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职业技能高级工题库

更新时间:2024-03-15 1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2、(√)自我修养的提高也是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养成方法。

3、(√)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有许多种在,在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其中的一

种。

4、(√)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是职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5、(√)遵循团结互助的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同事、顾全大局、互相学

习、加强协作。

6、(√)开拓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7、(×)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8、(×)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9、(√)影响酸的强弱因素有内因是酸自身的结构和外因溶剂的作用;此外还与溶液的温度

和溶液的浓度有关。

10、(×)影响碱的强弱因素有内因是酸自身的结构和外因溶剂的作用;此外还与溶液的温度、

溶液的浓度和空气的压力有关。 11、(×)对于硫氰酸(Ka=1.4×101)来说,酸度的计算公式是[H?]?0.10?1.4?10?1。

-12、(×)0.10mol/L二乙胺溶液,其溶液的碱度应用公式[OH?]?Kb?Kb?4cKb(Kb=1.3×103)。

213、(√)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一般按一元弱酸溶液处理。 14、(√)多元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一般按一元弱碱溶液处理。 15、(√)一元强酸弱碱盐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H?]?cKw。

Kb16、(×)多元酸盐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H?]?cKan。 17、(√)NaHCO3溶液酸度的计算公式是[H?]?Ka1Ka2。

18、(√)用溴单质氧化硫酸亚铁所组成的电池应记为Pt∣FeSO4,Fe3(SO4)2║Br―∣Br2,Pt。 19、(√)将金属银插入到0.10mol/LKI溶液中看到有微量的AgI沉淀,并保持溶液中碘离子

0浓度不变,此时银电极的电位应是―0.093V(EAgI??0.152V)。 /I?20、(√)在25℃外界空气的压力为101.3kPa时,用氧气作氧化剂,通入氧气的压力为

0133.3kPa,则氧气的电极电位应用E?EO2/H2O?0.0592公式计算lgpO240(EO?1.229V、氢离子浓度保持1.0mol/L不变)。 2/H2O 11

021、(√)已知EHg10?0.793V和Hg2Cl2的Ksp=1.3×2?/Hg2-18

若在Cl保持0.010mol/L溶液中?0.059KspHg2Cl2。

lg2[Cl?]2-

则上述电对电极电位的计算公式应写成E?E02?Hg2/Hg22、(√)当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差距不大时,可通过用生成沉淀、配位等方适调节其中一

个电对的电极电位,从而达到改变化学反应方向的目的。

23、(√)在标准状态下,2Fe3+ + Sn2+ ══ 2Fe2+ + Sn4+反应的平衡常数可通过公式

lgK?00(EFe?ESn)?2?13?4?/Fe2?/Sn2?0.059计算得到。

24、(√)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多种,如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改变体系的

酸度、赶出生成的气体等,均有可能会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25、(× )随着高锰酸钾滴定草酸体积的增加,该反应速度会逐渐加快,其原因是反应过程

中诱导反应的影响不断增大所致。 26、(√)在2MnO4―+5C2O42―+16H+ → 2Mn2+ +10CO2↑+8H2O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MnSO4。 27、(√)重铬酸钾氧化碘化钾的反应中重铬酸钾和碘化钾的系数比为1:6 。 28、(×)在碘氧化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中碘和硫代硫酸钠的系数比为2:1。 29、(×)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和配位体是以共价键结合的。

30、(√)氨羧配位剂是一类分子中含有胺基和羧基基团的有机螯合试剂的总称。 31、(×)在pH=2.0的水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H2Y。 32、(√)EDTA多与金属离子形成无色配合物,因此有利于滴定分析。 33、(√)铝离子与EDTA形成稳定常数是lgK稳=16.3。

34、(×)在测定含镁的钙溶液时,若溶液pH值控制不当造成的,用EDTA法测定结果偏高

的主要原因是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35、(√)EDTA的酸效应系数可用公式?Y(H)[H?][H?]2[H?]3[H?]6计算。 ?1????????Ka6Ka6Ka5Ka6Ka5Ka4Ka6???Ka136、(√)某难溶化合物AxBy其溶度积的表示应写成KspAxBy = [A]x[B]y。 37、(√)某难溶化合物AxBy的溶解度为S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为(xS)(yS)。

38、(×)将0.002mol/LAgNO3溶液与0.02mol/L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无沉淀出现

(KspAg2CO3 = 8.1×10―12 )。

39、(√)CaSO4沉淀能完全溶解在饱和(NH4)2SO4溶液中。

40、(√)已知氢氧化铁的Ksp=4.0×1038则氢氧化铁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值约为3.2。 41、(×)在浓度近似相等的Bi3+、Pb2+、Ag+的溶液中滴加H3PO4时出现磷酸盐沉淀顺序是

---

Ag+> Bi3+> Pb2+(KspAg3PO4 = 2.0×1012、KspBiPO4=1.3×1023、KspPb3(PO4)2=8.0×1042)。 42、(√)在AgCl溶液中加入氨水AgCl溶解度会增大。 43、(×)气体采样的主要设备是针筒。 44、(√)采集气体样品时,应用样品气将盛装容器吹洗清洁后再取样品气。 45、(√)采集气体样品中含NH3时,一般不可以直接用排水取气法采样。 46、(√)采集有毒气体样品时,必须有人监护,采样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12

xy47、(×)当气体样品中有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时,用吸收体积法测定

时,首先吸收的是一氧化碳。 48、(√)含有O2、 CO及 CO2的混合气体75毫升,依次用KOH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碱

溶液和氨性亚铜盐溶液吸收后,气体体积依次减少至70毫升、63毫升和60毫升,则一氧化碳在气体中的百分数(以体积计)为4%。

49、(×)化工工艺流程中采取气样时需要进行过滤、除湿、改变温度等措施,目的是使气

样干燥。

50、(×)对化工工艺流程中采取气样时需要脱水时,只能采用吸附法干燥。 51、(√)改变气体试样的温度可以除去气体试样中水。 52、(√)试样的分解应完全,不使试样受到沾污。 53、(√)所有硝酸盐类的试样都可以用水来溶解。 54、(×)试样酸溶只是利用其酸性来溶解试样。 55、(√)用磷酸溶样时如加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将析出难溶性的焦磷酸盐沉淀,并对

玻璃器皿腐蚀严重。

56、(×)试样的酸熔法常用的熔剂为K2CO3。 57、(×)磷酸高温溶样后应完全冷却后用水溶解。 58、(×)微波分解处理试样时,一般将样品放在铂坩埚中 59、(√)在评价分离方法时可用回收率来表示。

60、(√)固相微萃取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反复使用。 61、(√)消化分解法适用于分解有机物试样,可测定有机物中的金属、硫、卤素等元素。

此法常用硫酸、硝酸或混合酸分解试样。

62、(×)制备固体样品时,粉碎过筛存下少数不易粉碎的颗粒可以倒掉 63、(√)用氢氟酸溶解试样时,容器不能用玻璃器皿 64、(√)Na2CO3可作为碱性熔剂 65、(×)共沉淀分离主要应用于大量组分的分析测定。 66、(×)应用萃取分离法萃取的对象是被测组分,这样只是起到了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的

分离。 67、(√)用有机溶剂萃取水相中的A物质,萃取率为EA?DD?V水V有。

68、(√)挥发和蒸馏分离法是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69、(√)挥发和蒸馏分离法主要用于非金属元素和少数金属元素的分离。

70、(√)在接受外协样品的过程中,样品的来源、主含量和杂质项的大致量等问题必须要询

问。

71、(√)在样品流转中,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字记潦草而导致试样编号字记模糊不清。 72、(√)样品在流转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适当多取点试样,以确保检验使用,多余试样应

交回样品室,统一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检验样品。

73、(×)低温有助于防止保留甲醛样品被空气氧化的可能性,可使甲醛样品能较长期保留。

13

74、(√)协议指标的确定是样品交接的疑难问题。

75、(×)在样品交接的过程中,由于送检方以技术保密为由不提供必要信息,因此只能不接

收此检验。

76、(√)在接受外协样品的过程中,样品的来源、主含量和杂质项的大致量等问题必须要询

问。

77、(×)对于外协样品,主含量和杂质项的项目是不属于协议指标的内容。 78、(×)玻璃容量仪器的校正只有衡量法。 79、(×)移液管的校正必须清洗干净之后就可以用衡量法校正。 80、(√)玻璃容量仪器的衡量法校正的计算公式是

