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最新)..

更新时间:2024-05-02 17:0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

1.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 ) A.主机 C.ALU

4.补码加法运算是指( )

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单独处理 B.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一起相加 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加数变补,然后相加 D.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被加数变补,然后相加 5.动态RAM存储信息依靠的是( ) A.电容 C.晶体管

B.双稳态触发器 D.磁场 B.外设 D.CPU

6.下列存储器中,属于半导体存储器的是( ) A.硬盘 C.软盘

B.动态存储器 D.光盘

7.对于容量为8KB的存储器,寻址所需最小地址位数为( ) A.2 C.12

8.一条机器指令中通常包含的信息有( ) A.操作码、控制码 C.地址码、寄存器号

9.下列指令助记符中表示减法操作的是( ) A.ADD C.AND

B.SUB D.NEG

B.操作码、立即数 D.操作码、地址码 B.3 D.13

10.从主存中取回到CPU中的指令存放位置是( ) A.指令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

11.指令执行所需的操作数不会来自( ) ..A.指令本身 C.寄存器

12.微程序控制器将微程序存放在( ) A.主存中 C.ROM中

B.寄存器中 D.RAM中 B.主存 D.控制器 B.状态寄存器 D.数据寄存器

13.在一个串行传输系统中,每秒可传输12个字节的数据,其比特率是( ) A.8bps C.96bps

14.并行接口是指( )

A.仅接口与外围设备之间采取并行传送 B.仅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采取并行传送 C.接口的两侧均采取并行传送 D.接口内部只能并行传送

15.在磁盘中实现输入输出的数据传送方式( ) A.只采取程序查询等待方式 C.只采取DMA方式

1.定点小数的补码表示范围是( ) A.-1+2-n≤X≤1-2-n C.-1≤X≤1-2-n

3.在计算机中磁盘存储器一般用作( C ) A.主存 C.辅存

B.高速缓存 D.只读存储器 B.-1+2-n≤X≤1+2-n D.-1≤X≤1+2-n

B.只采取程序中断方式 D.既有DMA方式,也有中断方式 B.12bps D.任意

4.为了减少指令中的地址个数,采用的有效办法是( D ) A.寄存器寻址 C.变址寻址

B.立即寻址 D.隐地址

5.组合逻辑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相比( B ) A.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时序系统比较简单 B.微程序控制器的时序系统比较简单 C.两者的时序系统复杂程度相同 D.微程序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比较复杂

8.二进制补码定点小数1.101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C ) A.+1.625 C.-0.375

B.-0.101 D.-0.625

9.用1K×4的存储芯片组成4KB存储器,需要几片这样的芯片?( A ) A.8片 C.2片

10.一地址指令是指( C ) A.只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B.4片 D.1片

B.只能对双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C.既能处理单操作数也能处理双操作数 D.必须隐含提供另一个操作数 11.微程序存放在( C ) A.堆栈存储器中 C.控制存储器中

12.CPU响应DMA请求的时间是( B ) A.必须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毕时 C.可在任一时钟周期结束时 13.在同步控制方式中( A ) A.每个时钟周期长度固定 C.每个工作周期长度固定 14.CPU响应中断请求( C ) A.可在任一时钟周期结束时 C.可在一条指令结束时

14.CPU响应中断请求是在( A ) A.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 C.一条指令结束时

15.串行接口是指( B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为串行传送 C.接口的两侧都为串行传送

B.接口与外设之间为串行传送 D.接口内部只能串行传送 B.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D.一段程序结束时 B.可在任一总线周期结束时 D.必须在一段程序结束时 B.各指令的时钟周期数不变 D.各指令的工作周期数不变 B.必须在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D.在判明没有中断请求之后 B.主存储器中 D.辅助存储器中

