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更新时间:2024-04-22 09: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与施工进度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影响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建议。只有通过加强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方面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教育,加快建立安全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意识,完善施工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根据责任点各负其责的齐抓共管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建设中才能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项目工程 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工地有施工人员复杂、作业环境差、工程工期紧、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低的特点,加上如设计、材料、机械、气象、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建成的项目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也有分项和分部工程之分,但不能象其它一些工业产品那样出现瑕疵后可以更换配件或退换货,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状况都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因此,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下面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作探讨。

一、影响工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1、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思想上对项目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不重视,没有给项目配备足够多的专业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质量自检系统缺失或不完善,缺乏中间环节及关键部位质量的见证监督。 2、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政府监管机构)缺乏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意识,对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或监管不到位,不科学安排建设资金,随意压缩工期及缩减施工预算,组织安全质量大检查走马观花,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上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3、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淡薄,不按规程要求施工,不能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方案,忽视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安全预防和质量措施不到位,对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或可能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抱有侥幸心理,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4、施工单位采用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或者机械操作手没有通过系统的操作培训及持证上岗,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施工方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最大隐患,没有合格的材料是不能施工出合格的工程产品的。 对施工产生安全质量隐患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的因素和

物的因素外,还有自然条件、天气状况、施工地形地貌等等。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各类企业来说,是一种生产实力的反映,它体现企业的人文思想、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更是要求尽善尽美,时刻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 二、项目安全管理建议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新进工人入场进行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安全三级教育制度,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实行一级督查一级,确保安全方针制度落实到实处,杜绝违章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实行分级审批。

2、加强施工安全设计和规划,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规范工程现场管理。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编制施工安全规划,往往施工设计中对安全施工考虑较少,在施工过程中才会逐渐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预先规划安全施工,保证安全措施的资金,施工时才能按照计划实施监督,执行管理现场的安全措施。 3、遵循工程施工规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抓进度。进度形象工程会造成施工建设者过度疲劳而导致事故多发,承建者为赶进度还会偷工

减料,导致工程质量降低。作为项目的管理方应该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遵循施工的规律,克服施工队伍人员胆大、蛮干、冒险的心理特点,坚持持证上岗,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监管,改善施工环境条件。建设者应该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强化日常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更新安全设施,加大投入,大力改善施工现场条件,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 三、工程质量控制建议

同样,产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图纸的审查,即“预控”,有竣工后运行期的科学使用管理,但关键还是施工过程的控制,这里主要谈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1、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期要建立一套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成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业务职能部门并做具体的分工;制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和主要工艺流程,如技术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施工质量检查检验制度、信息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例会制度等;确定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制作现场施工质量计划;建立现场施工质量控调网络及其运行措施,如与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分包方、政府等方面以

及本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技术负责人要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开工前的技术交底,把工程技术措施落实到班组及施工个人,确保质量措施能落实到实处。

2、施工单位自检。施工单位成立系统的自检机构,配备专业的试验检验技术人员,对工程动工前期要把涉及到的砂石、钢筋等原材料提前送到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试验,即工前试验,据此选定合格材料的产地和源头,确保进场材料合格。分项分部工程各个节点环节,特别是隐蔽工程中间交工前,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设计及规范做好自检合格,再提请现场监理检验。

3、做好中间检查及检查结果的应用。施工质量检查有来自企业内部的检查和业主监理等外部的检查,检查方式采取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检查方要根据制定的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对完成的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检查有无擅自改变施工方法、粗制滥造降低质量标准的情况,检查已完工的成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偏离规范的要及时进行纠偏处理,即进行质量整改,正常的则要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投入和进度进行调整,找到三者间的平衡点,最大程度地节约项目资金。

项目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施工阶段企业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建立严

密的监督系统,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并以新型的施工设备和新的施工工艺相配套,探讨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工程项目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顺利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h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