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细胞生物学试试题及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30 2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细胞生物学》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得分 四 总分 阅卷教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半自主细胞器:

2. 间隙连接 : 3. 多线染色体 : 4. 原位杂交: 5. Hayflick界限: 6.着丝粒: 7. 分子伴侣:

8. 调节性分泌途径: 9. 细胞凋亡: 10.抑癌基因:

得分 二.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实验室常培养的HeLa细胞属于( )

A. 成纤维细胞 B. 宫颈癌上皮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卵巢细胞

2. 桥粒(desmosome)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桥粒处连接的胞内骨架成分为( ) A. 微管 B. 中间纤维 C. 微丝

3. 在cAMP信号途径中,G蛋白的直接效应酶是( ) A. 蛋白激酶A B. 腺苷酸环化酶 C. 蛋白激酶C

4.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 ) A. 细胞分化 B. 个体发育 C. 胚胎发育

5.红细胞膜下的血影蛋白网络与膜之间具有哪两个锚定点( )

A. 通过带4.1蛋白与血型糖蛋白连结 B.通过带4.1蛋白带3蛋白相连 C.通过锚蛋白与血型糖蛋白连结 D.通过锚蛋白与带3蛋白相连

6.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主要过程是( )中进行的 A. 内膜 B.类囊体 C. 膜间隙 7.异染色质是: ( )

A. 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 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 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 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8.核小体包含有: ( ) A. H2A, H2B,H3, H4各两个分子 B. H2A, H2B各4 个分子; C. H3, H4各4个分子;

D. H2A, H2B, H3, H4各1 个分子,以及4 个非组蛋白分子

9.在酵母中称start点,在哺乳动物中称R点(restriction point)的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 point)是 ( ) A. G1/S检验点 B. S期检验点 C. G2/M检验点 D. 中-后期检验点

10. 鞭毛基体和中心粒( ) A. 均由三联微管构成 B. 均由二联微管构成

C. 前者由二联微管、后者由三联微管构成 D. 前者由三联微管、后者由二联微管构成

11. 与质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的亲水性信号分子不包括( ) A. 与离子通道耦联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 B. 与具有催化功能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 C. 与G蛋白耦联的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

D. 穿过质膜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自甾类激素信号分子 12. 以下关于扫描电镜的描述哪一条不正确( ) A. 分辨力为6-10nm

B. 工作原理和光学显微镜相似,但采用电子束照明 C. 镜筒内为真空环境

D. 用来观察样品的表面结构

13. 原核细胞染色体的特征是( ) A. 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组成

B. 由一个环状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 C. 染色体由线状DNA组成,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 D. 由一个环状DNA分子构成,DNA与五种组蛋白结合。 14. 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的时空关系是( )

A. 转录与转译可同时进行 B. 核内转录、细胞质内转译 C. 细胞质内转录、核内转译 D. 转录、转译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15.目前电镜的最好分辨本领为 ( )

A.200—100nm B.100—10nm C.10—1nm D.1—0.1nm 16. 被誉为免疫学上革命的技术是( )

A. T细胞生长因子提取技术; B. 单克隆抗体技术; C. 荧光标记抗体技术; D. 酶标技术。 17.糖酵解是发生在 ( )中

A 细胞质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核 18.构成染色体的三中关键序列是( )

A.自由复制序列、单一序列、着丝粒DNA序列 B.自主复制序列、着丝粒DNA序列、重复序列 C.自主复制序列、着丝粒DNA序列、端粒DNA序列 D.着丝粒DNA序列、端粒DNA序列、单一序列 19. 构成核仁的三种基本组分是( ) A.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核仁基质 B.纤维中心、颗粒组分、致密纤维组分 C.纤维中心、颗粒组分、核仁基质 D.颗粒组分、核仁染色质、核仁基质 20.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 ) A.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

B.单一序列DNA,中度重复序列DNA和高度重复序列DNA C.中度重复序列DNA和高度重复序列DNA D.单一序列DNA

2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和联会复合体形成发生在第一次前数分裂前期的( )

A.细线期 B.粗线期 C.偶线期 D.双线期 22.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 )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着丝粒不分裂 C.染色单体分离 D.不出现交叉 23.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G1期的( ) A.1/2倍 B.1倍 C.2倍 D.不变

24..信号肽存在于分泌性蛋白的( ) 位置。 A.N端 B.C端 C.中间 D. N、C端都有

25.原核细胞无内质网,其类似的功能有以下结构代替( ) A.核糖体 B.细胞壁 C.细胞膜 D.荚膜

26.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再转移到线粒体、叶绿体等蛋细胞器中的方式为( )

A.共转移 B.后转移 C.开始转移 D.停止转移 27. 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为( )