3.若16进制数为13F,则其对应的八进制数为( B ) A.377 C.577

B.477 D.677

4.在下列存储器中,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的是( D ) A.U盘 C.磁盘

B.光盘 D.磁带

5.在下列浮点数的表示中,属于规格化编码的是( A ) A.1.101l×2-3 C.0.0101×2-3

B.1.001l×23 D.0.001l×23

7.在下列磁盘数据记录方式中,不具有自同步能力的方式是( C ) ...A.FM C.NRZl

B.PM D.MFM

8.寄存器堆栈初始化时堆栈指针SP的值为( A ) A.0 C.栈顶地址

B.1 D.最大地址

9.采用直接寻址方式的操作数存放在( B ) A.某个寄存器中 C.指令中

11.比较硬连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硬连线控制器结构简单规整 C.微程序控制器执行速度快

13.下列总线或接口中不属于串行方式的是( D ) ...A.PCI C.UART

15.控制DMA数据传送的是( A ) A.DMA控制器

B.CPU B.RS232 D.USB

B.硬连线控制器执行速度慢

D.微程序控制器容易实现复杂指令控制 B.某个存储器单元中 D.输入/输出端口中

C.外设 D.主存 3.n+l位定点小数的反码表示范围是( A ) A.-1+2-n≤X≤1-2-n B.-2n+1≤X≤2n-1 C.-1-2n≤X≤1+2n D.-2n≤X≤-2n+1

5.若地址总线为A15(高位)~A0(低位),若用4KB的存储芯片组成8KB存储器,则加在 各存储芯片上的地址线是( D ) A.A11~A0 B.A10~A0 C.A9~A0 D.A8~A0

7.在存储器堆栈结构中,在栈底为最大地址的堆栈操作中压栈是指( D ) A.先使SP减1,再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 B.先使SP加l,再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 C.先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再将SP减l D.先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再将SP加1

8.下列寻址方式中,执行速度最快的是( A ) A.寄存器寻址 B.相对寻址 C.直接寻址 D.存储器间接寻址 9.采用微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速度 B.简化控制器设计与结构

C.使功能很简单的控制器能降低成本 D.不再需要机器语言 10.采用异步控制的目的是( A ) A.提高执行速度 B.简化控制时序 C.降低控制器成本 D.支持微程序控制方式

12.外部设备接口是指( C ) A.CPU与系统总线之间的逻辑部件 B.系统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逻辑部件 C.主存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逻辑部件 D.运算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逻辑部件 13.在磁盘中实现输入输出数据传送的方式( C ) A.只采取程序查询等待方式 B.只采取程序中断方式 C.只采取DMA方式 D.既有DMA方式,也有中断方式 14.在CPU中,指令寄存器IR用来存放( A ) A.正在执行的指令 B.即将执行的指令 C.已执行的指令 D.指令地址 15.中断屏蔽字的作用是( B ) A.暂停外设对主存的访问 B.暂停对某些中断的响应 C.暂停对一切中断的响应 D.暂停CPU对主存的访问 4.在下列存储器中,属于挥发性的存储器是( D ) A.ROM B.光盘 C.磁盘 D.RAM

7.一地址指令是指( B )

A.只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B.只能对双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C.既能处理单操作数也能处理双操作数 D.必须隐含提供另一个操作数 8.下列寻址方式中,执行速度最快的是( A ) A.立即寻址 B.寄存器间接寻址 C.直接寻址 D.相对寻址 9.在微程序控制中,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关系是( B ) 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序列来解释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工作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10.同步控制方式是指( C ) A.各指令的执行时间相同 B.各指令占用的节拍数相同 C.由统一的时序信号进行定时控制 D.必须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 11.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D ) A.虚拟存储器 B.磁盘存储器 C.磁带存储器 D.主存储器

14.在CPU中,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 D ) A.现行指令 B.下条指令 C.操作数的地址 D.下条指令的地址 15.在磁盘的各磁道中( B )

