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学生

更新时间:2024-05-18 15:3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4.1

学习目标

乘法的初步认识 班级: 姓名:

1、活动情境,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过小组活动,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课前先学:

1.出示两组题目,比较计算。

第一组:6+4= 5+4+3= 1+2+3+4+5= 第二组:5+5= 4+4+4= 2+2+2+2=

2、这两组题都是 法,第一组题目每道题的加数 同;第二组题目每道题的加数都 同。

3、求相同加数的和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

(1)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有 。 (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列式

(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列式 (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列式 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 同的。

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 法。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探究点一: 乘法的意义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3=15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 表示 个 连加的 是 。

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 法计算。写作 ,算式中的“×”叫做 号(先写“/”,再写“\\”)。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 符号。5×3=15读作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也可以写作 ,这个算式怎样读?

(2)尝试把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6+6+6+6=24 表示 个 相加, 乘法表示 或 2+2+2+2+2+2+2=14 表示 个 相加,

乘法表示 或 探究点二:.拓展延伸

用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再根据你所分的列出乘法算式。 方法1:分成3堆,每堆8根,3个 相加,列式 方法2:分成4堆,每堆6根, 个 相加,列式 方法3:分成 堆,每堆 根, 个 相加,列式 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 同 数的 的简便运算。 四:自我检测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2题

4个2 3个4 5个3

2.看算式说意义,再写出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3.连一连。

五:拓展提升:

1、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4+4+4+4=□×□ 3+3+3+3+3=□×□

六:总结我疑惑的地方:

2.4.2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实物图,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有许多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课前先学: 1.读一读。7×4 4×2 3×3 2×6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 )×( ) 8+8+8+8=( )×( ) 4+4+4+4+4=( )×( ) 2+2+2+2+2+2=( )×( ) 3.看图列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或( )×( )=( ) 二、自主学习:.学习例2。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①“3×5”或“5×3”中的相同加数是

②有 个相同加数

③“3×5”或“5×3”表示 个 相加 ④“3×5”或“5×3”的积是

⑤因此知道“3×5”等于 “5×3”等于 (5)小结:3×5= 5×3= (6)认识乘数和积。 自学课本后回答:

小结:3和5在3×5=15或5×3=15中都叫 数,15叫做 。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探究点一:1、练习九第七题。 (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图意是什么?

一共有 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讨论: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有几种不同的列式计算方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4)讨论:你喜欢 列式计算方法,为什么? (5)小结:列 法算式简便。

(6)小组讨论:怎样才能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呢? (7)小结:

①看,相同加数是几。 ②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③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 2 看图列乘法算式。

( )×( )或( )×( )

( )×( )或( )×( ) 四:自我检测

1. 课本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2.4.5的乘法口诀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摆一摆,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4的乘法口诀。 一、课前先学: 1.开火车游戏。

一组同学背5的乘法口诀,二组同学背2的乘法口诀,三组同学背3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三五——十五 一二——得二 四五——二十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二二——得四 3.口算。

2×3= 2×1= 4×5= 2×2= 3×2= 1×2= 3×3= 1×1= 二、自主学习: 学习例4。

(1)摆一摆,填一填。拿出小棒4个一排地摆4排。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讨论:数一数,小组内一共摆了 根小棒?怎样数才能数得快?( 个 个地数)学生填写课本中的连续加4的结果。

(2)编4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应编 句。

小结:摆一排用4根小棒,是1个 ,1个4是 ,编出口诀是 小组合作:依照“一四得四”的样子编出其余3句。

①摆两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是 个4,2个4是 。编出口诀是 。

②摆三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是 个4,3个4是 。编出口诀是 。

③摆四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是 个4,4个4是 。编出口诀是 。

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3)编1的乘法口诀。

推理:1个2是 ,1个3是 ,1个4是 ,那么1个1还是 ,也就是1×1= ,由此推出“一一得 。”

四:自我检测 1.对口令,记口诀。 2.填一填。

一一( )( ) ( )( )得四 一( )得三 ( )( )得六 三三( )( ) 二四( )(四四( )( ) ( )( )十二 3.听口诀写算式。

口诀:三四十二 口诀:一二得二 口诀:二四得八 口诀:一四得四 口诀:二二得四 口诀:四四十六 口诀:一三得三 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1×4= 2×4= 4×1= 4×2=

口诀: 口诀 3×4= 4×4=

4×3= 口诀 口诀: 1×1=

口诀:

