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火灾事故考试题1

更新时间:2023-10-03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防止火灾事故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1、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健全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各级防

火责任制,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和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消防演练和火灾疏散演习,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过期和性能不达标消防器材。

3、 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

等防护器材,并应进行使用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以防止人员在灭火中因使用不当中毒或窒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火服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

4、 检修现场应有完善的防火措施,在禁火区动火应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严

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变压器现场检修工作期间应有专人值班,不得出现现场无人情况。

5、 电力调度大楼、地下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

火设施。

6、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管道、油气管

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7、 对于新、扩建的电气工程中各种易燃易爆及变电站主控室和火力发电机组的

主厂房、输煤、燃油、制氢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应选用阻燃电缆。 8、 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同一通道内不同电压等级的电

缆,应按照电压等级的高低从下向上排列,分层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9、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

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10、 对贯穿在役变电站或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

堵,并由运行部门验收。 11、 12、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主控室或厂房内在电缆通道、夹层内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

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施。在电缆通道、夹层内使用的临时电源应满足绝缘、防火、防潮要求。工作人员撤离时应立即断开电源。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规定对电缆夹层、通道进行定期巡检,并检测电缆和接头运行温度,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4、

电缆通道、夹层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采取安全电压的照明应充足,禁止堆放杂物,并有防火、防水、通风的措施。发电厂锅炉、燃煤贮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发电厂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联结,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沟盖板应密封。

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 1 m。

2、 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定期对各类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与保养,禁止使用 13、

将管子冲洗干净。

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

23、 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串联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

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

1 / 2

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24、 25、 26、

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 自由 膨胀,应定期检查和维修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 漏油 ,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油罐或油箱的加热温度必须根据燃油种类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加

标志,在其附近5m范围内严禁动火;存放地应采用 防爆型 型电气装置,照明灯具应选用低压防爆型。 38、

脱硫原、净烟道,吸收塔,石灰石浆液箱、事故浆液箱、滤液箱、衬胶

油管道 支吊 架。

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 停机 处理。 热燃油的 蒸汽 温度,应低于油品的自燃点。 值。 28、 29、 30、

油区内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 明火 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 安全 措油区内易着火的临时建筑要 拆除 ,禁止存放 易燃 物品。 及时消除制粉系统漏粉点,清除漏出的 煤 粉。清理煤粉时,应杜绝

管、防腐管道(沟)、集水箱区域或系统等 动火 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 工作票制度,办理动火工作票。 39、

脱硫防腐施工、检修时,检查人员进入现场除按规定着装外,不得穿带有 铁钉 的鞋子,以防止产生静电引起挥发性气体爆炸;各类 火种 种严禁带入现场。

在10㎡以上时,防腐现场应接引消防 水带 ,并保证消防水随时可用。 41、 吸收塔和烟道内部防腐施工时,至少应留 2 个以上出入孔,并保持通道畅通;至少应设置 2台防爆型排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作业人员应戴 防毒面具 。 42、

脱硫塔安装时,应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消防方案,施工人员须接受过专

27、 油区、输卸油管道应有可靠的防 静电 安全接地装置,并定期测试接地 40、 脱硫防腐施工、检修作业区,现场应配备足量的 灭火器 ;防腐施工面积

施。对消防系统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明火 。

31、 磨煤机 出口 温度和煤粉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出口风温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

32、 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 明火 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

应办理 一 级动火工作票。

33、 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 消防 器材,并按时 检查 和试验。 34、 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 积煤 、 积粉

应及时清理。 35、 36、

业培训,了解材料的特性,掌握消防灭火技能;施工场所的电线、电动机、配电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应避免 安装 和防腐工程同时施工。 43、 进入氨区,严禁携带 手机 、 火种 ,严禁穿带 铁钉 的鞋,并

在进入氨区前进行 静电 释放。 44、

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应使用 防爆 型电器设备,通风、照明良好。

45、 液氨设备、系统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

宽度的操作空间和 安全疏散 通道。

46、 在氨罐区或氨系统附近进行 明火 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

束后,及时清理 火种 。氨区内严禁明火采暖。

47、 氨储罐区及使用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 消防 器材、氨漏泄检测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 扑灭 ,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 度,办理动火工作票;氨系统动火作业前、后应 置换 排放合格;动火结燃用易自燃煤种的电厂应采用 阻燃 输煤皮带;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皮带。

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 积粉 。

37、 脱硫防腐工程用的原材料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储存、保管、运输特殊技术

要求,入库储存 分类 存放,配置 灭火器 等消防设备,设置严禁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