V20?(mL?mE)??1?(1?A?[1??(t?20)]

?W??A?B81、(×)容量瓶校正时的干燥方法可采用烘干。

82、(√)滴定分析仪器的绝对校准方法是:称量量入或量出式玻璃量器中水的表观质量,并

根据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出该玻璃量器在20℃时实际体积。

83、(√)移液管的温度校正是以20℃来标定和校准的。 84、(√)机械天平可以使用外部标准砝码进行校正。 85、(√)玻璃量器是在200C温度下检定的,因此在使用时要进行温度校正。

86、(×)采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得到的分析用水,适用于一般化学检验工作,属于二

级水。

87、(√)工业制二级水不用的方法是二次蒸馏法。 88、(√)可氧化物为二级水的检验项目。

89、(×)二级水可放在聚乙烯瓶中密闭室温下长期贮存

90、(√)在仪器分析中所使用的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滴定溶液,应临使用前用较浓的

标准滴定溶液在容量瓶中稀释而成。

91、(×)优级纯(GR)的试剂可作为基准试剂用。

92、(×)在仪器分析中,低于0.1 mg/mL的离子标定溶液一般可以作为储备液长期保存。 93、(×)对凡规定―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只要选择一种就可以。 94、(×)各种标准滴定溶液的有效期均为3个月。 95、(×)硝酸银基准物用前应储存在硅胶干燥器中。

96、(√)标定用的基准物的摩尔质量越大,称量误差越小。 97、(√)纯铁丝也可以做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

98、(√)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重铬酸钾与碘化钾反应时需要避光,并且放置3 分

钟。

99、(√)用氧化锌基准物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时,用氨水调节PH=7-8时的标志是白色

浑浊出现。

100、(√)对于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应注意纯度高,粘度小,挥发性小,使用安全。 101、(×)非水滴定中,以冰醋酸为溶剂,测定苯胺纯度时常选用百里酚蓝作指示剂。 102、(√)非水滴定中,在配制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时应加入醋酸酐溶液来除去水分。 103、(×)非水滴定测定醋酸钠含量时,由于常温下试样较难溶,应在沸水浴中加热使其

14

溶解。

104、(√)部分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弱酸、弱碱物质如苯酚、吡啶等可利用非水酸碱滴定

法进行测定。

105、(×)在pH=5时(lgαY(H)=6.45)用0.01mol/L的EDTA可准确滴定0.01mol/L的Mg2+

(lgKMgY=8.7),即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

106、(×)二甲酚橙最适于用EDTA滴定钙镁总量。

107、(√)在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时,应注意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与EDTA-金属离子配

''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为lgKMY ?lgKMIn?2,避免产生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5

108、(√)当M和N离子共存时,EDTA能准确滴定M的条件是c(M)K′MY/c(N)K′NY≥10。 109、(×)在Bi3+、Fe3+共存的溶液中,测定Bi3+时,应加入三乙醇胺消除Fe3+干扰。

110、(√)用酸度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时,选择酸度的一般原则是:被测离子的最小允许

pH值

111、(√)配位滴定中,使用氢化物作掩蔽剂时应注意先将溶液调节为碱性后再加入。

112、(√)配位滴定中,与EDTA反应较慢或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的金属离子一般应采用返

滴定法进行测定。

113、(√)配位滴定法中,铅铋混合液中Pb2+、Bi3+的含量可通过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滴定测定。 114、(×)利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无机盐中的SO42-时,加入定量过量的BaCl2溶液,使生成

BaSO4沉淀,剩余的Ba2+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则有n(SO42-)= n(Ba2+)=n(EDTA)。

115、(√)在pH=13时,分别用钙指示剂和铬黑T作指示剂,用0.010mol/L的EDTA滴定同

浓度的钙离子时,则钙指示剂的终点误差较铬黑T的终点误差小。

116、(√)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氧化剂,若用高锰酸钾法来测定氧化性物质一般采用返滴定

方法。

117、(×)高锰酸钾溶液见光易分解,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快滴快摇。

118、(×)用高锰酸钾法测软锰矿时,采用返滴定方法w(MnO2)?[n(H2C2O4)?n(KMnO4)]M(MnO2)。

m119、(√)间接碘量法中,为减少测定误差应注意防止I2的挥发及I-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 120、(×)间接碘量法中,以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滴定溶液,它的基本单元为1/2Na2S2O3。 121、(√)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利用改变酸度、加入配位剂或氧化还原物质等测定条件,实

现共存物的连续滴定。

122、(×)氧化还原滴定中不能进行共存物的连续滴定。 123、(×)当气体样品中有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时,用吸收体积法测

定时,首先吸收的是一氧化碳。

124、(√)气体分析中吸收不饱和链烃的吸收剂为浓H2SO4+Ag2SO4。 125、(√)气体分析中CO的吸收剂为Cu2Cl2氨溶液。 126、(×)在奥氏气体分析仪中有CO、CO2、O2组成的混合气中最后吸收的是O2。 127、(×)分析气体时,采用CuO燃烧法要在样品气中加入氧气后一起通过CuO燃烧管。 128、(×)分析气体时,采用铂丝燃烧法,可燃气体和空气的配比应在爆炸极限上限以上。 129、(×)可燃气体在空气量过量的条件下点燃一定会爆炸。

15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B)职业道德只是从事服务性行业人员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C)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D)每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3、下面有关职业道德与人格的关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

(B)人的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利于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C)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只能反映他在所从事职业中能力的大小,与人格无关 (D)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的最重要的途径

4、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不应该(D)。

(A)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B)从自我做起,自觉培养良好习惯 (C)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目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良好习惯 (D)在工作岗位上培养良好习惯,回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

5、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是形成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专业学习中训练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中不包括(D)。

(A)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B)遵守道德规范和操作规程 (C)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D)投机取巧的工作态度 6、下面叙述中,不属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方法的是(C)。

(A)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B)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C)在工作中偷尖耍滑 (D)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7、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材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业道德行为的方法没有(D)。

(A)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B)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C)理论联系实际 (D)言行不一

8、自我修养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自我修养不应(B)。 (A)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B)盲目―自高自大‖

(C)敢于批评自我批评 (D)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9、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在职业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行为中做法错误的是(C)。

(A)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B)将职业道德知识外化为行为 (C)职业道德知识与信念、行为无关 (D)言行一直,表里如一 10、遵纪守法是指(A)。

(A)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B)只遵守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C)只遵守计量法 (D)只遵守标准化法 11、下面有关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的论述错误的是(D)。

(A)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 (B)遵纪守法是从业的必要保证 (C)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 (D)遵纪守法与从业无关

21

12、下面有关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中错误的是(C)。

(A)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B)遵守企业纪律 (C)只遵守企业纪律,其它法律与自己无关 (D)遵守企业规范 13、下面有关团结互助促进事业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A)。

(A)―同行是冤家‖ (B)团结互助能营造人际和谐氛围

(C)团结互助能增强企业凝聚力 (D)团结互助能使职工之间的关系和谐 14、团结互助的基本要求中不包括(B)。

(A)平等尊重 (B)相互拆台 (C)顾全大局 (D)互相学习 15、对于平等尊重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上下级之间平等尊重 (B)同事之间相互尊重 (C)不尊重服务对象 (D)师徒之间相互尊重 16、下面有关开拓创新论述错误的是(A)。 (A)开拓创新是科学家的事情,与普通职工无关 (B)开拓创新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C)开拓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D)开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17、下面有关开拓创新要有创造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要强化创造意识 (B)只能联想思维,不能发散思维 (C)要确立科学思维 (D)要善于大胆设想

18、下面有关人的自信和意志在开拓创新中的作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坚定信心不断进取 (B)坚定意志不断奋斗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有志者事竟成 19、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小 (B)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大 (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20、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酸的电离度也越大 (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酸的电离度越小

(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21、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酸的强弱与酸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酸度越大 (B)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大则酸度越大 (C)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小则酸度越大 (D)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酸越易给出质子则酸度越大 22、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碱的电离度也越大 (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碱的电离度越小

(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23、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碱的强弱与碱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碱度越大 (B)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大则碱度越大 (C)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小则碱度越大

22

(D)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碱越易接受质子则碱度越大 24、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碱度越小 (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碱度越大

(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

25、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

(B)。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小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

