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考研研究生导师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7: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音乐学为重点学科)

邓列加,中国歌剧舞剧交响乐团首席,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黑龙江省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出生于音乐世家,深受家庭音乐熏陶,自幼随父学习小提琴,12岁起开始小提琴演奏生涯。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90年赴德国国立特劳森根音乐大学深造,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巴耶诺夫,获得艺术家证书。在德学习期间,深入学习了国外优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演奏技巧得到大幅度提高,将自己对乐曲的深入理解融入到演奏之中。1995年在埃斯林根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及好评。在旅德期间,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荷兰举办音乐会。回国后,曾执教于西安音乐学院。之后,任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活跃于中国舞台上,先后参与音乐剧、大型歌剧在中国的首演,多次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大型音乐会。与丹麦室内乐团的先锋――阿萨莱斯室内乐团及来自挪威、德国、荷兰的优秀演奏家同台演出,以自己对音乐的深邃理解,独特诠释深受多方媒体好评。并多次出访香港、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董文华,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1到200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研修声乐。多次参加全省声乐比赛两次获得一等奖。在1991年参加全省高校声乐教师比赛获得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山东省教育厅、文化厅获奖,如《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获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唱歌语言的处理》获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保存。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声乐艺术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声乐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发表于《中国音乐》核心期刊。《黄河三角洲的民歌挖掘与演唱》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研立项。多名学生考取国内外声乐研究生。如学生王维莲等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并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学生马晓娟获首届维也纳国际声乐

大赛银奖和最佳音色奖,翟鹏,王莹莹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声乐大赛中获奖。

祁慧民,200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乔建中和伍国栋研究员。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评论家学会的理事、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十一五”音乐学重点学科“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文化》、《人民音乐》等国内音乐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Asian Folklore Studies,CHIM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其中两篇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收为馆藏。出版专著一部。曾获得“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全国少数和民族音乐协会“学会杯”二等奖、省教育厅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青岛市社科二等奖。完成山东省文化厅重点课题两项、

教育厅课题一项。2003年参与国家科技部大型项目《西部人文基础资源数据库?音乐分库》担任土族音乐资源数据库部分。2007年承担“国际音乐理事会第32届大会暨第2届世界音乐论坛”闭幕式中国代表发言人的翻译。2009年获“山东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此外,多次参加国内外系列学术研讨会并受邀承担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时段的主持人。

苏勇生,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钢琴,1986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1991年在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中获钢琴比赛一等奖、声乐比赛优秀伴奏奖。199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进修钢琴演奏一年。1999年被任命为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2007年所担任的钢琴课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课程。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种音

乐期刊上及获山东省、青岛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

王爱琴,音乐教育系副教授,声乐专业。1984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表演专业;1992—1994年于上海音乐学院干进班进修,师从留学意大利博士、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胡明健教授学习声乐;1984年进入青岛大学任教至今。曾获1980年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省专业歌舞剧院、艺术学院、师范院校声乐比赛二等奖,1991年省教委主办的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声乐一等奖等奖项。发表优秀论文数篇,其中《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在首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王景彬,男低音歌唱家。1987年毕业于中

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

湘教授。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留学,学习期间,连续7年获得密苏里大学最佳研究生奖和大学校长最高奖学金;获得美国法尔夫声乐国际基金奖。1994研究生毕业后和世界众多知名歌剧院合作,主演了大量的世界经典歌剧。2001年作为引进人才担任青岛大学声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灌制了多张DVD和CD个人演唱专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了多篇大型学术论文。所教授学生获得了国际比赛一等奖和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担任各种大型国内和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王静怡,女,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博士、副教授、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方向硕士导师,音乐学系主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亚太传统音乐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青岛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传统音乐学、先后多次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交

流调研,科研成果卓著,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厅级等科研项目,主要成果有:专著《中国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人民出版社)、《音乐之岛》(中国戏剧出版社)、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黄钟》《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东南亚华族传统戏剧与酬神活动生存关系之调查研究》《文化认同与马来西亚华乐创作风格的变迁》论文十余篇,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青岛大学优秀教学奖。

王丽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应邀担任全国“第五届武汉樱花杯声乐比赛”和俄罗斯海参威“远东国际声乐比赛”等多项大赛的复赛、决赛评委;主持及参与省级社科项目4项,并荣获省社科联和教育厅颁发的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王洛宾民歌的艺术价值》、《浅谈拉赫玛尼

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等论文多篇;4次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目前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从事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声乐教学工作。

