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思想”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法家管理思想”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法家管理思想”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法家管理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家的管理思想

主要内容

? 一、法家管理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法家早期的代表人物 ? 三、商鞅的管理思想 ? 四、韩非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法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法家管理思想的形成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动摇,礼治的经济基础和血缘亲属基础遭到严重削弱,二者的合力促成了“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要建立一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发展的统治秩序,只有寻求另一种途径和方式,于是主张“建法立制,富国强兵”的法家应运而生。

二、法家的代表人物

? 子产 ? 李悝 ? 商鞅、慎到和申不害 ? 韩非子

1、子产

2、李悝变法 a、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 家,也作李克。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战国初期,魏国国 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 b、主要内容: ? 第一,废除官爵世袭制。 ? 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 《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 第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开垦土地。 ? 第四,实行“平籴法”。 ? 第五,改革军制,精选武士。

3、商鞅变法

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关键字:法家企业管理传统文化

摘要: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内外面临种种挑战。本文研究了法家的古典管理思想,从中寻找企业从内部管理上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内外面临种种挑战。外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极易产生严重的内耗,甚至拖垮一个企业。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种管理思想层出不穷,多如过江之鲫,让人无所适从。

这些复杂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争相称霸,国家间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进行着多方位的较量;诸侯国内部,随着井田制的解体,社会阶层的流动,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然而元老贵族阶层不愿意放弃特权,竭力反对新政,各阶层之间相互角力,甚至相互掣肘。这些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君面临的难题,与当今企业遇到的问题何其相似。最终, 秦国借助法家思想,实行彻底的变法,富国强兵,最终统一了天下。因此,研究法家思想,或许会为我们解决当今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

一、法家思想简介

在西周的奴隶制社会中,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士大夫,以维系贵族集团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对贵族和对民众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贵

法家的领导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家的领导思想

法家是与儒家截然对立的一个学派,其领导思想也与儒家截然不同。儒家强调“德治仁政”,而法家则强调“法治天下”。 一、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认为人性“善者伪也”,因为人的欲望是先天的,有欲望必然生淫乱,所以“恶”是人的本性。既然人性是恶的就不能顺其人性自然而发展,必须要中刑罚以禁止。法家以“性恶”为起点,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领导观念,重视的是组织的领导权威。

法家的集大成者之韩非子(约公年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出身于贵族世家。韩非子原为韩国贵族后为秦始皇赏识所用,最终遭到李斯等嫉妒他的才华,馋毁下狱而死。师从荀子,是中国著名的道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口吃,不善言辞,但却善于著书,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部书,统称为《韩非子》。韩非子为君主设计的治国之道,其基本原则就是用法之相忍,不用德之相爱。以法之治国包括赏和罚两个方面,违法必罚,守法必赏。赏和罚的基础是人性,是对人性的满足。以“法”治国就叫做“法治”。 二、发家的核心领导思想

韩非子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他在人性自利假设基础上,有选择地把商鞅的“法”治

法家的领导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家的领导思想

法家是与儒家截然对立的一个学派,其领导思想也与儒家截然不同。儒家强调“德治仁政”,而法家则强调“法治天下”。 一、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认为人性“善者伪也”,因为人的欲望是先天的,有欲望必然生淫乱,所以“恶”是人的本性。既然人性是恶的就不能顺其人性自然而发展,必须要中刑罚以禁止。法家以“性恶”为起点,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领导观念,重视的是组织的领导权威。

法家的集大成者之韩非子(约公年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出身于贵族世家。韩非子原为韩国贵族后为秦始皇赏识所用,最终遭到李斯等嫉妒他的才华,馋毁下狱而死。师从荀子,是中国著名的道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口吃,不善言辞,但却善于著书,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部书,统称为《韩非子》。韩非子为君主设计的治国之道,其基本原则就是用法之相忍,不用德之相爱。以法之治国包括赏和罚两个方面,违法必罚,守法必赏。赏和罚的基础是人性,是对人性的满足。以“法”治国就叫做“法治”。 二、发家的核心领导思想