--

26、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

(C)。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大

--

27、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14×108,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7×108,则说明该酸

(D)。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

--

28、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碱

(B)。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小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

--

29、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碱

(C)。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

--

30、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14×108,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7×108,则说明该碱

(D)。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越低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得越大

31、0.10mol/L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HAc=1.8×105) (B)。

(A)2.8 (B)2.87 (C)2.872 (D)5.74

32、0.20mol/L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HAc=1.8×105) (B)。

(A)2.7 (B)2.72 (C)2.722 (D)5.44 33、0.10mol/L三氯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a=0.23) (B)。

(A)0.82 (B)1.12 (C)0.10 (D)1.00

34、0.10mol/L的某碱溶液,其溶液的pH值为(Kb=4.2×104) (B)。

(A) 2.19 (B) 11.81 (C) 4.38 (D) 9.62

35、0.20mol/L的某碱溶液,其溶液的pH值为(Kb=4.2×104) (B)。

(A) 2.04 (B) 11.96 (C) 4.08 (D) 9.92

36、0.10mol/L二乙胺溶液,其溶液的pH值为(Kb=1.3×103) (C)。

23

(A) 10.11 (B) 12.06 (C) 12.03 (D) 9.98

---

37、0.10mol/LH3PO4溶液的pH值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B)。 (A) 1.56 (B) 1.62 (C) 2.61 (D) 3.11

---

38、0.20mol/LH3PO4溶液的pH值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B)。 (A) 1.41 (B) 1.45 (C) 1.82 (D) 2.82

--

39、0.040mol/L碳酸溶液的pH值为(Ka1=4.2×107、Ka2=5.6×1011) (A)。

(A) 3.89 (B) 4.01 (C) 3.87 (D) 6.77

--

40、0.10mol/L乙二胺溶液的pH值为(Kb1=8.5×105、Kb2=7.1×108) (A)。 (A) 11.46 (B) 10.46 (C) 11.52 (D) 10.52

--

41、0.20mol/L乙二胺溶液的pH值为(Kb1=8.5×105、Kb2=7.1×108) (A)。 (A) 11.62 (B) 11.26 (C) 10.52 (D) 10.25

--

42、0.050mol/L联氨溶液的pH值为(Kb1=3.0×106、Kb2=7.6×1015) (B)。 (A) 10.95 (B) 10.59 (C) 9.95 (D) 9.59

43、0.10mol/LNH4Cl溶液的pH值为(Kb=1.8×105) (A)。

(A) 5.13 (B) 2.87 (C) 5.74 (D) 4.88

44、0.10mol/L盐酸羟胺溶液的pH值为(Kb=9.1×109) (A)。

(A) 3.48 (B) 4.52 (C) 4.02 (D) 5.52

45、0.10mol/L硫酸羟胺溶液的pH值为(Kb=9.1×109) (A)。

(A) 3.48 (B) 4.52 (C) 4.02 (D) 5.52

46、0.10mol/LNaAc溶液的pH值为(Ka=1.8×105) (C)。

(A) 2.87 (B) 11.13 (C) 8.87 (D) 9.87

47、0.050mol/LNaAc溶液的pH值为(Ka=1.8×105) (C)。

(A) 3.02 (B) 10.98 (C) 8.72 (D) 8.87

48、0.10mol/LNaF溶液的pH值为(Ka=6.6×104) (B)。

(A) 10.09 (B) 8.09 (C) 9.09 (D) 9.82

---

49、0.10mol/LNa3PO4溶液的pH值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A)。 (A) 12.68 (B) 10.68 (C) 6.68 (D) 11.68

--

50、0.10mol/LNa2CO3溶液的pH值为(Ka1=4.2×107、Ka2=5.6×1011) (A)。

(A) 10.63 (B) 5.63 (C) 11.63 (D) 12.63 51、0.10mol/LNa2SO4溶液的pH值为(A)。

(A) 7.00 (B) 6.00 (C) 5.00 (D) 7.10

--

52、0.10mol/LNaHCO3溶液的pH值为(Ka1=4.2×107、Ka2=5.6×1011) (A)。 (A) 8.31 (B) 6.31 (C) 5.63 (D) 11.63

---

53、0.10mol/LNa2HPO4溶液的pH值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B)。

(A) 4.66 (B) 9.78 (C) 6.68 (D) 4.10

---

54、0.10mol/LNaH2PO4溶液的pH值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A)。

(A) 4.66 (B) 9.78 (C) 6.68 (D) 4.10

55、将金属锌插入到硫酸锌溶液和将金属铜插入到硫酸铜溶液所组成的电池应记为(D)。

24

(A) ZnZnSO4CuCuSO4 (B) Zn∣ZnSO4Cu∣CuSO4 (C) Zn∣ZnSO4CuSO4∣Cu (D) Zn∣ZnSO4║CuSO4∣Cu

56、将金属锌插入到硝酸锌溶液和将金属铜插入到硝酸铜溶液所组成的电池应记为(D)。 (A) ZnZnNO3CuCuNO3 (B) Zn∣ZnNO3Cu∣CuNO3 (C) Zn∣ZnNO3CuNO3∣Cu (D) Zn∣ZnNO3║CuNO3∣Cu

57、将金属锌插入到0.1mol/L硝酸锌溶液和将金属锌插入到1.0mol/L硝酸锌溶液所组成的电池应记为(C)。 (A) Zn∣ZnNO3Zn∣ZnNO3 (B) Zn∣ZnNO3ZnNO3∣Zn (C) Zn∣ZnNO3(0.1mol/L)║ZnNO3(1.0mol/L)∣Zn (D) Zn∣ZnNO3(1.0mol/L)║ZnNO3(0.1mol/L)∣Zn

58、在0.15mol/LFeSO4溶液中,铁的电极电位应是(E0Fe/Fe??0.440V)(B)。

(A) 0.489V (B)―0.489V (C) 0.391V (D)―0.391V 59、在0.50mol/LFeCl2溶液中,铁的电极电位应是(E0Fe/Fe??0.440V)(A)。

(A)―0.458V (B) 0.458V (C)―0.422V (D) 0.422V 60、在0.25mol/LFeCl2溶液中,铁的电极电位应是(E0Fe/Fe??0.440V)(D)。

(A) 0.404V (B)―0.404V (C) 0.476V (D)―0.476V 61、在25℃外界空气的压力为101.3kPa时,用氯气作氧化剂,通入氯气的压力为113.3kPa,

2?2?2?0则氯气的电极电位应是(ECl2/Cl??1.358V)(B)。

(A) 1.355V (B) 1.361V (C) 1.364V (D) 1.352V 62、在25℃外界空气的压力为101.3kPa时,用氯气作氧化剂,通入氯气的压力为133.3kPa,

0则氯气的电极电位应是(ECl2/Cl??1.358V)(A)。

(A) 1.365V (B) 1.351V (C) 1.372V (D) 1.344V 63、在25℃外界空气的压力为101.3kPa时,用氧气作氧化剂,通入氧气的压力为133.3kPa,

0则氧气的电极电位应是(EO?1.229V、氢离子浓度保持1.0mol/L不变) (C)。 2/H2O(A) 1.239V (B) 1.222V (C) 1.233V (D) 1.225V

064、已知EHg10?0.793V和Hg2Cl2的Ksp=1.3×2?/Hg2-18

若在Cl保持0.010mol/L溶液中则上

述电对的电极电位应是(C)。

(A) 0.026V (B)-0.026V (C) 0.383V (D)-0.383V

065、已知EHg10?0.793V和Hg2Cl2的Ksp=1.3×2?/Hg2-18

若在Cl保持0.10mol/L溶液中则上述

电对的电极电位应是(A)。

(A) 0.324V (B) 1.26V (C) 0.144V (D) –0.324V

066、已知EAg10?0.7995V和AgI的Ksp=9.3×?/Ag-17

若在I保持1.0mol/L溶液中则上述电对

的电极电位应是(A)。

(A) -0.146V (B) 0.146V (C) 0.327V (D) -0.327V

25

(A)不锈钢管 (B)毛细管 (C)石英管 (D)聚乙烯管 256、从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液担比越低,柱效(D)。

(A) 不变 (B) 越小 (C) 越低 (D) 越高 257、一般而言,选择硅藻土做载体,则液担比一般为(C)。 (A) 50:100 (B) 1:100 (C)(5-30):100 (D) 5:50 258、一般而言,选择玻璃做载体,则液担比(B)。

