=466560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生产者均衡 二、判断题

1.只有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才会下降。(×)

2.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说明要保持原有的产出水平不变,应当减少成本开支。(√) 3.为实现一定量产出的成本最低的原则是要使每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彼此相等。(×) 4.如果企业实现了以最低成本生产了一定量产出,说明该企业一定实现了最大利润。(×) 5.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6.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量总是会小于平均产量。(×) 7.边际产量曲线总是与平均产量曲线的极大值点相交。(√) 8.只要总产出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量必然是负数。(√)

9.同一条等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但成本相同。(√) 10.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也一定上升。(√) 三、选择题

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2.当APL为正但递减时,MPL是(D)

A.递减 B.负的 C.零 D.上述任何一种。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5

4.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B)

A.1/3 B.3 C.1 D.6 5.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不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不同,但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6.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C)

A.产量提高了 B.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C.成本增加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7.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8.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

A.MRTSLK=PL/PK B.MPL/PL=MPK/P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上述都正确

9.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A)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上述三者均不正确 1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D)

A.生产技术不变 B.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 C.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D.A和B 四、问答题

1.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什么? 3.如何确定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3.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4.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5.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五、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0.5K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6

2

2

(1)写出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TPL、APL、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是多少 (1)TP2

2

2

L=2KL-0.5L-0.5K=20L-0.5L-50

APTPLL=

L=20-0.5L-50L

MP=dTPLLdL=20-L

(2)当MPL=0时,TPL最大,所以TPL最大时,L=20,

要使APL最大,APL一阶导数为零,

dAPLdL=-0.5+ 50L2=O 此时L=10

当MPl最大时,L=0

(3)当APL=MPL时,APL达到最大,此时,L=10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L2/3K1/3

,劳动的价格PL=2,资本的价格PK=1。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Q的值。 (2)当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C的值。

由生产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得

MULPLMU=P KK211L?3K3 代入已知条件得 32122= 3?13LK3化简得L=K

21把L=K代入Q=L3K3中得Q=L=K (1)由2L+K=3000 L=K=Q

得:L =1000 (2) L=k=Q=800

C=2L+K=2×800+800=2400

3.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美元,PK=5美元,试求:(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权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美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

7

3?88LKMULPL38把已知变量代入公式=中得= 33?MUKPK5885LK8化简得L=K

把L=K代入 Q=LK中得Q=L=K (1) L=K=Q=10

C=3L+5K=3×10+5×10=80

(2) L=K=Q=25

C=3L+5K=3×25+5×25=200

(3) 由3L+5K=160 L=K=Q

得L=K=Q=20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固定成本 2、可变成本 3、短期平均成本 4、平均固定成本 5、平均可变成本 6、短期边际成本 7、长期总成本 8、长期平均成本 9、长期边际成本 10、机会成本 11、沉没成本 12、总收益 13、平均收益 14、边际收益 15、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2.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

3.当LAC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LAC切于SAC曲线的右端。(×)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5.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6.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7.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8.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9.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10.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移动。(×) 三、选择题

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C)

8

385855A.会计成本 B.显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 A.总成本曲线 B.生产函数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成本函数

3.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

A.最低点 B.左端 C.右端 D.无法确定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平均成本 D.隐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B)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 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7.固定成本是指(A)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8.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C)

A.300 B.100 C.200 D.500 9.全部成本等于(C)

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10.平均成本等于(C)

A.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 B.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11.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B)

9

2

A.30000 B.5Q-Q C.5-Q D.30000/Q

1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D) A.30000 B.5Q-Q C.5-Q D.30000/Q 13.收益是指(A)

A.成本加利润 B.成本 C.利润 D.利润减成本 1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C)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

15.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D)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16.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 A.20 B.100 C.120 D.25 17.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D)

A.平均产量为负 B.平均产量为零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为负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1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

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1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20.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 A.右端 B.左端 C.最低点 D.无法确定 四、问答题

10

2

2

2

1.请作图推导短期的七条成本线。

2.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具有什么形状?为什么? 4.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STC=30000+5Q+Q。 (1)写出TFC、TVC、AFC、AVC、SAC和SMC的方程式。 (2)Q=3时,求TFC、TVC、AFC、AVC、SAC和SMC。 (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 (1)TFC=3000 TVC=5Q+Q2 AFC=3OOOO/Q AVC=5+Q

