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3阶段测试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1 14: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到第十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C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 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2.当今各国货币政策手段的最佳选择为:( B )

A.财政政策与物价政策组合运用 B.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组合运用 C.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运用 D.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组合运用 3.当货币经营者开始经营( D )业务时,货币经营业演变为银行业了: A.货币兑换 B.货币保管 C.汇兑 D、吸存放贷 4.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L1(Y)+L2(r)中:( B ) A.M与Y成正比,与r成反比 B.M与Y成反比,与r成正比 C.M与Y、r都成正比 D.M与Y、r都成反比 5.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手段是:( A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 银行备付金 E.银行备付金比率

6.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是关于( C )的分析。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 需求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

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ABCDE )被选作中介目标。

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资币 C.利率 D.资币供应量 E.以上答案都对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BCD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改善人民生活 3.金融市场上的虚拟价值交易是:( CDE )

A.商品交易 B.货币借贷 C.债券交易 D.股票交易 E.投资交易 4.央行通过哪些方式将货币投入市场:( ABCE )

A.再贴现 B.贷款 C.购买证券 D.收购金银 E.收购外汇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2.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4.信用工具:也称金融工具,是在融资活动中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资金所有权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5.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说白了就是真正印刷出来钱的总量。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基础货币也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利于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达到调节经济走向的目的。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及依据是什么。

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的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指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将货币流通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就不相同。在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展,流通中货币形式多样化,除现金和银行存款外,定期存款、国家公债、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而各种形式的货币流动性有所不同,欲预测和组织整个社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货币流通,必须按流动性大小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依本国情况而定。但在理论和实践众形成以下划分的基本原则: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划分,以存款及其他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凡所需转换时间越短,所需成本越低,则货币层次越高。

2、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如何处理它们间的关系。

答: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占有核心地位;流动性是清偿力问题,即银行能随时满足客户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这三性要求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我国在银行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一般认为,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盈利性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运作机制的阐述,提出了现代商业银行运用金融创新产品有可能实现\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高盈利性\的\三高\目标.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原则,安全性原则就是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资产、负债、利润、信誉等方面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流动性原则就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盈利性严重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力争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换取最大的经营成果。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金融制度创新的作用和风险。

答:(1)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金融创新通过大量提供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性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交易方式或融资技术等成果,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同时提高需求者的满足程度,增加了金融商品和服务的效用,从而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提高了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产和盈利率。二是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提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金融商品种类;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与平均成本,使投资收益相对上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筹资者进入市场,提高了交易的活跃程度。三是增强了金融产业发展能力。四是金融作用力大为增强。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

(2)产生的新矛盾和挑战:金融创新在繁荣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首先,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机制、总量和结构乃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融运作和宏观调控影响重大。其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第三,金融风险有增无减,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第四,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

综上所述,当代金融创新虽然利弊作用皆存,利弊作用力都放大了,但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的利远远大于弊,并且其利始终是主要和主流性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其动力作用,主动驾驭并把握金融

创新的内在规律,最大限度地推动金融、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当然,当代金融创新的负作用亦不能忽视,必须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监管进行防范和控制。对创新在不同方面存在的弊病可以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予以克服或减轻。总之,只要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监管,正确引导,当代金融创新中的负作用应该可以减轻到最低限度,安全与效率并非不可兼得。 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对的影响。

答:含义: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 原因:

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需求拉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影响 1. 物价上涨

原因:更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 2. 成本上涨

原因:原材料和人工劳动成本因商品的价格上涨同时必须满足必要的生存需求。 3. 储蓄下降

原因:物价持续走高,银行利率不足以抵制通胀,储蓄意愿下降,资金外流其向其他投资品(资产)。 4. 货币贬值

原因:货币超发会造成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型企业受挫,出口型收益。 5. 经济风险加大

通货膨胀如果长期持续的话肯定是绝对的坏事。单如果中短期有利于经济发展。前提条件是新增货币的分配合理以及财务杠杆处于可控力度内(做到较难)。 6. 通货膨胀期表示经济繁荣,失业率低。

以上是宏观上看。 对于个体来说的话:

1) 固定收入者受损,浮动收入者获益。 2) 借款人收益,存款人受损。 3) 一般居民受损,国家获益。

4) 持有财富资产者获益,持货币者受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b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