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更新时间:2023-10-27 10: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戴复东

学 历: 本科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南京大学建筑系

职 称: 教授 博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

职 务: 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D-建筑与高新技术 简 介: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生课程 房屋产业化 构配件产业化 建筑体系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 [发表论文] 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

[发表论文] 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 [发表论文] 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

[发表论文] 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 [发表论文]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

郑时龄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 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Z-建筑与城市空间 简 介:

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E - mail: zhengshiling@hotmail.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评论 研究生课程 建筑评论

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出版著作] 建筑批评学

[出版著作] 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 [出版著作]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出版著作] 世博与建筑

[出版著作] 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出版著作] 黑川纪章

[发表论文] “历史街区不利用就没有生命力”(建筑师2008-6) [发表论文] 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时代建筑2008-6)

[发表论文] 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时代建筑2006-5) [发表论文] 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建筑师2006-3) [发表论文] 建筑批评的生产(建筑师2006-3)

[发表论文] 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中国当代建筑的传统趋向探索(建筑学报2005-8) [发表论文]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与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时代建筑2005-1)

[发表论文] 中国建筑的自主创新——中国建筑师应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主导(城市规划学刊2006-2) [发表论文] 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城市规划学刊2005-4) [科学研究] [上海市科委课题]基于高科技时代的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

蔡永洁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建筑系副系主任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2-城市更新与设计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重点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欧洲传统城市空间

本科以来的教育简历:

1986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93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99年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主持、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3项,获市级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1本。 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重要设计6项,获奖项目1项。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毕业设计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二) 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 中国现代建筑考察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广场

[出版著作] 欧洲印象:蔡永洁建筑速写选

[发表论文] “观景”与“景观”之间——滨水居住空间模式的思考与三次尝试(建筑学报2008-4) [发表论文] 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欧洲城市广场历史演变的社会学观察(建筑学报2006-6) [发表论文] 大师?学徒?建筑师?——当今中国建筑学教育的一点思考(时代建筑2005-3)

曹庆三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 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职 务: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课程主管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5-建筑设计方法 简 介:

教育经历:

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1984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学硕士 199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博士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民俗信仰文化与创意建筑,建筑与声学环境。 主要工作经历:

2003-2011 科威特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系主任、初始院长 2000-2005 美国印第安纳州鲍尔州立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副教授 1997-2000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 1994-1997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与房屋系讲师

1985-1994 历任美国加州劳伦斯实验室研究助理,加州生态设计所与加州硅谷LRS事务所建筑师

E - mail: qciao@hotmail.com

常青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东南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建筑系系主任

学科分类: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2-中国传统建筑 简 介:

常青,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责任教授,建筑系系主任,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建筑设计与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个人主页: http://www.cq-studio.com

E - mail: changq_2001@163.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理论与历史(1) 历史环境实录

建筑理论与历史(历建) 研究生课程 建筑人类学 中国建筑史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出版著作] 大都会从这里开始——上海南京路外滩段研究 [出版著作] 建筑志

[出版著作] 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 [出版著作] 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 [出版著作] 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

[发表论文] 培养专家型的建筑师与工程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建设初探(建筑学报2009-6) [发表论文] 历史语境的现代表述——上海豫园方浜中路街廓建筑设计(建筑学报2008-12) [发表论文] 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设计(时代建筑2006-2)

[出版著作] 宅形与文化

[发表论文]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建筑师2008-6)

[发表论文] “小布达拉”的复生——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保护性复原方案设计研究(建筑学报2005-12) [发表论文] 百年残楼的复生——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外观复原与内部整饬设计(建筑学报2005-5) [发表论文] 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建筑师2005-3)

[发表论文] 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8-2)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风土聚落保护与再生的适应性模式研究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风土建筑遗产整体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陈保胜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与建筑防灾

[出版著作]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出版著作] 建筑结构选型(增订版) [出版著作] 建筑安全学 [出版著作] 建筑装饰材料

[出版著作] 现代金属装饰材料构造技术 [出版著作] 设计力学 [出版著作]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 [出版著作]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

[发表论文]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反思(时代建筑2008-4) [发表论文] “5?12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反思(时代建筑2008-4)

