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更新时间:2023-10-16 08: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三周测(固体压强、液体压强)2016.9.9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用刀切苹果

图1

B.斧刃磨得很锋利

B、2帕

C.滑雪板较宽 D.针头做得尖

2、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对折后放在桌子的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0.2帕

C、20帕

D、200帕

3、如图2所示,将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个手指作用在铅笔的两端,使铅笔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D.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图2

4、著名的“木桶理论”如图3: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

5、如图4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甲p乙D、F甲=F乙,p甲

6、如图5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则( )

A.m 甲<m 乙 B.m 甲=m 乙C.ρ

C、最短的一块木板高度D、最长的一块木板高度

图3

图4

甲乙

图5

图6

、ρ

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时,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

>ρ

D.ρ

<ρ

乙 甲乙

7、如图6所示,容器中盛有9厘米深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处水产生的压强是乙处压强的2倍B、甲处水产生的压强是丙处压强的2倍 C、乙处水产生的压强是丙处压强的2倍D、丙处水产生的压强是甲处压强的2倍

1

8、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边长之比2:1。若将甲沿竖直方向、乙沿水平方向,均切去二分之一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若将切去的分部都放置在甲剩余部分的中央,此时他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为:( )

A 1:5B 8:3 C 3:8D 11:6 请写出简要过程:

二、填空题

9、酒精的密度是0.8×10千克/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水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能装下1千克纯水的瓶子,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装下1千克的酒精。 10、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___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重力。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如图8,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物体的重力为20牛,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推力F=15牛,则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牛,压强大小为______帕,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图

图9

1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且液体又具有____________,所以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如图9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A点处压强是________帕。 12、由压强的定义可知,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改变压强。如图10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________,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_________。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A

冰刀磨得很锋利

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

图10

3

3

甲 乙 图7

B C D

13、三峡大坝水库水面下50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帕。大坝边上修筑的船闸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开闸放水时,如果水位每下降1m,那么水对坝底1米面积减少的压力是_______________牛。 14、图11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

2

2

图11

知,物质______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_。 第2小格请写出简要过程:

15、如图12所示,有三个重力不计的形状不同的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内盛同种液体至同一高度,则:

(1)所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p液甲______p液乙_____p液丙; (2)所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F液甲______F液乙_____F液丙;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p容甲______p容乙_____p容丙; (4)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F容甲______F容乙_____F容丙。

图12

1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盐水密度大于酒精密度)

酒精 盐水 盐水 甲 乙 丙 丁

图9

⑴ 如图9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

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⑵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选择以下选项)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⑶比较乙、丙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丙、丁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7、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10所示中作出地面受到的压

力。

18、水槽和下端扎有橡皮膜的两端开口玻璃管中均盛有水,水面如图11所示位置,请在图

中画出玻璃管下端橡皮膜的大致形状。

19、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物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小,请在图12中用笔画出阴影

线条表示你切去的部分。

3

图10

图11

图12

四、计算题

20、如图15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甲和物体乙的质量均为6千克。求: ①物体甲的密度和乙的密度。

②物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小明设想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分别在甲和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此时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2倍。则截去的体积是多少?

21、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2×10米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0.1米。求: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4)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 (3)求水的重力G水;

-2

2

图15

4

物体 密度 体积 (5)若将此容器放在面积为4×10

-2

米2的正方形木板中央,并置

A B C ρ 2V 于水平地面上。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不会溢出),可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水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加量Δp地

3ρ 2ρ V 1.5V 的比值最小。(容器内水面上升的深度Δh等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ΔV(即物体体积)与容器底面积S容的比值)

①选择________物体(选填“A”、“B”或“C”)。 ②求Δp水与Δp地的最小比值。

五、实验题

22、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测量形状不规则铜块质量的器材应选用图14中的____

[选填“(a)”或“(b)”]。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要用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和细线来测不规则铜块的体积。测定铜块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

23、如图15所示是小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所做的装置

图,在这些实验中用于测量压强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仪器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的大小来反映出所测液体压强大小的,由图15中所示的现象可以说明:。 若要继续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选用的实验器材。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中不同深度,观察到橡皮薄膜均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8(a)(b)所示。

5

水 水 (a) (b)

图16

(a)

图14

(b) 图15

(1)观察图16(a)和(b)所示的实验现象,他们猜想: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仪器测出不同深度处水的压强p,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水密度为1.0×10千克/米 实验序号 1 2 3 深度h (厘米) 5 10 15 液体压强p (帕) 490 980 1470 3

3

表二 ** 密度为****** 实验 序号 4 5 6 深度h (厘米) 液体压强p (帕) **** ****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距水面深度h1、h2、h3处对应的水的压强

为p1、p2、p3,它们之间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量关系)。 由此,小明得出初步结论: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小华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②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和相关条件,_________得出的初步结论更合理些(选填“小明”或“小华”)。

③小红还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为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 为了和表一获取的实验数据作比较,她设计了记录表二,请将表二内的深度h(厘米)空格填写完整。

6

(1)观察图16(a)和(b)所示的实验现象,他们猜想: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仪器测出不同深度处水的压强p,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水密度为1.0×10千克/米 实验序号 1 2 3 深度h (厘米) 5 10 15 液体压强p (帕) 490 980 1470 3

3

表二 ** 密度为****** 实验 序号 4 5 6 深度h (厘米) 液体压强p (帕) **** ****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距水面深度h1、h2、h3处对应的水的压强

为p1、p2、p3,它们之间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量关系)。 由此,小明得出初步结论: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小华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②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和相关条件,_________得出的初步结论更合理些(选填“小明”或“小华”)。

③小红还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为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 为了和表一获取的实验数据作比较,她设计了记录表二,请将表二内的深度h(厘米)空格填写完整。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g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