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80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800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800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800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荀子有言:“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蔺相如便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君子。它令人钦佩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明达,能言善辩、有勇有谋,更在于他能容忍流言恶语,容忍众人的猜忌与不解,只因他有永不熄灭的爱国魂。他的心灵,始终清明污垢。 初出场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宦者令舍人,卑微低贱的身份让无数人不屑一顾。然而,面对赵王的忧虑,蔺相如昂首坦然以对:“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是何等的胆识与自信!他离赵入秦时,身上的重担必不比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啊。 他本可以推脱,婉言谢绝------毕竟,这是太过艰难的重任。但他却主动扛起了这关乎国家荣誉的重担,置生死于度外。于是我们看到他在秦王大殿上怒发冲冠,言辞铿锵,嬉笑怒骂,以死相争。一人一玉,是同样的纯粹与执着:宁碎不求苟全,宁死不损国威!史书上只是风清云淡的几笔带过那朝堂上的纷争,但现实中,又该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了得!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我们见识到蔺相如锋芒毕露的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他的视死如归、他的怒目而斥,是他血脉里沸腾的爱国情怀。此时的他,如“鞚中悬明月,剑杪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详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可予不。“不”通“否”

2、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捧着。 3、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5、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6、秦自缪公以来。“缪”通“穆”。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8、请奉盆缻秦王。“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宁许以负秦曲(使动,使……承担) ⑤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幸亏)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介,凭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用) ③以此知之,故欲往。(介,凭借)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

2.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

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 教学设想:

1.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已有的文言文学习资料,文字、语句上拟采用鉴赏引导下的学生自读的方法,疏通字句。 2.课前布置预习。预习注意:①对照注解和文言文译注资料疏通文句;②划分课文段落层次;③划分“完璧归赵”一部分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小标题)。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本文的学习目的。 二、导入新课。

指名朗读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①。

1. 关于《史记》的补充介绍: 本纪(12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 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 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

①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

②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如《廉蔺列传》

③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 , 中国传 统文化一直提倡“ 统文化一直提倡 “ 以和 为贵”。 《中庸》提 和也者, 出 : “ 和也者 , 天下之 达道 达 道 也 。 ” 孟 子说 过 : 天时不如地利, “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 不如人和”,社会由个 人组成, 人组成 , 个人离不开社 只有人和, 会 。 只有人和 , 社会才 会安定, 国家才会太平。 会安定 , 国家才会太平 。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将相和” 的故事, “ 将相和 ” 的故事 , 读 一读它告诉我们的道 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史 圣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字子长, 今陕西韩城西南)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早 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 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 集传说。 集传说。 司马迁后继父职,任太史令, 司马迁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得 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 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 文献, 史记》 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 的资料。 的资料。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 , 中国传 统文化一直提倡“ 统文化一直提倡 “ 以和 为贵”。 《中庸》提 和也者, 出 : “ 和也者 , 天下之 达道 达 道 也 。 ” 孟 子说 过 : 天时不如地利, “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 不如人和”,社会由个 人组成, 人组成 , 个人离不开社 只有人和, 会 。 只有人和 , 社会才 会安定, 国家才会太平。 会安定 , 国家才会太平 。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将相和” 的故事, “ 将相和 ” 的故事 , 读 一读它告诉我们的道 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

史 圣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字子长, 今陕西韩城西南)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早 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 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 集传说。 集传说。 司马迁后继父职,任太史令, 司马迁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得 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 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 文献, 史记》 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 的资料。 的资料。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掌握人物形象。

3、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4、掌握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一、课文内容梳理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 》。

关于司马迁的名联:

(1)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史记》,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共130篇,分

为 , , , , 。它记叙了 至 时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它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 , ”。

2、背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习目标:

1、熟读、翻译课文,背诵最后五段;

2、积累文言知识。指出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倒装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

3、概述故事情节,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4、研究人物形象,研究《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艺术特色。

一、作者、背景介绍

见PPT

二、 文章整体思路

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

[明确] 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写了三个故事。

① 1--2段: 廉蔺简介 ② 3--13段: 完璧归赵 ③ 14--16段: 渑池之会 ④ 17--21段: 负荆请罪

(一)完璧归赵

重点词语:见PPT 重点句子:见PPT.

问题讨论:文章开头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为什么详略各异?

问题讨论:蔺相如是通过缪贤的介绍出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问题讨论:从蔺相如的对策语中你发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问题讨论:秦王是否有意偿赵城?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问题讨论: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问题讨论: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出使结果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材料积累 要善于从教材课文中寻找写作素材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

同一篇课文,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取,就可以整理出不同的论据材料,只要我们会定向转述。

具体操作训练:我们可以选取内涵丰富的课文,要求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审读,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定向转述,概括出不同的论据材料。

我们以《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为例,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从赵王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1

不拘一格用人才。论据材料:赵王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并没有因为蔺相如出身卑贱而弃之不用,相反委以重任,体现了一代君王的用人之明。 观点2

宽容才能赢得下属的忠心。论据材料:赵王是大度的,他有容人之量,即使属下讲出要叛逃这样重女的事情,他也原谅了,正因为他对属下的宽容,属下才会对他吐露真情。

从蔺相如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1

位卑未敢忘忧国。论据材料:蔺相如的地位是低下的,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有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并且不辱使命。 观点2

智、勇,成功的双翼。论据材料:完璧归赵,渑池会,蔺相如都成功了,其成功的背后,个人的能力是基础,可以说,智、勇,正是其成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2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臣等不肖( ) 2.刎颈之交( ) 3.广成传舍( ) 4.缪贤舍人( ) 5.见臣列观( ) 6.相如虽驽( ) 7.臣语曰( ) 8.使人遗赵王书( ) 9.睨柱( )

10.秦王不怿( )

二、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

1.乃辞谢( ) 2.从径道亡( ) 3.间至赵矣( )4.臣请就汤镬( ) 5.左右皆靡( ) 6.为赵王寿( )7.秦王竟酒( ) 8.位在廉颇之右( ) 9.一介之使( )

10.徒以口舌为劳( )

三、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

1.可与不( ) 2.拜送书于庭( ) 3.召有司案图( )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四、解释下面一词多义。

于:1.闻于诸侯( )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三语文导学案(6) 编写:李玉凤 审核:岳秋梅 审批: 时间:13---10---3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复习学案(二)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分析人物形象,学以致用。

【学习方法】背诵课文,练习巩固

【知识铺垫】 1.特殊句式:

a. 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天下所传宝也 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b. 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职 c.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d.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e. 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庭

以勇气闻于诸侯 故燕王欲结于君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设九宾于廷 4. 成语总结: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