王琳,美籍华人小提琴教授。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属小学跟随王振山教授学习小提琴直至附中毕业。1983年获约克?史都克基金会奖学金赴瑞士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小提琴演奏艺术教育之父卡尔?弗莱什的继承人,前任欧洲弦乐协会主席Max Rostal大师学习,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伯尔尼音乐学院高等小提琴演奏艺术文凭。198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国际各大比赛评委Roman Totenberg继续深造小提琴,在校期间连年荣获希诺托院长奖学金,1991年获得音乐硕士小提琴演奏学位。在欧美二十余年期间,担任许多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的演出及学校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国际著名音乐节,

曾与世界上有着极高声望的指挥家Sir Georg Solti、C?Eschenbach,Itzak Perlman,M?L?Rostropovich等合作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奏及教学经验。从2002年至今,担任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教授本科小提琴表演、研究生小提琴演奏与教学、MFA艺术硕士的专业课程。担任各种专业大赛比赛评委,并多次获最佳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们在参加省内外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多名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院校、乐团继续深造和工作。

王珉,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理论与作曲”专业,曾师从音乐理论家杨儒怀教授专攻作品分析。1990年赴美留学,在夏威夷州立大学师从著名民族音乐学家Barbara B. Smith教授,获 “民族音乐学”硕士学位;在肯特州立大学师从著名民族音乐学家Terry E. Miller教授,获“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其间,他还主修“图书馆信息学”获硕士学位。王珉博士留美十余年,曾在夏威

夷州立大学担任助教,讲授音乐理论课程,在肯特州立大学担任中国乐队指导。2002年回国执教于厦门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王珉博士曾应邀赴美国University of Hawaii、Scripps College、Davis Campu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讲学。研究生指导方向:民族音乐学、西方音乐史、音乐文化管理。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译著《美国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多元音乐文化词语手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方音乐简史》(Paul Griffiths著,上海三联书店)。

王文俐,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钢琴硕士。一九九○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钢琴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二○○一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伴奏专业,获硕士学位;一九九○年至今,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师。科研及学术论文:《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发表于2000年《人民音乐》第11

期;《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现代化技法》发表于2001年《黄钟》第2期;《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发表于一九九七年《钢琴艺术》第6期;《针对不同性格类型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发表于2000年《中国音乐教育》第1期;《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发表于200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我们生活在美的中间》发表于2000年《艺术乐园》第1期;《唱儿歌,学画画》一书,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互动钢琴教学软件\教案的编写和音像的录制工作;山东省重点课题《钢琴伴奏的理论与应用》的研发。获奖情况:科研论文《中国钢琴曲的现代化技法简析》获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获得山东省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校内、外任职:青大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岛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于青,女,音乐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西方音乐史研究方向,师从沈旋、钱亦平教授。长期从事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钢琴表演艺术研究等,现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出版研究专著一部,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译文20多篇,获山东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参编著作二部,主持、参加国家、省、校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课程,获青岛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张琳仙,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舞蹈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978年参加工作,任山西省歌舞剧院主要演员,曾获文艺界最高奖——“文华奖”,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舞蹈《看秧

歌》被评为歌舞类一等奖。著作有《舞蹈艺术心理学》等余部;主持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0余篇。被授予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出访意大利、日本等国。创作的舞蹈获得省级大奖共计30余项,国家级大奖共计10余项,如《社鼓》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专业组创作一等奖,创作舞蹈《心之翼》获全国第六届“荷花杯”校园舞蹈大赛作品铜奖等。并于2006年被邀请赴韩国讲学,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张夏琴,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师专音乐专业,从师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系主任金华德教授,并以声乐专业成绩第一名毕业;1990年--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课程班,先后从师于著名歌唱家叶佩英副教授和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以及钢琴教授沈灿,并获声乐

歌剧系专业结业证书;2000年--200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并获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在读本科期间仍从师于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钢琴教授张式谷,合唱指挥家杨鸿年教授,以及音乐学教授宋瑾等;1981--1986年,任青岛十六中音乐教师;1986--1993年,任青岛七中音乐教师;1993--至今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师。

张旭冬,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现任作曲系主任、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1998年—200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选派、教育部公派赴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调研复调音乐与俄国当代音乐创作。主要学术领域:复调音乐、音乐创作研究。论文曾连续三年(2005 —2007)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获“山东省第2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

等奖。创作各类体裁音乐作品百余部(首),曾分别在济南、青岛和美国成功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