陈易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9-公共建筑及其环境设计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建筑和室内外环境设计。

教育简历:

1988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1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

1996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建筑历史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访问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加拿大城市生态设计研究院成员,启东市建筑经济高级顾问。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负责省级科研项目1项,负责科研项目3项。专著4本,作为主编、编委、参编人员等参加编著的论文集和作品集6部。教学获奖5项,学术论文14篇。参加设计

项目获奖3项。

E - mail: chshyidi@public4.sta.net.cn

本科生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建筑学) 研究生课程 建筑环境生态 建筑环境艺术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世博与建筑 [出版著作] 室内设计原理

[出版著作] 自然之韵:生态居住社区设计 [出版著作] 环境空间设计 [出版著作] 现代室内设计

[出版著作] 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出版著作] 建筑室内设计

[教学成果] 世博场馆规模研究(建筑学报2007-1)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课题]历史文化遗产与景观保护的对比交流研究

戴仕炳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德国Giessen大学 职 称: 教授 (教授级高工) 学科分类: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4-遗产保护与利用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研究

教育简历:

1981—1985: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本科 1985—1988:免试推荐为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 1988—1994:长春地质学院讲师

1994—1999:德国Giessen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9年3月:获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云岗石窟石雕风化及保护)

学术兼职:

国际WTA(文物及建筑保护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近年教学和研究成果:

2006年,任上海房科院“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的综合研究”课题顾问;1998年以来发表有关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论文20余篇。

个人主页: www.dsbioline.com E - mail: ds_build@163.com

本科生课程 保护技术I 主要成果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顾景文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中科院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本科生课程

电脑应用基础(1)

电脑应用基础(2)

电脑应用基础(1,历建) 电脑应用基础(2,历建)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微机汉字与图形的显示及其接口程序设计 [出版著作] Autodesk 建筑设计专业软件—ADT 实例详解教程

郝洛西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6-建筑技术

本科生课程

建筑物理(光)

建筑物理(声光热,历建) 研究生课程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视觉环境与照明设计 室内光环境设计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照明设计

[出版著作] 光+设计:照明教育的实践与发现 [出版著作] 零售空间

[发表论文] 建筑物理光环境实验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建筑学报2007-1) [发表论文] 视觉与展示博物馆光环境设计(时代建筑2006-6) [发表论文] 杭州市主城区城市照明规划(城市规划2005-10)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人行道路中白光LED光谱能量分布(SPD)对视觉辨认的影响研究 [科学研究] [上海市科委课题]世博园区景观光环境规划的新技术研究

黄一如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0-住宅设计与住区发展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研究生课程 住宅与社区发展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现代居住环境的探索与实践—同济大学建筑系住宅设计作品集 [出版著作] 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 [教学成果] 走进EXPO2010--2008七校联合毕业设计作品 [发表论文] 虚拟交往与社区虚拟重构(时代建筑2009-2)

[发表论文] 拆留之间——上涨啤酒公司建筑修缮工程设计回顾(时代建筑2006-2) [发表论文] 重理而倾情 冯纪忠先生与中国现代建筑思想的滥觞与发展(时代建筑2007-5) [发表论文] 国际建筑教育的回音“2007Archiprix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评选综述(时代建筑2007-1) [发表论文] 城市“丁克家庭”居住问题初探(建筑学报2005-10)

[发表论文] 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体系中的“说服力培养”环节(建筑学报2005-12)

[发表论文] 基于“此时此地”的生态住区实践策略—以上海崇明节能住宅示范小区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8-6) [发表论文] 空间营构的非空间之道——从设计方式解读传统文人园(城市规划学刊2008-3)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李斌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日本大阪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9-公共建筑及其环境设计 简 介:

教学与科研的主要方向: 建筑设计与环境行为

教育简历:

1991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7年于日本大阪大学工学研究科建筑工学专攻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年于日本大阪大学工学研究科建筑工学专攻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重要学术兼职:

中国环境行为学会(EBRA)常务理事,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 (ASR),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成员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重要科研项目:五项(其中,教育部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出版专著1本(合著,日语);主持或参加重要设计项目21项。