韩非子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他在人性自利假设基础上,有选择地把商鞅的“法”治

领导必学: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文档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领导必学: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文档-

领导必学: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领导者,必须掌握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法(固定的法则)、术(控制的手段)、势(政治的权力)。管理者若能很好地把法、术、势相结合,领导的位置就不容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作乱,才能轻轻松松做领导。如果你就职于政治、管理或商业竞争等领域,要想从传统中吸取轻松驾驭局面的智慧,那么法家的领导艺术是你不二的选择,它可以使你表现出色,所获不菲。

前段时间,广东卫视大型历史剧《大秦帝国》热播,迅速卷起一阵古朴、挚烈的秦风,网上点播率不日即超过前期都市热剧《蜗居》,大有“秦”流感传播之势。审视一番这个迅猛如潮的社会,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秦”流感的来临,绝非偶然!《大秦帝国》生动展现了一段浩浩荡荡的战国历史,秦朝“商鞅变法”时,秦乃羸弱之躯,体制松垮,内斗成风,儒道皆难真正修振民风、深彻强国,法学正是一股春风。法家,终于缔造了威震华夏的秦始皇朝,开创了国家统治管理的“集权体系”,而且历经二千多年世代变幻,从未更改。而法之偏极,也为秦朝埋下了祸患,以至秦之猝然覆灭。那么,我们的企业家如何吸取法家经验,获得法家智慧,并且活学活用到企业管理中呢?

谭小芳

对法家思想的理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对法家思想的理解

1法家背景介绍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运转,依靠的是两项权利原则:礼和刑。在东周末年,随着“礼乐制度”的彻底崩溃,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为了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大家不断的对现实不断的探索,寻求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以求社会的再次安宁。于是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而法家则提出以刑法治理天下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法家却一直处在被批判的境地。

2法家发展历史

法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管仲(实编制 查户口 实行军管),但是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这让法家的思想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发展,是法家的思想进入了空前的阶段,《韩非子》一书更是法家的典范。

3.法家的主张 3.1法

3.3.1明法去私

法的作用就是在公平的原则下,依照客观的标准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

中国教育史 - 法家教育思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教育史——法家教育思想

------勤思整理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其中杰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吴起的变法活动给予他深刻的影响,因此他“少好刑名之学”(法家学说),到秦国后,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终于使秦国“乡邑大治”,“国以(此)富强”,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强盛的大国。

商鞅变法是当时各国变法运动中比较彻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是对立的。他指责“儒学

法家韩非“法治”思想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启示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家”韩非的法治思想本质是为君主专制体制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中仍然有许多闪光点可以为当今奉行“依法治国”方略的中国有所借鉴,同时能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大的启示。

法家韩非“法治”思想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启示◇王忠华摘要:“家”韩非的法治思想本质是为君主专制体制服务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法 的,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中仍然有许多闪光点可以 在执法上,韩非强调“重刑止奸”“、峭其法而严其刑”,这为当今奉行“法治国”方略的中国有所借鉴,同时能为中国和使得他走向了“依以刑去刑”的重刑主义的死胡同。但是,其“重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大的启示。 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对于犯罪分子坚决严惩不怠的思想仍关键词:法家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启示然值得我们借鉴。在现代社会中,也总有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出法家“治“想与依法治国法思现,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经济犯罪或者危害国家安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中仍然的犯罪分子,绝对不能姑息,应该坚决予以严惩,“违法必究”只,有许多闪光点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借鉴,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体有从重从严惩罚犯罪,才可以真正地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 制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需

试论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试论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姓名:王凤丽 学号:2011416060 院系:印刷学院 专业:印刷工程

【摘要】在先秦诸子中,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无为”的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法家思想,儒家思想,进步意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关于法家思想

一、法家思想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法家吸取五行文化和八卦文化的民生主义原则和辩证思维精神,并综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和谋略思想,逐渐自成一派。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在先秦诸子中是

法家经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家经典:《管子》《邓析子》《韩非子》《商君书》《慎子》《申子》

1、《管子》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他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