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效学

更新时间:2023-10-06 19: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人类工效学的定义: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是“人—服装—环境”系统,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 “人”之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 等等。 “服装”指人穿戴的一切内容,也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机”指与人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与人交换的信息,物质,能量的物。

4.服装要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衣服适应人四点:(1)舒适感和满意:例如紧身衣物都采用弹性面料,这样既苗条也舒适。 (2)有益健康:例如婴童服装会采用纯棉、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无刺激的面 料,这样会保护小孩娇嫩的皮肤。 (3)安全性:例如小孩帽子上的拉绳不能太长,以免其对自己做出伤害。 (4)高效性能:例如现在很多文胸都采用竹炭面料,增加了服装的透气性以 及贴身衣物的舒适和安全。

5.服装要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包括:(1)舒适感和满意。部分高档的女性夏天连衣裙在设计上采用双层面料,而且常常是外层采用真丝类高档面料,而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里层却选用涤纶类材料以降低成本,由于涤纶材料吸湿透气性差,会严重阻碍人体排汗散热,使人体产生闷热不适感。连衣裙应少用腰带,目的是增加空气上下对流的可能,使使散热排汗更畅通;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材料以棉纤维与莱卡混纺,加上抗菌保洁处理最佳,既有卫生性又有矫形性。(2)有益健康。服装压力不能超过人体的承受力,紧身牛仔裤,橡筋腰带与袜口,会给皮肤压力,对青年人的发育与皮肤的呼吸不利。(3)安全性。一,服装在非安全因素的环境中有安全警示的作用,如警察与高架工作人员的安全色与反光标识,色彩醒目的海上救生衣。二是生活的安全因素渗透于设计中,如婴幼儿的服装切不可使用金属拉链,以免婴幼儿娇嫩的皮肤受到伤害,老年人的服装避免使用钩状物,环状物,以免老人被外物钩住绊倒。(4)高效能。德国某公司研制的“呼吸型面料”由于既透气又防雨,便成为欧洲高档风衣的象征。

6.人体的六个方位分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从上,下面和左右面可以了解人体不同方位的厚度,从上,下可以了解人体各主要部位的截面形状。

7.三人体的三条基准线为前正中线,后正中线,中心线。(1)前正中线: 位于人体前面, 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 右两部分的分界线。 (2)后正中线: 位于人体后面, 是沿体表

将人体分成左、 右两部分的分界线。 (3)重心线:是从左右侧面看过去,通过体表上的头顶、耳垂、颈前部、胴 体中间、膝盖下端,足底中点的铅垂线。

8.三个基准面为矢状切面,额状切面和基准水平切面。三个基准面概念:(1)矢状切面:通过人体前面正中的基准垂直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 分。 (2)额状切面:在重心线位置与矢状切面垂直相交,亦称为基准前头面。它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3)基准水平切面:处于腰围位置,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所有与矢状切面相平行的面称为矢状面,对服装造型有用的矢状面是通过人体突出部位的矢状面,也即通过乳头位置,肩甲位置,大腿膝部位置,腰臀,腓腹位置的矢状面。经过腋窝线的矢状面叫臂根切断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称为水平切面。常用的水平切面有胸围切面,臀围切面等。

9.关节分类: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分为一轴关节(如肘关节) 、二轴关节(如腕 关节)和多轴关节(如肩关节、骨关节) 。

10.皮下脂肪的沉积女性通常较多,一般分布在:臀、腹、大腿内侧、腰部、胸部等 11.国际上通常用头身比作为人体比例的尺度。头身比: 即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 头身比:1:7~7.5 。设头长为a,身高为7~7.5a;上肢为3a,其中上臂围4/3a,下臂为a,手长为2/3a;下肢为4a,并以膝关节为中点;肩宽为2a;下颌至乳头为a,乳头至脐孔为a。黄金比例:3:5

12.认识特殊体与正常体的区别: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驼背体—胸部单薄,颈部和北部都比标准体向前倾斜,肩胛骨成拱形,手臀 前垂。 凸肚体—腹部突出,臀部并不显著突出,腰部中心轴向后倒。 凸臀体—臀部丰满突出,腰部中心轴倾斜。

13.正常体:一指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二是指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三指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 14.我国根据胸腰差将人体划分为Y,A,B,C四种类型。Y型指瘦体(男22~17,女24~19) A型指标准体(男16~12,女18~14),B型指较胖体(男11~7,女13~9),C型指胖体(男6~2,女8~4)

15.按成因将非正常体分成三种类型: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

16.关节运动分类;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方位分类 (1)屈伸运动:关节绕冠状轴所进行的运动,一般以肢体为中心运动,同一关节的两骨之间,角度减小为屈,角度增大为伸,如肘关节的前臂与肱骨接近时,角度减小为屈肘,角度增大为伸肘。 (2)内收外展:关节沿矢状轴所

进行的运动,一般以躯体为中心运动,内收为关节转动时骨向正中面靠拢的运动,外展为骨离开正中面的运动 (3)旋转运动:骨绕垂直轴或绕骨本身的纵轴的旋转运动,一般以某点(头顶点、肩点等)为中心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称为旋内。骨的前面转向外侧称为旋外。 (4)环转运动:骨的近侧端在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全骨形成一圆锥运动轨迹的连续运动。环转运动实际上是屈、展、伸、收的依次连续运动,凡是有横轴和纵轴的 关节,均可做环转运动 。举例:关节名称:肘关节 活动种类:由伸至屈 活动度:150°。 关节运动部位可以分为颈部运动、肩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腰椎运动等 。