个人主页: http://old.tongji-caup.org/libin/

研究生课程 环境行为学 建筑城市比较文化论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

[发表论文] 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建筑学报2008-2)

[发表论文] “表层”的意义-隈研吾设计的上海Z58(时代建筑2007-1)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快速城市化下的农村居住环境转换及空间结构模型

李麟学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0-住宅设计与住区发展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毕业设计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格局造就意义-四川大学新校区行政楼(时代建筑2008-3) [发表论文] 在上海造房子——上海电视大学教学综合楼(时代建筑2005-2) [发表论文] 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建筑学报2005-7)

李振宇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研究生课程

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 中德建筑比较 现代住宅类型学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 [出版著作]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 [出版著作] 柏林住宅:从IBA到新世纪 [出版著作] 国外建筑装饰图案集 [出版著作] 小住宅方案设计

[发表论文] 住宅节约化设计与碳减排研究——以长三角地区典型住宅平面开槽问题为例(建筑学报2009-5) [发表论文] 从门禁社区到中国式节约型社区(时代建筑2009-2)

[发表论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的新旅程——首届《中-非可持续城市发展研讨会》的三项创新(建筑学报2008- [发表论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软技术体系研究导论(时代建筑2008-2)

[发表论文] 走向“有法无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Holcim可持续建筑论坛评述(建筑学报2007-8) [发表论文] “一城九镇”对郊区新城镇的启示(建筑学报2006-7) [发表论文] 欧洲住宅建筑发展的八点趋势及其启示(建筑学报2005-4)

[发表论文] 规划“塑造未来”的三大任务—2008非洲规划大会的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8-6) [发表论文] 上海中心城区住宅日照间距等规定刍议(城市规划学刊2005-1)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的软技术体系研究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教学成果] [上海市委办课题]《上海郊区中心村住宅设计标准》编制

莫天伟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清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简 介:

教学与科研主要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特别是建筑设计基础教学。

教育简历:

196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2 年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创作与理论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宅发展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本。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0项,发表论文40余篇。。

E - mail: motianwei@gmail.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概论(1)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视觉形态设计基础

[出版著作]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课程设计) [出版著作] 建筑细部设计

[发表论文] 仪式在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中的意义——以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仪式为例(建筑师2006-6) [发表论文] 无所不在的细部(时代建筑2005-3)

[发表论文] 市,集、生活形态的生成——在商业空间的构建中恢复创造生活方式的能力(时代建筑2005-2)

钱锋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6-建筑技术

E - mail: qianfeng1@online.sh.cn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主要成果

[教学成果] 建筑设计作业(上下册)

[教学成果] 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和创造(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

[发表论文] 体育建筑中开合屋盖的应用探索——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设计(建筑学报2009-3) [发表论文] 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馆(北京大学体育馆)设计(建筑学报2008-6) [发表论文] 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节能更新(时代建筑2008-2) [发表论文] 文远楼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建筑学报2008-3) [发表论文] 国外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建设初探(建筑学报2008-1)

[发表论文] 建筑环境效率能值分析与评价——以北京大学体育馆为例(建筑学报2007-7) [发表论文] 真实与体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创作感想(时代建筑2005-6)

宋德萱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生态与节能建筑研究

教育简历:

1984年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1993年获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持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教育获奖3项。

本科生课程 建筑物理(热)

建筑物理(声光热,历建) 研究生课程 节能建筑原理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 [出版著作] 建筑环境控制学

[教学成果] 片段性节能设计与建筑创新教学模式(建筑学报2007-1) [发表论文] 上海高层住宅厨房采光节能设计研究(建筑学报2007-4)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生态型高层住宅太阳能利用建筑设计一体化应用研究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孙彤宇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个人主页: http://www.stystudio.com E - mail: sty@stystudio.com

阮忠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表现

教育简历:

1989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1992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3篇,出版专著1本,主持或参加重要设计项目5项。

E - mail: Poin_design@126.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现代室内设计

[出版著作] 室内环境透明水彩表现艺术

石永良

学 历: 本科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科生课程 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历建)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数字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建筑学报2007-1)

孙澄宇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5-建筑设计方法 简 介:

200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5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 2009年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建筑系获设计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E - mail: cy.sun@tongji.edu.cn