(A) 可大于1:100 (B) 可小于1:100 (C) 5:50 (D)(5-30):100 259、下列气体中(D)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水气 260、下列气体中(C)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

(A) 氢气 (B) 氩气 (C) 乙炔气 (D) 氦气 261、下列气体中(B)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

(A) 氮气 (B) 氯气 (C) 氦气 (D) 氩气 262、下列叙述中(D)不是对气相色谱固定液的要求。

(A) 热稳定性好,在使用温度下不会发生热解或化学反应 (B) 蒸气压低,不会造成固定液易流失现象的发生 (C) 对样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有助于样品的分离

(D) 粘度要高,它有助于样品中的被测组分附着在柱上,便于分离 263、下列叙述中(C)不是对气相色谱固定液的要求。

(A) 对样品有一定溶解度,便于分离 (B) 对担体有湿润性,便于在担体上分布均匀 (C) 蒸气压应足够大,有利于样品的气化 (D) 粘度应较低,有利于形成薄膜,增加柱效 264、下列叙述中(B)是对气相色谱固定液的要求。 (A) 蒸气压应足够大,有利于样品的气化

(B) 对样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有助于样品的分离

(C) 粘度要高,它有助于样品中的被测组分附着在柱上,便于分离 (D) 要有一定的结合力,有助于附着在担体上 265、下列化合物(D)不是气相色谱常用的固定液。

(A) 角鲨烷 (B) SE―30 (C) XE―60 (D) KHP―20 266、下列化合物(C)不是气相色谱常用的固定液。

(A) DEGA (B) OV―101 (C) Carbowax20 (D) DC―710 267、下列化合物(B)不是气相色谱常用的固定液。

(A) UCW982 (B)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C) OV―17 (D) Dexsil300 268、对气相色谱常用担体的要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 担体的比表面积要大 (B) 担体要有适宜的孔隙结构

(C) 担体化学性质稳定且无吸附性 (D) 担体热稳定性好,但机械性能无要求 269、对气相色谱常用担体的要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颗粒规则均匀 (B) 热稳定性好

(C) 要与被测物之间有弱的相互作用 (D) 固定液与担体间有较好的湿润性 270、对气相色谱常用担体的要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宜于形成更多的液膜 (B) 颗粒规则均匀,热稳定性好

41

(C) 要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便于被测物的分离 (D) 固定液与担体间有较好的湿润性 271、原子吸收分析的定量依据是(D)。

(A)普朗克定律 (B)玻尔兹曼定律 (C)多普勒变宽 (D)朗伯-比尔定律 272、原子吸收分析属于(C)。

(A)紫外吸收 (B)分子吸收 (C)原子吸收 (D)红外吸收 273、原子吸收分析属于(B)。

(A)原子发射光谱 (B)原子吸收光谱 (C)分子吸收光谱 (D)分子发射光谱 274、原子吸收光谱仪由(D)组成。

(A)光源、原子化系统、检测系统 (B)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

(C)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D)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275、能够消除由于光源发射光不稳定引起的基线漂移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称为(C)。 (A)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B)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C)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D)单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276、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成为(B)。

(A)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B)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 (C)单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D)单道原子吸收光谱仪 277、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的开机顺序是(D)。

(A)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空气、开乙炔气、开通风机、点火、测量 (B)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乙炔气、开通风机、开空气、点火、测量 (C)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通风机、开乙炔气、开空气、点火、测量 (D)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通风机、开空气、开乙炔气、点火、测量 278、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的关机顺序是(C)。

(A)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关乙炔气 (B)关通风机、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 (C)关乙炔气、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 (D)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关空气、关乙炔气

279、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的关机顺序是关乙炔气、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B)。

(A)保护仪器,防止着火 (B)测量准确 (C)保护仪器,防止中毒 (D)保护仪器 280、对于不锈钢雾化室,在喷过酸、碱溶液后,要立即喷(D),以免不锈钢雾化室被腐蚀。 (A)稀乙醇 (B)稀盐酸 (C)自来水 (D)去离子水 281、在雾化燃烧系统上的废液嘴上接一塑料管,并形成(C),隔绝燃烧室和大气。 (A)密封 (B)双水封 (C)水封 (D)油封 282、气路系统如果采用聚乙烯塑料管,则要定期(B),以防止乙炔气渗漏。

(A)检查是否漏电 (B)捡查是否漏气 (C)检查乙炔压力表 (D)检查乙炔流量表 28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可以提供锐线光源的是(D)。

(A)钨灯和氘灯 (B)无极放电灯和钨灯 (C)空心阴极灯和钨灯 (D)空心阴极灯和无极放电灯

284、如果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灯只能测定(C)。

(A)所有元素 (B)2-3种元素 (C)一种元素 (D)多种元素

42

285、如果空心阴极灯的阴极由2-3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灯可以测定(B)。 (A)一种元素 (B)2-3种元素 (C)多种元素 (D)所有元素 286、空心阴极灯的选择是根据(D)。

(A)空心阴极灯的使用电流 (B)被测元素的浓度 (C)被测元素的性质 (D)被测元素的种类 287、如果被测组分是铜,则应选择(C)。

(A)镁空心阴极灯 (B)铁空心阴极灯 (C)铜空心阴极灯 (D)钙空心阴极灯 288、如果测定水中的微量镁,则应选择(B)。

(A)钙空心阴极灯 (B)镁空心阴极灯 (C)铜空心阴极灯 (D)铁空心阴极灯 289、空心阴极灯在使用前应(D)。

(A)放掉气体 (B)加油 (C)洗涤 (D)预热 290、空心阴极灯的发光明显不稳定则(C)。

(A)灯脚接反了 (B)灯漏气 (C)灯的使用寿命到了 (D)没接电源 291、评价空心阴极灯的优劣指标没有(B)。

(A)发光强度 (B)灯是否漏气 (C)发光稳定性 (D)灯的寿命 292、空心阴极灯应在(D)使用。

(A)最小灯电流以上 (B)最小灯电流以下 (C)最大灯电流以上 (D)最大灯电流以下 293、长期不用的空心阴极灯应每隔(C)在额定工作电流下点燃(C)。 (A)1-2个季度、3-4个小时 (B)1-2个季度、15-60分钟 (C)1-2个月、15-60分钟 (D)1-2个月、3-4个小时 294、光源调整机构的运动部件应定期(B)。

(A)加酸冲洗 (B)加油润滑 (C)加碱冲洗 (D)加水冲洗 295、下表为某同学做的灯电流的选择实验数据,则此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应选择(D)。

灯电流(毫安) A 1.3 0.3 2.0 0.6 3.0 0.5 4.0 0.5 5.0 0.6 6.0 0.6 (A) 5.0毫安 (B) 4.0毫安 (C) 1.3毫安 (D) 2.0毫安

296、下表为某同学做的灯电流的选择实验数据,则此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应选择(C)。

灯电流(毫安) A 1.3 0.3 2.0 0.35 3.0 0.5 4.0 0.5 5.0 0.6 6.0 0.6 (A) 6.0毫安 (B) 5.0毫安 (C) 3.0毫安 (D) 1.3毫安 297、下表为某同学做的灯电流的选择实验数据,则此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应选择(B)。

灯电流(毫安) 1.3 A 0.5 2.0 0.5 3.0 0.5 4.0 0.5 5.0 0.6 6.0 0.6 (A)2.0毫安 (B)1.3毫安 (C)5.0毫安 (D)6.0毫安

298、在15℃时,称得25.00 mL移液管容纳纯水的质量为24.95g,已知15℃时水的密度为0.99793 g /mL,则该移液管在15℃时的体积是(D)。

(A)24.99mL (B)25.01 mL (C)24.90 mL (D)25.00 mL 299、已知25.00mL移液管在15℃时的体积是25.00mL, 15℃时水的密度为0.99793g/mL,则该移液管容纳纯水的质量为(C)。

43

(A)25.01 g (B)24.90 g (C)24.95 g (D)24.99 g 300、已知25.00 mL移液管在15℃时的体积是25.00mL,容纳纯水的质量24.95g,则该移液管15℃时水的密度为(B)。

(A)0.99700 g /mL (B)0.99793 g /mL (C)0.99563 g /mL (D)0.99375 g /mL 301、用c=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c=0.1000mol/L 的H3PO4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已知H3PO4的三级离解常数分别为: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A)有一个滴定突跃,可滴定第一、二级电离的H+总和,但不可分步滴定 (B)有两个滴定突跃,第一、二级电离可分步滴定