SAC=5+Q+30000/Q SMC=5+2Q (2) 当Q=3时 TFC=30000 TVC=5x3+32=24 AFC=30000/3=10000 AVC=5+3=8

SAC=5+3+30000/3=10008 SMC=5+2x3=11 (3) TR=50x20=1000

TC=30000+5x50+502=32750 π=TR-TC=1000-32750=-31750

2.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6L+12L,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A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M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 (1)AP=Q/L=-0.12+6L+12 dAP/dL=-0.2L+6=0 L=30

所以 L=30时,AP最大 (2)MP=dQ/dL=-0.3L2+12L+12 dMP/dL=-0.6L+12=0

11

3

2

2

L=20

所以L=20时,MP最大

(3)由于AVC=TVC/Q=PLxL/Q=PLx1/AP 所以AVC最小,即AP最大 L=30时,AP最大,AVC最小 此时,Q=-0.1L3+6L2+12L=3060

3.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Q)= 0.04Q-0.8 Q+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AVC=0.04Q2-0.8Q+10

3

2

dAVC=0.08Q-0.8=0 dQ Q=10

AVCmin=0.04x102-0.8x10+10=6

4.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Q-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总成本为1000。 求:(1)TTC。

(2)STC、TVC、SAC、AVC。

(1) 由SMC=3Q2-30Q+100

得 STC=Q3-15Q2+100Q+TFC 把Q=10,STC=1000代入上式

得TFC=500(把题目中的TTC改为TFC) (2) STC=Q3-15Q2+100Q+500

TVC=Q3-15Q2+100Q SAC=Q2-15Q+100+500/Q AVC=Q2-15Q+100

5.已知生产函数Q=ALK; 各要素价格分别为PA=1,PL=1,PK=2;假定厂商处于短期生产,且K=16。

推导:该厂商短期生产的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函数。 由题意得:

Q=AL16=4AL 由

14141214141/41/41/2

2

MPAPA= MPLPL311- 444?AL4得 13- 14?A4L4412

化简得 L=K

把 L=K带入Q=4中

Q2得 A =L=

16所以 STC=PA×A+PL×L+PL×K =A+L+32 =++32 =+32 AVC= SMC=Q

6.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K;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求:

(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1)由

1/32/3

MPLPL= MPKPK221- 330.5?AL53得= 21- 1020.5?A3L33化简得 L=K

把L=K带入Q= 0.5LK中 得Q=0.5L=0.5K L=K=2Q

STC=Pl+Pk*K =5L+500 =10Q+500 SAC=10+ SMC=10

第六章 市场与厂商的均衡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5、收支相抵点 二、判断题

1、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所以,企业的价格是完全缺乏弹性的

(×)

2、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格收入低于平均成本,则该企业应该停产(×)

13

13233、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某企业的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相切,说明它已实现长期均衡

(√)

4、 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说明他已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5、 企业在停止经营时,TR=TVC,亏损则不能确定(×)

6、 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买卖双方没有差别,但产品是有差别的(×) 7、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8、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价格和边际收益相等(√) 9、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收益曲线的斜率为零(×)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变化轨迹(√)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市场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他将取

得最大利润(×)

3、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停止营业(√) 4、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

5、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实现均衡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小损

失(√)

6、从长期看,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超额利润将会消失(√) 7、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必定获得超额利润(×) 8、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别(×) 9、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10、在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为MR=SMC(√) 11、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选择题

1、 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B) A、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推出该行业 B、 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代替 C、 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 原有厂商推出了该行业

2、 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A)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C)

A、P=AR B、P=MR C、P=MC D、P=AC

4、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B)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5、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想切的是(B) A、厂商在短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的厂商数量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

6、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A)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小利润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C)

14

A、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B、他没能取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直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是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B)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以上任一个措施都采取 9、如果某厂商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C) A、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 D、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

10、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A)

A、固定不变 B、经常变动 C、1 D、0 11、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C) A、AVC>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SAC>SMC中的那部分SAC曲线 C、SMC≥AVC中的那部分SMC曲线 D、SMC ≥SAC中的那部分SMC曲线

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C)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C、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3、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B)

A、水平直线 B自左向右上倾斜 C、垂直于横轴 D、自左向右下倾斜 14、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C)