五:拓展提升:5.课本练习十一的1~3题。 小结:

1.我的收获:

2.我疑惑的地方:

2.4.6乘加乘减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一、课前先学: 1.看图列式。

口诀:

口诀: 2.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3.把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 4+4+4+4+4 5+5+5+4 二、自主学习:乘加 乘减 1.学习例5。

细地观察情境图,有 组木马,每组上面坐了 个小朋友,有 个小朋友跑去玩过山车了,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

算式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想法1:3+3+3+2=11,想法是 想法2:3+3+3+3-1=11,想法是 想法3:3×3+2=11,想法是 想法4:4×3-1=11, 想法是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

有道理。

2.对算式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观察,3×3+2=11和4×3-1=11和以前学习的算式(4×3=12)有什么不同? 小结:3×3+2=11和4×3-1=11既有乘法又有 法或 法,4×3=12只是 法算式。

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叫做乘加,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 。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就是先 后加,先 后 的顺序。

四:自我检测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2.计算,并说说计算顺序。

4×3+4= 2×3-3= 4×4-2= 5×3+2 3.看图列算式。

□×□○□=□

5.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3题。 五:拓展提升: 4.填一填。

(1)2个3相加是( ),再加上3得( )。 (2)3个3相加是( ),再减去3得( )。 (3)4乘2得( ),再加上15得( )。 (4)3乘5得( ),再减去9得( )。 (5)2个5相加是( ),再加上1个5得( )。 (6)5个4相加得( ),再减去1个4得( )。 小结:

1.我的收获:

2.我疑惑的地方:

2.4.7 6的乘法口诀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且比较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3.引导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能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课前先学: 口算比赛(1分钟内完成)。 3×5= 5×5= 4×2=

5+5+5+5+5= 5×2= 2×2= 3×3= 3+3+3= 1×4= 4×4= 4×5= 2+2+2+2+2=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6情境图

(1)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农场里豆角长的真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有 个豆荚,每个豆荚有 颗豆子,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2)提问:一个豆荚有 颗豆子,两个豆荚有 颗豆子,4个、5个、6个呢?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2.编6的乘法口诀。

①一个豆荚有 颗豆子,表示1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②两个豆荚有12颗豆子,表示2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③三个豆荚有18颗豆子,表示3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④四个豆荚有24颗豆子,表示4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⑤五个豆荚有30颗豆子,表示5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⑥六个豆荚有36颗豆子,表示6个6是 ,列出乘法算式是 , ,编出口诀:

学生独立把算式写在书上,口诀编写完整。 集体交流写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 3.读、背口诀。

(1)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想一想,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 。 四:自我检测

1.课本第60页“做一做”。 2.师生对口令。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四六——二十四 六六——三十六 五六——三十 三六——十八 3.算一算,填一填。

5×6= 4×6= 6×5= 6×4=

口诀: 口诀: 3×6= 2×6= 6×3= 6×2=

口诀: 口诀: 课本练习十三的第1题。 五:拓展提升: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 )=30 4×( )=24 ( )×( )=36 ( )×2=12 6×( )=18 ( )×( )=24 2.12=( )×( )=( )×( ) 小结:

1.我的收获:

2.我疑惑的地方:

2.4.8 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课前先学:

1.全班试背1~6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背口诀。 3.师生对口令。

二六——十二 五五——二十五 三六——十八 四五——二十 六六——三十六 一六——得六 三四——十二 四六——二十四 二、自主学习: 1.口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2.找朋友(连线)。

6+6+6+6 四六二十四 5×4 4+4+4 三四十二 3×2 5+5+5+5 二三得六 6×4 3+3 四五二十 4×3 3.在( )里填上“+”、“-”或“×”。

3( )3=6 4( )3=12 5( )6=30 4( )2=8 3( )3=9 2( )6=12 6( )4=10 6( )6=36

三、小组合作研讨,探究解疑:

(1)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2)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四:自我检测

1.看谁算得都对。(教材练习十三的第6题)。 2.填表说口诀。(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题) (2)示范填写表格。

(3)学生独立填表格。从第一行开始,按顺序一行一行地填,边填写,边说口诀。

3.在○里填上“+”、“-”或“×”。(教材练习十三的第8题) 4.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第9题) (1)3人一组,每组准备好数字卡片。

(2)组长任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问:“几和几相乘得12 5.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数字游戏”),小组比赛说。 五:拓展提升:

6.开放题: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列出算式 小结:

1.我的收获:

2.我疑惑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