周行,自幼随父母学习钢琴演奏和音乐理论知识,1981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专业,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键盘系主任。2000年成为钢演奏与教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获教学优质奖、教学成果奖和最佳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各类赛事并获得最高奖项,毕业后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和专业音乐团体中钢琴教学和演奏骨干。1999年与2001年两次应邀担任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主办的“远东国际音乐院校青少年演奏大赛”钢琴评委。2001年9月调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任键盘系主任至今,2003年晋升为教授。现任青岛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钢琴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高级评委。2010年,担任“罗马音乐节”器乐比赛中国(香港)选拔赛评委。连续六年获青岛市声乐器乐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多次获山东省高等音乐院校师生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刘玉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特聘青岛交响乐团首席,硕士研究生导师。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演奏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委员,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和第十届青联常委。曾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表彰及奖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3年10月作为艺术类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留学,并获得演奏专业最高学位——小提琴演奏专业演奏博士。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舒瓦洛夫”音乐厅成功举行了

三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国家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在莫斯科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2005年4月,作为唯一的外国人,入选参加了俄罗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莫斯科著名的“格林卡”音乐厅举办的大型演出。

刘晓静,教授/博导,2001年7 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获得博士毕业证书。2001年7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编审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硕士教指委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音

乐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中山艺术团团长。著作:《“小唱”考》,《明清俗曲研究》《明清俗曲资料汇编》《解读蒲松龄俚曲曲牌乐语》《音乐鉴赏》《中国音乐之旅——民族器乐》《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等获奖情况:1、《“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获第21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蒲松龄与【叠断桥】》获第20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南北曲”、明清小曲与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一名)4、《蒲松龄俚曲的调式与音调特征》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集聚高端人才支撑跨越发展》 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研究生论文《民族音乐学原生态民俗中的乐种研究》获“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明清俗曲研究与整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明清俗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重点课题3、《山东大厦形象塑造工程》山东省委办公厅横向课题4、《中国民间舞蹈资源现状调查》

山东省委办公厅横向课题5、《中国戏曲资源现状调查》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6、《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论证暨建设》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7、《艺术大学人文精神之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朴春艳,韩国Seoul国立大学音乐大学院硕士,韩国建国大学交换教授,韩中亲善协会文化副会长现,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与上海交响乐团、韩国KBS等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唱,曾参加北朝鲜举办的“世界艺术节”,韩国KBS电视台举办“民族统一音乐会”等,在北京、上海、广州及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及国际性音乐活动,曾在艺术世界发表“中韩近现代音乐研究”,松花江月刊发表“朴春艳教授的音乐家故事”等,中央电台举办“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 “中韩歌曲大赛”评委。

张琪玲,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舞蹈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十几篇,多篇论文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舞蹈比赛中获奖;并于2004年被邀请赴韩国讲学。

张宝莉,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现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教学法。本人多次参加中、美、俄、意、法、德的国际视唱练耳大师班及教育部主办的“高等学校高级教师视唱练耳研修班”。在国家与省市级发表论文多篇及多项立项与课题,所指导学生在参加全国视唱练耳记

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在人民音乐发表《首调听觉的分析与训练》;中国音乐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国成人教育《谈成人钢琴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成人如何学习首调唱名法》等文章;多部课题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获得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在省级立项两个个;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立项三个;校级一个;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大学公共鉴赏课教材》;参与编写《青岛文化建设研究》;《艺术鉴赏通论》等书籍。

张志红,1996年以声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同年进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师至今。现在是副教授,音乐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导师。任教期间,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过数篇论文,获数项科研奖励,培养过大量的声乐学生,其中多人获省、市级声乐比赛

奖励。张志红本人2009、2010年获得两次省级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孟雷,男,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民乐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竹笛专业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007-2011年先后四次代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及周边地区进行民乐教学、讲座及系列音乐会等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并被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系特聘为中国民乐专业教授,担任竹笛、葫芦丝、巴乌等中国民族管乐教学工作,使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这

一课程第一次作为有学分的专业课进入了美国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课堂。在美期间成功举办了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并因出色地完成教学及演出任务而多次受到密苏里州立大学校长的特殊表彰。

主要演出及创作:1、2007年受中奥音乐教育学会邀请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担任独奏演员,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春到湘江》,获得巨大成功。2、2008年获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获教师演奏(民乐)一等奖;2010年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创作组(器乐作品)二等奖。3、创作多首声乐、器乐作品,其中笛子独奏曲《美丽的密苏里》在美国密苏里首演并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出,这一作品及音像资料被密苏里州立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管弦乐作品琵琶协奏曲《沂蒙岁月》作为献礼建党90周年音乐作品首演。4、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级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如《齐鲁民间笛子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美国推广普及的典型案例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美国密苏里州立大

学的中国音乐项目研究》等。在国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韩迺舜,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男高音歌唱家,全国音乐考级声乐评委,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第七、八、九届省政协委员,第十届市政协常委,省文联委员,省音协理事,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在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应邀在上海音院周小燕歌剧中心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合拍歌剧任中方男主角,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多次获省精品工程奖,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获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多次参加中外教授音乐会和讲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1x.html

Top