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12 12: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刍议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作者:孙波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08期

摘 要: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这一规律和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 关键词:城市化 发展 小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b)-0239-01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和选择是积极、合理的发展城市人口,实现人口的城市化。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特点,创造出我国城市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努力避免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的负面效应。积极合理地发展小城镇,走城镇化的道路,就是这种新道路和新模式的重要方面。

1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缓解我国城市人口压力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推广,以及大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展,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地涌人城市,使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中小城市人口的增长则相对缓慢,导致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不合理。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城市化既是一个静态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各种设施必须配套,各个子系统必须协调,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正常运转。现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很不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和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城市人口真正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而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发展慢。

1.2 积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是实现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s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