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优缺点

“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优缺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优缺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优缺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对于不同的人对电子货币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普遍认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储存传统货币于消费者持有之电子设备中,并以现行货币单位计量之货币价值,作为储值或预付工具。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实施货币政策时,必然要按照流动性的高低对货币惊醒层次的划分。电子货币必然会干扰传统的宏观货币需求和供给,一国央行需要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1、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1.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大规模普及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从而给利率水平造成下降的压力,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首先,货币电子化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电子化水平。中央银行甚至公众都将能更容易得到各种利率资料,从而增强了利率的可测性。其次。电子货币的普及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效率,缩短了中央银行政策传导的时间.市场参与者会对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等干预政策更敏感.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再次,电子货币将使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更有效率。质量更高,从而增强了利率的相关性。

由于利率是市场运行的结果.电子货币的大幅使用将增强市场的效率和竞争水平,提高了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在金融创新与电子化、金融放松管

论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货币政策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第一章 我国货币政策基础知识及定义

(一)般性货币政策及界定

一般性货币政策是对货币供给总量货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的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一般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及其界定

选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其特点在于它是针对结构进行调节的。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及其界定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房地产价格的统计尚不十分成熟,相关指标并不是很完善。我国统计局有两种关于房地产价格的统计描述:平均销售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指数。

1.平均销售价格

我们目前常用的房地产价格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当年商品房地产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计算得到的平均价格;另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加以价格的监测数据。

可供选用的有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等。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开发的商品住宅、办公楼、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题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理清二者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二者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协调裕兴才能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政策的基本内容;

3.分析比较时既要分析比较二者对经济运行相同作用,也要分析比较不同作用。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内容后做本次作业(约第十五周左右)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

2.政策工具;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4. 结合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际描述调控的效果;

5.二者的协调运行。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得措施。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和国债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经济增长

4、公平分配

5、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

财政乘

论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货币政策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第一章 我国货币政策基础知识及定义

(一)般性货币政策及界定

一般性货币政策是对货币供给总量货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的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一般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及其界定

选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其特点在于它是针对结构进行调节的。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及其界定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房地产价格的统计尚不十分成熟,相关指标并不是很完善。我国统计局有两种关于房地产价格的统计描述:平均销售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指数。

1.平均销售价格

我们目前常用的房地产价格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当年商品房地产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计算得到的平均价格;另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加以价格的监测数据。

可供选用的有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等。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开发的商品住宅、办公楼、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本文见《金融实务》2011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4日 共有 0 条点评

央行更像是在走钢丝,要在通胀、增长和资产价格诸多目标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仝冰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大阶段:

从凯恩斯发表《通论》以后,像大萧条这样的长期衰退基本得到避免;

而从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复兴和上世纪80年代沃尔克的货币实验以后,不可控制的通胀也成为历史。宏观调控只需要使用利率规则

来控制通胀和通缩;

在大的负向冲击(比如次贷危机)导致利率达到零下界(即名义利率已经调整到零,仍需下调却无法下调)时,通过货币数量扩张

(quantitative easing)和增加政府支出就可以摆脱通缩陷阱。

这一政策已经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家的共识。

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在于货币当局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货币扩张会不会催生资产价格泡沫?

货币紧缩会引起资产价格崩溃吗?

资产价格崩溃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保持通胀稳定的同时是否会放大资产价格的波动?

资产价格是否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对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资产价格影响实体和货币

传统的MM定理(即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认为企业以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一章(核)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它是包含政策目标、达到目标的措施、运行机制、效果衡量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一个广泛的概念。(11.1;容易;识记)

2、物价稳定:是指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其实质是稳定币值。(11.1;容易;识记)

3、充分就业:是指凡有能力并且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11.1;容易;识记)

4、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11.1;容易;识记) 5、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在—定的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简单地讲,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11.1;容易;识记)

6、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11.2;容易;识记)

7、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具体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一章(核)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它是包含政策目标、达到目标的措施、运行机制、效果衡量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一个广泛的概念。(11.1;容易;识记)

2、物价稳定:是指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其实质是稳定币值。(11.1;容易;识记)

3、充分就业:是指凡有能力并且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11.1;容易;识记)

4、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11.1;容易;识记) 5、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在—定的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简单地讲,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11.1;容易;识记)

6、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11.2;容易;识记)

7、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具体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

历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共进行了6次紧缩型的宏观调控,时间段分别是:1979—1981年、1985—1986年、1989—1990年、1993年下半年—1996年、2003年下半年—2004年、2006年2008年。

在前四次宏观调控中,首先,当时针对的都是经济波动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高峰。1978年经济增长率达11.7%,1984年达15.2%,1987、1988年达11.6%和11.3%,1992年达14.2%。其次,当时针对的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和一个“半周期”。每次GDP的增长率到达波峰,都伴随着或者可能伴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过热”症状,于是国家采取相应措施为经济降温,因此,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里,国家共进行了5次宏观调控,分别发生在1979年-1981年、1985年-1986年、1988年-1989年、1993年-1995年以及2003年至今。

1977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1978年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目标,并且强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当年GDP增长率达到了11.7%的高点。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摘要:美国在财政政策和传统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和政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短期来看对刺激美国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政策会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货币竞相贬值和更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长期来看该政策增加的流动性大量外流,对美国经济刺激作用有限,并影响美元的地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对此,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背景入手,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关键字: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影响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通常为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改变市场主体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与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