A.最外圈磁道的位密度最大 B.最内圈磁道的位密度最大 C.中间磁道的位密度最大 D.所有磁道的位密度一样大

7.零地址指令可选的寻址方式是( C ) A.立即寻址 B.间接寻址 C.堆栈寻址 D.寄存器寻址 8.为了减少指令中的地址数,可以采用( B ) A.直接寻址 B.隐含寻址 C.相对寻址 D.变址寻址 9.程序计数器是指( D ) A.可存放指令的寄存器

B.可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

C.本身具有计数逻辑与移位逻辑的寄存器 D.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 10.在同步控制方式中( A ) A.每个机器周期长度固定 B.每个机器周期长度不固定 C.每个工作周期长度固定 D.各指令的机器周期数不变 11.作为主要的控制方式,异步控制常用于( A ) A.单总线结构中 B.微型计算机中的CPU控制中 C.组合逻辑控制器中 D.微程序控制器中 12.存放微程序的存储器是( D ) A.主存 B.硬盘 C.随机存储器 D.只读存储器 13.并行接口是指( C )

A.仅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采取并行传送 B.仅接口与外围设备之间采取并行传送 C.接口的两侧均采取并行传送 D.接口内部只能并行传送 14.主设备通常指( D ) A.发送信息的设备 B.接收信息的设备 C.主要的设备 D.申请并获取总线控制权的设备

15.在磁盘数据记录方式中,用调频制记录数据“1”时,电流的变化方向是( C ) A.0次 B.1次 C.2次 D.无任何变化

17.为了实现输入输出操作,指令中( D ) A.必须指明外围设备的设备号

B.必须指明外围接口中寄存器的地址码

C.必须同时指明外围设备号与接口中寄存器的总线地址

D.对单独编址方式,可以指明设备号或端口地址;对统一编址方式,可以指明寄存器的总线地址

19.CPU响应中断的时机是( C ) A.可在任一机器周期结束时 B.可在任一工作周期结束时 C.必须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毕时 D.必须在执行完当前程序段时 20.在写磁盘过程中,适配器向主机发出DMA请求是在( B ) A.扇区缓冲器满时 B.扇区缓冲器空时 C.寻道完成时 D.启动磁盘时

3.n+1位定点小数的补码表示范围是( B ) A.1≤X≤1-2n C.1≤X≤1+2n

B.-2n≤X≤2n-1 D.2n≤X≤-2n +1

4.在下列存储器中,不属于磁表面存储器的是( D ) ...A.磁带 C.磁鼓

7.在存储器堆栈结构中,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 ) A.栈顶单元地址 C.栈顶单元内容

10.采用同步控制的目的是( C ) A.提高执行速度

C.满足不同操作对时间安排的需要

14.在CPU中,数据寄存器DR是指( D ) A.可存放指令的寄存器 B.可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

C.本身具有计数逻辑与移位逻辑的寄存器 D.可编程指定多种功能的寄存器 15.在磁盘的各磁道中( D ) A.最外圈磁道的道容量最大 C.中间磁道的道容量最大

B.最内圈磁道的道容量最大 D.所有磁道的道容量一样大

B.简化控制时序

D.满足不同设备对时间安排的需要 B.栈底单元地址 D.栈底单元内容 B.磁盘 D.光盘

4.定点小数的补码表示范围是( C ) A.-1<x<1 B.-1<x≤1 C.-1≤x<1 D.-1≤x≤1

7.动态RAM的特点是( C ) A.工作中存储内容会产生变化 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

C.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重写一次

D.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根据原存内容重写一遍

8.下列存储器中可在线改写的只读存储器是( B ) A.EEPROM B.EPROM C.ROM D.RAM

9.在计算机的层次化存储器结构中,虚拟存储器是指( C ) A.将主存储器当作高速缓存使用 B.将高速缓存当作主存储器使用 C.将辅助存储器当作主存储器使用 D.将主存储器当作辅助存储器使用 10.单地址指令( D ) A.只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B.只能对双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C.既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也能对双操作数进行运算 D.无处理双操作数的功能