(C)有三个滴定突跃,第一、二、三级电离均可分步滴定

(D)有一个滴定突跃,第一级电离可被滴定,第二、三级电离不可滴定 302、用c(NaOH)=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c(NaOH)=0.1000mol/L 的H2C2O4

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2C2O4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为:Ka1=5.9×10-2,Ka2=6.4×10-5。

(A)有一个滴定突跃,可滴定第一、二级电离的H+总和,但第一、二级电离不可分步滴定, (B)有两个滴定突跃,第一、二级电离可分步滴定 (C)没有明显的滴定突跃,

(D)有一个滴定突跃,第一级电离的H+可被滴定,第二级电离的H+不能被滴定 303、用c(NaOH)=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c(NaOH)=0.1000mol/L 的某二元弱酸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已知弱酸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为:Ka1=5.0×10-5,Ka2=1.5×10-10。

(A)有一个滴定突跃,可滴定第一、二级电离的H+总和,但第一、二级电离不可分步滴定 (B)有两个滴定突跃,第一、二级电离可分步滴定 (C)没有明显的滴定突跃

(D)有一个滴定突跃,第一级电离的H+可被滴定,第二级电离的H+不能被滴定 304、用NaOH滴定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液时会出现(C)个突跃。

(A) 0 (B) 1 (C) 2 (D) 3 305、用NaOH滴定盐酸和硼酸的混合液时会出现(B)个突跃。

(A) 0 (B) 1 (C) 2 (D) 3 306、用NaOH滴定醋酸和硼酸的混合液时会出现(A)个突跃。

(A) 1 (B) 2 (C) 3 (D) 0

307、有一碱液,可能是K2CO3,KOH和KHCO3或其中两者的混合碱物。今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体积为V1,继续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再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体积为V2,且V2< V1,则溶液由(A)组成。

(A)K2CO3和KOH (B)K2CO3和KHCO3 (C)K2CO3 (D)KHCO3 308、有一碱液,可能是K2CO3,KOH和KHCO3或其中两者的混合物。今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体积为V1,继续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再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体积为V2,且V2>V1,则溶液有(B)组成。

(A)K2CO3和KOH (B)K2CO3和KHCO3 (C)K2CO3 (D)KHCO3 309、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可得到(C)个滴定突跃。

44

(A) 0 (B) 1 (C) 2 (D) 3

310、用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的HA c至pH=8.00,则终点误差为(C)。

(A) 0.01% (B) 0.02% (C) 0.05% (D) 0.1%

311、用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的HCl至pH=9.00,则终点误差为(B)。

(A)0.01% (B)0.02% (C)0.05% (D)0.1%

312、用0.1000mol/L的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的NH3溶液至pH=4.00,则终点误差为(C)。

(A)0.05% (B)0.1% (C)0.2% (D)0.02% 313、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31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B)。

(A)H2CO3--HCO3- (B)H3O+--OH- (C)HPO42-—PO43- (D)NH3 --NH2- 315、浓度为c(HAc)( mol/L)的溶液中加入c(NaOH)(mol/L)后的质子平衡方程是(D)。 (A)c(HAc)=[H+]+[Ac-] (B)c(HAc)= c(NaOH) (C)[H+]= [Ac-]+[OH-] (D)[H+]+[HAc] ==[OH-]

316、对于高氯酸、硫酸、盐酸和硝酸四种酸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是(A)。

(A)水 (B)冰醋酸 (C)甲酸 (D)醋酐 317、对于高氯酸、硫酸、盐酸和硝酸四种酸不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是(C)。

(A)水 (B)吡啶 (C)冰醋酸 (D)乙二胺 318、对于硫酸、盐酸和醋酸三种酸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是(D)。

(A)水 (B)醋酐 (C)冰醋酸 (D)液氨 319、对于高氯酸、硫酸、盐酸和硝酸四种酸具有区分效应的溶剂是(C)。

(A)水 (B)吡啶 (C)冰醋酸 (D)乙二胺 320、对于盐酸和醋酸两种酸具有区分效应的溶剂是( )。

(A)水 (B)乙二胺 (C)吡啶 (D)液氨 321、下列四种酸在冰醋酸中强度最大的是(B)。

(A)硫酸 (B)高氯酸 (C)硝酸 (D)盐酸 322、非水滴定测定吡啶的含量时,可选用的溶剂是(B)。

(A)水 (B)冰乙酸 (C)乙二胺 (D)苯 323、非水滴定测定苯酚的含量时,可选用的溶剂是(C)。

(A)水 (B)冰乙酸 (C)乙二胺 (D)苯 324、非水滴定测定苯胺的纯度时,可选用的溶剂是(D)。

(A)水 (B)苯 (C)乙二胺 (D)冰乙酸 325、对于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溶剂应能增强试样的酸碱性 (B)弱碱性物质应用弱碱性溶剂

(C)溶解应能溶解试样及滴定反应的产物 (D)溶剂应挥发性小,使用安全 326、对于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45

(A)S2O32- (B)S4O62- (C)I2 (D)I-

385、用c(Na2S2O3)=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测定铜矿石的铜,欲从滴定管上直接读得Cu%,则应称取试样(C)g。已知M(Cu)=63.55g/mol。

(A)0.3178 (B)0.4766 (C)0.6355 (D)1.271

386、称取0.2354g含铜样品,用碘量法测定铜含量,如果析出的碘需要25.00mL c(Na2S2O3) 为0.1000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C)。已知M(Cu)=63.546g/mol

(A)33.7% (B)33.74% (C)67.49% (D)67.5% 387、丙酮试样 0.1000g,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碘量瓶中,振荡,加入c(1/2I2)=0.1000mol/L的I2溶液50.00mL,盖好放置一段时间。用H2SO4调节至微酸性,立即用c(Na2S2O3)=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0.00mL,则试样中丙酮的含量为(B)。已知M(C3H8O3)=58.08g/mol。CH3COCH3+3I2+4NaOH===CH3COONa+3NaI+ CHI3+3H2O (A)19.36% (B)38.72% (C)58.08% (D)77.44%

388、苯酚试样0.7500g,溶解后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混匀。吸取25.00mL,加入20.00mL的KBrO3-KBr溶液,反应完后加入KI,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8.50mL。空白实验消耗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30.00mL,已知1.00mL溶液相当于1.570mg苯酚。则试样中苯酚的含量为(C)。已知M(C6H5OH)=94.11g/mol。

(A)4.50% (B)35.59% (C)90.01% (D)45.01 % 389、称取含有As2O3和As2O5的试样0.5000g,溶解后,在弱碱性溶液中用c(1/2I2)=0.1000mol/L I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0.00mL。将此溶液用HCl调制酸性,加入过量KI,析出的I2用c(Na2S2O3)=0.3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0.00mL。则试样中As2O3和As2O5的含量分别为(B)。已知M(As2O3)=197.8g/mol, M (As2O5)=229.84g/mol

(A)19.78%和45.96% (B)9.89%和22.98% (C)22.98%和9.89% (D)45.96%和19.78% 390、称取含Cr和Mn的钢样0.8000g,经处理后,得到Fe3+、Cr2O72-和Mn2+溶液。在F-存在时,用0.005000mol/LKMnO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此时Mn(Ⅱ)变成Mn(Ⅲ),用去KMnO4溶液20.00mL。然后将此溶液继续用0.04000mol/LFe2+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去30.00mL。则试样中Cr和Mn的含量分别为(C)。已知M(Cr)=51.996g/mol,M( Mn)= 54.94g/mol

(A)5.50%和3.04% (B)2.75%和1.52% (C)1.52%和2.75% (D)3.04%和5.50% 391、测定某试样中锰和钒时,称取试样1.000g,溶解后,还原为Mn2+和VO2+,以0.02000mol/LKMnO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去2.50mL,加入焦磷酸(使Mn3+形成稳定的焦磷酸盐配合物),继续用上述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生成的Mn2+和原有的Mn2+,使全部生成Mn3+,用去4.00mL,则试样中锰和钒的含量分别为(A)。已知M(Mn)=54.94g/mol,M(V)=50.94g/mol