本科生课程 毕业设计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用代码“写”设计(建筑学报2009-1)

[发表论文] “纯”建筑空间的疏散引导力研究—以走道入口为例(建筑学报2007-7)

孙光临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文化公园——上海文化广场城市设计(建筑学报2006-7) [建筑创作]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

汤朔宁

学 历: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教育简历:

199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近年教学科研成果:

主持重要建筑设计项目多项,曾获第七届詹天佑土木工程鲁班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勘查设计二等奖、上海市建筑协会优秀设计奖等表彰。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2006同济都市建筑年度作品

[出版著作] 城市设计构思教程

[发表论文] 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馆(北京大学体育馆)设计(建筑学报2008-6) [发表论文] 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建筑学报2005-11)

[发表论文] 真实与体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创作感想(时代建筑2005-6) [发表论文] 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城市规划学刊2009-3)

[发表论文] 从“生活基本单元”到“功能基本单元”——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法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8-3) [建筑创作] 线的学生公寓—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公寓规划及建筑设计

涂慧君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集群整体设计;大学校园规划、景观及建筑整体设计;建筑策划;致力于探索体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建筑设计。

近年从事教学方向:研究生联合设计课程(耶鲁/港大联合城市设计)、建筑策划双语课程,本科生建筑

设计及毕业设计课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耶鲁大学、香港大学、NYIT、东京工业大学客座评图委员。

教育简历: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纽约理工大学访问教授。

教学与科研成果:

曾负责和参与浙江大学新校区、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城组团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云南昭通师专、中华书画艺术博览园等多项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从事校园规划三十余项,修建性详规专业负责人十一项,单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建成二十余万平方米。获设计竞赛一等奖六项,省级工程设计奖两项。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作一本,译作一本。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研究,负责“可循环利用材料在世博样板组团建筑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E - mail: tscut@126.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毕业设计 建筑策划 研究生课程 建筑策划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

[发表论文] 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建筑学报2008-6) [发表论文] 建筑策划GFCNP信息矩阵方法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建筑学报2007-5) [发表论文] 国际建筑教育的回音“2007Archiprix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评选综述(时代建筑2007-1)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主要成果

王伯伟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3-建筑集群设计

研究生课程

城市景观论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 [出版著作] 建筑弦柱(冯纪忠论稿) [发表论文] 沉重与轻柔(时代建筑2008-5)

[发表论文] 情节:空间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建筑学报2005-11) [发表论文] 大学校园规划100年(建筑学报2005-3)

王方戟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3-建筑集群设计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

教学方向: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原理

教育简历:

1990年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93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7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时代建筑》杂志兼职编辑,《世界建筑》杂志编委会委员

今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约15篇

E - mail: wangfangji@mail.tongji.edu.cn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一)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世界建筑经典图鉴

[发表论文] 同济大学“文远楼”设计分析(时代建筑2007-5) [发表论文] 折来折去-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现场感(时代建筑2006-6)

[发表论文] 边界的承诺——“大舍”青浦私营企业协会办公楼之分析(建筑师2006-3) [发表论文] 案例作为建筑设计教学工具的尝试(建筑师2006-1) [发表论文] 藏密码的设计—朱竞翔新设计之讨论(时代建筑2005-6) [发表论文] 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三座建筑

[发表论文] 回应建筑巨型化时代的挑战——第六届亚太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时代建筑2005-5)

吴长福

学 历: 本科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主要成果

[教学成果] 2008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作品选 [教学成果] 超设计-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作品选 [出版著作] 2006同济都市建筑年度作品

[发表论文] 基于地域特征的商业街空间塑造—上海真如兰溪路商业街的设计操作(建筑学报2006-1)

[发表论文] 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城市规划学刊2009-3)

徐磊青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5-建筑设计方法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

城市特色与城市和建筑设计,建筑与住区环境的评估与环境心理,城市与建筑环境的空间认知与行为研究

教育简历:

1992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1995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4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环境行为学会(EBRA)常务理事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城市特色学术委员会委员 澳大利亚《建筑科学评论》学术期刊编委 同济大学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年重要教学与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著作2本。国家和上海市科研课题五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E - mail: Leiqingxu@163.com leiqing@mail.tongji.edu.cn