17.常用测量工具及其用途。 人接触式:(1)软尺:用于测量人体尺寸和裁片的长度。长度一般为 150cm。 (2)身高仪:用于测量人体身长、总体高等各种纵向长度的工具。最大测量范围 0~200cm。 (3)杆状计: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凸出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器。 (如 腰宽、臀宽等身体厚度) (4)触角器: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凹进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器。 (如 测量股沟,臀腹宽) (5)角度仪:测定肩斜度、前胸垂角、背部垂角、腰部垂角等身体各部位(肩斜度,前胸斜角,背部垂角,腰部垂角等)角度的仪器。 (6)滑动计(直脚规) :用于测量手掌等小范围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是测量人体两点之间距离的工具。 (如测量人体眼的内外角宽、鼻宽、形态面。 ) (7)直角三角平行规:由固定脚,活动角,中间角(竖尺),主尺组成,主尺的测量范围0~250MM,竖尺的测量范围0~+—50mm.测量不再同一平面的两点之间的距离。(8)弯角三角平行规:同上。用于测量额矢状弦,额矢状弧的高; (9)弯角规:由弯角、主尺和尺框等组成,测量范围 0~300mm,能进行人体和骨骼测量。 (10)可变式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横截面和垂直横截面的工具。 非接触式: (1)人体轮廓线摄影机 (2)莫尔体型描绘仪 (3)三维人体扫描仪

18.基准点、基准线。基准线: 颈根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前面通过锁骨内侧端点上缘,侧面通过侧颈点,后面通过颈椎点)、上肢根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肩线(肩峰点与颈侧点的连线)、胸围线(通过乳点的水平围线)、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膝线(通过膝盖中点的水平线)。 基准点: 头顶点 、颈椎点、颈侧点、肩峰点、桡骨点、茎突点、指尖点、肘点、乳 点、 脐点、 腹部前突点、 臀部后突点、转子点、膝盖中心点、内踝点、外踝点、 脚跟点、趾尖点

18.人体测量。 静态计测 (1)身高:定义: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

测者的右侧, 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 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 被测者取立姿, 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 并使活动直尺与矢状平面相平行,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的左右后方,移动 活动直尺,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3)腰围高:定义: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 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采取下蹲姿势,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最小 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4)坐姿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坐高仪及人体测高仪。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 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从颈椎点至椅 面的垂直距离。 (5)颈围:定义:以喉结下 2cm 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以喉结下 2cm 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 (6)胸围:定义: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注:被测者是(否)戴胸罩。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正常呼吸时经乳头点的水平围长。 乳下垂中老年妇女应改用胸中点。 注: (7)腰围:定义:在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 (8)臀围:定义:臀部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右方,用软尺测 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的水平围长。 (9)总肩宽(后肩横弧) :定义: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 后方,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 (10)全臂长:定义: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左右侧,用软尺 测量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19.人体动态变形计测 (1)未拉伸线法(皮肤线性变形) (2)捺印法(皮肤面积变形) (3)石膏带法(皮肤面积变形) (4)剪口法 (5)摄影摄像法 20.与服装变形有关的人体变形,主要包括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

21.实验表明,面料布纹方向的变形关系:横向>斜向>纵向;衣服松量不同时的变形呈反比关系;材料组织不同时的变形为针织物大于机织物。

22.服装规格种类。示明规格: 一般作为成衣上标明的具体尺寸, 它以最少的元素来表示

服装规 格大小的属性。根据表达元素的数量,可以分为一元表达法、二元表达法和三元表达法。 1、一元表达法:一元表达法指用一个部位的具体尺寸来表示成衣规格。⑴ 领围制 ⑵胸围制 ⑶代号制 2、二元表达法 3、三元表达法 。细部规格: 细部规格一般用于成衣工业纸样的设计过程中, 指服装上具体部位的尺寸。

23.标准差。 标准差 : 标准差的意义: ①标准差反映测量数据离散程度。标准差大,说明测量数据较分散,彼此间差异较大。反之则测量数据较集中。 ②标准差是服装号型制定中的重要依据。标准差大,需设置的号型就多。反 之设置的号型可少些。

24.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意义: ①表示两个部位测量数据间联系程度大小的一个量。 ②绝对值在 0~1 之间。|r|接近 1 时,两部位之间关系密切;r 接近 0 时,两部位之间关系不大。 ③可正可负:即正相关和负相关。

25.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结论 ①人体所有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长度部位和围度部位。 ②长度部位包括上体长、手臂长、总体高、身高、下体长、前后腰节高等, 这些部位之间的联系较大,其中总体高与身高关系最为密切; ③围度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臀围、颈围、前胸宽、后背宽、总肩宽等,这些部位之间联系较大, 其中胸围与腰围关系最为密切,而围度部位与长度部位基本不相关。

26.基本部位。 第一基本部位为身高 h; 第二基本部位为人体净胸围 B* 人体净腰围 W*; 第三基本部位为人体胸腰差 B*—W*。

27.中间体:根据大量实测的人体数据,通过计算,求出均值。

28.控制部位。概念: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 举例: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方面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

29.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宽松量指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为使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增加的余量。 分类:生理松量、动态适体松量(运动松量) 、心理松量

30.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人体侧部体表角概念:人体某部位的水平线在侧部的位置点和 WL 线在侧部 位置点的连线,与过 WL 线在侧部的位置点所画的垂直线的夹角。 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R0=l0*sina 式中: 0 为裙侧缝长, 0 为裙摆增量, 为人体侧部体表角。 0 一定,r0 增加, l r a l a0 增加;r0 一定,a0 增加,l0 减少。 31.裙外轮廓形与裙摆围的关系(P55) 大腿 根D 夹角 裙摆围 12.7° 96.09 15.3° 112.11 18° 123.86 19.58° 136.06 贴身裙 直身裙 A 型裙 波浪裙

32.裙装结构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P55) (1)将裙摆设计成超过最大需求量,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