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5-10 15: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质的量》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物

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是本章、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好本节课,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b. 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 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b.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c.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

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依据:学好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对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因此,我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确定为本节重点。

(2)、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依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抽象、难懂的,因此,

我将此确定为本节难点。

二、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比、类比及逻辑推理、形象化的启发式方法解决抽象问题,同时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

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化难为易。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即这节课学习第一节物质的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44页表“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让学生自己说出“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并引导学生类比“长度”和“时间”两个物理量,让学生先认识到“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也不能拆开写

目的:(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先认识到“物质的量”是我

们要学的又一个物理量。

(2)、让学生先认识到“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

拆开理解,也不能拆开写。

[设疑]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呢?

2、 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必要性

以方程式表示意义入手如H2+O2===H2O 既可表示微观粒子个数之间关系又可表示质量之间关系,引出“物质的量”作为桥梁将微观粒子个数与宏观质量或体积等联系起来。

目的:让学生清楚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必要性,从而了解它的用途。

3、 物质的量表示的意义及摩尔的基准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比、类比及逻辑推理、形象化的启发式方法解决抽象问题。首先给出物质的量概念即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解释定义,然后类比

一盒粉笔 ---- 50支粉笔

一打羽毛球 ---- 12支羽毛球 一箱啤酒 ---- 24瓶啤酒

通过类比分析使学生很自然想到1摩尔微粒含有多少个微粒 ?也就很自然的过渡到摩尔的基准这个问题。

摩尔的基准: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摩尔

[学生计算]0.012Kg 12C含碳原子数,碳原子质量为1.993x10-23 g

目的:为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X1023关系打下基础。

4、 阿伏加德罗常数

1摩尔任何粒子数目即0.012Kg 12C含碳原子数,用NA表示,计算时

常用近似值6.02X1023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X1023关系时类比π与3.14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强调单位是mol-1。

投影练习

1.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 H (2)2 mol (3) 2 mol H+ (4) 2 mol H2 2.用符号表示

(1)2摩尔水 (2)5摩尔硫酸根离子 3.判断正误

(1)1 mol氢 (2)1 mol 苹果 目的:1巩固以上所学知识点。

2.通过以上练习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摩尔做单位时的注意事项。

5、使用摩尔做单位时的注意事项

(1) 必须指明所指粒子(微观粒子如分子、质子、离子、电子等)的种

类。

(2) 只使用于微观粒子。

投影练习

1、3.01X1023个H合多少摩尔?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2、5molO2中含有( )个氧气分子。

3、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n)是多少?(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设计以上三个练习体的目的: (1)巩固并加深理解摩尔基准 (2)、通过以上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粒子总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的关系 。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6、粒子总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的关系

n = N/NA

投影练习

1、0.5molH2O中含有( )个水分子。

2、2molH2O中含有( )个水分子,( )个氢原子。 3、1个水分子含有多少个电子,1molH2O中呢?

设计以上练习题的目的巩固粒子总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的关系。

五、本节小结(课件展示)

1、物质的量表示的意义及摩尔的基准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摩尔的基准: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 3、n

= N/NA

布置作业 一、1、3、4 二、1

六、板书设计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摩尔的基准: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摩尔任何粒子数目即0.012Kg 12C含

碳原子数,用NA表示,计算时常用近似值6.02X1023 单位mol-1

4、n = N/N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p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