研究生课程 环境心理学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 [出版著作] 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 [出版著作] 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

[发表论文] 地下公共空间的寻路实验和空间导向研究——以上海市人民广场为例(建筑学报2007-12) [发表论文]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建筑学报2007-5)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究

颜宏亮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D-建筑与高新技术

本科生课程

建筑构造(2)

建筑特殊构造

研究生课程 建筑技术基础 建筑外围护结构与构造 现代建筑技术引论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建筑特种构造 [出版著作] 建筑构造设计 [出版著作] 建筑特种构造(第2版)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张建龙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建筑系副系主任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简 介:

职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系副系主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总负责人(责任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创新基地 常务负责人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

教育背景:

2005.05-2006.02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住宅与设计研究所 访问学者 1985.09-1987.07 同济大学建筑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1981.09-1985.07 同济大学建筑系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987.07-至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基础学科组

工作简介: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工作,设计基础学科组负责人,主持一年级、二年级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同时开设研究生建筑设计(一)、(二)课程,建筑设计(二)为设计与建造实践课程。2003年至今,参加与德国、奥地利、法国、美国、日本等建筑院校多项教学研究课题与论坛,并主持十余项联合设计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二十余项,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近十年来,主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1项,参加国家、上海市科研课题2项,主编、参编著作9本,发表建筑教育及专业论文15篇。2010年主持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2007年荣获“上海市育才奖”,2011年荣获“倪天增教育奖励金”。

主要获奖:

2009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美术、文博)《松江民间剪纸艺术创新-城市雕塑创作》 200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多样性、实践性、研究型教学创新基地建设》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7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建设引导新城镇发展模式研究》第六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0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全面推进与深化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建筑学教学改革》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著作:

《Urban Visions for China》参编/Ruth Printmedien GmbH, Braunschweig, Germany/2011

《Lilongs-Shanghai》参编/Mon Cher Watson-editeur, France/2010 《“参与世博”学生设计竞赛方案精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建筑设计基础》参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全国著名高校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一年级》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全国著名高校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二年级》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生课程作业集锦之一-建筑设计作业(上)》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E - mail: zhangjlk@hotmail.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概论(1) 建筑概论(2)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二) 建筑设计(一) 主要成果

[教学成果] 参与世博:学生设计竞赛方案精选

章明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E - mail: zmz3388@126.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设计周(1) 设计周(2) 建筑评论 研究生课程 建筑评论 建筑设计(一)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建筑设计创意产业

[发表论文] 城市精神栖息地——无锡惠山展示中心(建筑学报2009-3) [发表论文] 上海市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建筑学报2008-12)

[发表论文] 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中国当代建筑的传统趋向探索(建筑学报2005-8)

支文军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 职 务: 《时代建筑》主编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研究生课程

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北欧建筑散记

[出版著作] 建筑西部: 西部城市与建筑的当代图景(实践篇)

[出版著作] 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

[出版著作]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 [出版著作] 2004-2008中国当代建筑 [出版著作] MARIO BOTTA 马里奥·博塔

[发表论文] 探索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的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时代建筑2009-2) [发表论文] 西班牙马德里凯撒广场文化中心(时代建筑2008-6)

[发表论文] 传播建筑、人人建筑—来自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报道(时代建筑2008-5) [发表论文] 芳华百期,始于磐础—缅怀王绍周教授(时代建筑2008-2)

[发表论文] 理想?实验?反思——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评析(时代建筑2008-1) [发表论文] 消融于丛林中的艺术圣殿——记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时代建筑2007-6) [发表论文] 新加坡2006亚洲建筑论坛“亚洲认识亚洲”综述(时代建筑2007-3) [发表论文] 芬兰新建筑的当代实践(时代建筑2007-2)

[发表论文] 形与景的交融:上海新江湾城文化中心解读(时代建筑2006-5) [发表论文] 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时代建筑2006-1) [发表论文] 全球化视野中的上海当代建筑图景(建筑学报2006-6) [发表论文] 奇妙的“容器”—解读波尔图音乐厅(建筑学报2006-3)