5VO2++ MnO4―+11H2O === 5VO3―+Mn2++22H+

MnO4―+Mn2++15H4P2O7 === 5Mn(H4P2O7)32―+4H2O+22H+

(A)1.48%和1.27% (B)2.96%和2.54% (C)1.27%和1.48% (D)2.54%和2.96% 392、称取含有As2O3和As2O5的试样0.5000g,溶解后,在(B)溶液中用c(1/2I2)=0.1000mol/L I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0.00mL。将此溶液调制(B),加入过量KI,析出的I2用c(Na2S2O3)=0.3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51

(A) 弱酸性、碱性 (B) 弱碱性、酸性 (C) 弱酸性、酸性 (D) 弱碱性、碱性 393、测定含Cr和Mn的钢样中的Cr和Mn含量时,钢样溶解后Cr和Mn以(C)和(C)形式存在。

(A) Cr207-和Mn2+ (B) Cr3+和MnO4- (C) Cr3+和Mn2+ (D) Cr207-和MnO4- 394、测定某试样中锰和钒时,称取试样溶解后,还原为Mn2+和VO2+,以LKMnO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然后加入焦磷酸,继续用上述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加入焦磷酸的作用是(A)。

(A)使Mn3+形成稳定的焦磷酸盐配合物 (B)还原锰和钒 (C)氧化锰和钒 (D)氧化锰和还原钒 395、在半水煤气中CH4和H2可用(D)来测定。

(A)吸收体积法 (B)吸收滴定法 (C)吸收称量法 (D)燃烧法 396、气体分析仪中,接触式吸收瓶用来装(A)吸收剂。

(A)黏度大的 (B)黏度小的 (C)强氧化性 (D)强碱性 397、气体分析仪中,气泡式吸收瓶用来装(B)吸收剂。

(A)黏度大的 (B)黏度小的 (C)强氧化性 (D)强碱性 398、奥氏气体分析仪测定半水煤气中①CO2、②O2、③CO、④CH4和H2、⑤N2的顺序是(A)。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⑤ (D)⑤④③②①

399、一氧化碳、甲烷及氮的混合气体20.0mL,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氧,燃烧后,体积缩减了21.0mL,生成二氧化碳18.0mL,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为(A)。

(A)CO为50%、CH4为40%、N2为10% (B)CO为40%、CH4为40%、N2为20% (C)CO为50%、CH4为30%、N2为20% (D) CO为40%、CH4为50%、N2为10% 400、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一般在(D)情况下不选择共振线而选择次灵敏线作分析线。(1)试样浓度较高;(2)共振线受其他谱线的干扰;(3)有吸收线重叠;(4)共振吸收线的稳定度小 (A)2、3 (B)2、4 (C)2、3、4 (D)1、2、3、4

40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如果试样的浓度较高,为保持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一般可选择(C)作分析线。

(A)共振吸收线 (B)共振发射线 (C)次灵敏线 (D)发射最灵敏线 40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元素灯电流一般选择为额定电流的(C)进行分析。

(A)100% (B)80~100% (C)40~60% (D)10~30% 403、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A)元素可用空气-乙炔火焰。

(A)铷 (B)钨 (C)锆 (D)铪 404、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D)元素可用N2O-C2H4火焰。

(A)钾 (B)钙 (C)镁 (D)硅 405、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铝宜选用(C)火焰。

(A)空气-乙炔富燃 (B)空气-乙炔贫燃 (C)N2O-C2H4富燃 (D)N2O-C2H4贫燃 406、由于溶液浓度及组成发生变化,而引起测定的吸光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B)。 (A)电离效应 (B)基体效应 (C)化学干扰 (D)光谱干扰

4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在测定钙的含量时,溶液中少量PO43-产生的干扰为(C)。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光谱干扰 408、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背景干扰表现为(D)。

52

(A)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B)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C)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D)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40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C)的方法消除。

(A)扣除背景 (B)加释放剂 (C)配制与待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 (D)加保护剂 410、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基体效应不能用下述(D)消除。

(A)标准加入法 (B)稀释法 (C)配制与待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 (D)扣除背景 411、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电离效应可采用下述(C)消除。

(A)降低光源强度 (B)稀释法 (C)加入抑电离剂 (D)扣除背景 412、在测定铝铵矾[NH4Al(SO4)2·12H2O]中微量的钙时,为克服铝的干扰,可添加(B)试剂。 (A)NaOH (B)EDTA (C)8-羟基喹啉 (D)硫脲 413、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的钙时,为克服PO43-的干扰,可添加(B)试剂。

(A)NaOH (B)EDTA (C)丙三醇 (D)硫脲 414、在测定水中微量的钙时,加入EDTA的目的是避免(B)的干扰。

(A)Mg2+ (B)PO43- (C)SO42- (D)Fe3+ 41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A)的方法不能消除背景干扰的影响。 (A)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B)用氘灯进行校正 (C)用自吸收进行校正 (D)用塞曼效应进行校正

41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消除发射光谱干扰的方法可采用(D)。(1)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线;(2)氘灯校正;(3)自吸收校正;(4)选用窄的光谱通带

(A)1、3 (B)2、4 (C)3、4 (D)1、4 417、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B)的方法不能消除发射光谱干扰的影响。

(A)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B)氘灯校正 (C)选用窄的光谱通带 (D)换空心阴极灯(减少杂质或惰性气体的影响)

418、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害元素汞时,采用的原子化方法是(D)。

(A)火焰原子化法 (B)石墨炉原子化法 (C)氢化物原子化法 (D)低温原子化法 419、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贵重物品进行分析时,宜采用的原子化方法是(B)。

(A)火焰原子化法 (B)石墨炉原子化法 (C)氢化物原子化法 (D)低温原子化法 420、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中硒含量进行分析时,常采用的原子化方法是(C)。

(A)火焰原子化法 (B)石墨炉原子化法 (C)氢化物原子化法 (D)低温原子化法 421、欲测Co2407.3?的吸收值,为防止Co2406.3?的干扰,应选择的狭缝宽度为(B)。(单色器的线色散率的倒数为20?/mm)

(A)0.1mm (B)0.2mm (C)0.5mm (D)1mm 422、欲测Co2407.3?的吸收值,为防止Co2406.3?的干扰,应选择的光谱通带为(A)。 (A)0.1nm (B)0.2nm (C)0.5nm (D)1nm 423、欲测Cu324.8nm的吸收值,为防止Cu327.4nm的干扰,并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应选择的光谱通带为(C)。

(A)0.2nm (B)0.5nm (C)1.0nm (D)5.0nm

424、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铜的灵敏度为0.04μg/mL(1%),当某试样含铜的质量分数约为0.1%时,如配制成25.00mL溶液,使试液的浓度在灵敏度的25~100倍的范围内,至少应称取的试样为(C)。

53

(A)0.001g (B)0.010g (C)0.025g (D)0.100g 425、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当吸收1%时,其吸光度应为(D)。

(A)2 (B)0.01 (C)0.044 (D)0.0044

426、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镉含量,称含镉试样0.2500g,经处理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取10.00mL,定容至25.00mL,测得吸光度值为0.30,已知取10.00mL浓度为0.5μg/mL的铬标液,定容至25.00mL后,测得其吸光度为0.25,则待测样品中的铬含量为(C)。

(A)0.05% (B)0.06% (C)0.15% (D)0.20% 427、下面有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中叙述错误的是(C)。 (A)单缝和三缝燃烧器的喷火口应定期清理积碳 (B)空心阴极灯长期不用,应定期点燃

(C)对不锈钢雾化室,在喷过样品后,应立即用酸吸喷5-10分钟进行清洗。

(D) 对不锈钢雾化室,在喷过样品后,应立即用去离子水吸喷5-10分钟进行清洗。 428、下面有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B)。

(A)对不锈钢雾化室,在喷过样品后,应立即用酸吸喷5-10分钟进行清洗。 (B)经常检查废液缸上的水封,防止发生回火 (C)单色器上的光学元件可以用手清洁

(D)燃气乙炔钢瓶应与原子吸收光谱仪放在一室 429、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房间不应(A)。

(A) 密封 (B) 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C) 有空气净化器 (D) 有稳压器 430、在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流量一般为(C)。

(A) 20~40 mL/min (B) 40~60 mL/min (C) 60~80mL/min (D) 80~100 mL/min 431、在气相色谱法中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流量一般为(C)。