12.在同步控制方式中( A ) A.各指令的执行时间相同

B.各指令占用的机器周期数相同 C.由统一的时序信号进行定时控制 D. CPU必须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

13.CPU响应DMA请求的时间是( C ) A.必须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毕 B.必须在一个总线周期结束 C.可在任一时钟周期结束 D.在判明设有中断请求之后 14.在微程序控制中,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关系是( A ) 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工作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16.下列设备中,适合通过DMA方式与主机进行信息交换的是( B ) A.键盘 B.电传输入机 C.针式打印机 D.磁盘 17.串行接口是指( C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采取串行传送 B.接口与外围设备之间采取串行传送

C.接口的两侧采取串行传送 D.接口内部只能串行传送

18.向量中断的向量地址是( D ) A.通过软件查询产生 B.由中断服务程序统一产生 C.由中断源硬件提供 D.由处理程序直接查表获得

20.在调相制记录方式中( C )

A.相邻位单元交界处必须变换磁化电流方向 B.相邻位单元交界处,电流方向不变

C.当相邻两位数值相同时,交界处变换电流方向 D.当相邻两位数值不同时,交界外变换电流方向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4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___CPU________和__主存_________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2.总线数据通信方式按照传输定时的方法可分为_____同步______式和___异步________式两类。

3.浮点数加/减法运算需要经过___对阶________,_____相加______,规格化,舍入操作和判断结果的正确性五个步骤。

4.在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____中断方式_______和___通道方式________。 5.在运算过程中出现数据超出表示范围的现象,就发生__溢出_________,这时,运算结果是____错误_______的。

6.条件转移、无条件转移、转子程序、返主程序、中断返回指令都属于程序控制类指令,这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所表示的地址不是___操作数________的地址,而是___下一条指令________的地址。

7.软磁盘和硬磁盘的___存储原理________和记录方式基本相同,但在结构和___性能________上存在较大差别。

8.计算机的______软件 _____是计算机______系统_____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的本质所在。

9.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__速度慢_________,____容量大_______,成本低。 10.EPROM是指_______紫外线____ 擦除,可编程的___可读________存储器。

11. 一位十进制数,用BCD码表示需要______4_____位二进制码,用ASCII码表示需要_______7____位二进制码。

12.虚拟存储器指的是__主存——外存_________层次,它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主存空间

大得多的___程序地址________空间。

1.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cache,_____内存_______,_____外存_______。

2.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_____浮点_______数的阶码E,有利于比较两个数______阶码______的大小。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配套的___硬件系统_________和____软件系统________。 4.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用于指定_____存储器_______和I/O设备___单元或端口_________的地址。

5.串行传输只需_____一条_______数据传输线,线路的成本低,适合于___短距离_________的数据传输。

6.指令格式是指令字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结构形式,通常由____操作码________字段和____操作数________字段组成。

7.CD-ROM光盘是___只读型_________型光盘,可用做计算机的____外部________存储器和数字化多媒体设备。

8.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__控制存储器__________、____微命令寄存器________、微地址寄存器和地址转移逻辑等组成。

9.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_____算数_______与_____逻辑_______运算部件。

10.CPU响应中断时,进入“中断周期”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PC内容,而不是由软件完成,主要因为能进入__中断处理__________并能正确____返回________源程序。

11.磁盘上常用的记录方式可分为归零制、不归零制,___调相_________制,_____调频_______制等多种类型。

12.存储___程序_________并按______程序______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I/O设备的编址方式通常有____独立编址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一编址___________两种方式。

2.虚拟存储技术就是利用一个实际存在的容量较小的物理空间模拟一个____比实际内存空间大得多的_____________存储空间。

3.在黑白显示器中,显示的灰度级是指__像素点的亮暗差别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大批量数据传送的效率,在输入输出系统中引入_____DMA____________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5.存储器的最大容量可由存储器的 内存和外存之和 确定,通常我们称1GB=____1024_____________MB。

6.当前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分为______输入___________码和_______机内__________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t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