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郑旅游产业

更新时间:2023-09-30 2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快发展新郑旅游产业

近年来,在省、郑州市、新郑市三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新郑以黄帝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新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新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成果

新郑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八千多年的裴李岗文化、五千年的黄帝文化、二千七百年的郑韩文化,而尤其以黄帝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优势独特,至今在新郑市区和具茨山等地还保留有轩辕丘、黄帝故都、轩辕庙、黄帝饮马泉、南崖宫、拜华盖童子处、嫘祖洞、仓颉造字台、天心石等黄帝文化遗址20多处,构成了新郑在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独一无二的黄帝文化资源优势。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对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世界华人寻根热的不断升温,新郑黄帝故里故都文化开发和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黄帝故里旅游区先后被列入河南省寻根游的龙头项目和“十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十八个精品景区之一及郑州市跨越发展的重点工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依托其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优势,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黄旅游产业,多次承办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研讨会,权威认定:黄帝出生、建

1

都在新郑,编著了《东方大帝》、《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黄帝传说故事》、《黄帝故里文化》、《炎黄二帝研究》、《中华文明始祖黄帝》、《黄炎二帝考略》、《始祖山八千年文化史志》等论述,先后修复和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黄帝故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始祖山,中国唯一将诗经摆到地面上的主题公园——郑风苑,中国藏车最多的车马坑——郑王陵博物馆,特别连续五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议程之规范,主题之鲜明,媒体之关注,在同类活动中也是少有的,受到了海内外嘉宾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郑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二十强等荣誉称号,黄帝故里、始祖山先后评为国家4A、3A级景区,皇宫酒店荣膺三星级酒店。2005年至2010年,游客接待数量由70万人次增长到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1亿元增长到8.5亿元,均是翻倍增长。黄帝故里正日益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寻根魅力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郑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新郑发展旅游业优势巨大。具体可以用“中、通、丰、根、优”五个字来概括。“中”:即优越的地理位臵。新郑地处中原之中,居郑、汴、洛、许四大古都和天下名刹少林寺所构成的黄金旅游线中间。“通”:即便利的交通条件。新郑地处郑州、开封、许昌构筑的“金三角”之腹,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郑尧高速、石武高铁、

2

107国道,形成了纵贯南北,承东启西的立体交通网络。 “丰”:即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新郑是中华第一古都,境内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有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底蕴丰厚,世界闻名,此外,新郑十万亩枣园和四万亩荷园等农业文化资源,为开发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农林科考等专项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素材。“根”:世界级的黄帝品牌优势。始祖黄帝对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具有巨大而永恒的吸引力。新郑拥有历史最悠久、积淀最深厚、别人无法比拟的品牌,那就是黄帝、寻根牌。 “优”:即环境优势。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新郑市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变,并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治安模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桂冠,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构建了新郑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安全地带”。

在充分看到新郑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小。旅游产业的总量小,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较低。二是弱。旅行社接待能力弱,地接能力不强。旅游产品开发深度浅,精品度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购物环节薄弱。三是散。即旅游发展管理体制较散,旅游景点经营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缺乏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四是缺。全市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较少,还没有一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景区购物、住宿、娱乐设施不完善,旅游人才比较短缺。五是低。全市旅游从

3

业人员大多没有从事正规旅游培训,普遍存在着素质低,服务水平低,懂旅游、懂经营、会外语的旅游人才更是奇缺。面对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必须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新郑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带动性强的综合型新兴产业。一是旅游业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时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增长。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将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我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三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目标,黄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和源头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宣传,黄帝故里作为中华精神家园,必将进一步得到更多中华儿女的认同和朝拜。四是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黄帝故里品牌建设,省市领导多次对新郑黄帝文化开发作出批示和指示,提出殷切要求,必将从政策、宣传等方面给予黄帝文化产业发展倾斜和

4

支持。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黄帝文化为龙头的旅游业正逢其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

根据河南省“旅游立市”战略和郑州市“旅游强市”战略,我们认为,新郑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旅游规划精品化。继续诚邀“大家”,借智借力为新郑旅游业把脉会诊,出谋划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确保旅游开发大气魄、高起点、大手笔,出精品,出绝品。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把新郑打造成中华精神家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地区的热点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开发 “一城一山两带”的空间总体布局,形成一个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旅游发展系统。“一城”即以黄帝故里、郑韩故城、凤台寺塔、郑王陵、郑风苑等为主的中心旅游城,“一山”即以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含陉山、老山坪、风后岭等山脉的西南旅游山系,“两带”以孟庄枣园、龙湖为主的东北部临郑旅游带和贯穿市域的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二是搞好旅游景区的区域规划。要结合当前发展实际,重新编制黄帝故里、始祖山景区的旅游总体规划,把黄帝故里打造成与少林寺、龙门石窟比肩的国际品牌,把始祖山打造成中原城市群休闲健身中心,把孟庄枣乡打造成中原特色旅游购物中心。三是搞好城市旅游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把黄帝文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