(A) 20~40 mL/min (B) 40~60 mL/min (C) 60~80mL/min (D) 80~100 mL/min 432、气相色谱法中,在采用低固定液含量柱,高载气线速进行快速色谱分析时,采用(A)作载气可以改善气相传质阻力。

(A)H2 (B)N2 (C)He (D)Ne

433、在分析苯、甲苯、乙苯的混合物时,气化室的温度宜选为(C)。已知苯、甲苯、乙苯的沸点分别为80.1℃、110.6℃和136.1℃ (A)80℃ (B)120℃ (C)160℃ (D)200℃ 434、气相色谱分析中,气化室的温度宜选为(D)。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试样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 (D)比试样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高50~80℃ 435、气相色谱分析中,气化室的温度宜选为(C)。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在气化室允许最高温度下,温度越高越好 (C)比色谱柱温高50~80℃ (D)试样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 436、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D)。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37、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下限温度(C)。

54

(A)应该不低于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应该不低于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应该不低于固定液的熔点

(D)应该等于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或高于平均沸点10℃

43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兼顾色谱柱的分离选择性及柱效率,柱温一般选择为(D)。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低于固定液的沸点10℃ (D)等于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或高于平均沸点10℃ 439、正确开启与关闭气相色谱仪的程序是(C)。 (A)开启时先送气再送电;关闭时先停气再停电 (B)开启时先送电再送气;关闭时先停气再停电 (C)开启时先送气再送电;关闭时先停电再停气 (D)开启时先送电再送气;关闭时先停电再停气

440、气相色谱法中为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对每种固定液都有一个(B)。

(A)最低使用温度 (B)最高使用温度 (C)最佳使用温度 (D)放置环境温度 441、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温度必须保证样品不出现(A)现象。

(A)冷凝 (B)升华 (C)气化 (D)分解 442、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含量时常采用的检测器是(B)。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443、用气相色谱法测定O2、N2、CO和CH4等气体的混合物时常采用的检测器是(A)。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444、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氯农药时常采用的检测器是(C)。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445、对于热导池检测器,一般选择检测器的温度为(C)。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高于或和柱温相近 (D)低于柱温10℃左右 446、对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般选择检测器的温度为(D)。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C)与柱温相近 (D)一般选择150℃左右(大于100℃) 447、在分析苯、甲苯、乙苯的混合物时,如使用热导池检测器,则检测器的温度宜选为(D)。已知苯、甲苯、乙苯的沸点分别为80.1℃、110.6℃和136.1℃ (A)80℃ (B)100℃ (C)120℃ (D)140℃ 448、气相色谱中,影响热导池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C)。

(A)池体温度 (B)金属热丝的电阻—温度系数 (C)桥电流 (D)热导池结构 449、气相色谱中,与热导池检测器灵敏度无关的因素是(D)。

(A)池体温度 (B)金属热丝的电阻—温度系数 (C)桥电流 (D)色谱柱长 450、对一台日常使用的气相色谱仪,实际操作中为提高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改变(C)。

(A)载气流速 (B)热导池结构 (C)桥电流 (D)载气类型 451、下列各因素对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灵敏度无明显影响的是(A)。

(A)检测室的温度 (B)离子化室电极形状和距离 (C)极化电压 (D)气体纯度和流速

55

452、气相色谱分析中,下列各因素中影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灵敏度的是(D)。

(A)检测室的温度 (B)色谱柱温度 (C)记录仪的灵敏度 (D)气体纯度和流速 453、气相色谱分析中,常采用的提高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灵敏度的方法是(D)。 (A)降低检测室的温度 (B)离子化室电极形状和距离

(C)增大极化电压 (D)提高气体纯度和改善N2:H2:空气的流速比 454、色谱图中,扣除死体积之后的保留体积称为(B)。

(A)保留时间 (B)调整保留体积 (C)相对保留体积 (D)校正保留体积 455、在下列有关色谱图的术语中,错误的是(D)。

(A)峰高一半处的峰宽为半峰宽 (B)扣除死时间之后的保留时间为调整保留时间 (C)色谱峰两侧拐点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为峰宽 (D)两保留值之比为相对保留值 456、在下列有关色谱图的术语中,错误的是(B)。 (A)基线漂移指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变化 (B)扣除死时间之后的保留时间为校正保留时间 (C)色谱峰两侧拐点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为峰宽 (D)两调整保留值之比为相对保留值

457、在气相色谱中,一般以分离度为(C)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A)0.5 (B)1 (C)1.5 (D)2 458、在气相色谱中,若两组分峰完全重迭,则其分离度值为(A)。

(A)0 (B)0.5 (C)1.0 (D)1.5 459、在气相色谱中,衡量相邻两组分峰是否能分离的指标是(D)。

(A)选择性 (B)柱效能 (C)保留值 (D)分离度

460、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在样品中加入某纯物质使其中某待测组分的色谱峰增高来定性的方法属于(B)。

(A)利用化学反应定性 (B)利用保留值定性

(C)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D)与其他仪器结合定性 461、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D)。

(A)调整保留时间 (B)校正保留时间 (C)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值 462、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个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一致。辩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D)进行定性,作进一步检定为好。

(A)利用相对保留值 (B)利用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方法 (C)利用保留值的双柱法 (D)利用文献保留指数

463、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在已知量的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能与试样组分完全分离且能再待测物附近出峰的某纯物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属于(B)。

(A)归一化方法 (B)内标法 (C)外标法—比较法 (D)外标法—标准工作曲线法 464、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只有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能出彼此分离较好的峰才能使用的方法是(A)。

(A)归一化方法 (B)内标法 (C)外标法—比较法 (D)外标法—标准工作曲线法 465、内标法测定水中甲醇的含量,称取2.500g,加入内标物丙酮0.1200g,混匀后进样,

56

得到甲醇峰面积120,丙酮峰面积250,则水中甲醇含量为(D)。已知甲醇f′=0.75,丙酮f′=0.87

(A)11.60% (B)8.62% (C)2.67% (D)1.99% 466、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用石油醚为淋洗液,分离植物叶子的色素的方法属于(A)。 (A)吸附色谱 (B)分配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 (D)凝胶渗透色谱 467、凝胶渗透色谱柱能将被测物按分子体积大小进行分离,分子量越大,则(B)。 (A)在流动相中的浓度越小 (B)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越小 (C)流出色谱柱越晚 (D)在固定相中的浓度越大

468、离子交换色谱根据溶质离子与层析介质的中心离子相互作用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一般来讲,作用能力越大,则(B)。

(A)在流动相中的浓度越大 (B)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越长 (C)流出色谱柱越早 (D)离子交换平衡常数越小

469、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C)组成。(1)高压气体钢瓶 (2)高压输液泵 (3)六通阀进样器 (4)色谱柱 (5)热岛池检测器 (6)紫外检测器 (7)程序升温控制 (8)梯度洗脱

(A)1、3、4、5、7 (B)1、3、4、6、7 (C)2、3、5、6、8 (D)2、3、5、6、7 470、高压输液泵中,(A)在输送流动相时无脉冲。

(A)气动防大泵 (B)单活塞往复泵 (C)双活塞往复泵 (D)隔膜往复泵 471、关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高压输液系统的作用是将待测试样溶解,并带入色谱主进行分离,带入检测器进行检测,最后排出。

(B)进样系统主要采用六通阀进样,主要作用是保持每次进样量一致

(C)分离系统色谱柱的作用是根据待分离物质与固定相作用力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 (D)检测器的作用是将色谱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 472、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A)。

(A)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 (D)水―乙腈(98.5/1.5) 473、一般评价SO3H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D)。

(A)甲醇-水(83/17) (B)正庚烷-异丙醇(93/7)

(C)0.1mol/L的硼酸盐溶液(90/10) (D)0.05mol/L的甲酸铵-乙醇(pH9.2) 474、液相色谱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时常用的流动相为(C)。

(A)水 (B)甲醇 (C)四氢呋喃 (D)正庚烷

47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时,应选择(B)作为分离柱。

(A)离子交换色谱柱 (B)凝胶色谱柱 (C)硅胶柱 (D)C18烷基键合硅胶柱 476、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锅炉排放水中阴离子时,应选择(A)作为分离柱。

(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B)阳离子交换色谱柱 (C)凝胶色谱柱 (D)硅胶柱 47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中污染物时,常选择(C)作为分离柱。

