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更新时间:2023-09-19 04:42: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目录 农业园区《实施方案》 ................................ 1

1.1指导思想 ............................................................................ 1 1.2基本原则 ............................................................................ 1 1.3目标任务 ............................................................................ 2 1.4工作重点 ............................................................................ 3 1.5保障措施 ............................................................................ 5 1.6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 6

1.6.1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 ........................................................................ 6 1.6.2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 ................................................................................ 6 1.6.3具备一定的科技应用水平 ........................................................................ 7 1.6.4建立较完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 7 1.6.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 8

目录 第 1 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农业园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1指导思想 1、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2、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

3、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

4、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

5、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

6、打造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1.2基本原则 1、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 2、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正文 第 1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的原则;

3、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

4、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1.3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

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

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范提升

(1)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 (2)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3)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

(4)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 (5)集中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 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先进科技示范区和安全生产展示区

3、打造一批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着力推动万亩蔬菜园艺观光产业园、包河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园,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亩设施栽培产业园、万亩食用菌产业园、万亩

正文 第 2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水生蔬菜产业园,万亩设施草莓产业园、万亩蔬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4、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发展

将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与生态保护区和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融为一体,打造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园区;

以万头奶牛养殖园区、万亩设施栽培基地为核心,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相呼应;

1.4工作重点 1、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结合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土地复垦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园区建设要突出主体产业,综合性产业园区明确一个适合当地的主体产业,专业性园区要形成鲜明特色,园区主体产业产值比重要达到70%以上。园区要达到一定规模,实行连片开发建设,发挥规模效益。

2、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道路交通畅通,水、电、通信等配套。

充分运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先进养殖设施等先进设施,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水平。

园区要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

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展示基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种苗中心。

正文 第 3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3、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园区建设要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着重抓好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生产性投入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逐步做大做强。

要突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依托入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发挥园区技术优势,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动园区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

4、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园区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在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有条件的可以在园区内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切实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

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的衔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5、加强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

大力培育园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正文 第 4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强化对入园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的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5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将其作为引领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出成效。

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提高园区建设水平。

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事项。

积极搭建园区建设产业载体平台、产业融资平台、产业培训平台、产业政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推进各类园区建设。

2、加大政策扶持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认真落实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整合高效设施农业、规模高效农业、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建设等财政扶持资金,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园区领域。各地配套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园区建设向优势产业带集聚发展。

3、加强认定管理

市、县(区)要认定一批市、县(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为加强市级园区建设,市农委将配套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和考核评比办法,实行申报认定制,动态管理、能进能退,会

正文 第 5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同有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授予“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予以认定授牌。

1.6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1.6.1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

农业园区的农田整治要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

1、种植业类园区要求土地平整,地块方正,朝向一致。 亩均配置沙石机耕路6m左右(主路宽4.5m,支路宽3.0m,两边衬砌路肩),农机具下田作业便捷;

亩均配置排灌水沟(渠)10m左右,排灌分系,合理配置泵站、农电、库房等设施。

2、畜禽型园区要求畜舍排列整齐,结构合理,环境清洁卫生,配有沼气池,80%的粪尿通过沼气处理或其它生态利用。

3、水产型园区要求鱼塘排列整齐,布局科学合理,水深符合养殖品种要求,鱼塘塘埂有护坡或驳坎,并有足够的宽度,不漏水,园区内有机耕路,且平整、坚实,道路畅通。

4、电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齐全。 1.6.2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

1、特色种植园区

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

2、特色养殖小区

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

正文 第 6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

3、特色林木园区

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达1000亩和500亩,区域性规模分别达3000亩和1500亩;

4、生态休闲观光园区

以种养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主导产业集中连片达3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达1500亩以上;

以苗木花卉和经果林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500亩和300亩以上,区域性面积分别达1500亩和1000亩以上。

1.6.3具备一定的科技应用水平

园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主要生产技术居市内领先。

1、具有良好的技术开发能力,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

2、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培训能力,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传播基地。具有一个以上的技术依托单位。

3、具有较大的科技投资力度,用于科技试验、示范的投资占整个园区投资中的比例每年不低于5%。 1.6.4建立较完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1、符合产业发展导向

产业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环保政策和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符合合肥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产业布局要求。

正文 第 7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园区有明确的科学规划,已纳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市、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农田保护区有关要求。

2、有明确的实施主体

核心示范区主要建设单位或实施主体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

3、具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

园区所在地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因子应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 1.6.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社会效益

核心区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其中:

(1)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的30%以上, (2)经济效益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20%以上, (3)园区辐射周边农户年增收10%以上。 2、经济效益

主导产业经济效益突出。其中:

(1)设施蔬菜种植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2)露地蔬菜种植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 (3)经济林木及果业园区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 (4)设施林果园区经济效益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5)畜禽养殖园区经济效益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20%以上。 3、生态效益

各园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

正文 第 8 页 共9页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改善。

(1)农田林网化面积达80%以上, (2)平衡施肥面积达70%以上, (3)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 (4)氮肥当季利用率达40以上%,

(5)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正文 第 9 页 共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z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