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河北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句子排序与衔接检测

更新时间:2024-03-15 10:3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专题六 句子排序与衔接检测

1.(2014·河北中考)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 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 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 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2.(2012·河北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⑤④③

3.(2011·河北中考)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 “声符”。

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 字形去表达了。

A.②③⑤⑥⑦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⑦ C.⑦①②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⑤①⑦②

4.(2017·河北模拟)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 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5.(2017·河北模拟)根据语意,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 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它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6.(2017·河北模拟)根据语意,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 ②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 ③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观照时代,引领社会。

④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 的作品。

⑤这就需要我们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 A.①④⑤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①⑤④②③

D.⑤③②①④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可知,“下一代网络”为本文段的说明对象,第③句直接点出说明对象,应为首句;第⑥句紧承第③句解释什么是“下一代网络”;由第⑤句中的“而”可知,该句为一个对比句中的后半句,即解释NGN在消息传递方面的优势,而第①句讲的正是“这一代网络”在消息传递方面的劣势,由此可判断出第⑤句应紧跟在第①句后面;第④句又紧承第⑤句讲了对“多种类型的信息”的处理方式,接着,第②句指出这种融合方式即为“多网融合”思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其正确排序为③⑥①⑤④②。故选C。

2.B 【解析】 这几句话是阐述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的态度问题。③提出话题,显然为总起句,应排在首位;①为过渡句,应放在第二位;④⑤中的“一种是”衔接①中的“两种态度”,应放在①后;又根据②中“前者是错误的”“后者是正确的”推断⑤在④前。故选B。

3.D 【解析】 题目讨论的中心内容是形声字,但是之所以使用形声字是因为之前的象形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④句放在首位,排除A和C;接下来分组,抓住里面的关键词,③句出现“两部分”,那么紧接着的肯定是⑥和⑤,且⑥在前,“一部分是”,⑤在后,讲另一部分,所以③⑥⑤连在一起,排除B。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③⑥⑤①⑦②。

4.B 【解析】 通读句子,③是讲汉字的智慧,⑤里面的“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是对汉字智慧的进一步说明,故⑤紧排在③后面,排除A、C;另外,①句中的“这种现象”只可能是⑥中的“提笔忘字的现象”,故应该是⑥①,排除D。故选B。 5.B 【解析】 纵观这六个句子,不难看出中心句是第⑥句,因此第⑥句应为段首句,据此排除A、C两项;第④句,与第⑥句联系紧密,故应排在第⑥句之后。所以可以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

6.A 【解析】 第①句提出了议论对象,是总起句,放在句首;第④句是对第①句的补充说明,应紧跟在第①句的后面。据此可判定A项为正确答案。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