(A)离子交换色谱柱 (B)凝胶色谱柱 (C)C18烷基键合硅胶柱 (D)硅胶柱 478、下列检测器中,(D)属于质量型检测器。

(A)紫外/可见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479、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锅炉排放水中阴离子时,应选择(C)。

57

(A)紫外/可见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48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时,不能采用(B)。

(A)紫外/可见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481、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时,流动相在使用之前应先经过(B)的滤膜过滤和脱气处理。 (A)0.2μm (B)0.45μm (C)0.8μm (D)1.0μm 482、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色谱级的甲醇为流动相时,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经过(B)。 (A)过滤 (B)脱气 (C)蒸馏 (D)干燥除水分 48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束后,对于常用的C18烷基键合硅胶柱,应以(B)继续走柱20min,以保护色谱柱。

(A)水 (B)甲醇 (C)缓冲溶液 (D)甲醇-水(83/17) 484、在制备碘标准滴定溶液过程中,减少配制误差的方法是(D)。 (A) 将碘与计算量的碘化钾溶液共混,并充分搅拌 (B) 将碘与计算量的碘化钾固体共混、研磨 (C) 将计算量的碘化钾分数次与碘共混

(D) 将计算量的碘化钾分数次与碘混合,加少量水,并用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 485、在制备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加少量碳酸钠的作用是(C)。

(A) 防止硫代硫酸钠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B) 防止硫代硫酸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C) 防止硫代硫酸钠自身的分解 (D) 防止硫代硫酸钠被空气中的微生物还原 486、下列关于减少标准滴定溶液使用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叙述中(C)是不正确。 (A) 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溶剂蒸发和溶液与容器作用 (B) 在标准滴定溶液分装时,须将未使用完溶液回收,并用新溶液涮洗容器3~4次后再装

新的标准滴定溶液 (C) 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为防止标准滴定溶液被污染,应将标准滴定溶液先倒入到一个

烧杯后,再往滴定管内加

(D) 对于见光分解的溶液来说,必须将标准滴定溶液贮存在棕色瓶或黑色瓶中 487、下列关于减少标准滴定溶液使用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叙述中(D)是正确。 (A) 由于0.5mol/Lc(1H2SO4)标准滴定溶液很稳定,使用期至少可达二个月

2(B) 由于0.1mol/Lc(1K2Cr2O7)标准滴定溶液很稳定,使用期至少可达六个月

6(C) 由于0.1mol/Lc(1I2)标准滴定溶液稳定性较差,使用期最多可达10天

2(D) 由于0.1mol/Lc(NaNO2)标准滴定溶液稳定性较差,只能是现配现用 488、下列关于减少标准滴定溶液使用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叙述中(C)是不正确。 (A) 由于0.1mol/Lc(NaNO2)标准滴定溶液稳定性较差,只能是现用现标 (B) 在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时,要使用碱石灰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

入溶液中

(C) 由于0.1mol/L以下的溶液稳定性都较差,一般采用现用现稀释的办法解决 (D) 由于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会腐蚀玻璃,因此要用塑料瓶贮存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489、在硝酸、氨水的含量测定过程中,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一般多选为(B)。

58

(A) 1mol/L (B) 0.5mol/L (C) 0.2mol/L (D) 0.1mol/L 490、在金属盐的配位含量测定过程中,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一般多选为(B)。

(A) 0.1mol/L (B) 0.05mol/L (C) 0.02mol/L (D) 0.01mol/L

491、在用硫代硫酸钠作标准滴定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一般多选为(D)。

(A) 1mol/L (B) 0.5mol/L (C) 0.2mol/L (D) 0.1mol/L 492、在沉淀重量分析中,加入过量沉淀剂的作用是(A)。

(A) 减少重量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起到酸效应作用 (C) 起到盐效应作用 (D) 起到配位效应作用

493、在沉淀重量分析中,先用某盐的稀溶液洗涤沉淀,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其作用是(B)。

(A) 起到酸效应作用 (B) 起到同离子效应 (C) 起到配位效应作用 (D) 起到盐效应作用

494、在干燥失重实验测水含量时,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作用是(A)。 (A) 减少重量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防止被测物发生分解

(C) 防止被测物发生爆炸 (D) 防止被测物分解出有害气体 495、在分光光度分析过程中,预热分光光度计的目的是(D)。

(A) 防止仪器爆炸 (B) 防止仪器着火 (C) 防止仪器短路 (D) 使测定结果真实 496、在分光光度分析过程中,使用最大吸收波长的目的是(B)。

(A) 使测定结果能读 (B) 使读出的吸光度值最大 (C) 使出的吸光度值最小 (D) 使出的吸光度值误差最小 49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减少分析误差操作的叙述,不使用的方法是(D)。 (A) 应选用最佳的显色实验条件 (B) 应加入适量的显色剂 (C) 应选择适宜的液层厚度 (D) 应选择适宜的背景扣除 498、在气相色谱热导型检测器分析中,控制适宜桥流的作用是(C)。 (A) 缩短分析时间 (B) 使色谱图更好看 (C) 提高分析结果的灵敏度 (D) 提高分离效果 49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选择氢气作载气的作用是(B)。

(A) 提高分离效果 (B) 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 (C) 提高分离度 (D) 缩短分析时间 500、在气相色谱内标法中,控制适宜称样量的作用是(A)。 (A) 减少气相色谱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提高分离度

(C) 改变色谱峰型 (D) 改变色谱峰的出峰顺序 501、在液相色谱中,改变洗脱液极性的作用是(B)。

(A) 减少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缩短分析用时 (C) 使温度计更好看 (D) 对温度计进行校正 502、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的作用是(B)。

(A) 使出峰时间基本一致 (B) 缩短出峰时间 (C) 沿长出峰时间 (D) 减少进样量 503、在液相色谱中,使用荧光检测器的作用是(C)。

(A) 操作简单 (B) 线性范围宽 (C) 灵敏度高 (D) 选择性好

59

504、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B)。

(A)欧姆定律 (B)法拉第电解定律 (C)能斯特方程 (D)比耳定律 505、对于库仑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库仑分析法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 (B)库仑分析法是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应用

(C)库仑分析法要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就需确保电极反应有100%电流效率

(D)库仑分析法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将交流电压施加于电解池的两个电极上

506、对于库仑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库仑分析法是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应用 (B)库仑分析法是库仑定律的应用 (C)库仑分析法是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D)库仑分析法是尤考维奇公式的应用 507、(D)不是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仪器系统的组件。

(A)电解池(包括电极) (B)库仑计 (C)控制电极电位仪 (D)计时器 508、(B)不是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仪器系统的组件。

(A)电解池(包括电极) (B)库仑计 (C)恒电流源 (D)计时器 509、(B)不是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仪器系统的组件。

(A)电解池(包括电极) (B)电磁阀 (C)库仑计 (D)控制电极电位仪 510、库仑法测定微量的水时,作为滴定剂的I2时在(D)上产生的。

(A)指示电极 (B)参比电极 (C)电解阴极 (D)电解阳极 511、库仑滴定法与普通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C)。

(A)滴定反应原理 (B)操作难易程度 (C)滴定剂是通过电解在电极上产生的 (D)准确度 512、关于电流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因为总会有副反应发生,所以电流效率总是小于100%

(B)控制电位电解时,选择适当的电位,就可以得到较高的电流效率

(C)控制电流电解时,因为后续的干扰反应总是在一定电解时间后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电解时间,就可以得到较高的电流效率。

(D)若能选择适当的电极反应以产生滴定剂,就可以得到较高的电流效率 513、库仑法测定微量的水时,在阳极产生的滴定剂是(A)。

(A)Fe3+ (B)I2 (C)Cu2+ (D)H+ 514、库仑滴定不适用于(A)。

(A)常量分析 (B)微量分析 (C)痕量分析 (D)有机物分析 515、用库仑滴定测定有机弱酸时,能在阴极产生滴定剂的物质为(D)。

(A)Cl2 (B)H+ (C)OH- (D)H2O 516、自动电位滴定计主要由(B)四部分组成。 (A)电池、搅拌器、测量仪表、滴定装置 (B)电池、搅拌器、测量仪表、自动滴定装置 (C)电池、搅拌器、测量仪表、电磁阀 (D)电池、搅拌器、测量仪表、乳胶管

517、在分光光度分析过程中,预热分光光度计的目的是(D)。

(A) 防止仪器爆炸 (B) 防止仪器着火 (C) 防止仪器短路 (D) 使测定结果真实

6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