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课程汇报《偶然事件》舞蹈中国投稿

更新时间:2024-03-07 0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舞蹈学院2014MFA课程汇报《偶然事件》

舞者心得分享

《偶然事件》的创作灵感源于2014级在职研究生(MFA)第一个学期马守则老师和万素老师《舞蹈认知与体验》课堂中的身体即兴训练,是整个班级的一次集体性创作,运用未知道具,对表演空间进行无序架构,进入未知情境,对道具空间形成身体语言感受,审视人体空间架构,再对空间环境进行重组,同时观众也可以参与环境搭建,构成不可再现的偶然瞬间??

本次演出的创意来自7天的课程,经历了2个月的前期筹备,实际排练合成在8天中完成。整个创作过程是2014级MFA全班同学集体智慧与团队配合的呈现。

得益于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领导开放式教育与实践性平台的先进理念支持!北京舞蹈学院2014级MFA课程汇报《偶然事件》,2015年3月16日在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小剧场如期进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多位艺术爱好者与全场观众一起感受了这场与众不同的汇报展演。

展演结束后,很多观众带着探索的热情与创作表演团队进行了积极的现场交流。

参与者创作表演者心得分享:

在强调多元发现,融汇和谐的今天,向社会推广“艺术”感知,成为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目标,通过更加富有参与感的艺术形式让更多人跨界参与并综合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进行道具空间

设置与人文环境影响的实验,也许就是《偶然事件》的立意。

----崔涛 我们要感谢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诸位老师与领导的大力支持, 是他们秉持着开放式教学的理念,为我们搭建了实验与实践的舞台,唤起了我们这些一线艺术工作者再学习,再创作的激情与冲动。 ---魏思佳

这是一次充满了探索性、实践性、跨界性、科研性的实践活动,即不拘泥于专业,又不限定于形式。完成了70多人集体即兴创作的实验,展示了道具与空间的语言传递能力,能够唤起大家讨论与思想的涟漪,并通过我们所理解的方式传播艺术的力量,也许就是《偶然

事件》的特别之处。

-----候燕

艺术硕士(MFA)教育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质,MFA的教学成果强调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我们2014级MFA全体学员旨在把向观众推广“艺术”感知,作为创作的责任和目标,跨界参与,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进行舞台空间设置与人文环境影响的实验。这样一次课程汇报,给我带来了启发,舞蹈还是可以简单快乐的。学习编导技法也不是那么的晦涩。虽然它未见成熟,但它是我们敢于探索的一次尝试。

-----高裕欣

“偶尔的创意,燃烧的年纪,事件的无序,见识的开辟” -----王宁

偶然事件”作为课程汇报表演,既是大胆尝试,同时也像是对观众耐受力的一种挑战。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课堂的练习提到演出的高度,是否应该冷静思考舞蹈艺术的使命和初衷??传播“真”,”善”,“美”。通过优秀的作品感动人,启发人,教化人,为人们带来身心娱乐的同时,还能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把这种感动带到生活中,帮助人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何川

演出虽已过去数日,但对于我们班的探索创新之路才刚刚起范儿,而这个大家庭的感情也并未随着演出结束而结束,相反的应该是升华到了另外一种情感,另一种叫做亲情的情感!就如我在演出时最后反复诉说的那句: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偶然事件》让你偶然的发现了自己小有的潜能,让你知道了没有完不成的事,让你懂得了只要有爱,只要有梦想只要你敢迈出脚下的第一步,那么成功就离你又进了一步!在职艺术硕士的学习本就该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只有敢提出问题,抛出问题才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期待,下一个偶然……

-----江慧 对于“即兴”的艺术表现,是无需“理性”去介入的——“即兴”无精品,无需理性评价。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偶然事件》实验剧场的演出,整个排练到最后呈现可能就只有短暂的八天,八天的时间

里,我们2014级MFA班的同学们拧成了一股绳,利用所有课余时间去磨合和推敲,让许多同学再次燃起了登台表演的欲望,了却了许多转战幕后工作者的台前梦,让我这样一个从不敢摒弃传统舞蹈束缚的“学院派”,在中国代表最主流舞蹈发展方向的舞蹈学院完成了这样一个“非主流”的体验,让我对舞蹈表演与创作方式有了另外一种思考,多了一种尝试的可能。感谢北京舞蹈学院以一种宽容的姿态,包容了我们这样一台具有探索性与争议性的实验剧,让我们有机会能在批评与指导中仰望星空,去创造不一样的诗画人生。

----林扬帆

这次的《偶然事件》虽没有精雕细刻,但每处细节都融入了我们对舞蹈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就像某位同学说的,“我们不害怕质疑,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大家探讨”,我想这正是MFA这样一群对舞蹈执着与挚爱的人们,从单纯的学习到社会的实践,再到带着问题与追求来再次学习的真正意义。引用王伟院长的话:“仅仅8次课,七十五个学生在无序中完成有序的命题,十分为妙。让我看到这些拖家带口,公职在身,而曾经年轻辉煌的舞者,又唤起曾经的身体记忆,激发身体的能量,他们充满激情的身心还活着;看到他们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智慧,这一切缘于‘偶然’”。所以,艺术家们,请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用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面对每一天都在发展、变化的全新的世界吧!

-----马钰轩

我认为现代艺术作品,不能停留在只是给人美的享受与故事脉络的清晰展现等方面。应该追寻“形而上”的文化境界修养,启发式地感知、唤醒、人们精神世界和生命情怀……

即兴方式的舞蹈表演之路绝非是一条通途,但它让本身的创造力在我们彼此艺术的天空中如同云儿般,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让我们享受了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偶然事件》的发生。这所产生地一切效应,应都源于我们对舞蹈最初衷、单纯的爱,我相信我们2014MFA会携手走向更好明天……

----邱爽

2014级MFA《偶然事件》实验剧场圆满落幕,得到了许多同行和艺术爱好者的好评,在参加创作、演出、以及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我们集体用一种探索的方式,去找寻一些单纯的舞动机会,去寻求一些自由的思维空间,使我们自己有所学习,也希望可以与广大同行之间有所探讨,研究。这样的实验演出,让我们这些为舞蹈行业着迷的人们,可以多一个舞动的理由,相信这是最最难能可贵的。笔者更希望能够通过文章,使现代人单纯的“透视”现代舞。

-----王朗

艺术作品一经诞生就在充当着艺术创作者和其鉴赏者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如果把艺术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它可以由四个环节构成: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艺术家是主导,而观众是主体,他们之间是以艺术作品为媒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场互为前提,互相作用和反作用,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