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7:20:1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政治《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

民的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解坚持中国共 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理解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目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长大后愿意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四、教学方法: 三案六步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航: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分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会不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想起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

教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问: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来学习的内容. (二)精讲点拨与合作探究

教师:实际上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有三种建国方案,是哪三种呢?他们分别主张走什么道路 ?

同学阅读课本62页的三段材料

问:从当时情况看,人民会选择哪一种道路呢?

总结: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 农民阶级/狭隘性、保守性/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以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

1911年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 两面性、革命不彻底性/也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过渡:最后这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重担就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上。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新中国的成立。所以

1、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板书)

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而成为执政党呢?跟党徽有没有关系

呢?国徽跟国体有关,党徽也有这样的联系吗?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徽由几个部分组成?它说明我党的什么特点?党徽由镰刀、铁锤两部分组成,它说明我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回答: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小结: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板书)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人民经过长期实践作出的历史选择,更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在中华民族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总是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这一切都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课堂探究:

有人说:“搞革命要由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共产党领导。” 你怎么看?

学生活动:讨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请你列举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课件展示课件,及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党领导下的辉煌成就。

——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邓小平(1904 ——1997)播放媒体:党是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我们中国需要党来领导,在经济建设上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作用。)

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板书)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①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践证明,我们党执政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

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小结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为什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探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胡锦涛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适应执政环境,加强执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4—65页,思考并探究下列问题:三者的含义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板书) 执政能力:就是指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事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问: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执政,为谁执政,靠什么执政 ?

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其领导和执政方式(板书) (1)含义

A.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治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感悟探究:看材料分别体现了党的哪种执政方式?

①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提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________;②中共中央在《建议》形成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民主执政;党________③中共中央提出建议,指导国务院制定规划,最后按法定程序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________。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三个执政方式含义的基础上,这三段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区分三种执政方式,从理解的层次上升到运用的层次)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关系

科学执政(怎样执政)科学执政执政方式民主执政(为谁执政)民主执政体保现证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总结提高

小中结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为什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怎么办(怎样执政)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科学执政不断完善其领导和执政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五)演练反馈

参见练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