[发表论文] 从北京到伊斯坦布尔—第22届世界建筑大会报道(时代建筑2005-5)

周静敏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日本千叶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教育简历:

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

1989年开始赴日本及英国留学深造,获日本千叶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研究成果:

曾在英国约克大学和哈博赛德大学(现林肯郡大学)完成城市与住宅发展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作为研究员、客座研究员曾工作于英国哈博赛德大学、约克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曾任日本斋藤造型艺术研究所及加拿大拉?苏雷设计所的建筑师、中国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著述四部。

E - mail: jingminz@gmail.com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世界集合住宅:新住宅设计

[发表论文] 在协调与融合中精明增长——国外交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学报2009-4) [科学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科学研究] [科技部攻关课题]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调查与测试

庄宇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教育学历:

1990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1993年于同济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0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员 上海建筑学会成员

上海人类居住科学研究学会成员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专著一本,教学获奖三项,主持、参加重大项目获奖4项。

E - mail: arch-urban@163.com

本科生课程 设计周(1) 设计周(2) 研究生课程

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方法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设计的运作

[发表论文]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市场策略(建筑学报2008-1) [建筑创作]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技楼及中心庭院设计

岑伟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历史产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

教育简历:

1995年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8年于同济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4年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参加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8篇。

E - mail: cenwei@vip.sina.com

本科生课程

建筑学专业英语(1)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专业英语(1,历建) 专业英语(2,历建) 研究生课程 专业英语 主要成果

[科学研究] [上海市科委课题]世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出版著作] 建筑学专业英语

陈镌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6-建筑技术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细部设计

教育简历:

1995年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9年于同济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4年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4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2本,其中《建筑细部设计》(陈镌 莫天伟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年)获得2005年同济大学优秀教材三等奖。

E - mail: juanch1204@yahoo.com.cn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建筑构造(基本一,历建) 毕业论文(历建)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荷兰建筑名家细部设计:前沿理念·设计详图 [出版著作] 建筑细部设计 [出版著作] 世界建筑经典图鉴

[出版著作]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 [发表论文] 无所不在的细部(时代建筑2005-3)

陈泳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东南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12-城市更新与设计 简 介:

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形态研究;城市更新与设计

教育简历:

1993年于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导师 齐康院士) 2000年12月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导师 齐康院士)

本科生课程 建筑概论(2) 设计周(1) 设计周(2) 主要成果

林怡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6-建筑技术 简 介:

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从事建筑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包括建筑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光),并从事光环境设计方面的科研工作。

教育简历:

1998年于同济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1年于同济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至今攻读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已参与1项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已申请2项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篇。

E - mail: linyii@126.com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建筑物理光环境实验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建筑学报2007-1) [发表论文] 杭州市主城区城市照明规划(城市规划2005-10)

刘敏

学 历: 硕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简 介: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与建筑集群设计;建筑策划。

教育简历: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获重庆建筑大学硕士学位。

教学与科研成果:

曾负责多项居住小区、职业学院、中小学校园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参与城市设计项目、校园规划项目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参与“上海市农村农民建房标准研究”工作;《上海郊区中心村住宅设计标准》

的编写工作;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研究等。

发表论文十余篇。两篇论文获省、市级二等奖,研究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一项。

E - mail: liuminarch2002@yahoo.com.cn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建筑策划 研究生课程 建筑策划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沉静之美——中国银联上海信息中心(时代建筑2005-2)

孟刚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6-建筑技术 简 介:

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建筑技术科学,着重于建筑构造及室内外装修构造。

教育简历:

1991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4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6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4篇,出版专著2本(其中一本为第一作者,一本为参编教材),参加重要科研项目1项(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自筹资金项目)。

E - mail: mg000@163.com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 城市公园设计(第二版)

沐小虎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历建)

研究生课程

二十世纪的艺术哲学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集群建筑”之透视(建筑学报2008-8)

戚广平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主要成果

曲翠松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技术科学 团 队: A6-建筑技术

本科生课程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设计(建筑学) 研究生课程 建筑的结构与材料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节能更新(时代建筑2008-2) [科学研究] [上海市科委课题]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国际生态节能建筑与设计课程体系建立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