A.核酸与糖类 B.蛋白质与RNA C.DNA与蛋白质 D.蛋白质与糖类 28. 下面哪种生物学功能可能与糖蛋白的糖侧链无关( ) A.细胞识别作用; B.增强糖蛋白的稳定性; C.增加糖蛋白由高尔基体向细胞质膜的转运速率; D.使糖蛋白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29. 在细胞内由微丝形成的永久性结构是( ) A.胞质分裂收缩环; B.血小板收缩系统中的微丝; C.粘合带的微丝束; D.细胞变形运动的片状伪足。

30. 与细胞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装配有关的细胞骨架是( ) A.微丝 B.微管 C.中间纤维 D.核骨架

得分 三、简答题(25分)

1.简要介绍溶酶体中可溶性酶是如何在高尔基体中进行分选的。(10分) 2.介绍光脱色恢复技术(5分)。

3.介绍核骨架结合序列MAR。(5分) 4.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5分)

得分 四、论述题(25分)

1、谈谈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及功能。(10分)

2、请按照下图叙述cAMP信号通路对基因转录的影响。(15分)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细胞生物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故称为半自主细胞器。

2. 间隙连接:位于细胞之间的通讯连接,其功能是保证相邻细胞代谢的统一,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连接子,由六个相同的蛋白环绕而成,相邻两个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一个间隙连接单位,其允许小于1000道尔顿的小分子通过。 3. 多线染色体 :核内DNA多次复制而细胞不分裂,产生的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止染色质纤维进一步聚缩,形成体积很大的多线染色体。 4. 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5. Hayflick界限:细胞有限分裂学说即正常的培养细胞分裂次数是有界限的,如人的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这一界限称为Hayflick界限。

6.着丝粒:也称主缢痕,连接两个染色单体,包括3个结成域:1)着丝点结构域。2)中央结构域,会高度重复序列DNA。3)配对结构域,为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作用的位点。 7. 分子伴侣: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得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8. 调节性分泌途径:调节性分泌途径是指分泌泡成熟后暂时储存在细胞质中,在外来信号刺激下,分泌泡向细胞外释放。

9.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称为细胞编程死亡,凋亡的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 10.抑癌基因:具有抑制细胞转化和维持细胞正常生长作用的基因。这类基因的丢失和失活导致细胞癌变。也叫肿瘤抑制基因和抗癌基因。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 B 3.B 4.A 5.D 6.B 7.B 8.A 9.A 10.A 11.D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A 21.C 22.B 23.C 24.A 25.C 26.B 27.B 28.C 29.C 30.B 三、简答题(25分)

1.答:可溶性的酶?M6P途径:溶酶体酶在rER合成,N-连接糖基化修饰?高尔基体:cis面膜囊形成M6P?trans面膜囊和TGN膜(有M6P受体):溶酶体酶与其它蛋白分离?出芽方式?溶酶体 2.答:是研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的荧光猝灭变暗,由于膜的流动性,猝灭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加,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强度相等。 3.答: MAR是一种在高盐溶液抽提下仍与核骨架结合的DNA序列,①它富含AT序列;②含DNA解旋元件;③富含反向重复序列;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功能:①与DNA放射环在核骨架上的锚定有关;②因其常位于DNA活性转录基因的两端,可能与胞内特异性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4.答:钠钾泵是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主动转运,又称 Na+-K+ ATPase,由α2β2四个亚基组成。Na-K-ATP酶有两种不同的构型

胞外高Na+,低K+; 胞内高K+,低Na+ 作用机制: α亚单位激活完成转运。当细胞内[Na+]↑ ,结合α亚单位,使ATP水解,α亚基构象改变→钠泵激活→[Na+]泵出细胞,使细胞内[Na+]↓;同时,细胞外[K+] 与α亚单位另一个位点结合,α亚基构象再度改变,将[K+]泵进细胞,使细胞内[K+]↑

3Na+(细胞内):2K+(细胞外);同时逆向转运。 四、论述题(25分) 1.答: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及弹性蛋白等。其功能有:构成支持细胞的框架,负责组织的构建;胞外基质三维结构及成分的变化往往改变细胞微环境从而对细胞形态、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胞外基质的信号功能。 2、答:该信号途径的反应链可表示为:

激素 G蛋白偶连受体 G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 基因调控蛋白 基因转录。

具体信号传递途径解释如下: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如一些激素等物质经特定部位产生后经血液循环等方式运送到靶细胞外,这些信号分子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膜外部分结合,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导致受体细胞内结构域与G蛋白α亚基偶联并促使α亚基结合的GDP被GTP交换而被激活,活化的G蛋白的βγ亚基复合物与α亚基分离,然后活化的α亚基与腺苷酸环化酶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在Mg2+或Mn2+的存在下,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CAMP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它可以结合在无活性蛋白激酶A的调节亚基上,改变调节亚基构象,从而导致无活性的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活化的蛋白激酶A的催化亚基经核孔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核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于是改变这些基因调控蛋白的活性,使其被激活,活化基因调控蛋白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激活靶基因调控序列,使靶基因更好的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新蛋白,增强靶基因的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i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