A、飞机 B、卷烟 C、水稻 D、汽车 15、如果商品在短期内供应量既定,则该商品的价格(A) A、仅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 B、仅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

C、由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D、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

16、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条件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是(A) A、完全来自新企业 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C、要么完全来自新企业,要么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D、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 17、在厂商的倒闭点(D)

A、P=AVC B、TR=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以上都对 18、当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时(D)

A、P=MR=SMC=LMC B、P=MR=SAC=LAC C、P=MR=LAC的最低点 D、以上都对 19、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B)

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垂直于横轴的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5

20、垄断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C)

A、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是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C、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D、以上结论都正确 21、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C)

A、LAC>P B、P>LMC C、d与D曲线相交 D、P>LAC 22、经济学中产品的差别是指(A) A、熊猫电视机与康佳电视机的区别 B、电视机与收音机之间的差别 C、洗衣机和面粉的区别 D、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

23、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C)

A、MR=MC B、MR=LMC=SMC=LAC=SAC C、MR=LMC=SMC AR=LAC=SAC D、MR=LMC=SMC 24、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B)

A、完全竞争市场 B、寡头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25、在囚徒困境中,博弈的结果是(A)

A、双方都坦白 B、双方都抵赖 C、一方坦白一方抵赖 D、无法确定 三、问答题

1、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 简述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3、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为何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4、 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P=MC

5、 笼子里有两只猪,一只大猪一只小猪。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

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需要付出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在笼子的两头,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猪先到,小猪呼啦啦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一个单位;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而大猪吃到6个单位。

请根据上述文字描述,作出得益的博弈矩阵,并求解博弈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 3-12Q 2+40Q.

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的数量 (1)MR=LMC

100=3Q2-24Q+40 Q=10(舍负)

LAC=Q2-12Q+40=20 π=(P-LAC)Q

16

=(100-20)×10 =800

(2)LAC=Q2-12Q+40

dLAC =2Q-12=0 dQ Q=6

P=LAC=62-12×6+40=4 (3)把P=4代入Q=660-15P中

得Q=660-15×4=600

N=

600=100 61、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LS=5500-300P。试求: (1)当市场需求函数为D=8000-200P时,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当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函数D=10000-200P时,市场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比较(1)和(2),说明市场需求变动对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

1)D=LS

8000-200P=5500+300P P=5,Q=D=LS=7000

(2)D=LS

1000-200P=5500+300P P=9,Q=8200

(3)通过比较(1)和(2)发现:市场需求增加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均上升

1、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6300-4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S=3000+150P;

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 (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D′=8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SS′=4700+150P,求市场

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若处于长期均衡状态,试求行业内的厂商

数量

(5)需要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1)D=SS

6300-400P=3000+150P P=6,Q=D=SS=3900

(2)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为市场价格恰好等于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

N=

3900=78 50 (3)D′=SS′

8000-400P=4700+150P P=6, Q=D′=SS′=5600 (4)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17

n=

5600=112 50(5)Δn=112-78=34

2、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40 2+600Q,该市

场的需求函数为Qd=13000-5P.求: (1)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厂商产量 (1)由LTC=Q3-40Q2+600Q 得LAC=Q2-40Q+600

dLAC=2Q-40=0 dQ Q=20

P=LAC=Q2-40Q+600 =202-40×20+600 =200

(2)把P=200代入Qd=13000-5P中 得Qd=13000-5×200=12000 n=

12000=600 203、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

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数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多少? (1)LMC=MR=P

3Q2-40+200=600 Q=20(舍负) LAC=Q2-20Q+200=200 π=(P-LAC)Q

=(600-200)×20 =8000

(2)该行业未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为π=8000≠0,长期均衡时π=0 (3)

dLAC=2Q-20=0 dQ Q=10

P=LAC=Q2-20Q+200=100 π=0

4、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SMC=0.6Q-10.总收益函数TR=38Q,且已知产量

Q=20时的总成本STC=260,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利润。

由SMC=0.6Q-10

得STC=0.3Q2-10+TFC

把Q=20,STC=260代入上式

18

得TFC=340

所以STC=0.3Q2-10Q+340 根据SMC=MR 得0.6Q-10=38 Q=80 π=TR-STC

=38×80-(0.3×802-10×80+340) =1580

五、作图分析题

1、 试做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情况

2、 试做图分析完全垄断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情况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