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西省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3-04-30 09: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山西省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发展-人力资源试论山西省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发展

尹思云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摘要: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论证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不完善,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并以旅游产业为例,从山西省旅游产业现状、优势、问题方面分析,给出发展对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山西产业转型旅游业

一、山西省产业转型必要性分析

图为2001年到2013年山西省的三大产业走势图,由此图可看出山西省GDP发展趋势与第二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运用EVIEWS软件对20 01年到2013年山西省的GDP及三大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产业产值增长对GDP增长影响微乎其微,故在进行线性分析时将其忽略;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明显。

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影响,用GDP代表GDP,用SI代表第二产业,TI代表第三产业,根据以上分析建立模型:

GDP = 1.00619835897×SI + 1.12949445895*TI +436835.205146

在模型中,当第二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时,GDP的增加值约为1.0 0

个单位;而当第三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时,GDP的增加约为1.13个单位。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超过第二产业。

由上可知,山西省产业发展对第二产业的倚重较大,第三产业略为不足,而在实际中,第三产业相比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有更大的贡献。由此可得出结论,山西省在产业转型中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山西省旅游产业优势及问题

山西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旅游资源大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全省有旅游景区景点220余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10个国家4A级景区,已初步形成太原、大同、五台山、临汾、运城、上党、阳泉7大旅游区。另外,旅游业是“低碳产业”,且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是当今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山西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山西旅游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劣势。如:旅游资源方面,开发程度不够,雷同度大,部分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但受众较小,自然旅游资源少,现代化景观较少;旅游基础设施方面,许多知名景点距离市中心太远,且旅游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可进入性不足;经济方面,山西经济水平差,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对旅游业带动力差;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长期发育不足,无法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支撑。

三、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改善自然环境。目前,山西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已触目惊心,尤其突出的是,不良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消费。发展山西旅游业,也需要首先改善生态环境,做好环保工作。将一部分税收切实用于环境保护

和治理;明确政府部门责任,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整治旅游景区环境面貌。

2.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增加省内贯通南北的铁路线、公路线及班次;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其次,加强山西省与省外交通的通达度,为旅游发展牵线搭桥。加强交通线路的绿化建设,营造旅游气息,达到美观效果。

3.加强旅游宣传,改善山西形象。山西一贯给外界的印象是污染重、交通差、经济落后,不利于吸引游客的到来。因此在经济产业上和外在形象上,山西都要“脱煤”。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面貌,深化文化底蕴。其次,广泛开展旅游推介和宣传活动;举办趣味性、现代性的宣传活动、参与性营销活动,强化与旅游公众对象(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受益。

4.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融资。旅游业是投入高、回报高的产业,发展旅游前期投入大,因此需要方便多元的融资渠道。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旅游投资创新,简化融资形式,促进外来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和发展当中。另一方面,要促进多元化、优惠性融资方式的尝试,鼓励民间资本和借贷方式等多元渠道资金进入,投资旅游行业。

参考文献

[1]张慧霞.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性研究[J].经济地理,2003(6)

[2]张遂,马慧琴.关于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3(1):134-1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gy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